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感谢苦难》有感
文/终离落
先贤有云,“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很久没看书了,一定糟糕了是吧。一个星期前,很荣幸收到千里马老师的新书《感谢苦难》。这几天正是中秋国庆放假,总算有闲暇时间了,于是便急忙拿出《感谢苦难》这本书细读了起来。
《感谢苦难》是一本浓缩了千里马老师人生坎坷不平的真切的自传,看完之后,连喝了两杯茶,脑海里一直闪烁不停的仍是主人公无惧种种困境勇敢前行的故事……
生活在七十时代的我,没有经历过*,没有经历过大饥荒,但我一直喜欢深入的更多去了解中国当代变迁的陈年旧事。
记得书中题记:当我们羡慕和赞赏一个成功者那耀眼的光环时,不如去探索他的人生历程,或许更有意义及对我们有所启迪。
是的,真的是这样。
《感谢苦难》,让我们知道了老师今天事业上的成功本是与苦难相伴,历经过风风雨雨 的艰难,才像凤凰涅槃,重获新生。那些贫穷与苦难,那些坚韧与顽强,都是千里马老师最沉重难忘的记忆,也是最值得珍藏的回忆。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所有正在面对或者是已经经历过人生困境的朋友们的精神粮食,可以净化烦躁迷茫的心灵,指明前进的方向,鼓舞大家在人生拼搏中永不放松,不要停下脚步。
《感谢苦难》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将千里马老师风风雨雨六十年的人生经历,淋漓尽致展现出来。本书分五篇,囊括了从苦难的童年到化茧成蝶的天 命之年,记叙生活经历十分丰富多彩。比如,家人从天堂到地狱之间,一下子随着运动的转变,从富裕家庭到一贫如洗,为了生活,讨过口,要过饭,差点饿死,下过乡,接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抢工分,被人打击过,几乎所有的农活都干过,经历的挫折几欲失去生活动力,曾经一蹶不振,甚至差点坐牢等等。千里马老师可谓是尝遍了人间诸多的酸甜苦辣,感受了红尘世态的冷暖炎凉,其毅力如磨刀石,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反而使他在前行中斩棘的锋刃被磨砺得更加坚韧。
少年时,为了读书,他编扇子,补席子自挣学费。冻疮溃烂时,母亲背自己上学,他看到一只鹰,觉得自已是一个男子汉,男子汉就应该象一只雄鹰一样展翅翱翔,冲天而飞,于是,他毅然从母亲背上滑下来,忍着巨痛坚持上学。经受*时,父遭斗争,两次抄家,为了躲避娄得时的迫害,在外逃亡流浪九个多月,过着乞丐般颠沛流离的生活。初中毕业,知青下乡,他学会了犁田,打耙,栽秧,挞谷等农活,并且无一不精。苦心经营的果园被夺,他又干起了基建石工,挑粪拉船,窜街穿床等力气活。知青返城,好不容易创下一份基业,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实现当作家的梦想,弃商从政,却前途无望,万念俱灰,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53岁时,让岗退位,从零开始,搏击商海,终于用诚信,客户至上,开拓创新,稳健发展,互惠互利等经营理念,创造了人生的辉煌。
细细读来,真是一面沉重多伦多,一面又欣喜萌萌哒。我就想,人类历史多次告诉我们,苦难也许会毁灭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国家。然而千里马老师却获得了凤凰涅槃,是上天格外开恩垂青于他吗?不是的。我认为是千里马老师懂得向善感恩。书里写道,他两岁时,差点丧身火海,幸得邻居相救。饥饿难熬时,曾昏倒在学校,幸得胡老师和同学们出手相救。在堰塘游泳,不识水性差点淹死,靠好友邓忠友冒险相救。在外流浪时,差点冻死在别人家门口,幸好主人及时发现,牵手进屋取暖。还有他母亲的善行善举,言传身教,派出所吴所长和叶*的宽容等等,这些他都铭记于心,并想方设法报答。难能可贵的是,为了发扬母亲的善心,为感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为回报社会,每年都拿出几千元到两万元去帮助一些困难的人们。懂得爱人,懂得回报感恩,才是面对困境勇往直前最后决定自己命运的最大力量。
书中有一段文字写得很优美、很细腻入微,便是那初入乡村时的美丽田园风光:那青悠悠的的麦苗,那开着粉色,绿色,白色,黄色,紫色花朵的胡豆,豌豆苗,那摇曳着身姿含苞而随风飘舞的玉米杆,还有那各种雀鸟随心扑腾,发出各种鸟鸣声。如此平常的事说不定有的人甚至不稀罕去回味,可千里马老师却把农村田园描述的栩栩如生,那应该他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吧。试想一下,缺乏美好的心灵,缺乏美好的记忆,缺乏美好的愿景,怎么可以真正欣赏得到田园美的风光呢?麦苗之悠悠,胡豆之花开,玉米杆之摇曳,这些田园之美无一不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艰苦的,也时常在收获果实的同时收捡到苦难,因而苦难是值得的。爱人感恩,劳动创造,爱美追求美,包括修炼自身人品之美,这就是千里马老师为啥不惧苦难还要感谢苦难的缘故吧。
千里马老师苦难的经历,就是人格之美的铸造,铸就了他丰富的人生和生死不惧的豪然之气。
衷心祝愿他在人生的秋天,结出更加香甜的果实,分享出来,好充实我们生活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