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精美文章精选三篇
导语:人生如画,那亲情就是花草树木;人生如歌曲,那亲情就是配音;人生如诗,那亲情就是韵……亲情就像是人生的补笔、背景,使人生锦上添花,更具风韵。而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待我们细细体会。这里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关于亲情的精美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篇一:《我走在父亲前面》
我
一会儿看你
一会儿看云
你说你觉得:
我看你时很远
我看云时很近
——题记
在后面看着满身伤痛的父亲,一直一斜地迈着步子,心里酸楚得仿佛快要死掉。这些年一直走在前面的我,还不觉父亲已苍老了许多。我恨不得用拳头打醒了懵懂的自己,告诉我,我在不珍惜着什么!
还记得小时候,那时父亲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我与母亲总是很难赶上他的步子。那时我们一家四口上街,总是一件吃力的事儿。父亲总是出于天生的“傲慢”自顾自地向前走,即使是弟弟呼喊着:爸爸、爸爸,他也不会回头。母亲总是拖拽着我俩死死地跟在后面,分秒也不舍得停下来,仿佛是怕与父亲失散似的,一个劲儿的赶。时常听母亲唠叨说:“走这么快干嘛?是你爸在前面似的。”现在想来好笑,也不知那时一个劲儿地赶是为了什么。如今的我大概只会看着他,任他一个人“傲慢的”走吧,可能还会庆幸着这安静的环境,如果他还能有那份劲儿。那时我总会想:如果,爸爸能停下来等等我们,或是,稍稍地缓和着走,那就好了。
岁月不经意的悄然逝去,我不会再想能慢一些才好,只会害怕不够快了。
今天,父亲老了,我长大了,也还算得上热血青年。
在回家的路上,本该是并肩而行的两个人却总是看着背影,讲着一些不悦耳的话,不知不觉间,我与他分开得远了。
现在,我总会拉着母亲的手,与她讲着琐事儿,或是学小时撒着“娇”,发誓将来等她老了,我一定会养她。渐渐地把父亲冷冷的抛在了后面,让他赶着步子,听我俩的悄悄话。
有次夜深人静时,我从梦中惊醒,还来不及清醒,回想着那可怕的梦——母亲,弟弟和我在一条曲折的路上走着,四周没人,寂静得可怕,我仿佛是在找着父亲,可总也看不见他。
我心存余悸的喊着:“爸,爸……”直到他醒来应答我。
“什么事儿?大半晚的。”
“没,没事儿,只是……害怕了。”
“快睡吧,你妈明儿还要上班呢。” 过了一会儿父亲说。
我时常在想:我与父亲是怎么了?为何我总是在“讨厌”他却会从梦中惊醒?去年春节回家,我们甚至不能好好的说上一两句话——
“你在外面读书一定要争气呀,我现在也四五十岁了,靠体力挣钱更是不易了,你妈她…常常身子又不适……”
“知道了,快吃饭吧。我哪不争气了?”我生硬的嚷着,悻悻地想要逃离。
正月初一的傍晚,我应父亲之邀,与他外出散步。其实我是不愿的,只是出于承诺,我还是去了。也没想很融洽,我在前面大致走走,步子也很开。时而转过身去催促地说:
“爸,快点呀,夜很冷呀。”
父亲那晚的话变得很少,只是在后面看着我,让我有些不适应了。但是,也如我愿的安静地完成了这次旅行。回到家父亲显得有些不自然,我怀着负罪感给父亲递上了一杯茶。
“爸,喝水。”
“你长大了。”父亲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我老了,赶不上你们的脚步了,走两步,还觉得有些许累了。哎,年轻是好呀。”父亲继续说。
“你爸腿不好,你没等他吗?”母亲有些不开心了。
转眼间,我离家已一月有半了。父亲送我走的那天,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仍是走在前面,听父亲含辛茹苦的叮嘱。我知道我仍是不在意的,心里还嘀咕着好烦,只是辛苦了父亲。
我想,或许只有在我孤独、受挫时,我才会想起父亲。他那句 “有什么事儿就给我打电话” 还会回荡在我耳畔。这时的我会拿起了电话,拨了号码。
时间的确会让人清醒,悄悄地把你俘虏,翻阅着那些记载陈年旧事的书页。
“究竟是时间,还是思想,抑或是步伐把我与父亲拉远了?”我时常追问自己。
不知道是我性格变得沉默了,还是父亲越发唠叨,他总是在说,而我依然没听进去;不知道是我更挑剔了,还是父亲本就懂得太少,对他的大道理,我总是不以为然;不知道是我走得快了,还是父亲真的把脚步放慢了,但我们之间的距离,在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存在,我总是走在他的前面,愈发的远,让他看着我的背影而黯然心伤。
我想,如今唯一不同的,是我们交换了位置吧。
或许,我真的应该学会放慢自己的拍子。毕竟,在我身旁还有一直陪伴我的人,还有我需等待的人;毕竟,我也会走在后面。
篇二:《别忽略了父母的年龄》
前些天,帮朋友的母亲写一份申请,其中需要介绍老人的出生年月,于是我打电话问朋友,你母亲是哪年出生的呀?朋友在电话那头略为停顿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地说,真是对不起!我只记得我母亲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六,但我不知道她是哪年出生的。我又问他,那你知道你母亲有多少岁吗?我可以帮你推算一下。朋友说,好像是57岁,又好像是58岁,具体我也记得不是很清楚,等会儿我翻一下户口簿再回复你。
