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科学教育问题
论文摘要:通过对近现代以来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进行新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科结构设计及人才培养模式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已经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现代化根本大计的一个基础。在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安排以及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素养一系列教学过程等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论文关键词:科学教育;素质教育;科学素养
一、科学教育的新策略
党的十五大强调教育*与科技*改革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以实现教育与科学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完美结合,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教育*和科技*的改革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它的基础在于教育。而作为教育事业基础之基础的科学教育,它可以传递、传播和发展科学知识,既以科学为媒介,又以科学为内容,所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一定要重视科学教育,通过实施科学教育,才能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不能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科学教育短时间的人才培养上,所以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应是把人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其根本任务。它是面向大众的科学教育,而不是只培养少数的“科学家”。过于强调特定学科的知识结构,造成学科之间隔膜的静态模式,必然要被现代科学发展中各学科综合、交叉、渗透的动态趋势所取代。
科学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水平。要求我们不但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学中都要重视实施科学教育,并且使自然科学素养的培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培育相互渗透与结合,这是培养当代高层次科学人才的要求。而近现代科技的发展总是受制于我国重人事、轻科学,重技术、轻思想,重实用、轻理论的历史文化传统,导致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基本上停留在两个方面:一是狭隘的理性主义价值观,二是单向度的工具主义价值观。急功近利往往导致对教育行为的毒害,而科学教育既然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是直接与学生相联系,进而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毒害的是未来一代。科学教育的新策略着眼点应是体现育人需要。
我们以前科学教育的教育方针是重结论而不重过程,最终形成的是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表现为科学课程编制采用“成功模式”,即选人教科书作为例证的只有部分科学家的部分工作,只有与教科书中提到的科学结论或科学影响紧密相关的历史才能被关注到,而忽略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科学家所走的弯路和所犯的错误。也就是说,教科书在反映科学结论及意义时很少考虑全部的历史,抛弃了科学发现与进步的真实背景。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扭转了这一状况,力图实现科学课程的整合。实施策略是以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为中心,强调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把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知识当做一个有机整体,进而提升每一位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教育课程的目标规范在4个维度: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解读,我们可以得出新标准的重点目标是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兴趣培养、学习方法的锻炼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注重实现科学的大综合,从整体和历史全局的眼光出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确立教师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科学教育的发展瓶颈
随着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整合的趋势越来越强烈,所以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主要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新问题: 2.探究性教学过程的改变。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究,不断地探究规律,不断地修正错误和不断地创新。“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探究性学习应该成为科学教育的基础。而探究性学习行为体现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的话,则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主体上,实现由陈述知识型教学向探索活动型教学转变。
一方面,要培养各个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求实精神,建立开放式的科学教育体系。在小学学习阶段,要通过各种自然现象引发小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小学生对科学探索活动的浓厚兴趣。在中学学习阶段,要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特别是把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结合起来,延伸学生思维的“触角”,增强学生抵御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设置各种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情境,提出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大学生们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求实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实现自我改变。当前在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弊端就是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不是学生自己自发产生的,而只是教师或教科书上预设好的,是为了刻意讲授某一知识内容而提出的一个孤零零的问题,从头到尾的教学活动都缺乏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
3.科学精神的缺失。虽然科学实验和室外观察对于科学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我国科学教育基本上还是沿袭过去的陈旧方法,一味地灌输填鸭、死记硬背,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知识至上”的精神理念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对教师和学生主体性、探究性、批判性精神的抑制,更是国家民众科学素养难以提高的消极因素。
其实,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创新精神,要让广大学生和民众认识到科学的本质,认识到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知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所以不能盲目地相信科学知识。要想做到理论有创新,实践有创新,必须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题。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大胆设计调查方案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然后应用各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手段来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有开创性的结论或者预言。
三、科学教育的新发展
科学教育在新世纪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党的新政策指引下获得了新的动力。
1.完善科学教育的新*。到目前为止贯穿科学教育的中心思想是科学主义,崇尚理性至上,尽管有其积极影响的'一面,却存在着其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由此影响到教育的各个阶段,造成人才培养的“重理轻文”畸形发展。既然认识到问题之所在,我们就要提高科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所占的比重,必须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的培育。提高人良好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要注意宗教、艺术等非科学文化氛围的影响,只有依靠它们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才能培养出多维度的人才,从而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2.构建科学教育的系统教学模式。科学教育系统本身就很复杂多变,结构的多样性才能带来功能的完整性。所以,系统教学模式在整体化改进上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层次梯队性;二是内在递进连续性。
层次梯队建设是让我们的科学视野和人文关怀结合得更加紧密,因为有时候我们忽略了民众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科学教育,不是只有单纯讲课一种方式,有时候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方式也可以创造一种学习型的环境。最重要的不是教他们技能,而是培养他们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身边事物的态度和责任。递进连续性则表现为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在美国“2061”计划中,同样也表现出了对现行教材的忧虑和担心,“强调现成的答案而不是探索问题,把主要精力花在记忆上而牺牲了批判性思维,记忆零碎的信息而不是强调理解课文,强调背诵而不是陈述观点”。这样的情况在我国科学教育中同样存在。
3.实现科学教育的动态网络模式。中国的科学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功利主义到科学精神的变革过程,每次变革都为新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思考。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正面临着新的机遇,要让教师和学生在大的知识背景、时代背景下理解知识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意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把握知识,预测科学发展的未来走向和趋势。“教师引导学生去揭示或感受知识发生的前提或原因,知识概括或扩充的经过以及向前拓展的方向,简单地讲,就是再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也就是揭示知识的本质、顺序与联系”。尼科·雅赫尔也认为:“科学不单单是知识系统,而是发展着的系统,同时又是特殊的人类活动,特殊的社会生产形式。”
总之,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科学教育在发现问题中得到发展,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