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的回乡创业的励志故事

  “我们2011年回乡建养猪场,先后投资了100余万元。去年,纯收入近40万元,为了扩大规模,又继续投资新建一个5000平米的养猪场。”2月29日,雷波县马湖乡中山村养猪大户朱智瑛说,回乡创业的道路虽然不平坦,但只要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地去做,不怕挫折,不辞辛苦,创业成功是毫无疑问的。

打工仔的回乡创业的励志故事

  不寻常的打工仔

  朱智瑛是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人,在外打工时,认识了一起打工的雷波县马湖乡中山村青年欧永红,1999年,两人回家乡马湖举行婚礼结为夫妻。小两口结婚后继续外出打工,他们无论到哪里,两人都结伴而行。

  “在外打工挣钱不容易,我们不追求吃穿,不但省吃俭用,而且空闲时间朋友打麻将或者打扑克,不管金额大小,朋友如何相劝,我们从不参与。”朱智瑛说,赌博害人,一些打工者梦想赌博发财,最后连春节回家过年的路费也没有。随着时间推移,朱智瑛和丈夫有了数十万元的.积累,钱放在银行里虽然安全,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2006年,夫妻俩把积攒的23万元入股到打工的昆明远田轮胎有限公司,不仅打工挣钱,而且还可以分红。2010年,又出资60万元,占25%的股份与他人合作开办了云南保山三圆商务宾馆。小两口就这样既打工,又投资入股,资金如滚雪球越滚越大,成为打工仔中的佼佼者。

  投资百万建起养殖场

  在外打工10多年,朱智瑛和丈夫欧永红去过成都、广州、福建、昆明等许多地方,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不管到任何地方,我总觉得餐桌上的肉食很难吃。”朱智瑛说,每年春节回家过年,家里的肉食与外面的相比又香又好吃。与发达地区相比,家乡经济还比较落后,但家乡的发展很有潜力,为何不就在家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勤劳致富呢?朱智瑛说,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年迈的父母,孩子读书也不固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在家乡创业,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2011年春节后,朱智瑛和丈夫欧永红没有再出远门,他们在县内外四处参观考察,学习养殖经验。小两口看到马湖青山绿水,喂猪的粮食和青饲料一点不缺,因此,他们决定建养殖场,大规模养殖不喂任何添加剂和配合饲料的生态猪。

  人人都会养猪,但要成百上千头大规模地饲养,朱智瑛和丈夫欧永红还是有些担心。不过,夫妻俩都是高中毕业生,他们购买了一系列养猪的书籍阅读,在互联网上学习养殖知识,又到县内外大型的养殖场参观学习经验,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建起1500多平米养殖场。

  百折不挠成功创业

  2012年,朱智瑛家的养猪场修好后,他们从外地购进了120头良种未成年母猪和两头公猪。尽管夫妻俩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仔细照顾猪儿的吃喝拉撒睡,生怕有半点闪失,但由于对疾病预防缺乏足够经验,引进的猪种批量死亡,造成只有投入,没有收益的困难局面。

  尽管火热的创业激情遭遇一盆冷水,朱智瑛和丈夫没有灰心,他们把在云南一家公司和宾馆入股的收益继续投入,又从外地购进一批良种猪苗。与此同时,夫妻俩认真学习动物疫病防治知识,向有经验的动物专家、兽医请教。加强对养殖场环境卫生监测、消毒,严把疫病预防关。100多头母猪终于全部成熟开始生产。看到一排排猪圈里,母猪带着一群群猪崽活蹦乱跳,朱智瑛和丈夫欧永红脸上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灿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朱智瑛饲养的母猪开始大量产崽,他们销售仔猪收回投资的时候,全国生猪价格接连下滑,养猪只有亏本,没有钱赚。

  面对“屋漏又逢连夜雨”的尴尬,朱智瑛和丈夫欧永红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矛盾中。继续养猪,多养一头多亏,少养一头少亏,不养就不亏。但是,如果不养猪,修建的1500多平米的养殖场用来做什么?投资100余万元的资金又怎么收回来呢?

  朱智瑛对丈夫说,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既然目前猪价下跌,那肯定有上涨的时候。他们没有灰心丧气,一如既往管理照顾好猪宝宝。朱智瑛的预言很快得以实现,2015年,生猪价格回升,这一年他们销售了2000多头小猪,利润近40万元。

  目前,朱智瑛的养猪场主要是销售小猪,为做大做强,树立马湖生态猪品牌,朱智瑛已投入资金,开工新建一个5000平米的养猪场。朱智瑛计划在5000平米的养猪场饲养600头母猪,每年销售小猪在12000头左右。现在1500平米的养猪场专门饲养育肥猪,每年至少在600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