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的端午节还是像往年一样,既没有圣诞节的欢快,也没有国庆节的隆重,甚至很多人还不是那么清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得。小编整理了有关端午节节日的精美散文,欢迎欣赏。

3篇有关端午节节日的精美散文

  篇一:有关端午节节日的精美散文

  五月五,午端阳,

  家家户户插艾忙。

  把艾插在门外边,

  驱虫辟邪又吉祥。

  这是一首小时经常唱的儿歌,每每到端午节时就想起来,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早上,还没起床,浓浓的艾香便沁满我的心扉。早起买菜的妻今天买了两把艾放在店里,说等会挂在门口,端午节快到了。

  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在农村,很普遍,它生长在田间地头,喜阴好水繁殖力特强。每年开春后,它就拱土出芽,白白的,毛毛的黄嫩。由于艾有浓烈的香味,酷似中草药味,所以,兔也不闻,羊也不吃,牛也不啃,经过,春风春雨的滋润,长的很快,到了五月前后,都有一米多高。端午节一到,家家都在自家的地头,荒草地里,割一大捆回家,挂在大门口。碰到谁家结婚办喜事,浓绿艳活的野艾,衬托着大门两旁的大红喜字,煞是好看。

  过了三、五天,艾已半干后,细心的主妇们把艾取下,放在屋檐下风干,收藏好,早晚能用着的时候,找出来用。药贩来收购时卖点钱花。要是跌打崴脚,用艾泡水烫烫,第二天脚就好了。在那个没有蚊香的年代里,点燃干艾叶,来驱蚊子,效果很好,很芳香,总能让人甜甜的入梦。

  遥想老家的沟边地头,那一片片,一丛丛,茂盛的野艾,不用耕种,不用浇水,不用喷药,不用施肥,默默无闻的成长,虽没有娇艳的花朵,香甜的果实。但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多好用途。那一抹浓绿随风摇摆的野艾,在田野里,在阳光下,也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摇曳在眼前。

  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篇二:有关端午节节日的精美散文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又到了!今年的端午节还是像往年一样,既没有圣诞节的欢快,也没有国庆节的隆重,甚至很多人还不是那么清楚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得。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还是那样的一如既往、平淡如水。在这样的日子里,想借散文在线来说说与历史人物无关的老人问题。

  从全球来说,整个世界都趋于了老龄化,中国也不例外。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人们消费水准的改变,以及对人口质量的要求,421的家庭局势在中国也愈演愈烈。4个老人,1个孩子,4:1的比例,让中国的人口不断的趋于老龄化。

  对于老人的赡养问题。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一直都是整个社会中很重要的矛盾之一。

  在农村,有很多老人就活生生的成了戏本“墙头记”的老人,老大不管就送老二,老二不管就推给老三。。。。为了那些孩子们,老人辛苦的付出了一辈子,等到老了,家也分了,地也分了,没有什么可以付出得了,老人一无所有的时候,没有人管也没有人要了,只好孤孤单单、可怜兮兮的骑在了墙头上。亲眼见过这样一个例子:蒋奶奶是六个孩子的母亲,她是四川人,先是嫁到了四川本地,由于她中年丧夫,有加之闹饥荒,后来就带着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到了陕西改嫁。来到陕西后又生了俩个儿子。七八年之后,孩子长大了,从四川带来的那三个男孩和母亲有回四川了,剩下了三个孩子留在了陕西。几年之后,各自都成家了,蒋奶奶也经常来陕西看望他的儿女们。四川的那几个孩子都在城里,每天上班下班,家里也就剩下了陈奶奶一个人,蒋奶奶就想回到陕西农村另外三个孩子俩儿一女那里,毕竟农村的还有很多邻居可以说说话。可是让蒋奶奶伤心的是,等蒋奶奶来到陕西农村的时候,她的第五个孩子(儿子)因为一次意外而去世了。农村的风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孩等到出嫁了,就相当与人家的人了。所以蒋奶奶就只好在六儿子哪里住着。可是,由于当初分家的时候,老五和老六有争议,老六对老太太一直都不满,所以,到现在老六对于老人的赡养就很不满意。年三十那天,新媳妇和他们一家人吃的是炖鸡,而老人却只是稀饭馒头。在农村的女儿实在看不下去,就把老娘接到自己家里居住了大半年。

