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5000字(一)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着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着伴人一生成长。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0字(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书中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
利用这个暑假的闲暇时间拜读了这部经典——《三国演义》,并且从中受益匪浅。真不愧是古典文学名着,书中内容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征战场面惊心动魄,故事情节描写得淋漓尽致。三国演义是艺术与智慧的统一,是一部不朽的小说,更是一部经典的具体化艺术化的兵法。传授人以智慧,塑造人的品格,给人以文学至美的享受。遨游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思维在虚幻与现实,古代与当代间穿梭,不禁惊叹作者罗贯中的鬼斧神工,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才能感慨不已让我充分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讲一下自己读《三国演义》这本名着的感悟。一是人物,一是智慧。
首先我想谈一下三国中人物,《三国演义》中,其人物的描述虽有夸张之嫌,但并不能掩盖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功。每个人的特性格不相同,形体外貌变化多端,个个方面都表现得如此传神,翻越书页之时如见其面,如闻其声。不管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近乎神人的卧龙诸葛先生,还是武艺超群却一生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儿女情长的吕布……读完这本名着,对三国面的人物形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简单讲一下自己对书中人物的认识和感悟。
《三国演义》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人物,首先当数曹操,还有一是关羽一是诸葛亮。
先从枭雄刘备和奸雄曹操谈起。曹操有雄才伟略,智勇双全,爱惜人才,虽略有奸诈之嫌,但不失为成就霸业的最佳人选。我认为曹操在三国里应该是一个有野心,有文才的人。他是一开明的人,听的他人意见,但同时也心狠手辣。有气魄,且不拘小结,要说三国里最成功的政治人物也非曹操莫属了。在曹操身上不仅仅体现了刘备这一类被称之为英雄的胆识与气概,更有的是一代王者的气魄;没有妇人之仁,与刘备相比,曹操有着更高超的军事才能。将王侯本就有的自己表现出来,没有刘备的一味儒家天下,且文章做到了正反对比,其他人物的衬托,使曹操这一人物更加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刘备过于仁德,假如没有诸葛亮的辅佐,以刘备的谋略和才能,恐怕要和曹操参与三分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想假如诸葛亮辅佐的不是刘备而是曹操那么我想是根本不会有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的。当然,这样的话,今天我们也就不大肯能看到这么经典的“三国”名着了。论计谋,三国中恐怕除了诸葛孔明以外也就是曹操了。
曹操有一点最可贵,那就是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或许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曹操对关羽甚是赏识,多次厚待于他。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关羽义释曹操于华容。最后来,当关羽败走麦城时,被孙权所获,斩了首级,送与曹操。曹操厚葬关羽于洛阳,更追封荆王。这也足以显示曹操彻彻底底的是一个赏才敬才的人。
曹操还一点也是值得学习的,那就是乐观。赤壁之战,曹操失误吃了败仗,在逃走的路上三遭劫杀,他却连笑三次“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幸好最后遇到的是关公,才捡回一条命,百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但其笑,却令人回肠荡气,试想千古之中谁能象曹操那样,百万大军被杀得只剩下可怜几千人还能笑得出来,这样的乐观精神真是令人可敬可佩。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
当然,《三国演义》也表现了奸雄曹操“奸”的一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在那样一个时局动荡的背景下,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他的这种“奸“或许正是他的霸王之气的体现,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能做做大事的人就得像曹操那样,有勇有谋,雷厉风行,不拘小节,礼贤下士,有远见卓识,并乐观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在书中,曹操可算是一个最个性鲜明的人物了。然而罗贯中的笔下将他写成大奸打恶之人,未免有些冤枉吧。
对关羽这个人物最深刻的印象是恩怨分明,刚正不阿,重情重义,勇敢,忠烈。
关羽斩华雄战吕布,后又于万众之中斩杀颜良而袁绍诸将无一人敢阻拦,自此一战成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敬佩关羽的不是因为他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武,而是因为他忠义磊落,知恩图报,是真正的大丈夫。《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关羽外貌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难怪后世都那么推崇,尊称他为关公。自从刘关张三人桃园三结义,关羽至死从未背弃誓言,始终对刘备忠心耿耿,是问光就这一点又有几人能及呢?
