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

导语:《误杀》由陈思诚监制,柯汶利导演,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主演,秦沛客串的犯罪剧情片。电影改编自《误杀瞒天记》,影片讲述了父亲为女儿报仇,用智慧与邪恶较量的故事,定于2019年12月13日上映。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电影《误杀》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误杀》观后感800字

观后感一:

《误杀》的字面意思没有争议,误杀了男孩。

影片的英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意思是“乌合之众”。

看陈思诚监制自己解释英文译名,创作者想表达误判、集体无意识,人性的多面性无法轻易得知全貌别下定论。举例自己一直就备受“误杀”说“油腻、渣男”。这个角度很社会性、政治性。

男主本人在普世价值观里还是不错的,因为他本身并没有主观地做过坏事,被大家认为是老好人,一直以来勤勤勉勉,路见不平还敢上去多管闲事。他掩盖妻女杀人埋尸,在情理不在法理而已。众人对他的误判是不相信他会杀人,笃定这反而是一场权贵对无辜者的“误判”。

艺术的理解很主观,我个人的倾向偏向于对大多数人有共情共鸣的普世价值。这个片子的母题还是公平正义,善恶到头终有报,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手段捍卫家人。

羊的象征意味有很多。配合英文译名,我认为羊是代表了最无助最弱势的这些人,当他们被男主巧妙地团结在一起,做局了这场“误杀”,真正的凶手逃出升天,死者的权贵父母受影响牵连失去名利。

除此之外,

羊被恶警泄愤出气误杀;

羊的尸体和被误杀的死者调包;

佛前会面,男主最终对死者父母吐露了死者早已往生,羊从佛像后跑了出来。羊代表了“真相、良心”,躲过了法律,逃不过举头有神明。

因为连锁反应,*让普通民众受损(摊贩恨恨地说被抢),“羊”是底层大众。

《误杀》对原作的结局进行了新的创作,我自己还是喜欢原版结局的爽感和黑色讽刺。

观后感二:

《误杀》是近两年来翻拍得最好的国产电影。翻拍电影一般有“阉割严重”和“本土化不够”两大问题,而《误杀》把故事搬到泰国拍,既避开了严格的审查,又不会有挑剔的观众说“这不符合我们的国情”,这正是主创们聪明的地方。

就是这样一部中泰合拍的悬疑片,演员一会说泰国话,一会说泰国味的中国话,让我有了一种看《唐人街探案》的感觉,毕竟这种类型的片子还很少,再一看,监制正是《唐探》的导演陈思诚。随着国产电影的国际化,未来会有更多国产片在国外拍摄,这点值得我们期待。

《误杀》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现实题材+类型 片”,不仅是悬疑片,还是现实题材片,甚至还有点喜剧的成分。

悬疑部分的剧情,基本是照抄印度的《误杀瞒天记》,只是把大女儿被偷拍洗澡换成被强暴,把听经换成看泰拳。因为原版的故事框架够优秀,所以这部分节奏感很好,剧情不会拖沓,密度很大,印度版的163分钟,中国版的112分钟,节奏是快了很多的,当然也会有一些细节上的缺失。

《误杀》的剧情像最近上映的另一部电影《利刃出鞘》,一开始就把凶手告诉你了,观众是处于“上帝视角”,知道的比电影里的人多,观影的乐趣不是寻找凶手,而是看阅片量1000的李维杰怎么瞒天过海,把电影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现实中。

李维杰用到的核心知识正是“记忆的可塑性”,用电影里的话来说,叫做“记忆蒙太奇”。大部分人以为,记忆就像电脑硬盘里的东西一样,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其实不是,记忆是被重构出来的。我们回忆的时候,不是在大脑里搜索保存这个记忆的地方,而是在像推理一样构建出这段记忆,这就导致了我们有时候会记错日期,或是把两个人搞混了,也解释了为什么法庭上证人会指证自己没看过的人。