  在城市里,关于老人的赡养问题更是严重,尤其是工薪阶层,尤为突出。年轻的俩口都要上班,年幼的孩子又要上学,家中就只剩下老人一个,从早到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四个老人也不可能住在一起,孩子们说自己忙,老人们有埋怨孩子们不回家看他。久而久之,矛盾就开始升华,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

  虽说国家也不断的在建设和完善有关老人的福利院和福利,但毕竟这个问题属于道德的范畴,而不属于法律的管制。虽说,老人和儿女都有让老人住养老院的想法,但都碍于周围人的说法,也就一直在“委屈”着老年人。表面上看似平和,其实危机四伏。

  说这么多,只是希望在这个端午节日里,在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同时,别忘了能给在家或者在远方的父母亲人一通电话,一声问候,祝福他们。和他们说说近况,听听老人的唠叨。让他们能感觉到其实自己并没有想想中的那么孤单寂寞。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很多人的痛,也是很多人一辈子的遗憾,曾经也有着叛逆的心,却从若干年前,无意中看见这句话后,发誓要永远孝顺父母。直到今天,做了所有亲人眼中最乖巧的孩子。

  人的一生中,不仅仅只有亲情,遇到的每一份真情,包括友情、爱情,只要是真心,我们都应该珍惜。

  爱每一个爱自己的人!

  爱每一个自己该爱的人!

  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知道懊悔。

  珍惜过,即使终有一天失去了,至少不会让我们后悔和遗憾。

  篇三:有关端午节节日的精美散文

  我小的时候,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最被母亲淡化的莫过于端午节了。像那元宵节虽说肯定是吃不上元宵的,因为家里穷,但是母亲总会用面蒸很多灯,至少会有十二盏样式一样的灯,它们的区别是每一盏面灯上的“耳朵”数不一样,从一排到十二,来代表十二个月份。除此之外,还要蒸一对龙灯,放在麦囤里,看护粮食。蒸个天地灯放在天地上,给神灵照明。蒸个蛤蟆灯,放到梁顶上,母亲说它会吐金钱呢。蒸对小狗灯放在门口让它们看门。有时母亲兴趣来了,也会给我们蒸上一对小燕子或小兔子。虽说造型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可就把我们乐得屁颠屁颠的。每盏灯里都放上一粒豆子,等把它们从蒸锅里拿出来时,母亲会仔细的一一查看里面的存水。如果一只“耳朵”的灯里存水多,就说明这年一月份的雨水多,依次类推,我不知母亲的这种判别雨水的方法灵验不灵验,这不是我们小孩子所关心的事情。我们只是看着形态各异的灯,感到好玩,有趣。这些所有的灯,除了龙灯以外,在元宵节过后,就由我们小孩子吃了。不过,女孩是不能吃的,吃了会长胡须的。但我想没有一个女孩会抵挡住好奇的诱惑力,所以我就曾偷吃过。

  元宵节过后,我们就期盼二月二的到来,那天不仅能吃上香喷喷的糖豆子,而且也是龙抬头的日子,这是母亲告诉我们的。那两盏放在麦囤里的龙灯,现在才可以拿出来吃了,不过早已风干嚼不动了。接下来的清明节,我们小孩子会在很长时间里就计划到哪里哪里攀松树折柳枝,大人们会天天瞅着鸡屁股能下多少个蛋,这时候一般家庭再穷,也不会再把鸡蛋卖了,而是留着过清明节的。

  可是,每年的端午节却就过的冷冷清清了。我们这里的风俗,既不喝雄黄酒,也没有赛龙舟。就是要插的艾叶,菜园子里就有,用不着我们小孩子操心。我们从野外拔来的猪牙草,有时母亲也不见得就给我们用来炒鸡蛋,因为这个时候猪牙草多数都很老了,现在才知道,更多的人喜欢用它泡茶喝,而不是炒鸡蛋了。就是小孩子挂在脖子上的荷包,我们也很少有,原因是母亲从不给我们缝,我们自己也不会缝,那时也没现在这样,大街小巷的都有卖的。我曾看见同伴身上的小荷包,满是羡慕。而我一直认为过端午就必须要吃的粽子,更是一种奢望,因为那时我们这里不产稻米。更没有钱买,自然母亲也不会包粽子,至今也不会。

