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关家乡的端午节散文

  导语:端午节一天天地近了,小编整理了有关家乡的端午节散文,欢迎阅读。

家乡的端午节散文

  篇一:2017年有关家乡的端午节散文

  老家的端午热闹而又朴素。

  才初一,家家就动手开始忙起来。准备鸡蛋、大米、粽叶,一口半新的大锅竖放在院子的墙边上。拂尘在屋顶一遍一遍扫过,窗棂被擦得透出原有的金属的色泽,一切就绪,只等待端午的到来。

  天色破晓,伴随着初五的鸡啼,炊烟笼罩了整个山头,村里到处弥漫着粽叶的清香。人们挎着篮子游走在村间小巷,逢人便从篮子里提出一袋粽子,"自家弄的,尝尝,香再去拿!"孩子们聚在一起,看到提篮的人就一块儿上去围着打转,一声一个"姨""婶子"的亲热的叫着,被围的人也不恼,微笑着从篮子里拿出茶蛋,一人分上几个,孩子们哄闹一会儿就拿着茶蛋满意的走了。从早到晚,山头上被挎着篮子的人占据,人们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没有华丽鲜艳的花灯,没有江畔激动人心的龙舟大会,有的只是来自百家的粽子和茶蛋。村野的人放下手中的农活,在端午这一天,送上了自己的一份纯洁而又朴素的祝福。不需要太多的的言语,端午,我们聚在了一起。

  后来,父母带我搬离了老家,来到城市。我很惊讶的发现,邻居都过着从猫眼里看人的生活。很想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拥有一个朋友,多次和邻居家的女儿打招呼,她却用一种看人贩子的眼神瞅我,或许又觉得是邻居,一声"奥,你好"便连忙跑走了。人们匆匆打招呼,又匆匆离去。

  再后来,端午节来到,街上摆放着各企业出资置办的花灯。彩灯微转,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如至仙境。只是,总觉得少了些生气。人们比肩接踵,却一片沉寂,像一个个提线木偶,被拉着丝线,整齐的迈着步伐,从这边到那边,这种整齐与沉寂让我觉得寒冷、压抑,望着拥挤匆忙的人群,突然很怀念老家的端午。夜晚,门铃像一声重雷炸开了整座楼的寂静,邻居们提着粽子和茶蛋说笑的来到我家,像许久不见的好友,拉着家常,来的人也包括那个女孩子的家人,她躲在大人后面朝我微笑,露出两颗洁白的虎牙。

  以为不会再过上如此热闹的端午,现在才发现,端午其实一直都如此热闹。这一天,整座城市不再冷漠。人们卸下喜怒哀乐的伪装,用一种朴素而又诚挚的态度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在我看来,端午不再是一个节日,人们也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曹娥和伍子胥。端午,是人们心灵的节假日。在端午邀上三五好友,吃着香甜的粽子,不也是人生一乐事!端午带给我满满的感动,让我这颗逐渐寒冷的心再次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

  自从韩国江陵端午祭申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中国人开始重视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终于,我们的端午也申办成功。世界举办这么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申办活动,是希望人们不要忘记先祖给我们传下来的美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我们联系在一起,这些文化见证了人们时代的进步。当这个时代的冷寂感不断加重,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暖化了我们的关系。不管是世界级的或是非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都需要去保护,保护住我们的先祖留给我们的精神。中国*已把端午正式作为一个节假日,不正是在保护我们的精神吗!

  我不是政治家,不是文艺家,无法真正深入了解端午的价值,只是肤浅的写下自己的端午小感,来怀念一下这个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华传统节日!

  如今,端午已过,但仍总觉鼻间粽叶飘香!

  篇二:2017年有关家乡的端午节散文

  我的老家在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的东部,陕西西部泾,渭河上游大片地段,这里的端午节并不像南方那样,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以纪念屈原为基本风俗和习惯的元素几乎没有,而更多的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而且气氛浓郁,特色鲜明!

  我小的时候过端午节家里是不包粽子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老家不产米的原因。老家过端午家家都做一种叫做"酒醅"的甜品,做法极其像做醪糟,把小麦和燕麦泡软、去皮、煮熟、晾凉到一定程度后加酒曲发酵而成,成品的酒醅乳白绵软,味道甜中带酸,还有一点点的类似葡萄酒的涩味,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凉白开当汤喝。在炎热的盛夏,喝一碗凉凉的酒醅汤,绝对是件惬意无比的爽快事啊!我在北京后打听过别的地方的朋友是不是也吃过这样的东西,但都回答没有,看来酒醅这东西也算是陇东的特色了!

  陇东没有什么大的江河,自然龙舟是没法划了,但在陇东过端午节民间有一个叫"打露水"和门楣插柳树枝,艾叶枝的做法好象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所谓"打露水",就是庄稼人在太阳还没有完全出来之前要在到野外庄稼地里去,拿个树枝和艾叶枝将庄稼上的露水打落,而且还得有意识的把自己的衣服打湿,在回家后别在家里门楣上,所以一到端午节,家家的门上都别着柳树枝,艾叶枝。端午的节日气氛就立刻显现出来。我问过父辈们,"打露水"和门楣插柳树枝艾叶枝有什么来历和特殊意义,老人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只说这传统由来已旧,已经传了不知多少辈了,不知道来历,却也虔诚的执行了下来。也许驱邪的意义较大。

