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自知,总部和营业部证券分析师区别
撸主辞职狗一枚,本科211金融学专业,2015年3月开始接触正式接触证券行业。在某新兴网络券商实习一个月后遇到某大型券商校园招聘机会,纠结一番后选择了大平台,四月一边赶论文一边开始实习。
撸主是在一个二线城市从事券商前台岗位。这一年,真是“有幸”在如此短的时间跨度内完整的经历了股市的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也“有幸”在这样一个金本位的行业相对快速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社会认知,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也认识到了金融到底是什么鬼。撸主告诉自己不哭不哭,这段经历弥足珍贵,学到的东西可以与承受的痛苦相匹配。
撸主今天斗胆从市场和券商职能及岗位设置谈一谈自己的心得。
先说说市场。撸主最开始盲目的相信了各类新闻报道的鼓吹,认为市场“疯牛”不疯,暂时无需担心下跌。记得去年三四月份的时候,“股市上万点不是梦”“保洁大妈跑步进场”等言论甚嚣尘上;券商营业厅排队开户,股民闭眼睛买买啥都红,各类公募私募基金销售火爆;恒生HOMS主账户下设各类子账户疯狂加杠杆,银行夹层配资,伞形信托及各类优先劣后级也都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撸主当时每天上班都热血沸腾的,虽然实习期没工资,但每天在营业厅接待客户与大家交流的时候,都有着十足的虚幻的充实感。那时候,每天后台的同事都要加班到八九点,整理当日开户客户资料;我们每天下班以后展业,参加培训,经常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家。但是当时觉得这都是在为未来正式入职打基础做准备,吃点苦,没工资都无所谓。现在回头看,谈不上后悔,但是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那时候,展业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炒股多年的老大爷,是一个同事的客户,据说对市场节奏把控的很好,我便向他请教。老大爷当时说过这么几句,“大盘到4300,4400时比较危险了”,“下跌的时候不要空中接飞刀”,“股市本质其实是个赌场,小钱放里还好,大钱不要放”。当时我对老大爷的言论没有很理解,总觉得这大爷的股市悲观论对自己的职业热情是种打击,听不太懂,也充满了狐疑。但是四月末的时候,指数有一波200多点的下跌,那时候我还蛮紧张,觉得大爷难道真这么神,但后来指数经过短暂调整,又一飞冲天,直奔5000点。那以后,我对这个大爷说过的话就基本上抛到脑后了。
结果,六月中旬,大盘冲到顶峰后,开始暴跌,每天都是一片绿,“千股跌停”不再是危言耸听。那个时候,“大盘调整疯牛变慢牛论”又开始大肆宣传。最坑的事来了,7月份,在暴跌不止的情况下,指数在3900点附近时,“救市论”出现。各类券商大型策略会陆续在各个城市开展,大量抱着悲观情绪的股民又被煽动得重新燃起了希望。重新注入了资金的市场似乎开始回光返照,指数经历了几周的拉锯震荡,在大家殷切的期待中,在为国救市的股民朋友的支持下,指数终于,下跌至3500点。往后的行情,不细说了,突破不了的平台,“博弈”式的下跌,券商高管的*,更可笑的“熔断机制”,股市的冷清,门可罗雀……
经历了这一切,我简单粗暴的总结一下几点最重要的体会。第一,带有情绪的财经新闻,煽动嫌疑太大,真心讨厌,我们需要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对待财经新闻。比如,口号式的言论多半是骗人的,真正有利于资金入市的实际政策如针对券商释放的利好,是有效果的。第二,A股市场政策市痕迹极其明显,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倾向和产业战略很必要。第三,A股市场周期性明显,牛短熊长,几年之内,应该不要期待什么大行情;价值投资方向可以趁“黄金坑”去做布局,做好行业及潜在龙头股的选择。其实还有很多问题可以讨论,如“价值投资与技术分析之争”,”大盘股与中小盘股的投资依据”,“不同行情下的金融衍生品”,以及一些定增,量化对冲方法等等。
啰嗦这么多,总之,股市如人生,需要慧眼识别机会,把好市场的脉,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接下来,简单说下我做出辞职决定的脑回路。
首先券商的核心职能部门,如研究部(固定收益研究,债券研究等),资管部,投行部,产品部,自营资金管理等设置都在总部(北上广深)。各地分公司都是营销支持部门,主要负责本地资源的开发并与总部对接,以及基础经纪业务及产品销售。所以招聘的要求和标准各不相同。
其次,分支机构营销岗的发展方向大体分为三类。第一,拥有丰富客户资源的客户经理,收入取决于交易资产的佣金提成和产品销售提成及对应底薪。第二,管理岗。从只管自己到管理团队,如果各方面都出色,可以向营业部总经理方向发展。第三,投顾。有较为丰富的市场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资金建议的人。
接下来,谈一下,想要在分支机构走向成功需要具备的素质。第一,是否足够专业。在这里,此“专业”与核心职能部门的“专业”并不是一个意思。核心职能部门招聘极为严格,名校研究生是进入的门槛;CPA,CFA是加分项;数学物理编程这类理工背景的海归青睐度较高(金融衍生品涉及到建模等)。而分支机构需要的是你对市场行情的大体认知和各类金融产品的识别与比较分析,能够得到客户的信任,帮助客户通过配置产品赚钱是王道(而非指导客户在二级市场投资获利)。第二,需要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实际上,市场上各类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很难有标准化产品有绝对竞争优势;同时,市场充斥着P2P类,或民间融资类产品,这类产品往往收益相对高,但其本身在法律保障和产品结构上存在极强的不稳定性和极为随意的定价方式,导致投资者总抱着“跑路跑不到我头上”的侥幸心理去购买。所以,能否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能否把道理讲明白又不伤和气,或者不讲道理直接投其所好等等一系列人际交往技巧就极为重要。第三,若有亲朋好友能提供人脉资源,就是极大的加分项了。实际上,在券商系统内,“揽客户”才是最重要的。综合这一切,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积攒经验与阅历。事实上,证券公司的老员工,每一个都有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