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如潮的《小偷家族》你怎么看?
导语:如果说,影片花了90分钟让观众沉浸在对角色的担心,以及对他们每日生活的关注上的话,那么剩下的30分钟,又让这群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后,再将他们拆散,并且在这个家庭中榨取了最后一滴人性。该虽然缺乏是枝裕和在《幻之光》中具有的先锋性野心,或者他《下一站天国》中发自灵魂的想象力。但是这部电影在创新上所缺乏的部分,被它粗粝原始的人性光辉所弥补了。
篇一:
序
繁华城市的阴影面,住着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奶奶骗领保险金,丈夫和妻子带领孩子偷窃,姐姐出卖色相......他们如蝼蚁般生存,靠犯罪维持生计。
同情、利用、谎言与爱像毒蛇般缠绕着这个蚁窟,善良和罪恶达成共谋。
壹
《小偷家族》中提及的骗取养老金问题是日本底层人民的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只要私自处理掉尸体,不声张外扬,就可以继续领取已逝老人的养老金。
对于千千万万的入不敷出的家庭来说,这笔钱不可或缺,为此铤而走险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当舆论一味指责骗取养老金者行径卑劣时,是枝裕和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更接近真实的可能性,即《小偷家族》里人们的生活状态。
奶奶去世后,信代和治刚经历短暂的伤悲就因为发现了奶奶的私房钱而欢天喜地,多么讽刺!然而,值得思量的是,这对夫妻确实如此冷血吗?他们曾怀抱那么和善的态度向孤苦无依的老人和遭逢虐待的孩子伸出援手,在夹缝中支撑起一个温暖的“家”。
是枝裕和给了我们设身处地的机会,去完整地看待,而非置身事外地颐指气使。隔着朦胧的泪眼,我们看到所谓罪人不得不利用亡者的无奈和疼痛。这些隐秘的情感在生活的威压下最终化为麻木,艰难挣扎着的人们其实没有选择权,更无所谓去计较是在生活还是生存。
当道德高尚者满怀恶意地宣扬“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时候”,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有谁看见?
如今,审判权再一次被交到观众手里,是高尚还是卑劣,导演选择沉默。
贰
《小偷家族》中柴田亚纪上演“女高中生”校服诱惑的片段令人印象颇深。
女孩自上而下地解去衬衣扣子,一寸一寸,露出乳房迷人的沟线。她的脸上春情荡漾,声线极尽勾魂摄魄,满是少女的娇羞和欲望。这大概算是是枝裕和最大尺度的电影了。
我忍不住对比了渡边淳一笔下的艺伎。她们身着典雅的和服,露出优美的颈线和白雪似的肌肤,或演出或陪酒,圣洁却充满诱惑。相比之下,那些参与日本“援交”行业的女高中生,绝大多数为金钱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已然不具备艺伎身上的那份庄重自持。
但是枝裕和是温柔的,他没有针对性地把这难堪的一面曝光在众目睽睽下,却不忘真实地强调性服务行业依然存在脉脉温情。
柴田信代和柴田治在这样淫荡的情色中迸发爱和激情,柴田亚纪真诚地恋上有自虐倾向的熟客——4号先生。
抛开成见地看,爱情没有高下,也从不分场合。
叁
影片以“小偷家族”为名,家族里的每一个都有罪。除了偷窃,他们“抛尸”、“诱拐儿童”、参与“色情”……
这些罪恶的根源最终归于一个“穷”字,就像《我不是药神》里阐述的那样,穷病无药医。只是,这样的贫穷,难道真该由这个家庭一力背负吗?
