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创业成功的亿万富翁励志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十岁创业成功的亿万富翁励志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十岁创业成功的亿万富翁励志故事

  第一颗速冻汤圆的发明者、中国速冻食品的开创者这些都是陈泽民的标签。他掌舵的三全食品,在各个商超的速冻专柜里都有踪影。

  五十岁,应该是守业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会在这个岁数开始再打拼。在知天命的年龄创业,这可能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陈泽民偏偏就是这样。

  在创业前,陈泽民是郑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家庭幸福、事业蓬勃,拥有一个五十岁男人应该拥有的一切。

  但是他却觉得这样的日子很不充实,时间被浪费了。虽然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一个月仅一百多元的工资不能够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时代造就英雄,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他萌生了下海的念头。身边一批做生意的朋友逐渐富了起来。于是,陈泽民毅然放弃已有的地位和荣誉下海经商。

  陈泽民绝对算是白手起家,他的第一笔创业资金一万五千块钱是向邻居借来的。他用一万二千块钱买了个冰淇淋机,另三千块钱作为买原料的流动资金,在商场租了一个柜台,成立了一个冷饮部,叫三全冷饮部。之所以叫三全,是为了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由于肯动脑筋,积极创新,三个月就把借款还了。然后,陈泽民就开始扩大再生产搞批发。场面红火,为了进到货,很多人半夜就来排队。

  后来他又发现在上海有一种冷狗牌夹心冰淇淋很畅销,但是引进生产这样的设备就要十万元,这个对于刚创业的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陈泽民搞清楚原理,一分钱没花,用原来做冰糕的盐水槽生产出来夹心冰淇淋。这项技术就是二次速冻法,这也为以后的速冻汤圆奠定了基础。

  刚开始创业遭遇很多阻碍,但是陈泽民想好了,就干。

  开始的时候落差很大,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很好,我又是医院的副院长,职位也不低,都是大家来求我办事。但是自从我下海以后,我的身份转变了,什么事都得求别人。陈泽民描述当初的境况。

  并且,陈泽民的家人对他的创业并不支持,反对的声音大。家人都认为他是不务正业,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值得。你快五十岁了,工龄*十年,马上就可以退休。也有人建议他病假休息半年,自动转入劳保系列。

  但陈泽民没有受到这些声音的影响,他决定断了后路,背水一战。等下去可能会失去机会,有后路的话,也不会破釜沉舟。没有退路可走,只能往前冲。没有条件,没有钱,都是靠自己有动力去创造条件。

  陈泽民又开始每天睡不着觉,不断地想发明,改良设备,改良产品,为了让跟随者,跟都跟不上。

  你越是不想赚钱结果你越赚钱

  把心放在产品上是陈泽民的生意经,他常挂在嘴上的话是,你越是不想赚钱,结果你越赚钱。为什么?他说,要把思想用到产品上,用到怎么为消费者服务上,用到食品的安全上,这样有了好的产品,有了好的市场,自然而然就赚钱。

  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也因为他就这样做了,虽然三全没有设备,也没有厂房去抵押。银行却主动给了贷款,财神上门了。

  1995年,银行看到三全食品厂门口,各地的车辆带着现金来提货,没货!要久久排队,有的还要等十几天。银行行长和信贷科长看到生产销售的旺劲,对陈泽民说,尽管你不符合贷款的条件,我们还是根据你的定单,根据你市场的销售情况,考虑给你贷款。

  这种朴素的精神反倒坚定了银行贷款的决心。行长说,这是他们有史以来,第一个不要任何担保,任何抵押,就凭信任的贷款。

  专注主业做百年老店

  在三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除了经营主业,还搞多元化:搞资本运作、搞房地产,用不安分的跳跃式发展快速追赶三全,成了三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十几年来,陈泽民只做速冻食品,三全的扩张之路是否太过保守?陈泽民用了一个比喻,叫做滚雪球似的发展。

  没搞过多元化,陈泽民不遗憾。在他的观念里,要打造百年老店就要专注主业。

  如果我把精力用到其他方面去,那主业肯定要受影响。现在把精力、时间、财力全部集中到主业上,天天动脑筋,结果是非常不一样的。陈泽民说。

  如果在主业上还有发展的空间,我还是要围绕着主业不断地发展。如果在能力富余的情况下,我们主业已经达到某一个点的时候,也许我会介入其他的行业。陈泽民并没有把话说死,那就是到时候看,起码近几年我们不会搞别的行业。