“千里走单骑”和“华容道放曹”两个事件之中足可见关羽的忠义。
当初关羽降曹,实属权宜之计。曹操极欲招降关羽,待之甚厚,送美女,赐金银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受了所赐赤兔马。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了刘备下落,可以骑它迅速地去同刘备见面。由此可见关公忠义。后来曹操赤壁兵败,关羽在华容道截住曹操却又放过他,这也是因为关羽是一个恩怨分明的忠义之人。试想假如不是因为关羽的忠义,恐怕三国的历史也要改写了吧。
然而,人无完人,关羽也有他的不可取的地方。那就是恃才傲物,有些自负。最终导致大意失荆州,坚守麦城,最后不得不落得一个悲剧,让人惋惜不已!
诸葛亮嘛,是一个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很佩服他熟知天文地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完全是一个智慧的化身。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三国演义》表现诸葛亮的方法也极简单: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这也就怪不得周瑜嫉妒而死,“既生瑜,何生亮”?我想这个问题周瑜最应该问的应该是着作的作者罗贯中吧。艺术表现上有些夸张,尤其描写诸葛亮成近乎超人。不禁要问了,世界上可能会有这么厉害的人吗?
不过三国中对其外貌的的描述还是很简单的: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诸葛亮虽无武力,但诸葛亮治有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就连司马懿都说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刘备对诸葛亮曾三顾茅庐,最后求得卧龙出山才又后来与吴魏三足鼎立,平分天下的局面。“所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来刘备白帝托孤临终前对诸葛亮讲“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足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器重和依赖。诸葛亮辅佐刘备和阿斗兴复汉室,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有一点想不明白,阿斗乐不思蜀,很是不才,最后诸葛丞相为何没有“取之”,或许这正表现了诸葛亮对汉室的忠心吧。也或许是他已经看清局势,自知连他也无力回天了。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里面的每个人物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感受很深,像诸葛的“智”,刘备的“仁”,关公的义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是很值得我学习。
另外,《三国演义》中还蕴含了许多高深的军事策略和军事思想,发现它就是一部更加有血有肉的《孙子兵法》,里边详细的描述了着名的战例。其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军事谋略在书中得到了精彩的展示,发现里面融合了很多古代的智慧,这也正是三国吸引我的地方。当然我们现在是和平时期,并且很可能现代的战争即使爆发了,也不会像三国演义中那样面对面的厮杀,我们有导弹,有卫星。然而我说这些经典的战略思想和战术不单单是战场上,它是广泛使用的,在很多领域都是通用的。甚至我们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审视它。经典毕竟是经典,注定它含有着好多优秀的不可磨灭的东西在里面,智慧和思想是不会过时的。
以前看过一些孙子兵法的内容。暑假读过三国之后才发现,并且与孙子兵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孙子兵法的内容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精妙的运用和生动演义。从某种角度来说二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兵者,诡道也”,当关羽胜利进军樊城时,曹操就采取“亲而离之”的计谋,拆散孙、刘联盟,以利诱孙权使之袭取荆州,吕蒙则抓住关羽骄傲自大、喜人奉承的弱点,用“卑而骄之”的计谋,使其失去警惕、麻痹大意,撤大半兵赴樊城前线,乃“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而后白衣渡江,兵不血刃轻取了荆州。这便是战法和谋略的精妙体现吧。
三国里有智慧,有兵法,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当然,这些东西不是用来教会我们用来与人去勾心斗角的。但是我觉得读了《三国演义》至少应该从中吸取点什么。这也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啊。并且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些东西是教会我们如何更好的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或得更好的生存的。从这一点,这种智慧意义深刻,应用也是广泛的。就连国外的好多人都在如饥似渴的研究者我们的《三国演义》中蕴含的智慧和谋略,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呢?对古代历史文化经典的冷漠将是国人的悲哀!
