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木心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
导读:如何评价木心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他算得上是文学大师吗?快跟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网评1
首先我替木心先生感到悲哀。
木心先生本人文学水平很高,但是火起来却是一首诗:从前慢。
这首诗一下子点燃了大众的热情,于是乎开始追星一般的传抄他的诗句,引爆了朋友圈。
每个人并不是真的喜欢木心,喜欢的是追逐的感觉。
木心先生最出名的作品就是他的文学回忆录。成为回忆录,其实就是他自己讲文学史,东方的西方的都有所涉猎。
一个人不可能通达到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深入了解的程度。他的回忆录也不过是浮光掠影,给人一种知识储备很渊博的样子。
他批判意识流,否定普鲁斯特和乔伊斯,当然文人相轻,个人喜好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批判显然底气不足。
木心是一个追求*的人,他的个人生活也是如此,正因此这样,他的*精神也渗透他的文章,80年代他已经开始创造一种叫做*句的诗歌题材,并且影响了**句的发展。
他出生在中国,中年之后旅居海外,最终落叶归根回到了故乡乌镇。
他对中国文化有些深厚的情感,他在还在也一直宣扬中国文化。尽管他的文艺理论有些西化,但是他的文字美,文章美仍然是中国传统之美。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大师,只要为文化繁荣做出贡献就值得为大家所铭记。
网评2
在如今网红遍地的时代,木心虽然不像前者那么为世人皆知,但从他在绘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特别是他的精神境界来看,他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自然是大师级别。而要说起他的舅舅是谁,想必每个人都会认识,那就是茅盾,就是写《白杨礼赞》《子夜》的那个大文学家茅盾。
木心原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木心为其笔名。1927年2月出生,浙江乌镇东栅人。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所以家境很是殷实。他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他也会翻看舅舅茅盾的那些外国新书。就是在这样一种中外文化熏陶的背景下,他渐渐从步入少年。抗日战争的爆发,打破了所有人的计划和梦想,也包括木心。1946年他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后转入林风眠门下。毕业后任教于浦东高桥中学。后加入新四军从事宣传工作,但也因此而受到*通缉,为躲避全身而去了*。1949年回到大陆。
五十到七十年代年代,因涉嫌“里通外国”的莫须有罪名而被关入*。在此过程中,母亲、姐姐相继离世。他所创作的作品也在“*”中焚烧殆尽,自己的三根手指也惨遭折断。然而,在狱中他却借着写“坦白书”的纸笔写下了六十多万字的《狱中笔记》,无聊时还在手绘的黑白琴键上弹奏莫扎特与巴赫。出狱后在上海一家工厂工作,后又再度被软禁。八十年代初期,他自费留学美国,后定居纽约,从事绘画、文学创作,从此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在欧美与港台的华文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学创作,而且还一度在*引起了热烈讨论。在大陆由于陈丹青的推介,木心这才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06年回到家乡乌镇,一直生活到去世。
木心曾在*出版文集共十二种,如诗集《西班牙三棵树》《我纷纷的情欲》等。在美国出版散文体小说集《空房》。在大陆出版《文学回忆录》;等等。他的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在整体上建构起了一个自给自足的追求永恒之美玉智慧的世界。看他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从来不遵守既定的所谓规范,文体、语言随心而成。或许正是由于木心对时代有着一种明显的疏离感,但他的文字却不时地会直击读者的内心。正如学者孙郁所评说的那样,木心的作品“有一点废名式的玄奥、鲁迅式的雄辩和梁遇春式的忧郁。看他的小说和随笔,以及诗歌,印象是久在幽谷里的鸟,忽地飞向高空,带着土地的记忆,却又远离着世人,以仓冷的声音叫出天地间的明暗”。
网评3
木心当然算是文学大师了,但是由于官修中国文学史的意识形态性,很多优秀的作家都被排除在外。野有遗贤,木心算得上一个。
现在的90后、00后可能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排名序列“鲁郭茅巴老曹”比较陌生,在这种叙述模式下,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废名都被消声了。
木心可以算作和张爱玲同一代,他的出身比较显赫,浙江乌镇,富商家庭,从小家学渊源,新文学大家茅盾是其舅舅,饱读诗书,同时也接触了大量的新文学作品,为他的审美判断力打下了基础。
木心虽然从事美术行业,在新中国的政治动荡下,他曾在上海遭受牢狱之灾,并被断指三根,但他的艺术修养极其高,狱中生活的沉淀使得他的艺术体悟更深,并在新时期最早一批出国定居。木心让人敬佩的是他不像伤痕、反思文学的那些作家,以个人的不幸遭遇喋喋不休,以受害者的身份攫取资源。
他是最早的画作被收藏在西方*艺术馆的中国艺术家。中国向来诗画一家,陈丹青等留美艺术家后来结识了木心,被其与大陆陈腐的文艺观念截然不同的艺术观所折服。彼时,木心的画作、诗歌、散文都开始见出功力。
木心叹息国内被耽误的一代青年艺术感悟力的迟钝,受邀为他们开始世界文学史的讲座,历时五年,最后讲义被陈丹青整理出版为《木心文学回忆录》(上下册)出版。
这部别出心裁的著作连同木心全集陆续为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陈随着丹青、孙郁等名人雅士的推崇,让木心走入公众视野。视其诗书画作,普通人都有眼前一亮的震撼,世外高人之感。惜乎传统的文学解读观念,难以穷尽木心的作品。
木心打通了中西古今,他的文字通透独特,韵味醇厚,时而妙趣横生,比如他关于上海三四十年代亭子间文人的描述。他对家乡的回顾,少了鲁迅式的沉郁顿挫,而沉响着古中国文明传统的回声。他的短诗,连同他对《诗经》独具一格的阐说,绝不是半桶水于丹之流的胡言乱语。
木心的文字非常优美,他的价值在民间。我15年去乌镇游览,有幸参与了当地的木心作品研讨会,参观了木心纪念馆。他是难得的人文统一的大家,始终保持着做人的清醒、干净和西方式绅士风度。我在访谈中,看到当地人对文化的推崇。浙江省的现代作家几乎撑起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木心受到当地文风的熏染,他个人的持续思考和写作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记得在一户寻常百姓家(曾以理发为业),老人家里摆着整整齐齐的一套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他告诉我,相比于茅盾,他们更喜欢木心,因为他的写作不是革命那一块的。
要更多了解木心,还是多读他的作品,他的纪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