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一些问题及解答

  1.为何我家孩子特别喜欢狮子

教育孩子的一些问题及解答

  问:儿子特别喜欢他的那个棕色的玩具狮子,晚上睡觉也不离开,节日里给他买新玩具也并没有感到特别兴奋,这是为什么?

  答: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70%生活在西方国家的孩子,都会与某件物品有密切关系,譬如一条漂亮的毯子、一件玩具或毛绒动物。科学家预测,这可能与西方文化中,孩子较早地独自在自己房间睡觉有关,因为孩子需要可以抱抱的东西,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

  所以,孩子第一次爱恋的东西大多是柔软的、用布和棉花做成的东西。为何有的孩子选择动物娃娃,有的孩子喜欢一条柔软的毛巾呢?研究发现,这与孩子最初得到什么有关,送给男孩的礼物多是狮子、熊等强壮的动物玩具,所以他们对这类动物玩具闻上去有熟悉的、值得信任的气息,就容易成为自己的好朋友。

  2.你的孩子为什么越打越犟

  许多家长在“鞭子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引导下,教育孩子时,动不动就非打即骂,以期孩子长大成才。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家长们发现,孩子是越打越不听话,越打越犟。为什么孩子会越打越犟呢?

  国外行为学专家研究发现:一见孩子犯错误就大发雷霆,大声训斥,甚至打骂,这样重复下去,孩子对训斥的适应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天长日久,孩子就会对一般的训斥持无所谓的态度。

  许多父母这时候不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而是对越来越犟的孩子采取更严厉的训斥,收效结果仍是甚微。

  久遭打骂的孩子不仅会表现得越来越犟,而且还会表现出好说谎、具有攻击性等不良行为,由于这些孩子内心觉得在家庭内得不到温暖,因此遇到挫折就会离家出走,甚至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行为医学专家们通过调查发现,这样的儿童长大后其婚姻和家庭生活不和谐者较多,他们也不能很好地养育自己的子女,甚至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下一代。如此恶性循环,将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父母是开启儿童心智、品德的第一教师,对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发展影响极大。为了家庭,为了社会,父母养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力争做到,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友好相处为孩子树立楷模;父母要关心和爱护孩子,和孩子之间建立起相互依赖相互关爱的感情,注意情感交流,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必须有正确的育儿态度,切忌粗暴打骂和无原则的溺爱;父母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以便给予子女良好的教育。

  3.你知道心灵的第二扇窗口是哪儿吗?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我们的生命衍生,唐代诗人李白有一句使用了夸张手法的千古名句,叫做,“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是,这却得到了科学印证。德国心理学家莱因霍德·克普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头发的颜色、光泽等信息,与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头发到底是不是心灵的第二扇窗口呢?关于这个心理问答,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解释如下。

  头发的颜色不仅由年龄决定,也代表着人的心理能量。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心情抑郁,白发也随之而生。因为,我们电视上经常看到的一夜白头完全是可能的。而那些生活幸福的人,由于心态比较乐观,即使到老了也是一头黑发。紧张不安、心情焦躁的时候,身体高度紧绷,头发也极易产生静电,甚至一碰就“咝咝”作响。长期负担过重、疲于奔命的人,头发也会变得干枯分叉,提示主人该关心自己了。

  发型也是表达个性的方式。头发往右梳的人,通常比较理性;而往左梳的人,则十分感性。头发中分或不分则表明人的性情亦刚亦柔,摇摆于理智与情感之间。有时,有一绺头发总是翘着或耷拉着,让人很难打理。克普认为,这绺“不听话”的头发,代表着我们生活中尚未完全接纳的观念和情感,试着认识并接受它,头发也会更加柔顺、自然。

