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自传读后感(一)

  1928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1939年,日寇占领潮州后,随父母流落香港。12岁*辍学到社会谋生。17岁成为一个批发商的营业员,每天工作16小时,由于工作出色,18岁做经理,19岁成为总经理,22岁开始创业

  读完《李嘉诚传》这本书后,我发现本人物传记前1/3是讲做人做事,后2/3是讲做生意。我也发现其实读书可以有选择的去读,而且只要你善于从中寻找你要学习的东西,善于思考,你就会有所收获。

  李嘉诚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大的作为,是因为他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执拗劲。小小年纪的他就掌握了经商的秘诀,他对推销工作已经有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摸清市场动向,建立销售渠道,广交朋友,才能做好生意。

  李嘉诚推销商品不是靠高谈阔论,而是注重市场和居民中使用这种产品的情况。李嘉诚把香港划了很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情况和市场情况都记在一个小本上,只要产品一出厂,便知道该送到什么地方去。因此,李嘉诚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推销额远远地超过了同事们,得到老板的赞赏。

  由于李嘉诚做出的成绩在职工中非常出色,老板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因此,在李嘉诚刚满17岁那年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统管产品销售。时隔不久,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李嘉诚成了塑胶厂的台柱。

  他从茶馆小工到钟表店小工,再到五金店销售,再到塑胶店经理,这一系列的转变才是真正刻骨铭心的。

  可以说,一个人的现在并不能代表他的将来,只要肯于努力进取,努力奋斗,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再就是李嘉诚有一个好母亲以及一个好父亲,父母给予他的不是物质的财富,而是精神的财富。孟尝君的故事,种稻谷的故事,这些很朴素的东西却成就了他最辉煌的一生。正是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了他的一生。当我们还埋怨自己没有一个富裕的家庭,没有一个有钱当官的父母的时候,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你给你的父母了什么?是不是从小到大,你只知道向他们索取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让他们能够在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呢?

  李嘉诚的一生可以说这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成功的典范,那么当今世界,又是什么样的人能成就那样的辉煌?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该如何去设计自己的人生?我觉得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应该爱这一个职业,应该有一颗甘于平凡的心。我们的辉煌是什么?是今天的努力付出,是明天的桃李满天下!


  李嘉诚自传读后感(二)

  一开始读这本书并不是由于兴趣,本来我对商界人士并不是很感兴趣,但当我看到封面上李嘉诚和蔼的笑容时,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于是决定了了解这位和蔼的老先生。

  还没有读到四分之一时我就被这位外表看似平凡但经历却不平凡的老先生深深打动。

  李嘉诚出生在潮州。父亲李云经以教书为生,膝下有三子一女,李嘉诚为长子。1937年由于生活困苦,父子二人到邻近的集塘镇宏安乡生活,父亲在当地有60名学生的崇胜小学当校长,并寄宿在校内,两年后,因为逃避日军战火到香港去谋生,那一年李嘉诚只有12岁。来港三年后,李父因肺病去世,李嘉诚*辍学,无奈之下只能通过打工来贴补家用。他先是在香港一家茶楼做跑堂,而后进入舅父钟表行做学徒,两年后,不想寄人篱下的李嘉诚离开了钟表铺转做五金厂的推销员,这是他找到自己人生目标的开始,之后他又更换了几份工作,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最终创立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长实集团),现如今,李嘉诚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市值3000亿,被称作华人首富,香港超人。试想如果自己是当年的李嘉诚,面对人生的种种磨难,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诚信在现在的生活中尤为重要,但很少有人做到,而李嘉诚却做到了。

  一个企业可以没有资金没有设备,但不可以没有人才。

  李嘉诚由一个卑微的打工仔,成为香港首富;长江由一间破旧不堪的山寨厂,成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他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它独特的“用人之道”。他认为公司要想发展,人才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在得人才方面他也有自己得办法。袁天凡的才华在香港金融界是众所周知的。李嘉诚多次邀请袁天凡加入长实,尽管两人交往密切,但袁天凡总是谢绝李嘉诚的好意。由于李嘉诚极力想得到袁天凡这样的人才的帮助,于是他不言放弃,虽说屡遭拒绝,但是他一如既往地支持袁天凡。为了邀得袁天凡的加盟,李嘉诚与荣智健等其他香港富豪收购了恒昌行,并游说袁天凡出任恒昌行行政总裁一职。此外。李嘉诚主动认购了袁天凡与他人一起创办的田丰投资公司9.6%的股份。李嘉诚多年的真诚对待,终于感动了孤傲不羁而才华出众的袁天凡,于是他应邀出任盈科亚洲拓展公司副总经理。

