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摘抄

2021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摘抄

篇一:

央视一套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对话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解读《楚辞》,了解屈原历经磨难、上下求索的一生。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屈原是当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节目播出当晚,全县掀起了观看热潮,大家情绪高涨、反响热烈。县文联主席秦晓梅说:“这一期的《典籍里的中国》,我觉得有三个空前的肯定:一是对屈原积极光辉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对屈原故里是秭归的空前肯定,三是对秭归柑橘的空前肯定。这一期节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内核——不惧艰难、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怜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对屈原故里是秭归,央媒这次是一个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了这个观点。”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承志说:“我们反复吟唱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等等,通过屈原解读给楚怀王听,实际上是解读给我们大家听。他不仅是文学的,更是精神的;不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不仅是古代的,而且是当代的。屈原当然是秭归的,他从秭归走出去,已经走向了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们感觉到撒贝宁的汇报就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向屈原汇报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汇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秭归实验小学学生李子炫说:“我在节目当中,看到我们秭归的特产上了央视,我感到特别骄傲、特别自豪。”大学生郑智露说:“朋友圈被《典籍里的中国》刷屏了。‘屈原’看到秭归的风景之后,发出赞叹;品尝了秭归的柑橘后,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开学后,我会跟同学分享关于我的家乡秭归、关于屈原的一些文化历史,把屈原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篇二:

三十晚上还在感叹:以前的春晚,是主角,全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目不转睛,气氛热烈;现在的春晚,是背景,全家人围在一起,玩着手机,聊天吃零食。

快节奏的社会,焦虑的生活,让我们爱上了手机的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爱上了小视频的喜感、朋友圈的热闹。什么时候,能让我们主动放下手机,屏蔽一切消息,静下心来看会儿电视呢?

不料初一晚上,就偶遇了这样的机会。那是刚吃过晚饭不久,我突然扫到电视屏幕上*一台正在播出的节目,独特的舞台,厚重的画面……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

帅气的撒贝宁那铿锵有力、意蕴深长的讲述里,我闻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立刻坐下来想看个究竟。这一看,就是近两个小时。

原来,这是一档新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它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这种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带给观众独特的感受。

第一期节目选择的典籍是《尚书》。

凡中国人,都知《尚书》。只是,因为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遥远,我们知有《书》,却不懂《书》。它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或为孔子晚年编纂。通过这期节目,我们得以走近它,聆听它,与它对话,懂得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尚书》之所以能逃过秦始皇“焚书坑儒”,流传至今,在历史上,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伏生(伏胜)。为了保护《书》,他的儿子失去了性命;为了保护《书》,他的妻子忍饥挨饿最终死在他的怀中;为了保护《书》,他把《书》藏于旧宅墙壁之中,而后流亡他乡。汉朝安定后赶紧回乡开墙取《书》,却发现因年代久远,已损失数十篇,仅存28篇。他心痛自责,自此开始在山东全力传授《书》。

到汉文帝时,为了传承文化,四处征求能通《尚书》研究者,听闻有伏生正传授《尚书》,于是下召让他去朝廷讲学。但那时,伏生已90余岁,老不能行,文帝遂派晁错等人到他住地学习。《尚书》得以流传。

节目中,撒贝宁与倪大红所饰演的秦朝博士伏生跨越时空对话,带领着我们一同穿越至两千年多年前,听伏生给晁错传授《尚书》。我们看大禹治水,了解《禹贡》中“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艰辛与伟大,见证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雍州)初分之豪迈与激情,体会百姓之欢欣与鼓舞。伏生之问振聋发聩,幼年伏生之答响彻千年。

伏生再传《牧誓》,周武王欲伐纣,却遇洪灾,且以五万对纣王七十万大军,力量悬殊。占卜为凶卦,众将领力劝武王不要违背天意。武王拔出宝剑,劈断桌角:“我今天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天意!”

这时,前方来报,四方部落、八方百姓听闻武王伐纣,倾己之力伐木铺路、运送粮草、阵前倒戈,武王热血沸腾,众将领热血沸腾,齐诵:“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宣誓了。短短12字,展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一个解救黎民于水火的君主形象鲜活出现在我们眼前。

逼真的场景,真情的演绎,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尚书》及其有关故事。更令人感动的,是剧中几次对话:伏生与晁错的对话,伏生的老年与幼年对话,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对话,伏生与现代小学生的对话。

一次次的对话,串联古今,倪大红先生饰演的伏生,真正是演活了,屏幕前的每一个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个对《书》热爱、舍命护书传书的伟大形象。那眼神,那恸哭,那哽咽,那执着,都让我们忍不住哽咽流泪。

最后,撒贝宁带领“伏生”来到两千年之后的图书馆,看到后世之人如此尊重《尚书》,欣慰点头:“我就放心啦!”瞬间,对伏生的感激与崇敬之情似有了安放之处。

正如蒙曼老师所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中国?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看完这个节目,相信每一个华夏儿女胸中激荡的那股情绪,那腔激情,都是“中国”!

