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够帮助大学生凭着社会需要、发展潜力、自身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业。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与就业指导等同,内容形式单一。自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热点关注以来,大学生就业教育被提上日程并付诸实践,但在实施过程中有走过场的现象,或是照抄照搬西方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对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就业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拟定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对自身、就业环境、就业趋势的认识。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则是对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和就业发展中价值取向的引导教育。然而,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却与就业指导相混淆,且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导致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与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侧重于促进大学生就业,而忽略了满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诉求。事实上,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应涵盖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课程。

  (二)教育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我国目前有关就业价值观的教育主要都是针对毕业生,然而众所周知,就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从入学开始,从大一到大二、大三(大四)形成一个递进式的教育模式,进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连续性和科学性。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培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结合入学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就业心理指导教育开展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使其形成教育合力。再结知识学习和就业实践锻炼,将就业价值观教育拓展到整个大学教学活动中来,使大学生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最终形成正确就业价值观。

  (三)偏重说教,缺乏吸引力。在现实生活中,就业价值观教育往往注重形式、说教,单纯进行理论学习,忽视社会实践意义。在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只是注重知识讲解;一部分一味的进行案例分析,却没能真正了解到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反馈结果。就业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应该单纯只关注课上教学,更重要的应该是就业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效果,时刻关注学生就业状况及心态反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结合,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不断地在学习与实践中达到自我的.不断超越。

  二、增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认识。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价值观教育氛围,以充满热情与真诚的就业价值观来改变大学生就业难题。深化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加深对就业价值观教育的理解,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深刻领悟全面开展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明确就业目标。我们所倡导的适合时代发展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与*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是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在大学校园里,学校的管理部门、组织机构都应该参与到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中来。

  (二)突出实践特色,增强教育吸引力。高校不应该只把就业率作为教育最终目的,更重要的应该是通过教育使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岗位中发挥个人价值,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和谐统一。这就要求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要突出理论联系实践特色,“走出去、请进来”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选择。即让学生走出去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练意志,与此同时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创业精英与就业专家请到大学校园里来,用现身经验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锦上添花。搭建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合作平台,是解决和带动大学生就业的新角度,更是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有力阵地,有利于丰富就业价值观教育形式。

  (三)多管齐下,形成教育合力。以有效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沟通桥梁,发挥好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和社会教育的辅助作用;家长要切合实际地帮助子女规划好人生,作好职业的选择。努力帮助子女认清现实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好就业期望值,作好就业的前期准备。社会企事业坚持任人为贤的标准,给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实习岗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学校适时联系各企事业了解企业需要人才的情况和标准,搭建学校与学生、家长和社会间的桥梁,担负起缓解就业压力的重任。

  (四)要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要推动高校切实强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革的意识,将就业工作融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要在学科专业目录调整、高校教学评估、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等项工作中,考虑就业状况和就业因素,要和这个挂钩。各高校要在学习、借鉴典型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查漏补缺,尤其要抓好就业薄弱的院系和学科专业;学校的院系要重点抓好就业困难学生和特殊群体的就业援助和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