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杀手不太冷》观后感1500字
导语:导演在《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影片中更多的表达了对现实中的一些丑恶事物的批判,为了利益警察可以成为杀人的匪徒,他们在正义的大旗下肆意*。还有Mathilda那毫无亲情可言的家庭,最终因为他们的贪婪而葬送了性命。当然,更多地是讲叙了陌生人之间的友爱,呵护,交融与为爱献身的东西。这里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篇1500字《这个杀手不太冷》观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观后感一:
前不久,朋友介绍了一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给我,起初,我只是抱着了解了解的心态去看,毕竟是部动作戏,我不认为有太大的看头。
可是当我看完以后,却为之一震。
是的,我为之感动了。
《这个杀手不太冷》是吕克·贝松的登峰造极之作,因为这是他的影片中玩弄华丽最少,却捕捉气氛最准确、结构最严谨、视听语言最高妙的一部。
故事讲述了由意大利移居美国的职业杀手里昂,无意收留了1个失去至亲一心想要报复的小女孩马蒂达,两从此相依为命。
里昂教好“杀人技术”,她教里昂识字,两人关系日益密切,产生了爱情。
可杀害小女孩全家的恶的警找到了他们,小女孩的仇恨让里昂倒在了血泊中,里昂与恶的警同归于尽了,他用心生命保护了他心爱的女孩。
故事的最后,小女孩并没有如里昂所嘱咐的那样,去继承他的遗产,她抱着那盆里昂最爱的绿色植物,逃离到学校,以她的诚实得到校长的宽恕。
马蒂达将绿色植物种到大地上,于是,一片浓密的树叶显示出春色满园。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不仅选得好,让他们的在全片中有十分精彩、动人的表演,而且在取景、构图、细节的安排等方面,都为他们做了精心的设计,休现出法国式的艺术电影风格。
如马蒂达第一次出场时,前景是在优美的圆形楼梯上。
镜头用半身特写拍好穿花裤子的腿,在楼梯上延伸。
然后上摇全景捕捉美丽的雕花铜栏杆后面,1个天真无邪的漂亮小女孩手持香烟。
接着是小女孩若有所思的眼睛来了个大特定。
她抽了口烟。
接下来是俯拍全景,里昂正在拾级而上。
最后是1个全景,刚“干完活”的里昂走过她的身边,她把烟藏起来,小女孩乞求邻居里昂不要把她抽烟的事告诉她的父亲
里昂要小女孩不要抽烟,他看见小女孩受伤的脸,仅一句台词“怎么弄的”再加上一瞥目光,就将这个杀手内心暗藏的人性关怀表露出来。
本片开头的大量特写,充满了紧张、悬疑,怪诞中埋伏着杀机,迅速的镜头转换隐藏着疑窦,平静里包含着风景,柔和里闪爆出血肉横飞。
例如下面的1个片段:远景,快推的拍摄方式,展现了河流,绿荫覆盖的道路,纽约大都会概貌,纽约大街,宽敞的马路两边高楼林立。
然后全景推至街边的饮食店至全黑。
这几个镜头就让人对这部影片充满遐想。
对里昂的大特写也非常之多。
单片墨镜后里昂的眼睛,里昂的墨镜和鼻梁,里昂墨镜里反映出桌对面者的胸像,里昂的一只手在捧着一杯牛奶······导演巧妙地用了大特写,在人物面孔的分析上做足了文章,一开始便抢人眼球,耐人寻味。
导演还很注重在大特写中的镜头运动和角色的动态表演,以免把人物把死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导演虽然把镜头切得很碎,但穿插精妙,无论在剪辑还是构图,都独具特色,营造出了特殊的气氛,使人心弦紧扣,欲探个究竟。
导演分镜的功力和镜头的设计也在接下来的片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用摇跟至楼梯的方式,拍摄穿咖啡色西装的小头目穿出房间,在走道上指挥的半身镜头。
用拉近景的方式,拍摄小头目用手招呼手下过来的半身镜头。
用上下摇,由电梯内向外的拍摄方式,拍摄1个血淋淋的人,背对着开枪者们的半身镜头。
用推拍的方式,拍摄1个小保镖在探头探脑地持枪查看的小全景。
有从楼底往上仰拍的方式,拍摄回形楼梯上,小头目很小的身影的远景。