  面对这样的财神爷,陈泽民却又犯起了抠劲,他没有排场招待。在银行行长考察了企业后,陈泽民请他吃了十块钱一碗的烩面。

  有人说,银行肯定不会给他贷款,银行的行长来了,却这样给打发走。而陈泽民心里想的则是,要赶紧回去搞生产。

  也许有人说我是保守,但是我说最关键的是持久。陈泽民对他的创业之路是这样总结的。搞什么事都要专注,以小博大,什么大事都是从小做起,从基层做起,一点一点,不要贪大求洋,不要好高骛远。这样的话,稳中求快,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稳字当头,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不要冒进,要稳稳当当。

  不留遗憾

  如今,作为三全食品创始人的陈泽民已经从一线退了下来,把接力棒交给了两个儿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全是传统的家族企业。

  企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都把陈泽民叫做陈师傅。他对员工都是手把手的教,但是发展到上万人以后,陈泽民也说,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了。要靠管理团队,靠现代化的管理。所以现在我们请的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的高管,二百多个高管人员来管理我这整个团队,我个人见好就收,退居二线了。

  我两个儿子只是占管理团队人员的百分之几,他们承担责任。但是现代化的管理是要聘请有能力的人去做。

  而对于儿子们的工作,陈泽民是满意的。他说:我没有什么遗憾,只有欣慰。

  他们更投入,更有朝气,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且思想很活跃,步伐迈得更快了。我非常满意三全现在的状况,比我想象的要好。

  现在的陈泽民除了是公司最大的股东以外,公司的经营管理,经营活动完全交给了新的领导班子。

  但是他仍然很忙,有一堆事情要忙活。现在他的身份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的会长。他说,要履行很多社会的责任,搞调研,为农业做一些呼吁,向*要一些政策,替农业企业排忧解难。

  【拓展】迪信通刘东海成功创业的励志故事

  1966年,刘东海出生于四川省武胜县清平镇。“小时候,天天都吃不饱饭,那个滋味非常难受,至今我都记忆犹新。”刘东海说。坐在山坡上,刘东海每天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让全家都吃饱饭。

  就因为这样一个简单想法,1981年,刘东海初中毕业报考了南充师范学校。“当时想:当老师每个月能领到固定的粮票,不愁吃、穿,岂不乐哉?”在南充师范学校期间,刘东海的生活平淡、俭朴。“我对人生没有做太多设想,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经商。”日子一天天这样过去,1984年,刘东海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万善镇小学当老师。

  “教书期间,心里非常不平衡。当时,中专是比高中难考的,而我的初中同学有些已考上了大学,我怎么就不能?”于是刘东海开始白天教书,晚上上复习班,准备报考大学。

  或许是天翁识才,或许是运气好。1986年,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大学年代,刘东海被北方工业大学录取,专业是物理学。“在当年150人的复习班里,考上大学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人。”

  借助BP机初涉商海

  1993年,一次真正开始创业的机会来了。“我有一个同学在华讯公司销售寻呼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告诉我,销售寻呼机是不错的机会。”刘东海说。

  刘东海狠了狠心把工作辞了,在前门租下这两个门店。

  对于还是一穷二白的刘东海而言,一个门店每月2000多元的租金是个不小的数目。可下定决心创业的刘东海岂能就此停步?“我通过朋友担保向信用社借了5000元。就这样,终于把店开起来。”

  “创业初期,的确非常辛苦。我也是第一次觉得把自己所有潜力全部挖出来了。”刘东海每天没日没夜地干。1995年,迪信通开始销售大哥大。“大哥大利润比较高,一台大哥大能赚2000多元。”

  大哥大让刘东海真正挖到经商的第一桶金。“我也第一次开始觉得自己富有了。”刘东海说,“但创业过程中,我也逐渐培养出精简节约的习惯。”据悉,迪信通成长过程中,每当有部分流动资金时,刘东海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为自己买房、买车,而是会把这笔资金拿去在全国再多开一家店。“因为,我相信,多开一家店给我带来的收获远远超过买房、买车。”刘东海说。

  回顾自身成长经历,刘东海认为,只要能结合自身特长,艰苦努力,,是肯定可以取得成功的。

  “在中欧商学院上EMBA时,学到创业的两条规则:一、尽量压缩成本:买不如租,租不如借,借不如偷(技术、商业模式)。二、当事业和生活产生冲突时,创业人士往往放弃很多业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