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一九八四》读后感400字精选三篇

导语:读完了一本很多年前要读却一直没读的书,乔治·奥威尔的《1984》。作评内容引人深思,感慨良多。下面是由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400字,以供大家需要!

名著《一九八四》读后感400字精选三篇

【第一篇】

小说一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主人公温斯顿的日常生活和内心隐藏的波澜。一个最普通的小人物,不甘平凡,想要改变。

第二部分描写了温斯顿和裘莉亚对日常生活的反抗和内心秘密的暴露。他们勇敢反叛,似乎找到出路,未来充满希望。

第三部分急转直下,盟友是敌人,房东是思想警察。当他们敞开心扉以为能躲开无处不在的监控拥有*意志的时候,电幕又出现了。无路可走,无处可逃。

当读到温斯顿被带到101号房间的时候,黑暗压抑的气氛让我放弃了在夜晚将最后部分读完的计划。如此黑暗的心灵旅程,还是等太阳出来了以后再走。

第二天太阳终于出来了,我也终于走完了最后最艰难的一段路。这一趟黑暗旅程的终点点出了黑暗的主题:一旦被人抓住了思想上的弱点并加以利用,你的弱点会让你出卖信仰,你会把自己无比珍视的东西掐死、烧死、腐蚀。等在终点的死亡并不可怕,死亡的时候,无邪思想的微笑更可怕。

【第二篇】

整本书十分压抑,令人深陷其中。我们不过是陷入泥泞却不自知的蚂蚁,我们以为的泥泞,其实是深渊。历史是无数巨大的齿轮,真相与谎言夹杂着传动,转啊转,转啊转......我们,是像《一九八四》里的群众一样,只对细枝末节感到不满,还是会跳出重围,审视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问题。我们比较能接受残酷的真相,还是比较能接受精美的谎言?是先看到后相信,还是先相信后看到?我们比较想要这样子生活,还是那样子生活?我们所追求的仅仅是快乐吗,还是真相?*?很多人说《一九八四》是一部令人窒息的恐怖小说,绝望、无助、悲凉。我觉得《一九八四》更像是一瓢冷水,泼得我们清醒。我们想要脱口而出---“这个时代好过那个时代”,却有隐隐约约觉得哪里有些不妥。真相易碎。避开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不谈。我们会发现,逛过了别人所处的世界,会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到了那个世界人们的空洞和了无生趣,想要让自己活得真实一些,丰富一些。如此便好。

【第三篇】

这是一位极具个性的朋友推荐我看的,所以我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翻开这本书。故事的开头部分就是讲外围党员温斯顿的普通生活,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我”来叙述。虽然看到几个有意思的画面,但匆匆翻了十几页就没有继续看下去了。直到暑假里从暑假上再次看到它,就一口气读完了。读的过程中渐渐理清了思绪,作者奥威尔虽然是写一个普通的外围党员的生活经历,实际上是想描述一个极权的社会。

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三个国家(大洋、欧亚、东亚)不断地发动战争,大洋国内部分和平部、友爱部、真理部。虽然这些名字都好听动人,可实际上它们分别管辖的内容却与这三个名字恰恰相反。主人公温斯顿是真理部的文字编辑,主要负责篡改历史,发布假新闻等工作。在这里每个人每天都活在电子屏幕下,在时刻记牢“老大哥在看着你”。但温斯顿天生有着反抗精神。他在没有遇到裘利亚之前,把自己心里的一切感受都写进日记里去。之后他遇到了裘利亚,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爱情。却被侦听机器发现,成为了"思想犯",接受严刑拷打,最终沦为思想上的奴隶。

看这本书时我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就处在一种压抑、恐怖的氛围中,其中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极深。温斯顿的邻居在睡觉时说了几句梦话,被自己的孩子(只有八九岁)举报,思想警察抓走了他,从此世界上没有这个人的存在了。这使我毛骨悚然,这难道不是一种道德的沦丧吗?之后我在网络上搜索了这本书,才知道这是反乌托邦的代表作之一,是指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神文明,人类的精神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里并没有真正的*。道德沦丧,物质浪费蔓延,表面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本质上是在掩饰空虚的精神世界。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曾在微博上看过的一个由外国愤青拍摄的一个视频,他毫不留情地指出现在的这个世界只操控在少数人的手里,只由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人们掌握着。看完之后不得不让人仔细思索一番。这本书也是如此,虽然书中写的是个极权社会,但在现实与书的交界处总能找到相似之处。现代人们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网络也越来越发达,有时候总会感觉自己是处在“电子屏幕”下,不说话、不交际,谨言慎行,但自己的个人信息却还是完全暴露……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警醒我们不要将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即书的封面中所述“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