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专业影评三篇

导语:七年前,福建西陇发生一起惨绝人寰的灭门*,某别墅内一家五口同日惨死,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烈日灼心专业影评,希望大家喜欢。

烈日灼心专业影评三篇

篇一:

法律和道德之争

什么是好电影?我想应该是像一道好菜或者一口*的甜点,打开你的味蕾,各种滋味交相汇融却不突兀。吃完意犹未尽,其中体验却无法被简单描绘。

#烈日灼心# 就是这样,刚刚开始以为是推理片,虽然一开始你就知道了凶手是谁,但是你仍然好奇伊谷春与小丰(邓超饰)之间如何博弈,段奕宏扮演的警察伊谷春如何确定真凶并让他现行。

故事进展到中间,你被着三名男子的关系所迷惑,影片渲染着一种神秘、朦胧、不可言说的氛围。他们到底是不是GAY?答案揭晓得很快,他们三个都是。直到小夏(王珞丹饰)脱下衣服向阿道(郭涛饰)求证的那一段,阿道露出了自己的龙头纹身,说我把我的命都给你了。我开始疑惑。如果除夕夜桥底飙车的片段还不能称之为爱情的话,那阿道此时这句话里,我分明看到了爱情。很快,小丰三人就被抓住了,并执行了死刑。最后的最后,真正的凶手落网,交代了小丰只是将该名女子性侵,并在这个过程中女子心脏病突发致死。而其余人均被真正凶手所杀。伊谷春也明白,所谓的他将小丰三人伏法,实际是他们自己设下的圈套,为的是尾巴长大后能获得轻松。

我内心一阵唏嘘。原本以为这是一部推理片,但是感情线非常饱满,三个兄弟的手足情,段奕宏与邓超之间微妙的同生共死,小夏与阿道之间的爱情,三兄弟对尾巴不离不弃甚至牺牲生命的亲情。同时,这也是一部法律片。看到最后,你或许并不觉得这三兄弟有那么的罪不可赦,热心助人的的哥阿道,屡立功劳的协警小丰,傻傻的比觉,你甚至会有些同情。但毋庸置疑,他们仍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个时候,我猛然发觉,法律啊,真的是个好东西。它为你的道德设定了底线,它承认你的荣光,也让你直面你的错误。

小丰在片尾说,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好人和坏人。

那么好在还有法律。

我们很多人都生活在灰色地带,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对的事情太少了。大家眼里的老好人,可能曾经弄坏过邻居家的玻璃没有承认。杀人犯也可能抚养着被害人的遗孤。每个人心中自有一把良心的戒尺,日日审判着自我德行。许多十恶不赦的故事,背后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因。一旦个中缘由被合理化,是否就该原谅?

这个议题真的不好下结论,好在还有法律,至少有罪之人,必将惩之。

篇二:

人性拷问与爱的一声叹息

影片最吸引人的除了上述提到的演员表现之外,便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本身了。说它是近些年国内最好的犯罪悬疑电影或许有些夸张,但它的水准的确够得上大批量好口碑。改编自小说《太阳黑子》的本片虽然做了很大的调整,看起来脱离了不少故事的设定,却符合了电影表达所需要的叙事文本。故事的剧情充满张力,剧情引人,节奏得当,末尾的反转给观众带来不少惊艳之感,配得上精彩之评。只是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审核原因,电影的不少故事交待被删减,整体基调也被调整,多少给影片带来了一些不便于细细推敲的瑕疵。一些人物的动机和故事的走向给了精明的观众揪住进行质疑的空间,算是本片不可忽视的不足。譬如对有着窃听癖好的房东的背景交待几乎没有(据说未删减之前是有的),譬如高虎戏份的大量减少让陈比觉这个人物也变得不够立体,譬如对伊谷春师傅的交待也略显单薄,等等。可即便如此,影片还是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不仅精彩,还富有意义。

这种意义一方面集中在对人性的拷问上:面对曾经犯下的罪责,该如何得体地度过一生?面对情与法的纠结,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面对爱与痛的交缠,该如何进行取舍?影片通过对辛小丰、杨自道、陈比觉三个人暗无天日一般的生活的展现,告诉观众哪怕是一时失手造成的罪责,也必将面临生活之不可承受之煎熬。即使你再费尽心思地谋求各种方式试图得体地度过一生,也终究逃不过法理或心理的折磨。罪责带来的压抑、恐惧会让你的生活蒙上灰暗,备受痛苦煎熬。伊谷春和伊谷夏则用理性的正义和单纯的爱证明了情与法当中,法终将超越情。

“太煎熬了”。辛小丰被铐上手铐时,没有惊慌,反倒平静,说出这句话后,感觉如释重负。压在他和其他二人身上的罪责让他们背负了太多心灵包袱,是一种煎熬,也是他们许多行为动机的一个重要理由:正是因为内心备受煎熬,而本性又是善良的,于是一方面会勇敢于抓歹徒、会追击抢劫者、会甘愿当“同性恋”,一方面,又时常陷入阴郁的心境,渴望心灵的自我救赎。而最后他们的赴死,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他们各自实现了渴望已久的自我救赎。

