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楼上读后感(一)
《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集《仿偟》里面的作品,其中描写的最为出彩的人物莫过于吕纬甫了,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主人公用蜂蝇来对自己人生的比喻,吕纬甫的人生就像是蜜蜂与苍蝇一样,被人惊吓的一下即刻飞去,但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到了原地点,这种悲剧色彩,不仅让我们觉得主人公可悲,更觉得他可怜,曾经意气风发和拥有青春活力的吕纬甫曾经勇敢的冲进城隍庙拔掉神像的胡须,曾经满怀信心的和封建礼教作斗争,曾经慷慨激扬的讨论者国家大事,曾经对“保守派”的停止不前而大为耻笑,但他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能让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解放,反而自己陷入窘境,落魄,就像苍蝇和蜜蜂的飞行一样,用回到了原点,这是全文最让我感到讽刺的地方。时代的变迁与生活的变故就这样把这个充满着理想,拥有着朝气的年轻人压迫的面目全非,使吕纬甫的人生变得颓唐与绝望,为了生活,他放弃了自己革命的立场,也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教小孩读四书五经的家庭教师,但这一切的变故他的思想都非常的清醒,以至于在精神上给以了他沉重的打击,他变得自责,更觉得自己无用,因此他由勇敢,聪慧的年轻人变成了神色颓败的中年人。这一转变也是他经历的社会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所造成的。
从小说中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主人公堕落的惋惜,和他悲剧色彩的必然性以及感到的无奈,虽然吕纬甫在政治生活上失意而颓唐,但鲁迅仍然把吕纬甫刻画是心怀善良和诚以待人的形象,在小说中吕纬甫回故乡s城主要是为办两件事,一是给三岁为夭折的小弟弟迁坟,其二是给顺姑娘送花,但小弟弟的尸骨早已腐烂的不见了踪影,顺姑娘也已经去世。做这两件事实在没有了什么意义,甚至是让人感到是无聊的,但他还是尽心尽力的努力办好这两件事,乐此不疲的四处搜寻和挑选绒花,在迁坟的过程中,辛辛苦苦的在雪地里忙了大半天。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吕纬甫的心并没有完全的死,他依然有着母子之情,兄弟之情,他甚至眷恋着以前给予他美好回忆的邻里之情,这不仅与颓败的吕纬甫在形式上做了对比,更展现了吕纬甫多维的人性。
《在酒楼上》表达了五四运动由高潮转向沉寂这一背景中,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与颓唐的情绪。不仅让人感到可叹,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给我以启迪。
在酒楼上读后感(二)
在酒楼上,对坐饮酒的“故人”,是他又似乎不是他了。
当我怀着深沉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回到那早已被改头换面了的地方,坐在酒楼上,重拾故地的生疏。巧的是,在换了面貌的故土遇到换了灵魂的故友,这一切,便注定了这一次归来的索然与懊悔。
眼前不停喝酒,试图买醉的吕伟甫,恰是鲁迅笔下地位与命运无不带有一定的悲剧性与荒谬性的知识分子。他说在这近十年的分离中,所做的却也都近似是一些无聊的事。想想也是,往往别人看着无聊,并非真的无聊,若连自己都已认定,那便是真正的无聊了。曾经那个满怀革命热情的青年,曾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甚至因为激烈的争论改革中国的办法以至于打起来,较于现在,为胞弟迁坟,为糊口而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教孩子们充满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在异常顽固与强大的封建*面前,当年敏捷精悍的吕伟甫终究是经不起挫折,变得颓唐与消沉,丧失了抗争的力气高尚的人生境界就此离他远去。
在我看来,他若就这样随波茫然的走下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在那个吞噬灵魂的年代,(www..cn)没有几个是在铁屋子里一直保持清醒的人,可吕伟甫的悲哀却远不仅限于此。
一杯杯酒水下肚,微红的眼圈昭示出的酒意,是他在走投无路之后为那消逝的灵魂所做的哀悼,他的躯体妥协了,但是他的自我意志又是这般的强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的痛苦较之于封建残破下的愚昧底层民众来说更加让人难以忍受,英雄的知识分子往往无法摆脱孤独者的命运。在封建传统的压力下,他、他们像一只苍蝇飞出了小圈子,却又飞回到原点。便如他当初可怜可笑那蝇虫一般,现今也只能可怜可笑自己那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者的生命罢了。
他不满足于自己这样的人生,但他又不得不坦承而又实际的走着那条仅剩的路,哪怕清醒的灵魂在不断的自责,他也只能怀着难耐的隐痛上路,他被逼无奈下浑浑噩噩的渡世,当我们给予深切同情的同时,又不得不去批判与痛斥,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吕伟甫的存在是多么具有广泛性。
辛亥革命过后的新知识分子们向他这般隐退的不在少数,好在他们只是选择了隐退,思想引导着灵魂保留着最原始的希望,正如他问我的:“你不能飞的更远些吗?”?他丧失了抵抗的气力但仍愿将希望寄于同伴,如此,中国还是有未来可言的。
“我独自向着上己的旅店走,寒风和雪花铺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一个曾与自己并肩同行的朋友,选择了离去,希望便自此虚妄,一份灵魂与自己踏步前行,绝望便也是虚妄的了,可见绝望的反抗不至于此,希望也将永存于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