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精选三篇
导语:本人对历史还算是有点兴趣,但是读书的时候历史都是死记硬背,根本没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无法融会贯通,只有断断续续,这本书讲述了明朝的始末,而且通俗易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白话正说明朝的史书,它与史书不一样的是它的语言生动幽默,而与演义不一样的是它讲述的全是真实精彩的历史,这成了我喜爱这部书的原因。
历史,每次读来总是心潮跌宕起伏,那些事儿又都是大事,平凡如蚁的事,正史不关心,野史也不疼爱,既然是大事,就总会引来很多的假设,总会假如这个不这样,那咱们国家早就怎样样啦,如果那个不那样,咱们早怎样样啦。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个事儿,就没有如果的,哪怕你是王侯将相。但这也就构成了后人在阅读历史时的一个微妙的心理,这种奇妙的品味过程,坚信每个读历史的看官都深有体会的。
本书从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份档案开始,细数朱元璋的小名——朱重八,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等,一切事情都从1328年的那个夜晚开始,朱元璋正因家庭出身三代贫农,因此为了吃饭,他为隔壁地主放了16年的牛。自古雄才多磨难,他17岁时的一场饥荒让身旁的亲人一一死去,带着复仇的火焰和有饭吃的追求,朱元璋来到寺庙,做了8年的和尚,但身旁的数十起暴动让他揭竿而起,经过长达16年的艰苦发奋,他打败了元朝,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王朝——明。
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缺乏食物,于是他就去讨饭吃,做和尚,但到之后,元朝把朱元璋列为*成员,以此为借口来杀朱元璋的一家。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成为一代伟人的。他不得不战斗,而在战斗中,他学会了冷静、坚持与果断。冷静让他能够准确决定局势,甚至在失败后能够正确总结经验;而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果断,让他能够从此刻的局势中正确而快速地决定。这三件“宝物”结合起来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线,而朱元璋利用这道防线取得了成功。做一件事,务必要学会冷静、坚持与果断。它们让你准确地决定局势;让你在失败后能重新勇敢地站起来,而不至于崩溃;让你从困境中发现机会。只要做每一件事都能十分冷静、坚持与果断,那么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16年的*经历中,我看到了朱元璋无比的军事天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中,他利用徐达的多点围攻的冲锋旗开得胜,而后常遇春的单骑救主,再是猛男丁普郎的冲锋,最后致命一击——火攻。这几板斧抡得陈友谅一败涂地,而后用安抚俘虏的命令获得民心,并一举消灭了他当皇帝路上最大的敌人。这几招看出了朱元璋对海战的精通——兵贵神速,旗开得胜;他的眼光之准——关键时刻常遇春一箭射中孤军深入、勇不可挡的张定边;不断败退中,丁普郎无畏的冲锋……当这些名将都被朱元璋纳入麾下时,胜利还难吗?其实,他最狠得是最后一招,利用不杀降的政策广博民心,将陈友谅的军队弄得支离破碎,再无还手之力。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是个军事天才,小时候放牛、讨饭的状况下能有如此出神入化的军事才略,实在难能可贵!
