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关于疫情青春告白祖国征文推荐

导语:在疫情面前,依旧有许许多多的勇士,不怕自身被感染,无怨无悔地逆行到一线、坚守在一线。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关于疫情青春告白祖国征文,大家快来看看吧。

2020关于疫情青春告白祖国征文推荐

篇一:

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来临,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为了国家和人民舍小家顾大家,用执着守护着我们每个人。

疫情发生后,作为武汉第一家收治患者的医院,近千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战线最前沿。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争分夺秒地救治患者。

已经84岁的中南山院士,本该退休在家养老,享受天龙之乐的时候,却在国家、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再次“挂帅出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看着医护人员们那疲劳的身影,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到,这将是庚子年的最美风景。

在除夕之夜,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欢喜日子,但他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维护人民的安全。

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是想想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连夜赶到武汉去支援医护人员。开始建火神山医院的施工人员,日夜运送物资的驾驶员——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这些伟大的医护人员们,穿着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在充满巨大生命危险的病区里,用自己宝贵的生命,维护这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前仆后继。

这儿有一个小小的故事,清晨,医院的走廊上,两旁的医生都靠着墙睡着了,有一位医生,叫杨文凯,由于他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两周,造成他过渡疲劳,下班时,他走进电梯,过渡疲劳的他竟靠着电梯的扶手睡着了,下电梯的时候一不留神跌倒了,撞掉了两颗大门牙。这虽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事例,但我还是能感受到医生的舍己为人的精神。

所以,我们要致敬这些美丽的逆行者,同时敬畏自然,守护生命。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一起繁华与共。

篇二: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坚实的栋梁,一个处于危难时期的国家必定会挺起民族脊梁

——题记

“龙的雄心飞扬,发出力量,共经历风和雨,共守龙的梦……”这是2003年抗击非典时,我们的战歌。2020年的新冠肺炎,我们也携手并进,万众一心,挺起民族脊梁。

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挺起民族脊梁。抗击非典时,他冲在最前面,2020年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出门,一边自己正登上前往武汉的高铁上,挂帅出征。“灾难是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真正的灵魂。”一个不畏生死,挑起重担的灵魂他的精神,支撑着千千万万个人。___时,有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新时代的今天,有着像终南山一样的医护人员冲锋在前。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挺起了民族脊梁。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挺起民族脊梁。医护人员的一封封红手印,一个个请战书,医疗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在武汉汇聚。他们逆行的背影是那么坚定,那么无畏。

“孩子不哭,妈妈这一仗不能输!”

“我报名了,但没告诉我爸。”

“我是医护人员,穿上这身衣服我就有责任。”

他们是救人之医,护城之军。从肯尼亚到广州的航班,没有旅客回中国,飞机上全是肯尼亚华人购票后把无偿捐助的物资放在自己座位上。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口罩都被华人运往祖国。我们面临危难时没有丝毫畏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挺起民族脊梁,我们能战胜一切困难!

众志成城,抗击肺炎,挺起民族脊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含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危难时刻,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这次新冠肺炎,我们听从国家的命令,在家不出门,勤洗手,不聚会,医护人员响应国家的号召,勇往无前,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肺炎,挺起民族脊梁!

这次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命运都紧密相连,中国人在危难时刻挺起了民族脊梁!

篇三:

怀旧,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从过去的岁月里走过来,总有一些带着特殊气息的东西留在记忆中,擦不掉、抹不去。当然,怀旧也是因为太过珍惜。前些天,有幸聆听到伴我多年的一位小姐妹分享的一段温暖小故事:她父亲是军人,一周才能到部队见一面,所以小时候几乎是母亲一手拉扯,母亲对于她来说就是守护神般的存在,而一周一见让她深感父亲就是一份充满惊喜的礼物!在她的记忆中,感动、温馨画面太多太多,但永远也抵不过这段不可复制的美好。

亲人,据说我们在人群中认识彼此的几率只有百万分之一,但血缘永远是固定的,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血缘,就成为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的羁绊,爱也好、恨也罢,我们都无法,也不可能抹去这个世代传承的烙印。还据说人们混迹一生,平均会遇见三千多人,有朋友、同事、小伙伴、爱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会使我们更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在物质资料充裕、精神文化丰富中长大成人,并未尝试过一丁点的磨难与困境,总会任性的以为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抵触家人的关爱、漠视他们的牵挂,若一味的在这个死板的圆圈中循环,怕是很难真正的长大。但是最终,我们也都总是希望能够回到亲人身边,回到最初的归宿,我们会发现失去亲人,一无所有;为了亲人,会倾尽一切。

或许,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次和父母一起呆这么多天是什么时候?去年?前年?还是已经记不清了?而对于每年能见到父母不超出两周有限时间的我来说,这段时间是弥足珍贵了。疫情是一次沉痛的磨难,也是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发现那双粗糙的大手似乎又多了几处老茧;额头写满故事的皱纹边儿上似乎又悄无声息的多出了几条;曾经满头乌黑浓密的发丝,现在似乎也都为了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变了色,毫不意外,“你去忙你的,我来!”、“想吃啥?”、“小声点,丫头在上课!”、“累了吧?”等等成为了整个假期出现频率最高的短语,简单、明了、温暖、有力。一首恰到好处的歌曲在耳边回响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方向的帆船,永远在原地打转,迷失的羔羊在夜幕中哀叫。谁家的孩子又打碎了橱窗的玻璃,涛声依旧响亮,海浪拍打着沙滩,百花争艳,秋叶飘零,日子过得很快,父母渐渐老了。

午后的时光忽快忽慢,恰到好处的曲子,恰到好处的阳光,恰到好处的思绪,促使我敲打着键盘,总想着能将文字敲出生活的立体感、岁月的沧桑感,以延续父母的衰老,但文字终究只是文字,生活依旧是生活,父母也终将老去。窗外狭长的、夹杂着风雨泥泞痕迹的小道依旧如初,杂乱无章的围墙上那一撮仍旧枯黄无力的杂草,但又如何呢,枯草下已是年轻活力的嫩绿。否还记得幼儿园或是小学时期,每每放学,总有一抹在熟悉不过的身影在一群焦急等待、翘首以盼的十分相似的身影中试图从穿着同样衣服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心肝儿,他们乐此不彼、两眼发光,因为那是生活的全部,是生活的希望,更是生活的动力。在当时,我们只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只有父母才会懂,直到逐渐长大以后才渐渐明白,无论作何努力,都无法抓住父母日渐衰老的尾巴。

世间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有人说,“时间是一位很守则的计时员,它让我们渐渐长大的同时,却也悄悄按下了父母的倒计时。”正因为如此,我们给父母的爱是等不了的爱,而“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就是这世间最大的遗憾了。在这个特殊的寒假期间,请在懂事点,珍惜这段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时间,收敛脾气;耐心解释他们所好奇的一切;虚心学习母亲与众不同的厨艺;像兄弟一样与父亲聊天、打球、跑步,可做之事数不胜数,只在于是否愿意、能否用心!

越长大越怀旧,只希望这个“旧”中多一点甜,少一丝愁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