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刘备都得了,为什么没得天下
古代但凡名人,总有个举世无双的称号,例如“西楚霸王”项羽、“兵仙”韩信、“人屠”白起等,而在三国当中单以谋士而论,名气最大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卧龙凤雏”。
“龙”“凤”从中国文化来说,是对一个人的最高称谓评价。那么这卧龙、凤雏的称号由来我要先来说说:
东汉末年,有名士庞德公,《襄阳记》里记载: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庞德公的儿子娶了诸葛亮的姐姐,而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所以庞德公和诸葛亮、庞统都有亲戚关系。当然他们的关系并不代表否定他们的能力,而且他们的才智也确实都是当世翘楚。
庞统的济世之道,是速度和效率,是不拘一格,这些才能正是平定乱世,建功立业的重要因素。庞统注重实用,讲求速度和效率,也就是说他战术上厉害,战略上未必见长。
诸葛亮则完全不同,战术上未必高超,但是战略眼光尤其高远。诸葛亮和庞统虽然齐名,但是两个人是不同特点的大才。
统一天下靠的是实力,要有天时、地利、人和。并不是一两个高明的谋士就可以成功的,荀彧、郭嘉、周瑜、陆逊等人并不弱于“卧龙凤雏”,只不过名气没他们大(只怪庞德公广告打的好)。
而且我认为,就主公的能力而言,刘备相对曹操能力也是有所欠缺的。如果“卧龙凤雏”归于曹操账下且重用的话,统一三国是完全可能的。
从人物性格上来说:
第一,卧龙凤雏两人不和。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卧龙先生诸葛亮比凤雏先生早几天参加工作,刘备是如鱼得水。过了段时间凤雏先生也来投简历,诸葛亮就给他写了封推荐信,让他带着去见刘备。没想到他并没有拿出来,见了刘备也没有露一手,刘备看他徒有其名,就没有重用他,把他打发到县里当县令。结果凤雏消极怠工,不给好好干,被下去检查工作的张飞逮到,要依法处置他,凤雏三下两下把政务处理了,说这能难住我。刘备大喜,名不虚传,重用了。然后诸葛亮和庞统就在刘备这里争宠,最后刘备入川,就让诸葛亮守荆州,让庞统跟着打益州。庞统为了显示自己比诸葛亮高明,坚决不听诸葛亮提的议案,故意反其道而行,还说诸葛亮要跟他争功,结果被敌人乱箭射死。诸葛亮没办法只好入川,把关羽一个人留在荆州,导致荆州失守,关羽毁败,秭归蹉跌,隆中对化为梦幻泡影。
第二,刘备决策失误。当时刘备只有一个根据地荆州,关羽守着,需要有人辅佐,留下诸葛亮还是留下庞统呢,这是个问题。有人说为啥不把两人都带上,前面讲过,两人不和,都带上只能坏事,所以需要把两人分开。关羽这个人,对士兵们亲如兄弟,能够同甘共苦,但是看不起那些士大夫,比如诸葛亮庞统这样耍嘴皮子的。而庞统心高气傲,跟关羽正是针尖对麦芒,其实刘备给关羽留一个人,也就是为了提醒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正好一对搭档。但是刘备却把庞统带走了,把诸葛亮留给了关羽。关羽本身看不起诸葛亮,诸葛亮说的啥他都不听,诸葛亮是比较有气度的人,不听拉倒,不跟他硬杠,其实就失去了留在关羽身边的意义。最后庞统战死,诸葛亮入川,关羽身边没人节制,兵败麦城。
第三,天时不利。刘备年龄大了,急于给自己弄片地盘,所有事情有点操之过急。诸葛亮隆中对说,先把益州拿下,稳定住,然后派一上将出荆州,刘备亲自出益州,两路兵马南北夹攻,攻取洛阳长安,返过头来再灭吴国,统一天下。刘备带庞统去刘璋那里,没两天就跟刘璋闹翻了,只好抢先动手,结果刘璋的力量还很强大,刘备外来户一下吃不掉,庞统这才战死。如果刘备不着急,稳定上几年慢慢的把刘璋的人都拉过来,最后逼刘璋把位子让给自己,顺理成章得到益州,荆州在诸葛亮和关羽的经营下也稳固了,然后再实行隆中对计划,关羽出荆州诸葛亮守住后方,刘备出益州庞统守住后方,兵强马壮上下一心,这才能得到天下。这是天意,不可强求。可是刘备日暮途远,急于成功,却忘了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最后遗恨失吞吴,死在了白帝城,靠诸葛亮一个人,谈何一统天下,能把蜀中这一亩三分地守住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