明代,是君主专制*集权最明显的体现。在政治制度上,朱元璋基本照搬元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lz13)由六部分理朝政。这么做其实是透过分权来抓权,他将军政大权全都集中到他手里。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对于精力旺盛,每一天加班加点批奏章的朱元璋也是累得够呛,于是他另设内阁,参与决策,减轻负担;而后内阁首辅权倾天下,连皇帝的圣旨都能够不批,想整谁整谁,这和明太祖的内阁制度是有直接关联的。
“时势造英雄”是真理!朱元璋虽有过人之处,但总体上不算是“奇人”,和历史上许多君主相比,他并不出众。与其说他有王气,倒不如说他很有运气,先是出生在了一个汉人必反的动荡年代,又巧遇了众多良相俊将,就连细节因素(鄱阳湖的东风)也那么庇佑他……想不称王也难。他的过人之处不多,但有一点对他的对手来讲是“致命”的,那么就是“缓称王”政策,这能让他在高举“自然法正义”旗帜的基础上巧妙地周旋在蒙元和陈、张之间,先是“帮忙”蒙元“剿灭”陈、张二人,然后再对蒙元“反戈一击”。考察历史,我们发现国民*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和改革开放初期的“韬光养晦”理念都有“缓称王”的影子。
朱元璋一生杀人如麻,他的统治时代像极了苏联的“大清洗”时期——政治上极端恐怖,经济水平和军事力量却都有了长足进步。尽管如此,中国的朱元璋还是要比俄国的斯大林优秀:斯大林搞大清洗,主要目的在于铲除异己,只是徒有“肃反”之名罢了,他把杀人当作目的;朱元璋虽也滥杀了不少无辜,却也几乎没有放纵一位奸臣,杀人在他眼里只是手段。但总会有人会为这种人才的超多流失埋单吧:苏联在二战中付出了死亡2000万的惨痛代价,而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则丢掉了*。
朱皇上无疑是个成功者,但他却不是个常胜将军。在他的成功的路上经历了那么多的失败。因此,要获得最后的成功,不是经历失败,而是经历失败后,继续奋斗的勇气。这是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本质区别。
作为大明天下的缔造者,朱元璋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但他有充足的理由为大明帝国而骄傲和自豪。
朱元璋的失误之处也许在于他太坚信责罚、杀戮的功效,而忽略了制度的完善和教育、感化吧。但是,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的是非功过早已载入史册,人们心中自有分数,又岂是你我能够毁誉的?!*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历史风云即便,各个英雄人物流星般横空出世。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当年的人、事早已灰飞烟灭;然而,大浪淘沙,他们这些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加灼灼生辉。
篇二:
一个王朝的背影——颠扑不破的气数
第二次读《明朝那些事儿》是从第四本开始的,也就是嘉靖时代,明朝自此开始由盛转衰,一周多的时间读完四本书便没有心力一篇一篇写了,索性直接写在这里。 这套书已经不需要再帮他吹嘘什么,因为已经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了,豆瓣评分也高于9.1,我自己也是给打了10分。但是要把缺点放在前面说——先抑后扬。第一,由于整套书的语言太过接地气,太像讲故事,就像在看一本相声书籍一样,所以读过之后只能对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真要拿出去讲恐怕还是有点心虚。第二,作者太向着明朝了,以至于除了在读魏忠贤咬牙切齿之外,其他的时候就是感觉明朝不该亡,就像作者自己总结的,气数已尽是崇祯皇帝不可避免的命运,这样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可以说读到最后稀里糊涂的明朝就亡了。 以上是鸡蛋里挑骨头。 客观的讲,能挑出以上两方面的毛病,是因为作者实在是读了太多的史书,感觉市面上能找到的资料貌似作者都有了解,所以经常会出现几个版本的故事同事陈列出来,越到后来越夸张,经常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是这样么,不是”。作者对于明史是有自己的判断的,他通过历史资料的蛛丝马迹进行整理判断,对人对事进行大胆的评价,所以作者展示出的明朝是一个不一样的明朝,不知道有多少演绎的成分在,但是作为读者总体感觉酣畅淋漓。
