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一)

  读了王小妮《上课记》,我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的简单明了、细腻真实、婉婉道来她对工作的态度,就像在《卖力气》中说得一样:每一次上课,我都会清理自己的思想,转述我对现实和写作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思索成果,这就是幸福的。卖力气,是学生对我的最高的赞美!我们老师是给学生帮助,给学生支持,给学生鼓励的引路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敬业,我们的辛苦,我们的用心都能给学生带来幸福。例如,当学生回答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时,我也不再取而代之,说得学生只有点头的份儿,而是给学生适当地点拨。我们的教育不会因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敬业,我们的辛苦,我们的用心而美丽吗?

  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完全投入情感于课堂中,认真诚挚的承担着传承接货的使命,重视比知识积累和谋一份职业更深沉厚重的东西。就像在《要一个模式》中王小妮老师说得一样:课程快结束了,有同学对我说,他还是希望老师给出一个准确固定的模式,比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对白,一个小品到底怎样布局,总结出个操作模式。王小妮老师说:我的目的就是消灭模式,我希望你们获得开放的眼界和思路,学会关注发生在每个身边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时刻做一个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我们不是要造80块红砖,我并没有模坯的。回味着高中的教学,真得不能学生仅教成一个会考试的人,而应该让他们理清自己的思路,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有一句话说:成长就是许许多多的自我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低调、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教育不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自我相遇,迷惘中整理、在痛苦中蜕变而美丽吗?

  非常喜欢王小妮老师的教育是理性的。如在《钱》、《我又说,钱不是重要的》《彩票中奖的刺激》一再给学生强调钱不是重要的,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还有另外的价值观。我忽然想起在课堂上我曾经调查过学生中了一千万该如何消费?理性的小韬说,他会把钱存起来,吃利息;可爱、真诚敢说真话的小谦说他要支持范县的教育建设,要给范县建立一所大的实验楼;年级第一的小斌说:他会环球旅行,从此以后不再学习。我劝小斌:你是年级第一呢!可不要有这种弃学的想法。现在你是学习压力大,等到真得让你放弃学业的时候,你一定会不舍得的!什么时间都要理性消费,都要充实自己、丰腴自己。“我想通过这一次的讲解,学生会记不住的,就又给大家举例说明,一次又一次的讲解,我们的教育不正是在等待中而美丽吗?


  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二)

  《上课记》是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从2006年开始,王小妮开始在上课、和学生沟通交流的同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分年记录下来,《上课记》就是她从2006年到2010年期间的”教后感“。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这使得这本书蕴含着触动人心的力量。读这本书,仿佛为我们打开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扇窗,透过王小妮细腻的笔触,我们看到了这些人们心目中的翘楚、精神上的尖顶锋刀,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所呈现出的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

  一、值得反思的教育

  在《上课记》这本书中,有不少课堂实录值得教育人深刻反思。这里例举三个:

  案例一:写作训练

  王小妮将一个木雕面具放在桌上,再插上一个新鲜的树枝,要求他们根据这幅作品完成一份课上作业。

  让王小妮感到奇怪的是,班级里如此多的学生,只有三个人走到讲台前,用了半分钟不到的时间观察面具和绿叶,其他同学只顾埋头沙沙地写。更加搞笑的是,一位同学几天以后补交了一份作业,原因是当天他没来上课。

  靠想象就能写出”所见“,是他们想象能力超强,还是无中生有随意编造的能力超强?王小妮一直强调亲眼所见,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似乎见与不见,并没什么关系。

  案例二: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续写

  当许三观知道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一乐又打人闯祸,伤者家长三番五次催讨,接下来,该怎么办?王小妮要求学生续写后面的情节。

  学生的回答中,肢体冲突、跳楼、自杀、刀砍、***击,都被想到了。温润、和善、柔软的力量,没有人从这些角度去想。只有这些极端的想法,才让他们兴致盎然。这些就是潜藏在他们内心里的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是什么经历在暗中提示了他们,热衷于把痛苦推衍到极致?

  案例三:午休?突发事件

  麦田,一对青年男女倚着麦垛睡着了。这是凡?高的油画《午休》所呈现的场景。王小妮布置给他们的作业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写一个突发事件的来临。

  八个小组选择用表演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作业。几天后,他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业,但无一例外,都是灾难的突然降临。没有人想到突发事件也可以是喜悦的、温情的事情。难道现实生活中丝毫都没给这些孩子以安定感吗?