  他的管理之道包括以下三点,首先,他提出好员工的标准。他强调指出:“忠诚犹如大厦的支柱,尤其是高级刑侦人员。”他还补充道:“在我公司服务多年的行政人员,有的已经工作了很多年,有的更长达30年,什么国籍都有,只要在工作上有表现,对公司忠诚,有归属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验,就能成为公司的核心人员”。其次,他强调好的企业一定要有好的组织。他深有感触的说:“机构大必须依靠组织。在二三十人的企业,领袖走在最前端便最成功。当规模扩大到几百人,领袖还是要参与工作,但不一定是要走在前面的第一人。再大便要靠组织,否则迟早要会撞板,这样的例子很多,100多年的银行也会一朝崩溃。”最后,管理模式融合中外。他认为:“美国科学化的管理有它的优点,(www..cn)可以应付经济转变,但没有人情,业绩不太好时进行大规模裁员。我们做不出,因为会令员工没有安全感,也会导致许多员工突然失业。我们柔和两者的优点,以外国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国人的管理哲学,以保存员工的干劲和热诚。我相信可以无往而不利。”

  李嘉诚还教会了我要学会自我管理。他认为要成为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自我管理,在变化的万千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摸样,建立个人尊严。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但我懂不懂什么是有节制的热情?我有与命运拼搏的决心,但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信心、有机会,但又没有智慧?我自信过人,但又没有面对顺境、逆境都可以恰如其分行事的心力?14岁的李嘉诚还是个穷小子,他对自己的管理方法很简单:必须赚取足够一家人存活的费用。22岁成立公司以后,他知道光凭任怨已经不够,成功也许没有既定的方程式,是爱的银子却显而易见,建立减低失败概率的架构,才是不想成功的快捷方式。其次,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伯乐的责任在甄选、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但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但自我标榜的企业明星。最后,管理的艺术还在于能够接受新事物、新思维,更新传统思想。对于我来说,我认为最好的自我管理方式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认认真的走好每一步,戒骄戒躁,勇敢的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困难,终有一天成功会来到我身边。

  其实,李嘉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也许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单单用嘴说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行动,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就让我用行动来证明吧!


  李嘉诚自传读后感(三)

  我从小崇拜李嘉诚,《李嘉诚自传》这本书我读了多遍,每次都爱不释手,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李嘉诚认为,要想成大事,必须对自己已有的成就不满足,要保持自己的雄心,无论做什麽都力争做到最好。李嘉诚说︰“对于商人来说,最可怕的是自我满足,因为这种满足感失去前行的动力,而要想成大事,必须对自己已有的成就不满足。”由此笔者想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构建全员参与的学习体系,使基层每一名党员官兵都是学习型党员,必须消灭掉学习中“自我满足”这个敌人,在永不满足的读书学习中提升自我,在读书中践行,在实践中思考。

  我是一名刚从军校毕业走到部队基层的大学生。刚到部队,我自感自己有正规大学的经历、高等教育的文凭、较深厚的专业理论、较高的文化素质,认为自己读的书不少了,觉得自己满腹文章,满脑知识,读书学习对我来说没什麽实际意义,满足于以前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不关注新知识新技能,因而飘飘然起来。後来,部队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又重读了一遍《李嘉诚自传》,学习的意识又有了新的升华,认识到了在学习上自我满足的思想是不对的。当今,人类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知识创新层出不穷,我军要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就必须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而新军事变革涉及军事理论、军事战略、战争形态、作战思想、指挥*、部队结构、国防工业等各个方面,是全新的理论和知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就要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带头永不满足地学习,这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满足已有的知识,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放松了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有资料介绍,最近30年所产生的知识,等于过去2000年所产生的知识总量,到2020年知识总量是现在的4倍,而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量只能占知识总量的1%。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别说自我满足,不发奋学习就很难赶上知识更新时代发展的步伐。

  读书学习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重读了《李嘉诚自传》,我又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我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在乐于学习中丰富自己的思想,获得新知识,扩充知识架构,充实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见识,不断提升学习力、战斗力、创新力、竞争力和生存力,在学习中找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才干。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学而然後知不足,知不足而後知耻,知耻而後勇,然後能发奋图强,实现壮美的人生,自觉践行“报效国家”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要按照“干什麽、学什麽”、“缺什麽、补什麽”的要求,围绕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求得知识的更新和业务素质提升,在永不满足的读书学习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