以上便是自己在暑假读三国演义获得的一些个人体会和浅薄的认识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0字(三)
诸葛亮——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静心研读杜甫的《蜀相》,使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
但是品味了《三国演义》,就认为真实的孔明与神坛上的那个诸葛亮反差太大。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却没有人敢于在诸葛亮的问题上说实话。其实原因很简单:诸葛亮已经稳稳当当的屹立于神坛之上!历代知识分子对他只能仰视和崇拜。如果谁敢于用平视的眼光、用理性的态度来考察他,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别人就会误会你,认为你放弃了中国人唯一的真正的宗教—“孔孟之道”。放弃了中国人唯一的真正的宗教,就等于放弃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生存权。当时绝对没有“出国”这么一说,不从众就等于放弃前途、放弃生存。所以学者们只能把偶像捧得更高,既便有些批评,也只是在仰视的角度上批评。而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神,不能认清诸葛亮的真实面目,则不能认清三国历史的内在玄机,也不能对整个中国历史作出理性的审视。竖立起一座神像,付出的代价却是整个民族对历史的误会。而一个不能真正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诸葛亮是如何登上神坛的呢?这里面有很复杂的原因,分析其中奥秘,等于将分析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演变史,不能不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诸葛亮显然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报负的人。出山之前,按陈寿的客观记载,明明是“每自比管仲、乐毅”,而《出师表》中,却虚伪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一般不细心研读历史的人,很难发现这种心口不一的强烈反差。而以这种强烈反差为切入点,我们同时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其早年已展现出不凡的政治才能:在乱世,没有任何人能预言天下将归属何人。投身任何一个军阀集团,都同时面临着成王成寇的双重命运。于是很多人便随意地将自己的命运付之于未知的筹码,其原因可能是知遇之恩,可能是正义感使然,可能是利益的权衡,甚至可能是某种政治智慧。而诸葛亮是不会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轻易地交给任何人,他天才般地选择了刘备,迈出了“光昭将来,刊载不朽”的第一步。其所做所为出于独具慧眼的眼力:看中刘备可靠的政治旗帜。抗拒住了一时名利的诱惑,投身前景并不算光明的刘备,这说明诸葛亮比别人更有远见,他追求的不是一生一世的功名显赫,更不是所从属政治集团的整体“事业”,而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万世美名。这种选择方式,如不加以分析,很容易为他的“表演”所迷惑,以为是一种“汉臣”的大公无私,实际上,这才是貌似大公的大私,远比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自私”更加“自私”。同时,他也看中了刘备人才匮乏的现状将给自己提供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待东吴的拉拢,他巧妙地回答:“孙将军可谓人物,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尽亮,吾是以不留。”这几句巧妙的对答,加上以《三国演义》为标志的三国俗文化给人们造成的神化诸葛亮的思维定势,使人们往往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孙权器量小,所以不能充分发挥诸葛亮的才能。这种论断显然是幼稚且无意义的。孙吴不能“尽亮”真正原因,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好位子都叫别人占了”。
面对人才济济的曹魏,诸葛亮则更是“立场坚定”。入蜀后,他曾为投魏的好友徐庶和石韬叹息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一生一世具备一种领导艺术和政治智慧的诸葛亮,偶然有这么一次“真情”流露,便立刻暴露了自己“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价值取向。他为早年好友的“不见用”而遗憾,这种感情应该是真实的。但显然他更多地是庆幸,自己没有“伦落”到一个“多士”的*集团,因而在刘氏集团中鹤立鸡群,一枝独秀。看到诸葛亮这一瞬息的真情流露,不仕吴的问题还需要更多解释吗?