  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其实就是通过年复一年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而成的。韩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第一次说谎,就是从写作文开始的。这句话可能听起来不太舒服,但王小妮通过自己的观察,告诉我们事实就是如此。在整个求学的过程中,孩子们享受到学科之美、享受到探究乐趣的机会太少,绝大多数是被逼无奈,一边诅咒一边无可奈何地背诵和记忆。十多年痛苦求学生涯的不断累积,自然会促使他们把痛苦推衍到极致,用极端的想法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整个求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始终处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之中,没完没了的排名,决定着自己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决定着今后可能的学校选择,这让大家都没有安全感,这样的感觉必然会在他们的言行和作业中表现出来。

  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十二年,除了分数之外,我们是否还能给孩子提供一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基本的阅读习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常识的理解和尊重,等等,能否在基础教育阶段,给学生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更加温柔和善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师要学会自救

  不经意间,大学生全都变成了”90后“。和”80后“、”70后“相比,”90后“最为独特之处,就是他们与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是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时代的90后,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只要他想得到的知识,一台电脑就能给足他全部知识储备,而一个老师如果还是照着老掉牙的教材”念经“,实在是浪费别人的青春和教育资源。

  “90后”的学生如此,在新世纪出生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更加个性化,更不容易被”忽悠“。早就懂得了什么是假的,什么是真的。做这样的学生的教师,如果不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是很难的。

  但王小妮做到了。不仅她班级的学生爱听她上课,其他院系的学生也时常跑过来旁听,有一个学生因为逃了其他老师的课来听王小妮的课,还被扣了平时成绩的分数,但这个同学依然兴奋,因为他听到了自己喜欢的课。

  听他们说故事,是王小妮最常做的一件事情。一个老师喜不喜欢听自己说话,十八九岁的年纪顷刻就能领悟。于是课间休息的楼道里,下课回宿舍的小路上,短信、邮件的往来之间,王小妮不用任何压迫的方式去挖掘什么,只需要观察和倾听。”所有他们说出来的,都是他们要说的。我不能变成一个调查人,变成一个到学生那里去挖煤矿的人,我回避这样,除非他们主动说。“学生是渴望和老师进行交流的,关键在于教师自己是否有诚心。真诚的交流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往往要比教学内容本身大很多。

  改进课堂教学,是王小妮一直在探索的事情。王小妮是教影视写作课程的,但她发现,学生们对周围世界的冷漠和不关心实在超出想象。只要和自己无关,无论多么重大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王小妮曾问起一个新闻,八十人中只有一个知道,仔细追问,这个同学还是偶然捡了别人丢弃在石凳上的一张废报纸,顺便看了几眼。王小妮认为,那些重大或微小的时事新闻,在这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时刻触碰着人们的底线,每个成年人都应当及时了解,得出他自己的判断。不能让这些青年知识分子以为这世界上他准备承受的就是作业,就是分数,就是考试,就是学位证书,就是好工作,就是赚大钱过着人上人的日子。于是,她坚持在课堂上加入新闻环节,让大家来讲新闻、说新闻。逐渐地,这样的做法成了最吸引学生的环节,很多人就是冲着新闻环节来听课的。

  王小妮认为,把课上要讲的内容设计好自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一个老师对他的学生要付出人和人之间的最平常朴素又真诚的情感……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王小妮的付出换来了这些年轻人”单纯而又热烈的友情“,他们在她的手机、邮箱里留下各式各样青春的信息,带给她快乐和希望。很多年以来她一直对”我“以外的世界没有投入过热忱和主动,去上课时却感到自己急着要同他们交谈;去上课,变成了自我梳理自我更新的历程。一个原本悲观的人能这么做,”想想原来是在自救啊“,”说是你教育了他们,其实你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太多“,”能站在他们中间真好,真是幸运“。

  其实,如果你认真阅读《上课记》,你会感到,王小妮并没有很高深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有的时候,你还可以从她的文章中读出面对学生种种困难时的那种无奈。但她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善意,她愿意停下脚步,俯下身子,倾听年轻人絮絮叨叨甚至词不达意的述说。真正的教育是不需要太多技术的。只要有爱,就够了!