事情发生得越久,记忆就越不可靠,审问证人的时候,距离案件发生已近三个多星期了,加上这期间李维杰不断跟街坊邻居提起这件事,还有他“好人”的人设,还有监控录像和票据等不可改变的证据,都在扭曲证人们的记忆。警察局长这边,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尸体,结果却赌上了一家人的前途。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这要看电影的英文译名《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没有牧羊人的羊)。羊在这里的隐喻很明显,是象征李维杰这样的平民,牧羊人象征的是警察局长这样精英阶层。这是探讨现实社会中上层人士和底层人民怎么相处的电影。

羊在电影里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李维杰销毁跑车的时候,牧羊人赶着羊群经过,牧羊人和羊还是和谐的关系;第二次是黑警察都彭打死了一只羊,牧羊人和羊关系恶化;第三次是代替素察尸体出现在棺材里,羊成了替罪羊;第四次是李维杰认罪后,*地走在大街上,这时候的羊是没有牧羊人看管的羊,无*的羊。

“羊只要能好好吃草,才不会管是谁在褥羊毛呢。”*中一个男人话,像是在发出一个警告,牧羊人可以从羊身上谋取利益,像是工厂老板获取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但是,挤压羊的生存空间就过分了,像是房东恶意提高房租,物价暴涨工资不涨,不让羊吃草,羊势必要跟你拼命。“割韭菜”可以,但你不能吃相太难看,连茬都给拔出来,让韭菜不能再长,生存下来,是羊和韭菜的底线,你不能破坏这个底线。

李维杰给女儿取名“平平”和“安安”包含着他的希冀,希望女儿能够平平安安,如果法律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关乎生存,就不能怪底层人民要选择知法犯法了。

最后说一下电影的“大杂烩”风格,主创是毫不避讳地告诉你他们抄袭了1000部电影。这是一封写给影迷的情书,你可以在里面看到很多电影的彩蛋,电影开头就有一种《肖申克的救赎》的感觉,棺材里点火又像是《活埋》,推车进湖里销毁像是《看不见的客人》……

“查他一年的观影记录”还有念电影简介,这些对于影迷来说都是笑点,会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豆瓣观影记录将来会不会被当做犯罪证据,观影记录真的很会暴露一个人的思想。

最后的彩蛋又呼应了开头的李维杰*幻想,给这个故事画了一个完美闭环,这点有点惊艳。

观后感三:

当你的家人受到伤害时,你会怎么做?在《误杀》全新曝光的“为家而战版”预告中,肖央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他饰演的平凡父亲为了守护家人不惜以身犯险,面对重重审讯也不动声色,与陈冲饰演的警察展开了一场智勇博弈。

首映礼上,监制陈思诚和导演柯汶利也对肖央的突破表现赞不绝口,称“他没有被这个世界过多的同化,保持了自身原本的多样特质,演父亲的时候把责任和担当诠释得很好。”关于电影的创作,导演表示,“希望不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类型片,而是做到商业性和社会责任意义兼具的电影,可以更升华,传递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感受。”

陈思诚关注未成年议题传递反思 肖央谭卓陈冲挑战颠覆自我

在谈及影片传递的意义所在时,陈思诚表示,“这段时间特别多校园暴力,各种成年人犯罪的案子屡见不鲜,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每次看到这些东西特别痛心疾首,所以想通过这部电影把这些东西传达给普通观众,让观众通过这部电影,更多地进行反思,更多地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

影片中,肖央、谭卓和陈冲大胆颠覆过往形象。肖央表示,这次扮演一名父亲,切身体会到了做父亲该有的责任、担当和智慧,要自己更好地成长,才能更好地保护家人。谭卓称:“这个母亲角色也挺难演的,她眼中有很多层次。”陈冲也表示从来没有接触过拉韫这样的人物,这个挑战很过瘾。陈志朋也分享了自己从外形到内在的颠覆,坦言这部影片对自己有特殊意义,“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被‘误杀’的人,被标签化、被定义,坚持自己的审美,就会被误解为神经病。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每个被‘误杀’的人都坚定的相信心里那个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