至于爱与痛的交缠,影片用三个负有罪责的“罪犯”共同赴死传递出了一个宏大主题:爱。是的,如你所知,影片里三个人最后的赴死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认为他们赴死的理由并不充分,甚至觉得毫无意义。但如果你设身处地的为影片中的人物想一想,你便会发现,他们的选择,其实包含了大爱,却也由此透出一份悲凉。辛小丰和杨自道之所以平静接受法律制裁,智商超高的陈比觉巧妙地逃过法律制裁仍选择死亡,一方面是心灵上终于得以解脱,一方面,则是为了小女孩“尾巴”的将来着想。后者所体现的,便是一种大爱:小女孩“尾巴”支撑了他们生活七年的勇气和希望,他们不想因为那个实在太残酷的真相而影响小女孩的成长,于是选择用死亡的方式让这种影响减少。实际上,如果你真有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你便不难发现,影片里最具悲剧色彩的,其实是小女孩“尾巴”。出生之后便失去了亲人,成长过程还遭遇病痛折磨,必然会被知晓的真相如果放在将来,那也是对她一种巨大的打击。所以,无论是三人赴死也好,还是伊谷春兄妹的热心照料也好,都是一种爱的体现。

也正是影片最后的爱的回归,才让几个角色形象得以升华,即便是他们有过罪行,也还是会为他们内心的善良所激发出的爱而感动。而影片反转出来的一个“真相”,则更添加了那三个角色值得同情的理由:原来他们并非大恶,那个轻描淡写地交待罪行的家伙才是真正的大恶。到影片最后,你会发现,那几个被认为十恶不赦的人,原来并不是恶人,而是用死亡传递了大爱的人。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不禁会为之发出一声叹息。这叹息包含了同情,包含了惋惜,也包含了影片所反映出来的某些真实。

那一剂注射不是电影结束,结束是在一片烈日下的海滩,那意味着某种光明,意味着某种美好,这美好里,没有灼心,只有希望。

篇三:

老实说《烈日灼心》的原著小说我没有看过,我甚至不知道2012年有拍摄过这样一部作品导致当年3年前的作品今年才顺利过审上映,当然上映的版本是删减很多的,故事的完整如果不剪辑的话或许能有3个多小时。

对于这样一部中国导演拍摄手法,对与内地的警匪题材一直不感冒除了画面没有美感外,演员的表演也不像香港警匪片那样酷炫,但是这个故事真的是一个好故事,是一个值得我们看完后深思的故事,而我看完这部作品后,我真的在深深的思考着什么是真相,什么是事实?对与错究竟谁说了算?

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影片我们看到最后的时候才发现灭门*与他们三人无关,道叔,小丰和老陈,他们三人都被冤枉了。真正的凶手自己冒了出来,这让我想起了之前一段时间呼格吉勒图事件。也让我认为国家死刑标准应该废除,这样才不会错杀。我想用错杀好人这个词的,但小丰7年前的确强奸了别人,是犯罪行为。所以他不能算是个好人,可是他什么行业不选,偏偏选了从事协警这个行业。他为了弥补自己的错,所以想要帮助这个社会多做一些贡献,多抓一些坏人,以此来弥补自己心理上那种罪恶感。可以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三个都已经改好了,甚至可以说7年前的那强奸只是因为年少冲动。可惜了一时的冲动,造就了7年的噩梦随行。

我很同情剧中的三人,是的我同情了他们是因为他们并不是杀人犯,虽然说强奸罪也是重罪,但与杀人罪来说,强奸罪不至死。而且还死的那么的痛苦,慢慢地慢慢地在痛苦中死去,我认为死刑真的没有必要。很多国家都认为人的生命无论是谁都没有资格夺走,即使这个人夺走了另一个人的生命,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执法者,他们应该让这些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不是一死了之。以命偿命只是古代的刑法手段。如今的世界,对于这样的重犯应该和一些国家一样终身监禁,特别重大的,还不能有释假。对于他来说这样的惩罚比死还要痛苦,而且如果他真的是被冤枉的,也能够有命看到自己申诉得直的那么一天。

我看完这部电影,觉得导演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犹如导演之前所说,希望法制更健全,更完善,更公平。因为影片中最可怜的是那7岁的小女孩,她与三个爸爸一起生活了7年的时间,7年的感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她就这样失去了三个爸爸,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对于她来说以后长大,知道真相后更加无法释怀。

人与人之间在于信任,但在人的嘴里却找不到什么是真相,什么是事实。凭借一些辅助的工具找寻到的真相,事实,却未必百分百的正确,烈日灼心,灼的是三个曾经犯法的罪人赎罪的心,灼的是警察过于武断的执法心,灼的是孩子幼小心灵失去亲人的心,灼的是公证,公义的心,灼的是法与情之间权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