  4.问题:怕黑怎么办

  听了鬼故事或者看过惊悚漫画这类的东西后,很长一段时间就会变得害怕黑暗,害怕夜晚一个人,不论白天晚上都害怕去暗处待着,晚上躺在床上都成煎熬了。最严重的一段时间是在初二,原因忘了,但那段时间噩梦不断,下午放学后不敢去地下室停自行车。(真的不敢进,严重到我好几次装腿伤着了让我爸下来替我停)上楼梯都很害怕,感觉恐怖的东西随时可能出现。站在太阳底下我都想逃。那段时间真是要崩溃了。(特别说明,那时我家里是我爸和后妈,半夜吓醒晚上放学这类事是没人管我的,我吓出翔来也不想跟他们哭。)直到学校组织去培训基地集训,跟同学住了一周宿舍,好了。但最近感觉又不太好,大概是之前在央视看的《蜥蜴人》那个纪录片和“*”无意听到的鬼故事有关……

  咨询师分析和解答

  我的体育老师曾经在数学课上说过:害怕一个独处,克服对灵异恐惧最好的办法,不是逃跑,而是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问自己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问自己:你为什么害怕黑,怕鬼?

  怕鬼?很好,那么请继续问,你具体怕的是它的什么?是它的青面獠牙?还是对它可能夺走你生命的恐惧?还是单纯对漆黑的走廊前方充满未知的不确定?

  有人害怕贞子爬出电视的意象,有人害怕僵尸血淋淋的尖牙。当你想好答案以后,不妨再问自己,为什么会怕僵尸的尖牙?具体害怕的是牙齿的什么部位,是臼齿?犬齿还是智齿?不妨再进一步想,僵尸也会长智齿?他们也会疼吗?也会一边捂着腮帮子哭泣一边追逐活人吗?如果你害怕贞子,你也可以继续问自己:贞子是怎么从电视里爬出来的?跟频道有关系吗?跟制式有关系吗?电视关掉以后,她还会出来吗?如果把电视放在高处,她会掉下来吗?如果把电视对着墙,她会撞头吗?

  如果你害怕的是走廊深处的漆黑未知,那么也可以继续问自己:走廊是什么材质制成的?你害怕的`东西是在墙壁抹灰时候就存在,还是等到刮大白的时候?工人刮大白的时候刷不刷乳胶漆,哪儿买的?装修队自己买的还是主人自己采购的?那些你害怕的东西烦不烦这些装修材料?吸不吸甲醛?

  你问的问题越多,就会发现你和现实的连接越紧密,你的恐惧就会越少。恐惧来源于未知,而很多时候未知只是因为我们太过惊慌而忘记去思考。思考并不意味着要找到正确答案,只是让你进入理性思考的节奏。当理性开始发挥作用以后,很多可怕意象就会被大量的现实细节消解,变得不足为惧。电脑里露的鬼脸,当你想到它可能会被杀毒软件干掉,就不可怕了。如果这鬼脸还阻挠你上淘宝,说不定你还会怒气勃发把它反过来干掉。

  刚才我提到的走廊深处的未知,这来自于一个真实案例。我的一个朋友,买了新房装修,不过因为工作太忙,她每次要下班后才有时间去查看装修进度,基本上都是入夜之后的事。她的房子太新了,周围的住户都没搬进来,到了晚上连灯光都看不到,整个小区非常安静。她需要在空旷的半成品地下停车场停好车,走过一条堆满了木架和装修垃圾的走廊,才能进入电梯。电梯里也被花里胡哨的木板条挡住,像是僵尸片里被封住的木窗。如果仔细观察,还能从木条间隙的电梯内面看到自己扭曲的倒影。她对这段路非常恐惧,每次走都怕得不行。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她,让她每次走这条路的时候,都拼命思考种种景象对装修的意义。看到起伏的木架,可以问问自己层高;看到装修垃圾,可以问问自己装修队有没有偷买劣质品牌;看到电梯里的木条,想想金属镜面被刮坏以后得花多少钱才能修复;看到漆黑的走廊,提醒自己该如何布线和设置地灯。她通过这种思考法,成功地变成一个单纯的装修焦虑综合症患者,再也不满怀恐惧了。

  5.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激励、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