从今天起,跟我一起,蹲守《典籍里的中国》吧,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爱上它,让中国、让典籍,融入我们的呼吸里,血液中。

篇三:

从春天播到秋天居然才只播了一半,如此考验观众耐心的节目,在新品迭出的文化消费环境中还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吗?

《典籍里的中国》用实力作答!

8月7日,立秋这天,观众们终于等到了《典籍里的中国》第六期《孙子兵法》。

一位观众感慨道:“真的是盼星星盼月亮,可是,每当我们欣赏节目,就知道在每句台词、每幕画面、每个细节背后,有群人一定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了很久很久。非常荣幸我们能在厚重的文本之外,拥有如此具有声画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打开典籍的方式!”

作为*广播电视总台在2021年重磅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先后带领观众识读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最新播出的《孙子兵法》是节目首度聚焦军事典籍。舞台呈现于观众眼前的,依然是历史波澜壮阔、思想流光溢彩、文化活色生香。它的持续火爆,为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文化故事,打造了“高标准”和“强范本”。

推开时光的门

严肃历史题材的“大写意时代”来了

今年以来,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一批聚焦百年党史的优秀影视作品,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正如剧中深情喊出的“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严肃、负责的艺术自觉,无疑是对历史素养和审美回归的真诚呼唤。

于牛年春节正式亮相的《典籍里的中国》,则代表了严肃题材在古代历史领域的守正出新。节目开创性地以“典籍”为切口,陪伴观众求访圣祖先贤,品读思想之光,并通过回望历史演变和文明流转鉴古知今,引领观众深层理解今天我们选择的道路、传承的文化、养成的品格。

以最新播出的《孙子兵法》为例,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被奉为“兵学圣典”,其所承载的“重战”“慎战”的思想光辉,深远影响后世2000多年。孙武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柏举之战大败楚军后,孙武劝吴王止戈为武。从小饱经战火蹂躏之苦的他“知兵”却不“好战”,其卓越的军事思想,便是建立在“仁德之道”基础上的大智慧、大谋略。

当节目借孙武和伍子胥之口道出“这打来打去到了最后,不就是想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吗”的历史真谛,许多观众从中读懂了《孙子兵法》“安国全军”的精髓要义。

这种文化基因的强大传承,就像节目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薛国安先生所说的:“如果我们现在面临着对和平发展的严峻挑战,一定会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既敢战又善战的新一代‘孙武’,自古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根本不愿意战争,但是也不惧怕战争,我们会以亿万同胞凝心之力,共筑新时代的万里长城!”

为什么每期节目都能点燃我们内心那团共同的火焰?因为它唤醒了我们常用而不知的传承,它让你蓦然发现,那些经典其实就记在脑海,刻在心中,挂在嘴边,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严肃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绝不只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它更是大众接受历史熏陶的重要途径。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重要的人物、事件、精神值得进行艺术表现和形象塑造。

从《尚书》到《孙子兵法》,《典籍里的中国》不断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让伏生、宋应星、司马迁、李时珍、孔门师徒、孙武从岁月深处风尘仆仆地向我们迎面走来,当昨天和今天撞个满怀,每次的古今相逢,都让我们一面热泪盈眶着、一面热血沸腾着,共同为明天举杯。

穿过艺术的墙

以“复合式创新”刷新审美的想象力

第六期《典籍里的中国》一经上线,网友再度不吝赞美,表示等了这么久真的好值得。

“初中读过《孙子兵法》原著,大学听军事课老师讲解,直到现在在《典籍里的中国》看到对它不同形式的演绎,又有新的理解,历史果然常看常新。”

“舞台剧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民族大义和个人情怀的结合,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这些动人的情节。”

“精炼的故事、精湛的演技、精美的制作共同发力,牢牢抓住了我的心!画面美感和运镜质感也有很大提升,非常流畅舒爽。”