导演在此小小地挑战了一下日本*。
片中媒体将施虐的父母刻画成受害者,警察将女孩送回冰冷的家,养母信代却要承受五年的牢狱之灾。他有意设计信代和治收养被父母虐待的女孩这一良善之举不得善报,借此将情与法的冲突呈现出来。
是枝裕和曾说:“导演不是上帝”。但显然,他是个有着上帝般公正视角的人。在他的镜头下,警察有着残酷冷血的一面,也有着温情善良的一面。我们渐渐发现,法不容情的无奈现实下,因为理解,执法有了温度。
所以结局的缺憾其实是公正的。如果影片的最后,信代和治仅仅因为出发点在善而脱罪,那便是对法律的蔑视。人们不该丧失同理心,但更不该因为同理心而破坏司法的公正性。
肆
审讯室里信代疲惫地辩驳:“不是生下孩子的人就有资格做母亲的。”
这句话其实发自是枝裕和的肺腑。导演曾借《无人知晓》刻画了一位抛儿弃女的、没有责任感的母亲,又借《如父如子》表现了一位在血缘与时间的抉择中举棋不定的父亲。现在,他在《小偷家族》中重新拾起这个话题:缺乏爱的血缘和无关血缘的爱,究竟孰轻孰重?
整个小偷家族的形成归根结底是缘于几段血缘关系中爱的匮乏。老人被子女遗弃,孩子被父母虐待,避开爱谈论血浓于水,是何等的讽刺!
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人们奋力奔跑也赶不上亲情与责任感逐渐消逝的背影。
当人们对“虐童”、“孩子坠楼”、“孩子被锁在封闭的汽车内”等骇人听闻的事件习以为常,当大家在难得的家庭聚餐上各自刷着万能的朋友圈,当家成为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字眼,我们不禁要问:血缘的意义在哪里?
现在,我们看到小偷一家的其乐融融,拥挤而破旧的棚屋幸福洋溢。在这些因同病相怜而羁绊在一处的人们间,无疑产生了一种超越血缘的伟大的爱,它比冰冷的无意义的血缘更接近亲情。
女孩百合本来不明白什么是爱,她以为爱就是母亲会给她买裙子。是信代教会她辨别爱,教她认清母亲的冷酷,真正给了她一个完整的家。所以即便最终百合被送回冰冷的家中,她也始终记得来自另一个家的温暖。在这里,无关血缘的爱无疑战胜了缺乏爱的血缘。
然而,血缘就真的毫无意义了吗?
导演依旧是否定的。是枝裕和通过小偷家族的崩溃呈现了它的不稳定性——没有血缘作为根基,爱的双方都缺乏安全感。显然,在无关血缘的爱中人们往往患得患失,并且趋于质疑对方的爱的纯粹性。血缘所能提供的命中注定式的信任感,是任何后天的爱都无法替代的。
谈论到这里,也许你不解:“为什么血缘和爱不可兼得?”我想这才是导演真正想要传达的思想,无论缺乏爱的血缘还是无关血缘的爱,都是不完整的,就和这抱憾的结局一样。
亲情,应该是两者兼具的。
伍
真正的爱是寂静的。
奶奶预感到死亡将至,在海边喃喃:“谢谢你们。”
信代为了留住树里失去工作,她选择保持沉默。这是默默的不求回报的牺牲。
祥太最后离开的时候,在公交车上对着那个穷追不舍的身影无声地喊“爸爸”。
这些寂静无声的爱不加藻饰,却成为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果不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处于上帝视角,很难意识到自己正被如此深深地爱着。
影片里,奶奶虽然每月从前夫的儿子那拿三万日元,却分文未动,不难猜测,这些钱本是要留给亚纪的。可惜阴差阳错,被柴田夫妇占为己有,而亚纪,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奶奶的苦心。
也许生活本就如此,没有人能看见全部的真相。导演有心留下一些遗憾,使寂静的爱归于寂静,成为无人知晓的秘密。
篇二:
一部电影的名字更可能是导演希望表达的内容,而我一直期待的便是导演之前舍弃的这个名字。
是枝裕和的风格与叙事认识是枝裕和是从《步履不停》这部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电影,除此我还看过他的《无人知晓》(挺令我失望的)。所以对于这个导演还是有所了解了,这部电影也与往常一样非常的“是枝裕和”(现在这个导演已经给我留下了十分“缓和”的刻板印象)。我目前看到的影评里许多人喜欢他的电影莫过于喜欢他的这种缓和的电影风格,而我也不例外。
当然别人对着“缓和”有其他的形容词,总之就是表达这么一种属于他的风格。这种缓最令我敬佩的是从头一直贯彻到结束。创作源于生活,我一开始认为这种风格就是对生活的记录(我也有耳闻他之前拍纪录片),但我想想又觉得不对。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可我认为这绝非传统意的“现实主义”。
