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之亡读后感(一)

  前不久有空重拾起买了很久的《左传今译》一书,一是放松一下心情,二是学习些新知识。《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又称《春秋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着。记载了上至鲁隐公(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间300年的历史。《左传》里有周王室的衰微,诸侯的角逐以及各类礼仪规范等等内容,是先秦史学的最高典范。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晋公子重耳之亡》讲述了晋公子重耳从出逃、流亡到回国夺取政权的全过程,对其形象刻画尤为成功。例如,在流亡中被楚王礼遇,回答楚王“何以报我”的问题时,重耳不以牺牲主权而敢于当面说:“如果得不到大王的帮助,我得以回到晋国,有朝一日晋国与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我可以命晋国退兵九十里;但如果得不到您的退兵命令,我只好陪您较量一番了。这一番话今天读来也几乎令人震撼。今天得人一助就要回报,甚至需要牺牲立场原则的事真的不少见。重耳有软弱的一面,如在齐国安于享乐等等,但人物刻画的生动,给人印象很深。先贤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历经磨难,才有担大任的资格,重耳的经历说明这一说法有充分的生活根据。

  重耳由一个贪图享乐的贵族公子哥儿,到后来成为春秋时代一代霸主,几乎可以说流亡十九年的生活给了他太多的磨练和教训。当初大祸临头时的出逃,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流亡中的屈辱、困苦、安乐体验,使他明白了身在宫廷所不能明白的人生真谛,在身心两个方面得到了陶冶和磨练。人们往往注意的是开头和结果,从出逃时的灾祸,到成为霸主的荣耀显赫,让人感叹的是命运的多变,这似乎证明了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对立两端戏剧性的变化,给人命运无常的幻觉,以及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和感慨。然而我们会忽视过程这个巨大的环节。过程是漫长的,实实在在的,局外人可以从旁点评,而过程之中的冷暖甘苦、酸甜苦辣、欢乐忧伤,惟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惟有当事人才有深入骨髓的体验。旁观者可以理解,却没有体验。理解和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从我们日常经历来看,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过程之所以重要就是它决定着、体现了变化。没有变化的过程,没有参与者的思考、实践、失败、焦虑、挫折,结果就不会有任何价值。就拿从2006年公园开始编制“两规”来说,就给我一些启示。

  启示一,结果是在过程中出现的,而不是在过程之外。我们“两规”经历了任务书编写,明确总思路,规划原则;进行了现场勘查,从客观角度了解公园现状;开展了从园长到科长访谈,了解了管理层对公园现状的认识和发展的要求……,一步一步的过程决定了我们今天的成果的形成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启示二,工作中要有一个目标,作为中层*要有盯住目标推进工作的决心和毅力。我们的工作目标往往不是以人的喜好为依据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就要求我们为之奋斗。这个过程充满变化,但是不能松懈,始终保持一种韧劲。

  启示三,工作中要把握最终目标和现实目标的统一。任何远大目标都要经过一个一个不同阶段性目标的来实践,阶段性目标的制定、组织实施是为最终目标的实现提供准备,阶段性成果丰富着最终目标。最终目标规定者阶段性目标,不能偏离这个中心。作为中层*要有对最终目标的把握、理解,同样要有对阶段性目标的控制能力。


晋公子重耳之亡读后感(二)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历经磨难,才具有担当大任的资历。

  从重耳的经历中,不仅读到了历经磨难可以完善一个人,更读到了在面对无数磨难时,我们还需要忍耐。重耳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国家,有很多国家都并没有热情的款待他,而是“欺负”他。坎坷、折磨、挫折、不幸、苦难、痛苦、狐独、绝望、屈辱、失败、恐俱这一切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他都因为忍耐而度过。写到这,想到了前辈为我们做的典范。红军在长征的时候,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喝雪水,避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在艰苦中忍耐,在艰苦中磨练了意志,在艰苦中强化了队伍,又如孔子,他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他自己为了恢复周代的礼仪制度,不惜“克己”,力求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自己所信奉的理想。比如韩信,他在微贱之时,能够忍受淮阴少年的“胯下之辱”。比如公子重耳,在向农夫讨食时得到的却是土块,能够收鞭息怒,将土块当宝物收起。

  在奋斗的过程之中经不起折磨,受不了坎坷,吃不了苦头,忍不住痛苦,耐不住寂寞,沉溺于安乐,迷恋于幻想,都不可能达到目标,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忍耐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能够吃苦耐劳、忍饥挨饿,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求生存,才能战胜敌人,壮大自己。


晋公子重耳之亡读后感(三)

  《左传》是我国文学史乃至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着作,它记叙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公式的卑弱和大夫兼并,表现了新旧政治*的消长,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而《晋文公重耳之亡》这一篇就是讲的鼎鼎有名的晋文公在还是公子的时候是如何流亡国外历经坎坷,最后成功回国继位的历史。