从有口皆碑的品质足以看出,在各路观众千呼万唤的时候,制作团队正在对内容千锤百炼,只求不负期待。本期戏剧舞台以史实为基础,贯穿孙武从少年立志、著书立说,到拜将阖闾、助吴伐楚,再到飘然高隐的一生,并沿着孙武和伍子胥这对好友从兄弟结拜、并肩作战,到理念不合、分道扬镳,再到穿越生死、以剑铸犁的叙事线索,来体现不同战争思想的碰撞。

在张力十足的舞台空间里,许多场景令人难忘:宏大如金戈铁马的柏举之战,细腻如伍子胥推开草屋门喊出的一声“长卿”、孙武一路小跑端上的一碗热粥,动人如漫天飞雪中撒贝宁双眼饱含的热泪,高燃如《孙子兵法》跨越时空、连接千年的齐诵……

当孙武站在两千年后出土的竹简对面,观众浑觉历史并不遥远——这就像每次戏剧开场前现代演员都要和镜子里的古代角色对拜,也像今人和古人告别之际站在时空甬道两端的对望,再久远的时空距离,都化作面对面的咫尺之遥。

在目前的史书中,几乎看不到对孙武晚年的记载,《典籍里的中国》合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设计了攻入郢都之后兄弟决裂的故事情节。

之后,舞台还在隐居、种地、煮粥的生活场景中,为两人打造了一场生死对话。友情从分裂走向和解,亦是理念从分歧走向统一,观众在为他们高山流水的情谊所感动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孙子兵法》的思想内核,饱受战乱之苦,才更懂得珍爱和平,才更明白捍卫和平的能力有多重要!

如果说舞台戏剧的魅力在于身心沉浸,那么《典籍里的中国》则通过融合戏剧、影视和文化访谈的复合创新,让天南地北的观众得以“同时”走进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殿堂”,它拓展了戏剧舞台的广度,凝练了影视艺术的浓度,强化了电视节目的深度。

要知道,一期节目仅有90分钟左右的时长,能以如此有限的篇幅诠释出浩瀚与纵深,不得不说节目是在一次次的奋力摸高中,刷新着审美的想象力。

激荡年轻的心

自信的时代渴望更多“自信的表达”

尽管《典籍里的中国》更新频率偏慢,却毫不影响每期节目让观众爱不释手,尤其得到了年轻观众的广泛喜爱。

开播以来,节目霸榜新浪微博、央视频、抖音、知乎等全网多个平台,豆瓣开分9.4,知乎最高分9.2,仅在微博上就有累计近2000个蓝V主动传播,近1000个文化、历史、教育、军事、娱乐、影视、医学健康等领域大V跟踪报道,平均每期有近10篇10万+微信文章曝光。节目不仅火遍大屏、小屏,还走进课堂、现身试卷、变成作业,并吸引众多意犹未尽的观众主动捧起典籍深读原著。

播一集节目送一集热泪,你可以永远相信《典籍里的中国》

今年6月,这档宝藏节目还在“白玉兰奖”中一举摘得“最佳电视综艺节目”的殊荣。

《典籍里的中国》为何如此成功?

在笔者看来,它首先稳稳地举起了“文化自信”的大旗,无论传播方式如何变革、审美趋势如何更迭,根植于历史传承和民族基因的文化内核永远生命常青,永远具备超乎我们想象的强大号召力、穿透力和共情力。

其次,《典籍里的中国》在“守正”基础上大胆展开不落窠臼、不设藩篱的创新,尤其是活用并升级了“穿越”这一备受年轻观众喜爱的表现形式,让我们好像真的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拜访圣贤,当他们所有的苦难、悲愤、遗憾,一切的雄心、坚持、守护,都化作激荡人心的“圆梦时刻”,这大概就是节目代表今人对历史做出的最浪漫的告白。

《典籍里的中国》不断让年轻的观众深刻感受到,传统从未远去,传承历久弥新,而类似的感动越多,他们越是更加迫切地想要系统了解过去和现在的联系。这就需要有抱负、有能力的文化工作者们拿出智慧,投入心血,通过不断创新讲授、承继与表达的手法,诠释好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命脉。

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一文中,**宣传部副部长、*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曾表示:“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广播电视总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必须与时间赛跑。”

用精谨细微的“工笔画”绘制文化强国的“大写意”,这条创作之路永远未完待续,唯有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是的,我们无比期待接下来的《典籍里的中国》,也无比期待着,未来会有更多《典籍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