用场面调度成近景的方式,拍摄胖子从门外走来,看着监视器说话的半身镜头·····从以上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出,导演用镜十分干净利落,交代富于悬疑,出手很快,节奏紧凑。
有时,在柔美中突显杀机。
优美的回形楼梯,在静谧中,死亡突然而至;小保镖本来还悠哉游哉,平安无事,接下来就被绳索套住,然后就双脚凌空,瞬间的过程让你背后直冒冷汗。
里昂尚示在敌人面前露面,但已闹得天翻地覆。
杀手的高明,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这为里昂后来在重场戏中的出神入化作了坚实的铺垫。
当然,影片吸引观众的地方绝不仅仅是它出色的拍摄技术,更多的是影片中剧情的发展,里面里昂与马蒂达刻骨铭心的爱情让人无比心痛。
一直认为,这部《这个杀手不太冷》并不怎么单纯,是一部杀手电影的同时,还是一部讲述了更多杀手故事身外的电影。
更多地讲述了陌生人之间的友爱、呵护、交融与为爱献身的东西。
导演在处理他中弹的场景时,导演采用了慢动作和消音的方法,人们看见的是他眉心慢慢扩大的血斑,直至倒地,他的脚步从未迟疑过,一直向着光明的出口迈进。
他想脱离黑暗的世界,即使这种想法只是1个苍白的奢望,他也想用自己的死换来马蒂达的生。
虽然里昂最后为了救马蒂达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他一定不会后悔自己爱上了她。
因为是她,让他重温了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了爱情的甜美,并且完成了自身灵魂的救赎,他最终用自己的血,洗清也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
而马蒂达呢,相信亦不会后悔把自己的初恋给了那个叫里昂的中年男人,因为是他,让她得到保护而不受伤害,重温久违的家庭的温暖,并明白了爱情的真谛,且学会了该如何去珍惜。
《这个杀手不太冷》绝对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里昂虽然死了,但一段美好的记忆将永存人们脑海之中。
观后感二:
在一个慵倦而无所事事的下午,一部影片洞穿了我。无论它是叫《这个杀手不太冷》,或是《终极追辑令》,还是《杀手列昂》,影片中那种极度张扬的力度已经完全令我忽略了这些细节。我感到心脏怦怦跳起来,已经淹没在太多平庸和繁琐的生活背后的情感像火把被刹那点燃,已经为太多细碎空洞的影片变得麻木的审美能力忽然尖锐起来,敏感起来,像是其上布满了神经末梢的一根钉子,深深地楔入到灵魂深处。
当我们习惯于把“杀手”简单地定义为“坏人”之际,我们失去了杀手的细节。就在我们的眉睫之前,卢贝松还原了一个超级杀手列昂。杀手并非杀人狂,对于列昂,杀手只意味着一份职业,一份他别无选择、非此不可的职业。影片只用了5分钟就让我们明白,冷酷无情、无所畏惧的里昂是一位天生做杀手的不二人选。
他甚至不是为了钱。当他走进那家咖啡馆,突然变得害臊起来,向老板托尼嗫嚅着说起钱的时候,我为他感到无比的心痛:10次卖命得来的报酬,他甚至连见都没见过。所有的酬金都保存在可疑的托尼那里。哪怕被托尼出卖了之后,里昂还叮嘱玛迪达去托尼那儿享受这笔不知其数的“血钱”。
在里昂身上,我感受到杀手的魅力。杀手具有一种在暗处的魅力,他在暗处保持着生杀予夺的权力。他们像上帝一般,在暗处,在高处,在不可见之处,悬在每个人的头顶,昭示着生命的脆弱与虚无。
里昂是个冷静的杀手。他的信条是“永远保持最佳状态。永远保持清醒”。每晚,他戴着墨镜,手里拿枪,坐在沙发上睡觉。他的房间里永远那么简单,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具有一种简单的力量、简单的美。在一个杀手的生命里,他必须拒绝柔情和矫饰,否则,他将狠不下心射出一颗颗掠夺性命的子弹。唯一能暗示列昂的内心生活的,只有那盆茂盛的兰花。他似乎把它当成自己的灵魂来培育,在任何时刻都不会舍弃的灵魂之绿。
里昂也是一个寂寞的男人。他干脆利落地完成那单生意,回到家,取下所有的装备,开始淋浴。那一刻,我看到了他赤裸的无助与疲惫。随后,他细心地熨衣服、喷花肥,一个人到空荡荡地影院津津有味地看歌舞片,渗透着中年男人的落寞与孤寂。
如果没有玛迪达的闯入,他会活得更好吗?
