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与对策-
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一词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和使用,他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及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组合。”[1]创新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新的组织形式。
简而言之,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2]创新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加入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同时以此为基础,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两个主要切入点,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受教育者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的能力。
创新教育由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最早提出,他针对缺乏创造性的传统教育模式提出应当采用“科学研究式的、以学生*发现为主的教学模式”。[3]被誉为创造教育之父的奥斯本(AFOsborn)在1938年提出了“头脑风暴”创造技法并取得了成功,“发明创造的知识、技巧和经验;创造力训练;创造性教育”是奥斯本创新教育理论的三个主要构成元素。[4]在我国,1943年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开启了中国创造教育的大门。21世纪,随着教育理论和研究的不断发展,创新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趋势,它伴随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日益显示其作用。
创新教育的意义
当前,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也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教育与人才的竞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型人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领域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综合改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xi*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后备力量和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
高校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近年来,各高校已逐步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尤其是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经过十余年的重点建设,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科研成果集中。以“985工程”“211工程”为代表的这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结地,成为了我国理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源头。
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途径与形式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特定课程;二是组织相关竞赛。[5]很多高校对在校学生开设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的课程,这些课程大多门槛较低,没有太多专业限制,全校学生都可选修,有目的、有方向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6]有些学校也将创新教育渗透到了日常教学中,但是这种方式专业局限性较强,受众较小。同时,高校设立多种单学科和跨学科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等,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可以直接体会科技创新的效果,激发他们对创新的热情。
2.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式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尽匹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教育经费投入有限、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考试考核方式在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考试考核的评价方式具有组织成本低、评价效率高、公平性较好等优势,在人才选拔和评价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考试考核方式重视规范化、正确率,强调标准答案、正确答案,往往会限制扼杀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想象力,这种方式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不尽匹配的。
第二,教师的观念水平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仍有差距。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观念水平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教师重视创新教育,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才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高校中部分教师仍然将科研当做最重要的工作,科研中的创造性没有应用到教学当中,导致教师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7]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虽然在不断地增强,但新成为教师的高学历者大多缺乏教育经验,使得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8]
第三,教学内容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不尽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推进,但高校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改革力度仍显不足,教材内容仍以旧有知识为中心,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较少能在教材中相应更新,这就使得教学内容很难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同时,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多学科、多知识点的相互结合,然而目前的高校教育仍然保留了较为严重的理工科与文科的区分界线,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较少。[9]此外,教学与科研脱节,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把本科生科研纳入教育计划,本科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的机会不足,教师对学生的科研指导也显得不够。这种状况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是不相符合的。
第四,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未能衔接。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科技类竞赛为主。虽然各种各样的竞赛五花八门,但仔细来看,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仍存在着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问题。首先,高校科技创新竞赛的普及度仍然不够,参与人数较少,参与范围大多局限于理工科的少数学生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其次,诸多科技创新竞赛存在着重短期效益、功利性强等弊端,学生突击完成作品参赛,使得参赛作品科技含量低、周期短、连贯性差,不利于长远发展;再次,当前的科技创新竞赛还存在独创性不足、过度依赖指导教师的现象,这些问题都表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10]
完善创新教育的对策思考
1.加大创新教育的政策扶持及投入力度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创新教育并没有得到更多实惠。究其原因,高校教育投入增长主要用于扩大招生、扩建校舍等“量”的增加上,而在创新教育等“质”的提高上,投入和支持力度还不够。要想让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有宏观的政策支持,而且还要有微观的实施方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加对创新教育的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以制度化的方式确保创新教育的投入。例如:增加对创新教育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研发和投入,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加强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投入,增加教师、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经费等。
2.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前所未有的今天,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更多具有较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鼓励学生摒弃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敢于发散思维、勇于实践探索;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给学生尝试、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允许并宽容他们的失败,同时努力教会他们从失败中分析原因、获得成长;要建立更为科学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打破考试考核定终身的评价方法,注重和加强对培养过程的考察,注重和加强对评价结果的科学分析和追踪,从评价方法、组织方式和评价效果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研发,不断提高评价的质量和信效度。
3.加强师资队伍的思想建设与能力建设
培养创新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广阔的知识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日常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利于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高校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健康个性,体现认识、情感、技能、目标的统一;在教学关系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在教学内容上,从知识、能力、品德、方法等方面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从而使教师转变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评价观。
4.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从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来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度弱化学科之间的界限,注重学科间的结合,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甚至与教师探讨争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此,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育,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式、研究式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应进一步拓展延伸,除了课堂讲解之外,要鼓励学生课下进行拓展阅读和自学;在教学方法上,要增加基于实际问题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在思维方法上,要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上的科学技术成就,建立批判思维,要在继承以往科学技术贡献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努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新的高峰。
5.加强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与指导支持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创新实践活动,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组织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创新实践活动,使更多学生受益。在实践中,可以开展三个层次的创新活动:第一层次为科技普及活动。对参加者没有特殊能力要求,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参加,如“科技展览”“科普宣传”“学术论坛和讲座”等。第二层次是学科竞赛活动。要求参与者基于一项能力开展深入钻研和实践。第三层次是跨学科的竞赛活动。要求参与者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融合多学科知识开展创新创造。同时,重点要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指导和成果转化,引入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投资基金等专业资源的指导与支持,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学生不仅停留在“积极参赛、努力拿奖”的阶段,而是能够围绕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增强对创新创造的理解,切实提高创新创造能力。(李军凯张泽群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如鹏.关于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2,(37):16-22.
[2]赵欣华,伊嫱.创新思维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单中惠.“从做中学”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0(3):77-83.
[4]王岳森,李惠军.创造学教程[M].西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5]周敏丹.对高校创业教育有效途径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9):37-40.
[6]刘沫.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
[7]卢乃桂,李琳琳,黎万红.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学术工作的分层与分割[J].高等教育研究,2011(7):56-62.
[8]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10):43-46.
[9]别敦荣,徐警武.我们为什么要办综合性大学─兼论重点理工大学文科发展战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0(6):92-96.
[10]徐洪珍,李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29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