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花》观后感大全

导语:其实本不知道有这部电影,只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一不小心地看了,看完之后,有心痛, 有敬佩,总之,百感交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沙漠之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沙漠之花》观后感大全

篇一: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以欢歌

第一次由衷的打了五分,激励、鼓舞、悲哀、惋惜。

女主的一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与众不同:在索马里出生,三岁就被父亲岁*接受割礼,十二岁因为五头骆驼被父亲嫁给了六十岁的老叟,机缘巧合来到伦敦,被人发掘成为一名世界级的名模。人们第一次知道,一个非洲女孩也可以这么美。从此,她的模特生涯华丽起飞。

当她成为明星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来听听她们的声音,她一开口就告诉了全世界一个那么震撼也从未有人敢提起的话题,割礼。

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如果女性不进行“割礼”就不能结婚和被驱逐出村,她们的地位等同妓女。很多女孩子在割礼时失血过多或者后期受感染死去,活过来的身体和心理都收到了巨大的伤害。他们信奉的《*》明明没有记载的东西,却一直存在了四千年。直到现在,每天还有好几千的女孩子遭受割礼迫害。多么希望这个世界上不在有“割礼”,不再有女孩子遭受这种酷刑。

在他们说“女人双腿之间的东西是不纯洁的,应当除掉” 何来的不纯洁?男人为了得到女人的那一丝快感,将女人沦为自己的性奴然后再娶四个五个六个老婆。男女之间本就应该是平等的,每一次性交这些女孩只会感到疼痛撕裂般的疼痛,终身体会不到性的快感。

我始终认为性是神圣的,也是美好的。它的职能是我们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同时它总能制造浪漫和愉悦。它本该是在两个相爱的人之间顺其自然发生的,而不是在它即将要发生时,让女孩们觉得自己是不纯洁该遭到谴责的。他们并没有错,是社会的错,是这么多年来落后思想下的产物。

电影《沙漠之花》根据真人事迹改编而成,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从索马里走向世界。世人评价华莉丝是一个勇于反抗压迫的斗士,她生命中所体现的那种非凡勇气会激励每一个人去面对意想不到的困境。

“生命的可能性,在于遇见另一个世界。”每一次新的开始都足以改变一生,回望过去就已是永恒。当她赤脚独自一人穿过沙漠戈壁来到城市时,当她为了生活做了多年保姆时,当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展现美丽时,每一个时刻她生命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成就了她。Today is your lucky day,只要你永远笑着面对。身上裹满纱巾的小女孩在沙漠里走着,朝着一线生机走着……

这部片子意义在于让世界的眼光去关注那些真在遭受苦难的人,激励更多的女性勇敢的生活。“行走在生命之路上,会遭手风雨,会享受阳光,也会身陷无数飓风的风眼。—个人能否生存下去,完全取决于意志是否坚强。”这是华莉丝·迪里在她的自传开篇中写的一句话。而一路所有艰辛,苦楚,无不验证了诗人泰戈尔的诗句:“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以欢歌”

篇二:

完整的活着

每一个女人都做很多五彩缤纷的梦,在中国,一百多年前,这个梦也许是不用裹小脚,几十年前,这个梦是上学读书,十几年前是同工同酬;在西方,几百年前,是选举是工作,几十年前,是自我价值,十几年前,是向前一步。

可是,在非洲,每一个女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宿命,一种无法选择的缺憾,他叫割礼。电影里的画面,荒凉而凄苦,在半山腰上,一块稍显平整的石头,不远处的树木都是枯死的,毫无任何医学常识的老婆子,用古旧的铁具给三四岁的女孩子切除全部的外生殖器,我耳边依然记得那个响彻山谷的哭喊声,所有的挣扎在茫茫戈壁,更加的孤苦无依。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几乎还是不能相信这样的习俗,这样的故事。我又查了很多的文字资料,关于割礼习俗的种种,最常见的一个理由是: 女人双腿之间,有“不洁净”的、让男人沉溺的东西,只有当这些东西被移除以后,女性才是干净、美丽和有教养的 。几乎出生就是错,生命伊始就要修正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这就是女人,被割除什么,才有人生。