曾有人根据三国志上关于诸葛亮“严法”的记载,断定诸葛亮“以法治国”,蜀汉是“法治化国家”。这显然是象牙塔中的书生之论。
从本质上看,“法治”是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物,在中国封建社会,在毫无法治传统的中国,不论“严治”还是“宽治”都永远是地主阶级的政治斗争策略。“宽治”则是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集团收买另一个地主阶级集团的法宝,而“严治”作为一个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集团用来打击另一个地主阶级集团的手段,是掌握政权的政客打击其它政客的方法。诸葛亮的“以严治蜀”也是同样,它是诸葛亮用来打击益州土着集团,维护荆州集团统治权的工具,是用来打击持有*者,维持诸葛亮一手遮天专权统治的手段。诸葛亮的“严法”恰恰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擅权心强的诸葛亮,不仅大权独揽,甚至连小权都不肯放手,仗责五十以上都要亲自过问,他绝不允许朝臣们对自己稍不顺从。通过其炉火纯青的政治表演术,展现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的本色。诸葛亮不仅排除异已,而且还为自己树立了“刑法虽峻而无怨者”的美名。人们为了论证这一点,常常以诸葛亮的主要政敌的被废为例,如廖立、李严之被黜,习凿齿称之为“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蜀国官修历史的缝隙,看到诸葛亮是如何把自己化装成“水镜”的。
首先是李严受到惩罚。李严的失败,缘由是自己运粮不济,派人假传圣命,让诸葛亮退兵,而自己又假装不知道这件事情,最后诸葛亮拿出前后书信,李严只能认栽。从这件事看,似乎李严罪不可赦。一般人都认为诸葛亮明镜高悬,对犯法高官毫不留情。但从史料上一个个细节来分析,诸葛亮就再也演饰不了他一开始便对李严所抱有强烈的忌恨之心:
如李严被黜是建兴九年,在此之前的建兴五年,李严还是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顾命大臣,而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赞扬了一大群朝臣,而对李严这位地位仅此于他的重臣却只字未提。看来《前出师表》真是诸葛亮的“心声”!再会表演的人,也总会有一时放松,吐露心声,这使我们看到诸葛亮的阴暗面。
再如,诸葛亮曾称李严“部分如流、趋舍罔置,正方性也”;而到李严犯事,又说“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事。”如此前后不一的言辞,让我们体会到了诸葛亮的“机巧”不是说着玩的。千百年来,又有何人注意到这一尊神,诸葛亮常常随意推翻他本人过去的言论。
诸葛亮与李严对立的原因无须多论:两个权力欲都很强的政客碰到一起,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李严是刘备钦定的第二号托孤重臣,而对诸葛亮这样一个无论权力欲和表现欲都极强的政治家来说,他根本不需要副手。于是诸葛亮处心积虑地压制李严,消除李严的兵权,外放到江州,大行冷落排挤。而最后似乎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李严一念之差,亲自把自己的把柄送到诸葛亮面前。
而廖立的获罪完全是祸从口出。只因为当着李邵、蒋琬等元老重臣的面,批评了刘备不把精力用于取汉中而用于和孙吴争夺荆州的战略失误,指责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而后又评判指责向朗、文恭、王连等朝臣。李邵、蒋琬自然把这种“重要信息”报告给诸葛亮,诸葛亮正好有了借口,于是以“诽谤先帝,疵毁众臣”的罪名把廖立废为平民。从中国几千封建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制造“文字狱”,从某人言论观点中寻找罪名,是官场斗争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凡是由言论定罪者,几乎全部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自然,廖立的牺牲只是千百万“文字狱”囚客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而绝非所谓诸葛亮“法度严明”的体现。
此外,史学家有时候也会通过比较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廖立传》有云,廖立“自谓才名为诸葛亮之二”。这下我们就恍然大悟了:廖立不仅自视甚高,自称“诸葛亮第二”,而且才名冠于蜀中,受到蜀人普遍称赞。惹怒诸葛亮的原因恰在其中。
而彭羡,字永年,似乎史官一时疏漏,便真情表达。这个彭永年刘备很喜欢他,“以为奇”,而诸葛亮“虽外接待羡,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诸葛亮心里不接受这个人,但表面上对人家好,暗地里在先主面前说人家坏话。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大概是所有“天才政治家”的拿手好戏。而诽谤的内容呢?是“心志广大,难可安保”。挑不出实质性的错误,就指责别人是“野心家”。
由诸葛亮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由此观之,诸葛亮对待政敌,是早有准备,时时留心,别人一时说错了话,犯了什么错,就抓住时机,施加政治打击,致其于死地。而这些政敌在诸葛亮平时的排挤下,要么如廖立、彭羡,心情压抑,时不时发些牢骚,就被告密者利用,而在诸葛亮的政治高压下,必然产生大批的告密者。要么如李严,犯了一点小错害怕诸葛亮借机整自己,只好铤而走险,于是更被诸葛亮抓住把柄。而从表象上看,似乎是诸葛亮法度严明,“恶无纤不贬”。诸葛亮的政治手腕可谓强硬!