  瑞午早上,露水打完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开始给孩子们挂荷包,送荷包!老家的荷包,不是用来装东西,而是个小手工艺品,像有些地方的香囊!荷包形象各异,小动物居多,但这都做法复杂,男女都能做的是形似粽子的多角的一种。这种先用硬一点纸折叠成粽子的形状,里边填放上香草,然后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搭配裹缠,说起来简单,实际却是个细活,做好并不容易。做好了,却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工艺品。小动物的就难了,得花点心思,做的好的,绝对可以放在北京的王府井工艺美术大厦的柜台里!姑娘们一般在端午的前几日就动手了,一定的要在端午节前把荷包做好,但一般不是直接送给心仪的小伙,而是送给他的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等,然后通过的孩子们的嘴来传达自己的爱意!也有直接送的,这以在校的学生居多,待嫁的女子反倒没有几个这样直接的送的。

  记得小时候,快到端午的时候,小孩们在胸前都会戴上一些小荷包,什么形状的都有,都是妈妈自己缝制的。细看之下还是以蜈蚣、蝎子、壁虎、蜘蛛和毒蛇等五毒为多见,我们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只要知道你有,我有,大家有就可以了。后来上了学,查了很多资料,尤期是等欣赏到《端午节》邮票的第三枚“避五毒”时,才知道在我国古代,五月俗称“毒月”或“恶月”。所以五月初五这一天,有的地方小孩子都要到外婆家去,谓之躲“午”,并要头戴虎形帽、身穿五毒衣、肚带香囊,以防邪祟。还要用大红纸剪成“五毒”等图形,帖在屋内表示镇压。“避五毒”邮票画面表现的是,用虎形葫芦符驱五毒的情景,以虎形葫芦符作为主图物象,脚踩流云,背负宝剑,真可谓威风八面。端午节时也有厌胜佩饰长命缕的,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风俗就是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种,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据说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再有就是戴香包了,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带的荷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有条件的内要装一些香料,比如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制成,佩在胸前,就会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在我的家乡,陇东地区戴香包颇是有讲究的,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

  在陇东地区,每年端午节都举行香包文化节,而以“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规模最大。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简称“香包节”,在端午节前夕举办的富有黄土高原特色的展示其黄土积淀深厚、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节。

  不管从香包说起,还是从“避五毒”来看,端午节在南方和北方的意义和习俗是不一样的,在北方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作为多年的医生,我到觉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真与屈原无关。

  篇三:2017年有关家乡的端午节散文

  端午节一天天地近了。这个周末的傍晚,当我小吃街上看到不断增多的粽子摊点,尤其是嗅到那清香醇厚的气息时,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是一曲意味深长的歌谣。旧时家乡的民谣里唱得好:“喜鹊叫,麦梢黄,麦收过后粽飘香。”端午节之所以跟喜鹊扯上关系,源于一则感人的传说。相传喜鹊在觅食时被猛然降落的牛粪掩埋,幸好被公鸡扒了出来。喜鹊为报答救命之恩,遂于每年农活最重、须最早打鸣的麦收时节为农人报时,让公鸡得以休息。虽无法考证传说的真伪,但可以明显地感到,端午前的麦收时节,平素早早唱响的鸡鸣消匿了,唯余一声声婉转嘹亮的喜鹊鸣叫回荡在村子里,催促着农人下地。在倍感新奇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感恩的深意,更从侧面告诫我们不管关山相隔,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能忘本。

  家乡的端午节,是一道永驻心间的风景。记忆中,每年端午节前,祖母总会叮嘱我多割刈些艾草,早早摊在打麦场上晒干。虽然难免有插在门前“辟邪”减灾等传统意义上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实用价值。点燃后冒起浓烟的艾草,不仅可以在盛夏驱除蚊患,更是猪牛羊等大牲畜产崽时消毒、预防大出血的良药,倍受乡亲们的青睐。端午节当天,还有包粽子、煮咸鸡蛋、抹雄黄酒、挂香囊、洗夏季“头茬澡”等大事。每年的这个时节,母亲总会早早地到村边的竹林里折下鲜竹叶,清洗后在开水里烫一下,裹上浸泡好的糯米,绑上棉线,为我们蒸出一篦子滑嫩芳润、清香醇厚的竹叶粽子。咸鸡蛋的鲜香肥美自不必说,抹雄黄酒和往手足上挂香囊也被认为是节日大事。据说雄黄酒可以驱除蛇虫侵扰,挂香囊能够保平安。虽然其功效不得而知,但都煞有介事地遵从照做。至于洗夏季“头茬澡”,则是相传三闾大夫投汨罗江后,上苍怜悯民间凄楚,遂于每年端午节晨往天下江河湖塘遍洒良药,沐浴后有健身防病之效。端午节时的塘水还有些许凉意,但大伙仍然踊跃参与,以图吉利,那副天真纯朴的憨直劲煞是可爱,引人回味。

  家乡的端午节,是一根牵动乡愁的丝线。仔细想来,未在家乡过端午节已有十余年了。祖母已病故多年,村边的竹林也被伐掉垦为耕地,抹雄黄酒的习俗被证实无益于健康而早早摒弃,昔日碧波涟漪的池塘疏于治理,被淤得几近消失。村里的中青年人都去了南方务工,大牲畜早已无人养殖,艾草也没了用处。只有那熟识的歌谣和鲜艳的香囊,仍陪伴着孤独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们。麦收过后的粽子仍很香,只不过已没有人再去费心费力地制作了,直接从小卖部的冰柜里买来完事。有时重返故园,欣赏着村里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小洋楼,看着空荡寂寞的村落,在为乡亲们物质生活大幅改善倍感欣慰的同时,总感到少了些什么。尤其是在端午将至的气氛里,总能引起我无尽的遐思与慨叹。

  怀着这样的心绪,晚上竟做了一个温馨的梦:漂泊多年的游子都学到了一技之长,具备了自主创业能力。端午节里,他们与亲友欢聚一堂,描绘着返乡创业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