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适合女孩看吗?精彩回答

先说说剧情吧,看完你就知道适不适合女孩看。

与其说《浮生六记》所记载的是沈复和陈芸之间的伉俪情深,不如说描写的是沈复这个“富二代”的败家人生。

沈复的家庭在当时的年代应该属于小康之家,虽然与富二代曹雪芹他们家相比,谈不上富贵豪奢,但在当地也算大户人家,老爸是白领阶层,有房产,有仆役,过节开得起堂会,出门打得起出租。但是在如此殷实的家庭里长大的沈公子,却在四十载春秋之后,就落下个妻亡子散、寄人篱下的下场。所以,与其说《浮生六记》是对沈公子夫妇伉俪情深的真实记录,不如说这更是一本警示世人勤俭持家的反面教材。

浮生六记适合女孩看吗?精彩回答

究其沈公子败家史的根源,原因大部分还是在沈公子自己身上,综合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性喜炫耀,失之浅薄。沈复在浪游记快开篇提到,“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坚持特立独行的自我个性并非什么坏毛病,但是对于这种个性的坚持与解放需要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学识、醇厚的修为做基础,否则就不过是出于炫耀的目的而哗众取宠,失之于浅薄,陷之于偏激。

在绩溪习幕时,沈复“与同事不合,拂衣归里”,并就此认为“热闹场中卑鄙之状不堪入目”,易儒为贾。在浪游之时,由于景点路远未到,没有看到景致,便认为“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就连在广州寻妓,对比徐秀峰今翠明红的跳槽之举,自己惟找喜儿一人,自认为邻妓皆羡之,便生出了一种优越感,认为此虽挥霍万金所不能致者。陈芸也存在类似问题。徐秀峰纳妾,陈芸认为“美则美矣,韵犹未也。”便想给沈复找个美而韵者,结果遇到妓女憨园,自作聪明,算尽机关,反误了卿卿性命。二是儿女情长,不思进取。沈复在全文开篇即提到自己“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以自身殷实家底,学业半途而废,估计也属学渣。所以沈复终于辜负了父母的殷切期望,提前告别了仕途之路,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靠习幕、经商、卖画为生,但习幕断断续续,经商货积本折,卖画“三日所进,不敷一日所出。”

作为才子,风花雪月、儿女情长自然难免,与陈芸婚后,沈复去武林当学徒,居三月,如十年之隔,搞得自己梦魂颠倒。新婚燕尔的相思之苦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却致正业于不顾,后来先生实在看不下去,给沈复的父亲写信,并巧立名目出十题让他暂归。在生活中,“芸或与人坐谈,见余至,必起立,偏挪其身,余就而并焉。”即使在八九十年代,夫妻恋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亲昵之举,都为路人所不齿,何况还在礼法森严的封建清朝。而这些都会在沈复父母的印象中留下不良印象,所以,这也应该是沈复夫妇在以后的日子里屡被驱逐、苛责的原因之一。三是不留积蓄,随性挥霍。沈复贫寒交迫、陈芸病体难医的时候,沈复到靖江要账,半路上感觉到冷,沽酒御寒,结果把渡河的钱喝掉了,没有办法,便想当掉衣服,幸亏遇到故人,解了危急。还是在那个时候,有友人知道他的处境,慨助十金,沈复不用于正途,倒是先跑去虞山玩耍一圈。

最为过分的是,和徐秀峰在广州做生意时,仅仅四个月的时间,就招妓花费百余金。结果第二年老父不准再去,被踏踏实实发配到青浦干习幕的老本行。而仅仅几年之后,曾花费百余金风流潇洒的沈复,就因五十金为人所保,无力偿还,使得自己骨肉分离、远走他乡。四是不通世情,全无责任。沈复随父亲在邗江习幕,父亲突感孤独,想找一情人,还让他人转述,让沈复妥善安排。沈复没有从自己老娘的感受和利益出发,想办法阻止、拖延、推脱父亲的这个不合理的要求,直接密信告诉陈芸,让陈芸安排此事。最后使得自己的老娘极不痛快。

后来因保五十金一事,沈复、陈芸夫妇二人欲潜逃乡下,结果抛却骨肉,让女儿去做童养媳,儿子去做学徒,使得母子永诀。在父亲葬礼上,仅因兄弟启堂相逼,不念儿女尚幼、母亲尚在,便想出走深山,去找神仙修炼,全然没有一点为人父、为人子的责任。

而且在全书中,沈复用很大篇幅诉说了自己与陈芸的濡沫情深,并且在陈芸死前,许诺“卿果中道相舍,断无再续之理。”结果仅仅三年,有人赠他一妾,便又重入春梦,不知梦醒何时了。

尿壶放在土里埋上几百年,挖出来就能够放进博物馆的大雅之堂。所以,与当时的世界格格不入,甚至有点窝囊的沈复,在穿越了两百年的光阴后,成为了多情才子的代表。但是,细细的审视沈复的人生,我们所能看到,仅仅只是一个富二代的败家旅程。

写到这里,我想你有自己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