古人云:“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为不忠。”这一句话,便剥夺了读书人的思想*。《出师表》作为中国文学的名篇,被历朝历代列入启蒙课本中,我们中国人都被要求在没有丝毫判断能力的年龄背熟了《出师表》,按照老师教授的意思理解《出师表》。所以,很少有人细究《出师表》中一些微妙的东西。
其实,《出师表》有丰富的含义,既是诸葛亮控制刘禅的手段之一,也是诸葛亮真情的流露;是诸葛亮面对蜀国政坛全体观众的一场表演,也是能从“字缝”中洞察其中潜台词的珍贵脚本。
《出师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先帝”。在全760字中,“先帝”竟有13个之多。正文第一个词就是“先帝”,最前面几句话中,几乎句句都有“先帝”。诸葛亮把“先帝”挂在嘴边上,随时提醒刘禅,你老子说了:“汝与丞相从事,事之若父”。通过打这张万无一失的“先帝牌”,诸葛亮才能独揽蜀汉军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除“先帝”外,出师表中另外两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宜”和“不宜”。“……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全然一副爸爸教训儿子的口气,看来诸葛亮这个“相父”当得确实理直气壮。而最能体现诸葛亮的大权独揽的还是这句话:“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如此霸道的言辞,何忠之有?恐怕连被人称为“奸佞”的曹操,都说不出这样露骨的话来?诸葛亮反反复复地教育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而且在《出师表》中列举了几位“贤臣”,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以及将军向宠。这些人“忠心”与否暂且不论,但都是在整个三国史中名气不大,可见能力最多为中流。所谓“贤臣”,必须是德才兼备,按照这个标准,上面这些中资之才很难称为一流“贤臣”。但为什么诸葛亮要提这几个人呢?很难不令人怀疑诸葛亮不是在拢络亲信。而诸葛亮不仅要刘禅“亲”这些人,甚至明目张胆地要求刘禅听这些人的话。“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从《三中志》中了解这些人的底细:董允,本是刘禅身边的“太子舍人”、“洗马”出身,诸葛亮亲自提拔,成为嫡系,将其“迁为待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狼妆?”,掌管御林军。向宠,诸葛亮“老同学”向朗的侄子(所以诸葛亮把他作为“重点推荐对象”,不是与前面三位放在一起,而是单独拿出来称赞),当时也是“典宿卫兵”。让一个皇帝“事无大小”都要向由诸葛亮安插在身边的、掌握大内兵权的近臣们请示汇报,“悉以咨之”,听上去似乎已经不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那个诸葛亮了,到更象是一个篡逆之臣。而诸葛亮《出师表》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显然是配合第一次北伐所做的意识形态攻势。《出师表》作为“*行文”、“红头文件”,肯定要将一系列政治信号传达给朝臣们。诸葛亮的北伐是顶着益州土着集团和刘璋东州集团的压力进行的,他要借《出师表》来告诉朝臣们,他已经控制了刘后主,不听他的是没有好结果的。(www..cn)
不过,诸葛亮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咎,以彰其慢。”为了北伐,为了向政治上的对立面证面他有“讨贼复”的能力,诸葛亮不得不立下了“军令状”,而且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也成了和他拴在一条线上的蚱。爱诸葛亮的人,常常被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挥泪折马谡”、自贬三级而感激涕零。实际上,诸葛亮是已经立了“军令状”;是乘着南征的胜利,意气风发、满怀信心地去北伐的;是做了无数铺垫、虚张了无数声势北伐的。北伐浅尝则败,最下不来台的是诸葛亮自己。而诸葛亮请罚的结果只是名义上贬为“右将军”,实际上还是“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也许,换一个角度说,凡仁人志士,读《出师表》真的应该落泪。是为一个情愿守着一尊神像,而不敢正视自己历史的民族而落泪。
综上所述,从本质上看,诸葛亮只不过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戎马一生,抱憾而终。所以,有不少史学家称,诸葛亮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处于剥削阶级当政的时期,诸葛亮的悲剧既是偶然,又是历史的必然。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诸葛亮的所作所为都是他的分内之事,因为统治阶级维护本阶级利益的阶级本性和政治智慧,无论在何时何地,永远都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