  在重耳长达几十年的流亡生活中,他先后流亡到了狄、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过让他乐不思蜀的款待,也受到过无数的白眼和无礼的侵犯,最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得以回国继位,最后一雪前耻,走向成功。我想,这其中的缘由除了他本身的领导才能和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说坚持,忍耐等,也与他周遭的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从文中我们都知道,当晋献公攻打蒲城的时候,追随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除此之外还有介子推。他们一直追随重耳流亡,不管是备受礼遇或是遭受冷遇,他们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坚持君臣之礼。

  刚离开重耳的外公所在的狄国,离开了安适的避风港,他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麻烦——郑国的忽视。郑国国君拒绝以礼款待他。甚至到他们一行人行至五鹿的时候,重耳不得不得放下身段向路边一个农夫乞食。可想而知,当时的重耳是已经走到了怎样的绝境!连自己都养不活,流亡国外,所谓尊贵的身份也只能算得上一个前途未卜,到了郑国地界更是一钱不值。在我看来,追随他的这些臣子们,已经全然没有留在他身边的意义了。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抛下他,更是在农人递来土块当做食物施舍给重耳的时候提醒他:“这是建立国家的预兆。”他们到了这个时候仍然用最崇高的对上之礼对待重耳,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和目标。可见他们的用心良苦啊。

  即使是在曹国,曹共公因为好奇心而偷看了传闻中“骈肋”的重耳沐浴,这种行为在古时候放在一个平常的市井小民身上都是无比失礼的,更何况是为国之仪表的一国之君。重耳所受的侮辱之甚可想而知,他会作何感想,而追随他的臣子们又是多么内心煎熬的去面对自己的主上受到的侮辱,并坚持陪伴他走出阴影?想必他们当时为了重耳所作的努力更是不可估量的,为了重耳的大业,他们选择一忍再忍。

  而最让我为这些臣子的作为而感动的,是介子推。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说他追随重耳流亡的时候,有一次重耳没有了食物,介子推便躲入山谷,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给重耳吃。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介子推为重耳忍受了多少的痛苦,做出了多大的牺牲啊。可是到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之下成功回国继位,他却并没有要求封赏,反而把这种封赏看作是无功受禄,是一种罪责,对功名利禄没有一点欲望和贪恋,最后选择了跟母亲一起出世隐居。有如此贤德而又无私的臣子辅佐,重耳怎么能不成功?

  还有一个人也是不得不提的,她就是姜氏。姜氏本是重耳流亡齐国的时候,齐桓公给重耳娶的妻子。照理来说她只能算是齐桓*插给重耳的人,一旦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她应该立马向齐桓公报告,她应该扞卫的是齐国的利益。可是当听到女奴报告的臣子们有关逃离齐国的消息,她当机立断杀掉了女奴,法并主动劝说重耳不要贪恋享受,安于现状,最后甚至协助臣子们把乐不思蜀的重耳绑出了秦国。正是因为有她这样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重耳才没有埋没在齐国的安逸里,才有了后来的雄才大略的晋文公。

  重耳一路上遇到的那些国君对他的影响就是有两面性的了。他们没有一个人向前面提到的那些人一样是真心的想要为重耳着想的。他们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相应的作出判断来决定对待重耳的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变成了重耳回国之路上的一个个考验,就如同西行的玄奘需要面临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是他修成正果的必经之路和必要的帮助。他们给了他安居故国所不可能面临的挑战,让他学会如何让去认识身边的各种情境对自己究竟是好是坏,让他学会从表面的安逸看到那下面的暗流汹涌,让他学会忍耐,学会坚持,学会前进。毕竟,要真真正正的获得成功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那么重耳自身呢?从小虽然优秀,却总有个背景更强大的哥哥压在上头,连自己的亲外公都认为太子强过自己,可能重耳也自觉极为希望渺茫。这样就算了,骊姬扳倒太子之后,自然地把矛头指向了他。因为骊姬的诡计和谗言,他百口莫辩,值得逃回封地蒲城。父亲派派来的攻打他的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因为孝义拒绝了封地臣民坚决回击的建议,只带上几个臣子就踏上了流亡的道路。到后来的漫漫征途,风雨无阻。想来如是说非要给那些臣子的忠心奉献找一个理由的话,重耳的孝义可不可以算作是其中之一?(www..cn)

  从这篇文章来看,我觉得重耳是那种比较容易激动,但是又能够采纳别人的意见的那种领导。狐偃把他拖出齐国那个表面上的安乐窝的时候,他甚至跳起来追打狐偃,但是在郑国遇到的农人递土块,他立马就暴跳如雷,可是只要臣下给出合他意的解释,他又能马上冷静下来,与刚才判若两人。这也许是他作为一个君主性格喜怒无常的表现,但是总的来说他也算得上是和能够理性的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了。

  不管最主要的条件是什么,重耳他终究是晋文公了,从他这一段坎坷的历史,我们也许会为他们的君臣之礼而叹服,会为姜氏的深明大义而赞叹,会为晋文公的孝义举动所感动,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重耳他历经十九年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