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研究

  一、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特点

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研究

  1.办学主体的明确性

  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应当建立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水平之上,以高校的师资力量为依托,采取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学科和招生人数的方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管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校校合作的办学模式,其中之一重要的办学主体是高校,尤其是高校的继续教育领导机构。高校继续教育领导机构作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引路人,要统筹全校继续教育工作,指导制定继续教育发展规划,明确继续教育办学方向,确立各项规章制度,以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2.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高校继续教育的受教育对象主要是成年人,成年人参与继续教育的需求和目的本身就是多样的,这导致了高校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多样性。高校继续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过渡,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所以高校继续教育在培养目标的制订上更具多样性,针对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制订多样化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

  3.办学形式的开放性

  高校继续教育在办学形式上逐步呈现开放性的特征。过去,由于高校继续教育主要满足社会人员学历教育的需求,在办学形式上主要以夜大、函授等方式存在,但是办学形式相对封闭,很难与其他组织有机结合形成合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对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促使高校继续教育在办学形式上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所从1986年秋季开始联合办学,并于1993年创办了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这应该是我国高校和研究所联合办学最早的尝试之一。2011年*财经大学与咸阳市共同创建“*财经大学———陕西省咸阳市*培训基地”、“陕西省咸阳市———*财经大学产学研实践基地”,将校市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拓展了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新形式。

  4.教学管理的灵活性

  高校继续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多数是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他们常常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的,对所需学习的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要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就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在教学管理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例如,高校继续教育在采取脱产、半脱产、休息日集中培训等方面要灵活。面对知识、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继续教育教学内容、质量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继续教育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突出实践特色、灵活应对社会实际需求。

  二、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1.过于注重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重视不足

  近年来,虽然非学历教育在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规模上有逐渐增长的态势,但学历教育仍然是高校继续教育的办学主体,非学历教育相对于学历教育而言只是一种补充。高校举办学历教育,虽然满足了人们提高学历层次的需要,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是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继续教育办学模式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继续教育不应该只是提高学历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更高层次、提高工作能力和相关素质、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2.合作办学有待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继续教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办学网络。虽然高校在与企业、*部门、其他高校合作办学方面有所发展,但各办学主体之间仍然相对封闭,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瓶颈。高校继续教育与大型企业、行业合作办学过程中好的范例不多。

  3.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治学兴教,贵在良师。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高校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高校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参与高校继续教育的师资,往往是在高校安排完教育教学任务之后分配继续教育教学任务。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教师自身教学、科研任务加重、工作负荷加大,教师疲于应付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无暇将时间和精力过多的投入到继续教育教学中,高校教师仅仅把继续教育教学作为简化版的普通教学,通过降低难度、缩短课时等方式完成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滑。其次,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对继续教育师资不利。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评价,往往更加关注科研情况、参与普通教学的课时情况。高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工作量一般不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岗位津贴等相挂钩。由于继续教育教学的课时薪酬不高,教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最后,高校继续教育缺乏“双师型”教师。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他们不仅需要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需要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在实际教学、培训过程中,高校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学员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4.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高校继续教育教学内容没有鲜明特色,多数教学内容仅仅是普通高校教学内容的简化模型,课程结构单一,在教学内容上几乎就是考什么学什么,挫伤了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高校继续教育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轻视实践运用,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程体系与生产实践脱节,忽视了对学习者的技能培训,缺乏实践性和综合性,不能及时反映科技发展动态,不能有效帮助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

  5.人才培养质量定位不准确

  高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制约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影响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定位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方面,片面要求高质量,将继续教育质量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脱离继续教育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使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过去教育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学习上力不从心,产生了畏难情绪,降低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适应需求,以受教育者缺什么样的知识技能补什么样的知识技能的方式制订教学计划,造成受教育者不具备应有的层次规格,使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培训不足以应对复杂的社会需求。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在对人才培养质量上不应该简单地照搬照抄普通教育的标准,片面追求高质量,同时,也不能一味降低标准使继续教育成为低水平的劳动重复,失去了继续教育的价值。

  三、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变革的措施

  1.转变理念,从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

  高校继续教育要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密切整合,实现“学历+专业”向“技能+需求”的过渡。高校继续教育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已具备一定知识技能的人员,培养实用型人才,达到学以致用是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新方向。高校继续教育要进一步转变理念,保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同发展。学历教育要重视内涵建设,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环节适应人才知识技能要求,适应产业调整、经济转型的需求,突出人才培养特色。非学历教育要牢牢把握实用性的特点,以就业、实践需求为重点,大力开展岗位培训、理论技能培训、行业资格培训等中高端培训项目,主动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各种实用型人才。

  2.强化合作办学

  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应逐步建立起以高校为主体,*、企业、社会积极参与的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合作办学为社会提供各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高校通过为*提供*培训等方式,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2009年中组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创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为首批全国*培训高校基地,把*培训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仅浙江大学基地培训人次就多达8.6万。高校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岗位培训等方式开展合作办学是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发展的重点。高校继续教育可以参照“订单培训”的方式,与企业达成合作办学的目标,把高校的学科优势与企业创新结合起来,突破传统办学模式,实现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结合,形成可以复制,利于其他高校、企业借鉴的办学模式,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合作办学新模式的升级与推广。高校继续教育通过利用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合作办学,破解集中学习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将学习内容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向社会大众推广普及。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高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打造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针对很多高校继续教育师资不是专职,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要强化师资队伍特色,在稳定现有专职兼职教师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待遇、发展机遇上的优势稳定、吸引教师,尤其是吸引高层次教师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多渠道引进教师,优化学员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活力。面向社会、企业聘请业务精良、技术过硬的技师担任“双师型”教师,也可以通过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锻炼深造,使其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其次,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针对高校继续教育教师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突出继续教育的特色,在绩效考核上更加注重实效,强化对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以企业对培训项目做出的效果评估为参考,对继续教育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4.更新教学内容

  高校继续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要不断地提供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新的方法,拓宽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开设人才市场急需的专业内容,强化对受教育者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训,鼓励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教学内容的“新”与“实”。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要突出“新”,就是要掌握前沿技术动态,通过综合性课程等方式,大胆解放思想运用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提升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水平满足新的市场需求。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要突出“实”,就是要以实践为导向,使教学内容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帮助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技术应用密切联系岗位要求。

  5.准确定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的定位上要根据具体情况体现提升质量与适应要求的统一,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对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建立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例如,某些课程对掌握实践技能的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在制订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上突出实践特色,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上着眼于适应要求上。同时,要依据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受教育者理论水平,实现其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协调提升。

  作者:傅昌盛 沈兰兰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