放下电话,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没想到一个儿子竟然不知道母亲的年龄。事后,出于一种好奇的心里,我逐一询问了办公室的所有同事,令我感到万分惊讶的是,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有一大半的人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年龄。当我问及他们怎么不用心记一记父母的生日和年龄时,有同事毫不在意地说,那有什么呀!亲人之间无须那么客套;有同事如实地说,从小都是父母给自己过生,而父母却很少过生日,所以对父母的生日记忆不是很深刻;也有同事惭愧地说,平常忙于工作,对父母的关心和了解太少了。
随后,我带着同样一个问题采访了一百位母亲,没想到这一百位母亲不仅能够异口同声说出自己儿子的生日和年龄,甚至连他们出生的时辰、天气状况都一清二楚。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一位患间歇性失忆症的母亲,她也能够准确无误地说出她女儿的生日和年龄。
可以说,父母时时刻刻都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哪怕是极小的一件事。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上开始,父母就注定了要为我们奉献一切,牺牲一切,小时候,他们担心我们冻着、饿着、生病。长大后又担心我们没有好的前程,含辛茹苦一辈子,为我们操碎了心。回首回事,有哪一次母亲忘了我们的生日呢?往往时间还未到,父母就已经念叨着、准备着,到了生日那天,更是可以享受许多特殊的待遇。而父母的生日呢?他们往往准备了一大桌子丰盛的菜肴让我们回去,可我们还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脱。
小时候,我们十分依赖自己的父母,把他们当作心目中的守护神,可我们长大成人后,却常常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我们错误地认为父母的爱理所当然,不需要铭记和回报,而事实上,我们最应该感恩的就是父母;我们错误地以为父母不需要我们的关心,其实他们最在乎的就是儿女的低声细语;我们错误地以为父母永远也不会老,可是一回头,他们已经白发苍苍。原来,父母并不是神仙,他们也会一天天地老去,我们不应该忽略了他们的年龄。
俗话说:“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孝敬父母一定要趁他们健在之时,不仅要在在生活上给予他们照顾,更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关心,不要等到黄泉相隔,空留余恨,那将是一辈子无法抹去的伤痛。
篇三:《孝敬父母最难的是“色难”》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
有位老太太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崩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自己床上摸索,生硬的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呆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在找个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子脸色很臭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夜晚12点,老母亲便从七楼跳下了。
于丹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儿女有条件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孔子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过,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
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其实,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色难”难在何处?难在很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于是“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尺。就是说,经常对父母微笑,经常敬重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每天真诚地看着母亲的眼睛,跟母亲交谈几分钟——不嫌弃,不抱怨,想对母亲发脾气时克制一下,始终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她们就会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随时都给父母好脸色,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可现实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给父母一个“好脸色”,关键是心怀感恩之情,多想想长辈们的付出和哺育之恩。
真心爱父母,应该和颜悦色,从内心深处发出微笑,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你怎样对父母,子女也将怎样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