  三、用心去践行责任

  在王小妮的课堂上,曾因为学生对中学生活的怀念,引发了一个话题,就是让学生自愿学出对自己的价值观有影响的中小学教师。结果,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写了出来。

  徐飞同学给王小妮介绍了他的中学语文教师吕淑英老师,她不知觉中散发出的对诗的热爱,熏陶影响着她身边的小孩子们,这和什么绩效工资升学率争先进等等都没有关系,完全超越了生存的层面。

  做一个好教师,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显然,有不少孩子,在整个求学期间,没能遇到几个好老师。

  做一个好老师,需要用心。王小妮做了教师没多长时间,就察觉到了当老师的乏味。”其实学生和你同样的细腻,只是你能不能唤起他们的细腻。你像木头似的讲,他们也就像木头似的听。“她开始摸索如何能讲得更好的方式,像写文章一样不断地进行调整,上课的四个月里几乎放弃了全部的个人创作。同时她也慢慢转换施教者的角色,仔细倾听来自讲台下的声音。

  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一方面,洞察学生更加重要。王小妮相信,人心总是能焐热的,更何况是孩子。正是由于她将整个身心都用在学生身上,因此能够异常敏锐地接收到来自对面的信息。2010年,”我的学生一共将近400个,我不能全认识,但我能感觉到在哪个教室最后排的一个黑乎乎的影子,他听进去了。后来别人告诉我他是谁,我一想,对,我收到过他的邮件。(www..cn)这些都是好奇怪的事,有多少注意的眼神,听到什么程度,我立刻都会知道。到最后我去上课就像回家一样,说什么都可以,可以进可以出,很舒服的状态。“

  王小妮在《上课记》里写道,”做个好老师也许不难,但真正的问题远比做个好老师要复杂。“六年的时间里,她不断感到一个人的想法和力量太渺小而不切实际,然而记录和写作的过程又时时掀起一种飞蛾扑火的冲动,牵引着她向她所理解的好老师靠近。

  读《上课记》,让我联想起李镇西,联想起史金霞,联想起很多在一线坚持改革和探索的先行者。我相信,他们都有过类似的内心纠结,但都坚定不移地在自己设定的课改目标上跋涉前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更多的人像王小妮、史金霞这样,不仅用心去做,尽到自己的责任,而且还要将所作所为发表出来,让更多的人所理解,产生行动的愿望。当这样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的时候,教育新的春天就会到来。

  感谢史金霞老师,向我推荐了这本好书。


  王小妮上课记读后感(三)

  诗人王小妮当老师,当出了诗意。结集出版的《上课记》,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教与学中的冲突与和解,像是一部新一代(80后到90后)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史。令人动容的有几点:

  首先,王小妮做到了去当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并且从不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加给学生;

  第二,王小妮把学生当成当下最年轻的知识分子看待,尊重他们,对待事件或思想的冲突,不妄下结论;

  第三,王小妮认为好的文章,语言是真诚平实的,不是抒情与修饰,重在内容,并有读新闻的上课环节,让学生们的书写融入时代,做一个”自我“之外的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她给学生讲诗歌,讨论什么是诗意。我以为,所谓诗意,就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那令人动容的一件事,一个人物,一个场景,一段时光……这样看来,王小妮这个人,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她的课,她的想法,就很诗意。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崭露头角的诗人,进入新世纪她显然没有同时期的诗人活跃。在同时期诗人中,于坚、翟永明、韩东可谓正是当红的时候,他们这一代,包括骆一禾、欧阳江河、廖亦武、孙文波、吕德安,当真是目前中国现代诗歌的顶梁柱。

  而老一辈七十年代诗人,除了朋友顾城已逝,如北岛、芒克、多多、舒婷等,无论从诗歌本身,还是学术论着中,依然发散着诗歌的光芒。

  后一辈八十代年中后期诗人,除了海子已逝,如杨黎、李亚伟、西川、孟浪、万夏,正在践行着诗歌的变革并已获得肯定。

  只是,我觉得王小妮去当老师,不是遗憾,却是对学生和中国教育的一大幸事,其自身的价值体现,有过而无不及。一个好的老师,比起诗歌来,可能更直接地影响人的一生。

  看王小妮《上课记》,又燃起了我当老师的梦想。

  当老师,不仅仅是要像正午阳光所唱”我想当老师,一辈子都不离开校园“,是对于青春的怀念;也不是要像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那样尽全力帮助学生并考出好成绩,过于现实;更不是要像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功利;在我心目中,当老师,如今的王小妮,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老师就是一个成长者的伴随,像父母、像朋友。

  对于青少年,梁任公有少年中国说,毛润之有八九点钟的太阳说,都看得出国家的未来与学生的未来的关系如此密切,而学生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的影响,因此,老师是神圣而崇高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或许,只有像我和王小妮这样喜欢诗歌的人,这么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去当老师。我想,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真是中国青年的损失,中国教育的损失;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不去当老师,中国的未来,两个字: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