无疑,他完全可能活得更长久、更安全。他的手不会因柔情而发抖,谈生意不会因难舍而迟到,杀人不会因牵挂而受伤。
当玛迪达的全家被杀,玛迪达捧着牛奶到他门口求他开门的时候,他的杀手生涯也就即将结束了。从来得不到温情与呵护、满嘴谎言的问题女孩玛迪达无依无助地闯进了他的生活。夜间,他忽然跳起身,装上消声器,将枪口对准玛迪达睡梦中的头颅。
他必须推开她。杀手的世界容不下一点溶化。他能成为超级杀手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弱点,只有杀气。他必须推开她,否则就只有沉堕和泯灭。
然而,命中注定,玛迪达闯进了他的生活。玛迪达具有超乎年龄的成熟与冷酷,而卖弄风情的外表却又掩不住她天真的双眸。
两颗冷透了的心在相互接近中发出了微弱的光芒,互相温暖、互相救赎。他成了她的信仰,她却成了他的弱点。“与子弹跳舞”的杀手列昂开门时渗出的血迹寓示着杀气的消减,因为心中那点柔情与牵挂,他极为少有地受伤了。
一个人的力量究竟有多强?为了复仇他们能走到多远?
为了替玛迪达复仇,他碰上了有生以来最强大也最不可战胜的敌人:比黑社会更黑的警署反贪组。他的悲剧是注定的,这么多全副武装的人以正义的名义来歼灭他时,他哪里有路可逃?那个边谈贝多芬边杀人的反贪组“老大”,已经完全泯灭了人性,连小孩和女人都杀,却因为占据了权力位置而以合法的身份为所欲为。
在那场血战中,对方用上了所有的武器,而他用上了一个杀手所有的极限生存智慧。可他终究还是逃不掉,当他满面血污地走向咫尺之隔的大门时,一只手枪跟在他的后脑勺。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主观镜头:逐渐倾斜的地面宣告了他的死亡。他死了。一切都该结束了。一个杀手的时代结束了。他对玛迪达说:“你不会失去了。我刚尝到人生的喜悦。”可他已经死了。
我沉浸在一片不能自拔的愤怒与伤痛之中。“老大”将逍遥法外了。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他将永远逃出惩罚。我喘不过气来。
可一切并没有结束。轰隆隆的爆炸声以一种两败俱伤的方式毁灭了一切。杀手与“老大”,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残忍,一同在巨大的火光中化为灰烬。感谢卢贝松的理想主义,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老大”将永远占据上风,可卢贝松却让我们获得了暂时的满足。
玛迪达走进了正常的生活。
她回到学校,把那株无根的兰花种到了大地之上。这株无根的兰花,和《阿飞正传》中那只无脚鸟可谓殊途同归,都是对杀手的隐喻。
可是,经过了那样的惨烈、那样的同生共死,玛迪达真的能够回归到正常的、平淡的生活之中吗?
观后感三:
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一部老片子,法国大导演吕克 贝松执导的。
据说他不止自己做导演,他还编剧,兼后期制作,有人说,这样的导演是作家型的。
这个杀手不太冷,看名字,就感觉到一股悲凉气息。
做了杀手,应该像冷漠的风,无所依傍,*来去,没有根,永不落脚;或者像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冷到彻骨,没有温度。
可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他不太冷,血液里有了温度,冰融化成水,这温度岂不是要了他的命吗?这部片子,不必看,也能预料到结局,一定是悲凉的灰飞烟灭,一切仿佛命定,无法逃脱。
里昂,这个住在纽约平民区的意大利杀手,有着一切杀手的特点,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严谨机警,他每天喝两杯牛奶,每天健身,每个晚上坐在椅子上睡觉。
做为杀手,他出手时,动作利落,像迅捷的豹子,但他有自己要奉行的准则--不杀女人和孩子。
看着那样一个胖子在他的刀下瑟瑟发抖,那一刻的他,闪着独属于他的冷冽的光,眩目得美。 当他离开他所在的那个场,卸下杀手的面具,又成了轻易可以淹没到市井人群中的普通人,他自己熨衣服,一个人去剧场看《雨中情》。
他爱着他的大叶兰花,常常细心擦拭。
