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次摇摆才能长大成人读后感(一)

  “如果不经历摇摆,就不能算是大人。那么,只有经历千万次摇摆,才能长成为大人。所以,即便摇摆也无妨,因为你我的摇摆正是变成大人的必经旅程。”

  随快递而来的,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千万次摇摆,才能长成为大人”,很吸引人的名字,恰就迎上了正在迈向成人行列的我们的默契吧。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金素妍的《幸福》中说,“把变得空虚又轻狂的青春,想一次性餐具里吃剩的炸酱面一样,丢在大门口然后起身离开,这是一种幸福,让人流泪的幸福。”一个月前,曾骄傲地宣布:我十八周岁了,我长成大人了。然而当我读完这本书时,不禁问自己:我长成大人了吗?所谓大人,也许并不是年龄、婚姻、个人收入等达到某种条件是的“状态”,说它是彷徨时能够认清自己,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应该更恰当吧?也正如这本书的作者金兰都老师所说的那样,他到了他父亲的年纪,参加工作、生儿育女之后才明白,原来成年人也会彷徨,原来成年之后和青春年少时并无两样,也有各种烦恼,也有喜乐忧伤。年纪再大一些时明白,不管生日蜡烛上插多少根蜡烛,也不可能帮你变得成熟,不是虚长几岁,就能使一个人变得成熟的。如果我们做不到不断自省、不断成熟,时间永远不会把我们变成大人。我懂得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的指示,但我不能迷茫,不能停滞,心中想要去的远方,就是我所要前行的方向。自然,彷徨和摇摆都是正常的,所以能克服这些彷徨的孔夫子才会被推崇为圣人。

  Amorfati,爱上你的命运。这不是悲观的接受,而是如果我们不热爱自己的命运,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相比拥有什么,更重要的是经历过什么。拥有的东西早晚都会失去,但经历却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最有价值的是现在开始的。

  不要想直线一样前行。梦想从来不会逃走,逃避的往往是你自己。因为失败本身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你通过失败学到了什么。每一次失败,都会带来一次伤痛。每一次伤痛,都会带来一次成长。这成长,会带着我们更加接近梦想。不要太过失望,当下的挫折日后一定会是华丽的反转,危机越深,反转就越是精彩。不要轻易放弃,人生的反转剧还在等着你去实现。是不是以往的人生没有巨大反转波动的原因,我没能深切体会到那种无助,不过想到现实中的先挫折,处理时亦是如此的道理。人生不是喜剧,不是悲剧,是反转剧。保罗·柯尔贺的《像奔腾的江水》说,铅笔有时也要停下书写的脚步,削尖自己的身体,尽管当时会感到疼痛,但过后却能用更尖利的铅芯书写文字。你也应该学着去忍受那种苦痛和悲伤,只有那样,你才能够长成更优秀的人。所以我们要增强抵抗悲伤的意识。首次成功征服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山峰,并且首次实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无氧登顶,(www..cn)有“世界的铁人”之称的传奇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这样说道:“只要心还能坚持,双腿就能迈动。”是啊,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我们就能走到任何地方。不要害怕摔倒,不要丧失了再次爬起来的勇气。

  所谓人生,在远处看是喜剧。在近处看是悲剧“别人的人生是从远处再看,而自己的人生是在近处看。所以,必然的,别人的人生看起来很幸福,而自己的人生则很痛苦。有人说,所有上坡路和所有的下坡路最终都会扯平。生活终究是公平的,折返点前后,有逆境,也有顺境。

  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成为专家,每天做的事情之中,想要有一件做得专业,也是极难的。这就是生活。毕竟,经历千万次摇摆,才能长成大人。


  千万次摇摆才能长大成人读后感(二)

  世界从来不是童话,人心依然复杂。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怀着”世道就这样“的心态面对每个人,世道会把你孤立成傻瓜。

  看不透很正常,现在都看透了,要以后的60年人生干嘛?

  除非你有另一个打算——出家。

  人际关系的本质不是”讨好“,而是首先弄明白对方”想要什么“

  以前傻傻地觉得,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搞好关系“,要能跟对方熟透了,最好熟烂在锅里,分不清你的我的,他就不要意思对不住你了。但是后来发现,一方面,这个有点可遇不可求——除非你非要有点目的性,否则人和人之间还是要有点缘分的。另一方面,这个特别累心——你以为夸人不用过脑子啊!就算是把整个地球的褒义词全部打包,也有个整理的时间啊!

  但是细细读完《千万次摇摆,才能长大成人》,书里的一个想法一下子点了我一下:人际关系的本质不是”讨好“,而是首先弄明白对方”想要什么“。所谓的”讨好“只是表面的隔靴搔痒,作为职场新人也好,学校的新人也好,进入一个圈子,最重要的核心是:知道他想要什么。

  还记得电影《红颜祸水》吗?那个拯救了威尼斯的高级宠妓,为了救自己的国家,被邻国的君主”点名“,拿着刀按在床上,游刃有余地只是说了一句,tell me what do you need.”

  我们并不是去为了拯救地球,大部分人对于人际关系,都是出于善意的自保。“知道别人想要什么”,其实也是为了更顺利开展工作,“多替别人着想”,这是小学时候老师就教我们的道理,可是到底“怎么才能替别人想到点儿上”?还是这个理儿。

  记得当年参加过一个企业家和学生代表交流会。当时让大家念一句话,“一个人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敢想、敢做、敢为。”问我们,这句话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什么?有过统计只有1%的人才能答对。有人说是“做”,有人说是“敢”,有人说是别的。最后的答案是,“成”。

  “讨好”就相当于“做”;“弄明白对方想要什么”就相当于“成”。如果你不是特别擅长应酬,也讨厌维护人际关系,不妨试试《千万次摇摆》书里推荐的这个方法,多想想他真正的need,能给省不少力气。

  不要怀着“世道就这样”的态度谁都不信

  大概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的人,总是消极地告诉你“千万谁都别信”,然后给你举出N多个负面例子来告诉你“人心如此险恶,你还是回火星”吧!

  我就属于“没心没肺”跟谁都用真心的那种,不过也许是老天觉得我这样的白痴已经属于稀有物种了,于是保佑我没遇到什么坏人。

  大概说谎需要很高的智商和记性,可是我觉得我上次要是编的下次一定想不起来……倒是也苦恼了我好一段——世道的确有阴暗面,刚入社会,应该相信谁?应该和谁亲近?

  犯懒,直接抄一段《千万次摇摆》的原文,这段话给我的启发还是挺大的——“当所有人都在冷笑‘这年头没谁能相信’的时候,你可以不说话,但是不要附和‘世道就这样’。直到现在,我依然坚信,单纯地对待别人,那好意自会体现其价值。当然,偶尔也可能要付出点代价。当自己以善意对待他人时,代表了在自己工作的环境中,至少还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存在。而且,这种善意是会慢慢传染的。”

  那天跟一个翻译聊天,他说“对待一个淑女,当然要绅士些”。其实大概人也是这样,你用一颗阴暗的心,就发现自己遇到的都是奇葩。就像以前读保罗的小说,说“天使和恶魔长在同一张脸的两面,你遇到哪一面,取决于你见到它的一瞬间”。同理,觉得周围“没人可信?”先检讨下自己,是不是从不相信别人。

  世界从来不是童话,人心依然复杂。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怀着“世道就这样”的心态面对每个人,世道会把你孤立成傻瓜。

  看不透很正常,现在都看透了,要以后的60年人生干嘛?

  除非你有另一个打算——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