现在开始讲正题。 一个王朝的背影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书,从木兰围场开始讲清朝的命运。所谓王朝的背影,也就是后人在评述历史的时候站在至高无上的帝王背后看到的真相与规则,对于帝王本人而言,他们可以操控帝国的走向,但是却永远没有机会看到这背影。 明朝是中国从世界超级大国开始被渐渐超越的时代,这是我的视角。明朝的背影确实是繁华的,无数先人留下的璀璨的文化光耀至今,但是中国历代发展至明朝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模式,使得这200余年的帝国仍然逃不出历史的宿命,在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中,将人性和权谋发挥到极致并未推动历史的进步,仅仅支撑了历史向前走。所以,最后来看,固有的模式的蜕变总要有着外在的刺激和激励,但是当我们回眸明朝的背影,看到的是企图操控一切的道士嘉靖,是后半生无所作为的万历,直到渴望励精图治却感慨诸臣误我的崇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有忠骨、有巨奸,但是他们都在这逃不出的围城中博弈着。这围城之外的人,努力进入围城之中,最终铸就更宏伟的围城,这就是一代代王朝的背影,因为在个过程中,我们从未看到有人从围城中主动走出,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只有背影。 正是在这样的命运之下,辉煌的文化最终演变成了屈辱的历史,一代代天才全都将命运奉献给了王朝的兴衰,而每个人都为了皇上身边服务的机会而机关算尽,在明朝,都难逃言官的*和斗争的残酷。即使张居正在死后也难逃劫难。我曾无数次疑惑,难道明辨忠奸是这样难的一件事么,读着读着发现,当所有的一切可以不分黑白,所有的进言中夹杂着真相和谎言,即使在权力的顶端也难以分辨,这是一个从皇权视角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只有制度,但是一切制度却又是为了皇权服务,最终进一步巩固皇权,所以循环往复,中国的帝制到了明朝,越是看起来到了鼎盛,越是注定了最后的衰败。 王朝的背影,说到底是帝王不断巩固帝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相本应是陪衬,只是在历史的某个小节点,王朝突然出现明相或小人能够暂时改变这种状态,如徐阶一般与帝王平起平坐,但是也仅此而已。忠者,进一步巩固帝制,奸者,动摇帝制等待下一个继任者。 最终,王朝的背影变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王朝兴衰,在读过这宏伟篇章后不禁唏嘘,当明朝逐渐被西方列强超越时,不论明君与否,从历史的层面来看都无足介怀,因为他们从出生起就注定要扮演这样的角色,而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不是这些人。 推动历史进步的是哪些人,自然不必多说了罢。
篇三:
评价历史人物,绝对是两方面的。像着名的明君,唐太宗。修生养息,天下大治,可之前隋朝刚灭,盛世一般都出在一个新王朝的前期。天下大定,盛世何不在?例如:康乾盛世,我不是一个民族歧视的人,我并不对满蒙政权对有任何歧视。可康乾盛世确确实实是明末的经济回暖。盛世?称不上。如果说天下只要没有*的就叫做盛世的话,那中华五千年,岂不是一半的盛世?
中兴这事,明朝的家常便饭,弘治中兴,万历中兴。我都从这本书里看到了。这本书可以说是我的历史启蒙教材。让我看清人的两面,不是历史课本上的单方面。
书中有提到张居正。过去我就听过张居正的鼎鼎大名,知道他在嘉靖末万历初的功臣,万历中兴,明朝最后一个巅峰。我对于他的死,很惋惜,我甚至痛恨万历帝不识货,不识人才是个昏君。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也看到了张居正不好的一面,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我接受不了,生活作风很成问题,但是做为一个我的偶像,我真的是接受不了的。
我从其他地方看到张居正死了之后他家属的惨状,我更加痛恨万历帝。不仅不识人才,而且杀良臣之属。万历帝,你是个什么皇帝!?误了大明王朝!
后来,我看了书才知道,当年明月所写的是很中肯的。双方面,即使是历史学家以及清朝皇子的老师所不重视,甚至鄙视的明武宗。他也写了武宗的优点,八虎误了武宗,当年明月教会了我看人的两面性,很巧合,我的历史老师也叫明月。
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了之后又恢复了祖制,是个墨守成规的人,因为,少不了一群墨守陈规的大臣。一个使劲,把明王朝从巅峰推向低谷。
人,很奇特,喜欢的自然是好的方面,讨厌的自然也就是坏的方面。可是,当人的好的那方面大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掩盖了他黑暗的那方面,评价人自然需要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