  我为端午的冷清一直耿耿入怀,吃不上粽子,更没有荷包带。现在想想,或许母亲太忙,没有闲暇给我们兄妹缝荷包。因为每年的端午节,就接近麦收,是个农事很忙的节日,比不得元宵节、二月二。

  我自己有了一个家以后,就力争把这个遗憾弥补上。当然荷包是没法带了,我们在校园的一个空闲处栽了几株艾叶,现在已经繁衍很多了。为了能在端午的那天吃上亲手包的粽子,有淘换粽叶的曲折,学包粽子时的辛劳,我都在所不辞。

  十多年前的小镇,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能买到粽叶的,在陪老公回老家时,看到他们村外有一片苇塘,密密匝匝的,老公说那叶子就可以拿来包粽子吃。于是,就缠着老公去苇塘里掰苇子叶,为此曾被水塘里的青蛙、蟾蜍惊吓过,被细长的叶子划伤过,被因劳驾老公而受到埋怨过,都不曾后悔,只是这芦苇叶子太窄了,实在难以包裹成型。后来又听说单位附近的村子里有人专门贩卖粽子叶,就费尽周折的打听着去购买来。买来了粽子叶后,淘完米,备齐原料,想象着脑海中粽子的形状来包裹。反复试验着,不是米漏掉了,就是线困松了,折腾下来,面对满满的一盆米,半天包不几个。不善吃零食的老公不但不帮忙,还在一边嘲讽我,让我狼狈不堪,后来不得不央求邻居来帮忙。于是就有了难忘的学徒经历,后来我的住在城里的三伯母又手把手的教过我,我也私下里练习了几次,日积月累,竟然也包的有模有样了。而且,从三伯母那儿我还知道了粽子不仅仅有三个角的,还可以包成四个角;包粽子也不仅仅用粽子叶,还可以用菠萝叶来包。可惜我一直没有学会包四个角的粽子,也因为不喜欢菠萝叶的味道,不曾用菠萝叶来包过。但是,我从三伯母那儿学来了粽子馅的调制,不仅仅是传统的蜜枣可以包进去,还可以根据各人的口味,放入花生、绿豆、豌豆……甚至各种肉类,可以做成甜的、淡的、咸的……前两年,我去大集买粽子叶,碰到一个老太太,她很热情的教我一种可以不用线来捆的包粽子的方法,于是我就不用四下里来淘换包粽子时用的稻草了。每个端午节,我会包好多好多的粽子,左邻右舍的分分,给母亲送去一些,有时赶上回婆婆家,也带些回去,他们都说我包的粽子特好吃。

  女儿更是吃不够的粽子,对那荷包并不感兴趣。我也从来没给她缝过,有时我的同事给她缝个或我给她买个,挂到脖子上,没两天就不见了。倒是她的奶奶和大姑年年给她买个五锁子带,不几天也不见了。女儿就对粽子感兴趣。

  今年记错了日子,买粽叶早了些日子,就提前包了些放到冰箱里去了,谁知女儿就像小老鼠叼玉米似的,不几日吃完了。原想端午时,再包些,可是正赶上有事,就耽搁了。端午的清晨,女儿起来就要粽子吃。我说没来得及包呢!女儿不高兴了,没有粽子,还叫过端午节吗?第二天,赶紧去超市里购买粽叶,可是那种较长的本地粽叶已经没了,就剩下一些包装好的成品了。想不到,这粽子叶的时令感也这么强,我不喜欢外地来的成品的粽叶,不仅味感差,而且包起来还需要用线捆起来。好歹冰箱里还存了些我要得这种粽叶,又买上一点成品的粽叶。回到家里,忙活了一个中午,女儿也在一边掺和,娘俩包了好多好多,送给母亲一些,存到冰箱里一些。每日放学回来,女儿喜欢从冰箱里拿出来了个吃,有时候,用它当早餐也是不错的。

  其实超市里的粽叶一年不断,可是一旦错过了时令,包出来的粽子就失去了原味,还是端午的粽子好吃的多。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端午节赛龙舟的微信文章精选5篇

2.有关端午节的微信优美文章精选

3.2016年关于写端午节的好文章

4.有关端午节的散文赏析2016

5.3篇关于端午节微信文章

6.精选6篇关于写端午节习俗的文章

7.关于端午节微信优美散文:端午情思

8.有关描写端午节的微信好文章精选【英语版】

9.3篇描写端午节的抒情散文欣赏

10.介绍端午节的微信文章: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