他爱它的理由,不只是因为它易活,还因为,它像他一样没有根,它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无数次迁徙,怀里永远抱着它,那简直就是他的影子,他们在一起,像是如影随形。
如果不是遇到马蒂达--这个倔强又聪明的小女孩儿,里昂的杀手生涯一定会这样坚持下去的吧,他一样会在他的对手面前所向披靡,或者难免在某一次出手时,不幸地倒在血泊中。
这就是杀手的命!但是如果必竟只是个假设,缺少成为现实的可能--他们无可躲闪地遇到了。
缉毒警察杀害了她全家人,甚至连她四岁的弟弟都没有放过,如果她不是恰好去购物,如果她不是聪明地去拍里昂的屋门,如果里昂没有心软,
没有让那束明亮的光照到马蒂达的身上,那么,所有的故事,就都会沿着另外一条线走下去了。
马蒂达,在她身上,有着不属于一个十二岁孩子的成熟。
她坐在楼梯旁边,抽着烟,脸上有着明显的伤痕,她问里昂,"生活本来就这么苦,还是只有童年的生活才会如此?"里昂告诉她,"人生就是如此。
"她已经会掩饰自己的伤,说是骑车时摔的,她没有其他同龄孩子那样的单纯天真,她的复杂,一定是缘于那个缺少爱的家庭,
爸爸揍她,妈妈不管她,姐姐也会因为一台电视而满屋里追她,只有那个还只有四岁的弟弟跟她亲,每天早晨起来,就愿意粘在她身上。
所以,她要为他报仇,那么小的孩子,懂得什么?那些警察也不肯放过。
想想,真是让人难免心痛,连杀手还恪守着不杀女人和孩子的准则。
那些口口声声为了正义而存在的警察,怎么能够如此残忍?
她下定决心要跟里昂学着做一个职业杀手,她咬着牙把枪随意射向窗外。
里昂无奈,只好带着她和他的兰花再次离开,他们开始了职业杀手的训练。
还是东尼明白,他知道,做了杀手,是不能动情的,可是此刻的里昂,已经是不愿意回头了。
看着他那么在意马蒂达,不许她抽烟,不喜欢她骂人,愿意在不用出去执行杀人任务时,和马蒂达一起,在小小的房间里,扮演电影中的角色来开心一下,顺从地和她一起认字。
真为他的改变而高兴呀。
她呢,也开始喝他每天都要她喝的牛奶,听他的话不抽烟。
在这个黯淡的世界,他们两个因为彼此的存在而看到了光和温暖。
马蒂达对里昂说,我想我爱上你了,因为我的胃,它是热的,以前总像是打了结似的,但现在不会了。
她的爱,多么实在,是胃里的暖,这是只有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才会说出的话吧。
里昂呢,也在不知不觉间爱上了这个执拗倔强,把它的冰一般的生活渐渐融化的小姑娘。
他已经想到,如果有一天,他遭遇不测的话,要把他的钱都留给这个与他相依为命的小女孩儿,他在考虑她的未来,爱了,才会事事处处为她考虑的呀。
他为了她,在警察的大楼里一路冲过去,是决绝的姿势,拼了命的。
当他看到马蒂达,把她紧紧地抱住,仿佛抱住了一个失而复得的宝贝。
或者,从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决定要为她报仇了。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地闯入,那个变态的警察斯坦利就不会气急败坏的找到东尼,不会气急败坏地调动所有的警员来对付里昂和他的小女孩。
影片最后一刻,里昂把马蒂达和从未离开过他的兰花送进地下管道,他告诉她,他一定会在四十分钟后与她相见--当他喜欢上了在床上睡觉,
喜欢上了那样明亮温暖的生活,喜欢上了这个小女孩之后,他怎么会放弃生命呢?真的是希望他能在伪装成警察后,成功地走出来,以那样从容的步子,走上一段新的路。
可是,终究是事与愿违,他在感受到了人生的一点点美好之后,却不得不用同样的"拉环游戏"为马蒂达复了仇,那个坏警,到底死了。
他终于可以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了。
阳光之下,马蒂达把无根的兰花栽到泥土里,它有了根,她们终于安全了。
她,这个像天使一样美丽的女孩,终于可以放下仇恨,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了。
或者,这才是里昂真正想要的吧。
这个杀手不太冷,他是一块已经融化的冰。
而他那颗心的形状,是漫长得看不到明天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