喜欢他的风格,不像某些电影,一个镜头便描绘了这个人物的大概,而是枝裕和不会,这人究竟是好是坏这事竟是对是错我们慢慢看。所以本以为给我们开了个上帝视角,其实只让我们看清一部分,而这一部分还仅是别人的对话。所以表面上是朴实、温馨的“生活”,但我觉得仍是“形式主义”,仍是充满其个人色彩的文艺片
刚才看到一个影评里认为是枝裕和的电影不存在剧不剧透的问题了,我是不认同的,因为只是你以为故事简单。当初《步履不停》惊艳到我的就是他独特的叙事,再重复上段所说的一句:本以为给我们开了个上帝视角,其实只让我们看清一部分,而这一部分还仅是别人的对话。他的电影我们没办法看透,因为一切叙事都是构建在人物的对话内,而我们只能透过对话了解故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空间。给人一种其实没发生什么的感觉(难道步履不停就只是一家人一天的事?)从而也导致了那种独特的、缓的风格<万引き家族>额,回到这部精彩的影片,最开始我说我看完有点懵现在又说精彩好像很矛盾,但我觉得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它精彩的一个原因,回到家看了看那些影评,发现我觉得重要的细节还是都关注到了(自认为看电影还是挺专心的)但我一直有种“乱”的感觉抑或是怀疑自己漏掉了什么细节。结果是,导演故意没说清楚。我的情绪在观影过程之中并未有所释放或说极少部分当时就是很感动我的,而我也后知后觉的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愈发的有所感触。
电影的开始便铺垫了一些东西(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偷东西前的“祷告”,那成为他们偷东西的一个符号、标志)接着就带回家了一个新成员(也是一颗“炸弹”)。女孩的收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明显看出这不是真正的“诱拐”,并且虽然电影前半段一直未说明了对于这家人的实际关系但其实这也就是一个由被抛弃的人组成的家庭(被自己男人、原有家庭、甚至社会抛弃)。
电影的前面部分是真的缓,把这个家比作一棵大树,那导演一来仅让我们看到了其枝叶。而这些枝叶尤为美丽动人。“家”便贯穿了整部电影,其实中途导演也有把树的其他部分或多或少不时地露出来,其他部分是美是丑可就看在观众的眼里了。
该铺垫的铺垫了,导演也不希望我们知道的太多(而我也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这种处理一种恰到好处的度)其他的也导演希望你自己想想又或许他希望你的注意不应该放在那些地方。而我赞同后者,因为一开始我便不停去琢磨,即使那颗“炸弹”使得大树的其他部分开始大量的暴露(电影的后半段信息量渐渐变大,尤其是被抓后)。【对了,不得不说我们对该电影的一些创作背景还不了解,可以看看https://zhuanlan.zhihu.com/p/41171969(这篇文章很详细的说明了日本的一些事件)】
电影 安藤樱 那段审问中被人称赞演技爆发的那段审问者提出来一个“正确”的母亲的定义,这也促使她后来告诉男孩寻找“真实父母”的线索。将此“母亲”的定义放置于整个电影,也就成了对“家庭”的定义,而是枝裕和其实也借此来提出反驳、质疑。难道 安藤樱 的那个角色就真的不是个母亲?这难道不算个家庭。而电影的后半小时,我内心一直希望男孩可以大声的喊出来“妈妈”“爸爸”从去*里看望就有这种冲动,当时“柴田治”大声叫 信代(安藤樱 饰 )等等、不要走,而我不停的想看到在那个瞬间男孩可以叫一声妈妈,到最后男孩仍一直掩饰自己的内心,无声的说了爸爸。(我在想如果男孩喊了出来那我肯定瞬时泣不成声)导演成功的抑制了住了,我所了解到的大多数人看完电影都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感觉内心空空的,谈不上什么深受启发或令人振奋之类,就是有点恍惚,那种“咦,电影怎么就完了”。