不看书的时候,我们真幸运,再也不用面对这种可怕的酷刑,肉体的折磨。但仔细审视,熙熙攘攘的周围,我依然感到有什么从我们身上被割走了。作为一个女生,你小时候会不会有一个梦,去做警察或者飞行员,会不会有个声音告诉你,这不适合一个女生。长大一点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环游世界,但总有人劝你相夫教子。甚至,即使你的丈夫出轨外遇,依然有会告诉你,为了孩子为了家,忍一忍。我们的世界好像总有一些选择一些想法被割走了。

而这个黑人超模华丽丝•迪里的故事,就是不断丢失的找回来,不断把被割走的补回来,哪怕疼,哪怕只有一点点可能。我相信和喜欢这个故事,尽管我依然承认这个故事里好像还有千万分之一的幸运,作为一个清洁工被星探发现,成为世界级的名模。如果她只是一个清洁工呢?可能这就不是一个会变成电影的故事,但他一定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走过的路。在快餐厅,收拾着桌面,扫地拖地,偶尔偷吃着客人的剩饭,可即便这样,她已经不同于她的妹妹,她家乡很多女人,嫁给一个老头,忍受性爱生子的痛苦,然后一点一点丢掉人生的所有可能。

可是,我们想要成就的,我们想要争取的,我想要为自己赢得的更多一点点可能,也许都伴随着别人的白眼和嘲笑,电影里有一个片段,华丽丝忍受割礼的疼痛,被朋友送进了医院,在白人医生带着震惊和不解检查之后,同乡人却给了她巨大的谩骂和侮辱。她几乎要放弃修正这一切,改变这种疼痛的可能了,她哭出走出医院,我想那是认命。但还好,她又用巨大的勇气返回医院,这是为自己的幸福和人生,做出的最重要的选择。

我想,每一个成长的路上,可能都有一瞬间的认怂,也可能终究提起来勇气,一往向前。因为我们都需要更完整的去生活,无论生理还是心理的,让每一丝阴暗都能得到阳光,都能感受温暖。我们不断接纳那些残缺,我们不断与自己和解。这就是最后,华丽丝面对镜头,平静的讲述这个故事的结局吧。

女性,平等,赢得尊重,不是口号,不是学术,是每一个人用心完整的生活,明白自己的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争取所有的可能。

现在,今天,但愿再也没有什么从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理被割走。

我们,有勇气有能力完整的生活!

篇三:

今天是2月19日,农历1月17日,南京晚上的月亮格外的圆,《沙漠之花》观后感。古人说15的月亮16圆,但是,16日却因为天气原因,不能看到圆圆的月亮。坐在窗台,看着明月,脑海中却不断闪过电影《沙漠之花》中一幕幕场景,耳边回荡着女主角华莉丝在联合国的演讲。

《沙漠之花》是一部让人震撼的电影。之所以"震撼",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在同一轮明月之下,在非洲,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礼仪-"割礼",如同中国历史上的"裹脚",深深地伤害着人类的肉体和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需要科学,需要两性之间的尊重和平等。

"命运"与"运命"。华莉丝为了不被"命"所"运",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运""命"。华莉丝出生在物质和知识均贫瘠的非洲大陆,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之苦-饥渴、伤痛、欺辱,穿过茫茫戈壁,来到了英国伦敦。儿时的非洲生活经历让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坚强,这是华莉丝人生宝贵的财富,是她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基础,观后感《《沙漠之花》观后感》。为了能够留在英国伦敦,愿意在垃圾中寻找食物,愿意通过虚假婚姻获得英国的永久居住权,儿时的生活经历让她的"底线"比常人低很多,能够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苦,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华莉丝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周围也是常发生的,祖辈们总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便是对这样的故事很好地印证。一个人的"底线"和对于命运改变的需求程度决定是否能够实现人生的改变。

对于爱情的忠贞。"割礼"是愚昧的,但是,割礼背后的,对于爱情的忠贞却是我们需要坚持的。剧中的华莉丝看到同居女友的性开放,看到自己心爱的人和另外一个女人进入房间,均表达了不理解,这是优秀的品质。"割礼"是需要反对的。对于女方而言不能滥性,对于男方而言同样不能滥性,"对于爱情的忠贞"、"男女双方的尊重和平等"是需要坚持的。

《沙漠之花》是一部值得尊重的好电影。片尾90年代联合国便委任女主角在全世界倡导改变愚昧的行为,但是,直到2011年我才了解到了在我们地球某个角落仍然存在这种现象。期望《沙漠之花》这部电影能够唤起更多的人,改变愚昧落后的行为,促进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