(细节太多说一点)我觉得就是那两“男人之间”最后的交流饶有趣味,当时审问男孩的时候男孩就被告知他们准备抛弃他(并且再次质疑这真的是家人?),坐我后面的一个人马上小声的和旁边的人说:他们骗他。而男孩也在那一夜问了治。且不管治的回答,首先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他们没什么能力去接他,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治当时拿了双鞋(不知道是不是男孩的)而我认为他们肯定是想接回来的。再看治那晚上的反应先是停顿了一会然后直接承认了没有任何解释。到了第二天男孩说自己是故意被抓的,我觉得无疑这是个谎言(原因:1当时情况很明显是玲玲进去偷并铁定会被发现,治迫于无奈出此下策2如果故意被抓何必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如此突兀、矛盾的一个信息出现在这,加之男孩上车后故意低头不理睬治,却又在车子开远之后回头说了“爸爸”。也许这就是男人的告别。
关于小黑鱼的故事,难道不就是这个家庭吗,团结在一起才“不会被吃掉”。没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平,这里面的人所作所为也没一个绝对的对错之分,不同的角度看到不一样的结果,而是枝裕和把不同的角度都让我们看了一些。虽然都说是枝裕和跳出了讲家庭的小格局,但依愚者之见,这仍是一部关于家庭的电影,而联系这个家庭的是什么,钱?性?是一种胜过血缘的羁绊。
篇三:
这个电影一开头就是偷窃——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一个小男孩在超市里娴熟的打配合。
下一个镜头,他们走在街上,买五个可乐饼。走在冬天的大街上,边吃边走,分外美味!
回去的路上,再次遇见那个小女孩,她一个人在家里,穿的也单薄。大叔问她,要不要吃可乐饼?女孩没怎么说话就看着他。男孩一直催促快点走,但是大叔觉得女孩一个人待一天了,可以先带回家吃饭,就把她抱出来。
女孩很自然的跟着走了。然后我们看到了这个家族,一个奶奶,一个大姑娘和一个中年妇女,再加上那个大叔和男孩。大家吃的并不好,但是环境很温馨。吃完饭中年妇女和大叔打算把女孩送回去,却在女孩家门口听到她的父母在吵架——爸爸说妈妈一定是去会男人了,没看好孩子。妈妈说她本来就没想生这个孩子。想起之前看到的孩子身上的各种疤痕。妇女心一横,把孩子带了回去。从此他们开始一起生活。
然后发生了很多的事情,男孩教女孩偷东西,女孩失踪的新闻在电视播报,奶奶和妇女给女孩偷衣服,剪头发,大姑娘做着看似色情的工作,大叔腿受伤,妇女失业,一家人去海边玩,奶奶去世,男孩被抓,最后所有人都被抓……还有很多很多的细节。
看起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本该是件好事,尤其妇女和大叔是相好,之前杀害了妇女的老公该坐牢。而且男孩是故意被抓才引发这样的结局。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1.放烟花的时候,每个人都在门外仰头张望,只有声音没有景象,因为只有他们一家破房子,周围都是筒子楼,但是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笑容,感觉很开心,很温馨。
2.奶奶活着的时候每个月会去前夫儿子那里祭拜并问候他的大女儿,他们总说孩子去留学了,暑假也不回来,然后给老人一笔钱,老人就走了。而他们的大女儿就是那个大姑娘。结尾的时候,大姑娘知道奶奶去家里的事,发出了灵魂拷问:爸爸妈妈知道我在奶奶家?奶奶不是喜欢我而是为了钱吗?
3.去海边的时候,年轻人都在玩水很开心,奶奶坐在遮阳伞下无声的说了一句:谢谢你们。大叔带着男孩游泳的时候温馨的进行性教育,就像他的爸爸。
4.被抓的时候,男孩女孩都不承认自己被诱拐。尤其是妇女告诉男孩当初他是哪里走丢的,他也没去找。
5.小女孩回到了自己家里,却失去了笑容,一个人在走廊玩耍,唱着在小偷家族一起唱的歌。
这个电影看起来很简单,一个空巢老人,两个相好,一个离家出走的青春期大姑娘,一个不想回家的男孩和一个遍体鳞伤的女孩。如果除去哪些身份,赋予他们血缘,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人。
《我不是药神》里面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活着,不能开心的活着,不能充满爱的活着。
去看原片吧《小偷家族》,它一定会打动你内心深处的温柔。
结尾的一些问题更是令人深思。再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