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是高考的重点,该如何立意、布局、扣题是高考作文的关键。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功夫,千篇一律,令人乏味,所以布局须有千岩万壑、重峦复嶂之观,不可一览而尽。下面小编就总结几点高考语文作文高分技巧,供高考考生参考阅读。

  审材料

  在写高考语文作文前要仔细阅读材料,只有读懂材料才能准确立意,找准主旨。在材料结构中,找中心论点,考生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不妨围绕中心论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用来铺开文章的“条件”自然可以生成。就以上面所举作文为例,可以在设定“等待也是一种成功”的中心论点之后,反问自己“为什么说等待也是一种成功呢”,甚至可以把这个问句直接写进作文中,以引领自己的思路。

  作文题目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思想要健康。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就没有改的机会了。

  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要谨慎修改。俗话说,好文章是风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写作技巧

  高考语文作文要有亮点,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典型的论据。高考语文作文的观点不能太绝对,要留有余地,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

  高考语文作文中要充分运用联想,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

  高考语文作文可以适当的采用“诗句式”技巧

  要巧妙过渡以使诗句与文意相关联,画龙点睛地提升了整篇作文的品位。高考考生可在日常的复习中多做归纳,以备考场之需。也要注意,用得烂熟的诗句尽量少用,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文意陈旧,不易生新。

  【2016高考作文有可能出的选题】

  【命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游轮遭遇冰山撞击而沉没于大西洋。小学课本上有这么一篇课文:“船既遇险,船长督促船员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小艇既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无有喧哗。”文字之后,有一幅钢笔速写,画的就是大船沉没时的情景。短短几句话,简单一幅画,让读者,让小学生一下子知道了当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这就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个月后,被写进民国小学课本的一篇课文。此书出版时间为1912年6月,即中华民国元年。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思路点拨

  泰坦尼克号游轮沉没事件可以说是20世纪的一大灾难,当我们回望民国时期的课本,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个月后,这一事件就被写入了小学课本。这在讲究高效的当代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在那个时期确实就做到了。

  现在,我们要求我们的学生作文要直面生活,描写发生在生活中的新鲜事情,议论文中要有时新论据。这样的要求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中脱离现实,而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生活的主人,但是我们的教材却不能与之配套,时新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章少之又少。泰坦尼克号游轮沉没事件被写进民国小学课本这一事件无疑给了我们很多触动,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从教材编写来看,编写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当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这是编写者自知应该承担的责任,显示了一种担当精神,同时,这也是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种对现实的关注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意义,也更有说服力。由此,可以立意“责任”“担当”“关注现实”等。

  从教材编写方式来看,课文的文字简练,富有教育意义,这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告诉学生面对灾难应该怎么做;同时还配有钢笔速写,可谓图文并存。由此,可以立意“做事应讲究方式方法”“事实比说教更有力”。

  从这件事来看,民国时期的教科书能做到的事情,当今的我们也应该能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由此,可以立意“反思”“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就泰坦尼克号游轮沉没事件来分析这场灾难的原因,则是没有读懂材料,偏离了材料“含意的范围”。

  【命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8岁的华裔女孩出书,记者问她:“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她说:“我为什么要等到长大才做什么?这是很奇怪的观念。你们大人都假设孩子长大之前就什么都不是,而我现在就是个作家。”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思路点拨

  “你长大了要做什么?”这是大人们常常问孩子的一句话,正如材料中的女孩所言,这是一个奇怪的观念,这句话没有看到孩子当下在做什么,忽略了孩子当下所取得的成绩,而是将着眼点放在孩子的未来。当然,未来之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从今天,甚至从昨天开始一步步铺就,同时,这句话还是大人的一种惯性思维,缺少对孩子当下成就的尊重。

  从女孩的角度,面对记者的提问,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不必等到长大之后,自己现在就是一个作家,这表明了女孩自信,不走寻常路,敢于担当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因此,可以立意“自信”“有担当”“有志不在年少”。

  从大人的角度,记者问“你长大了要做什么?”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提问,背后却是大人的一种惯性思维,忽略了女孩出书的现实成就,同时,这种惯性思维还是一种缺乏思考的表现。因此,可以立意“关注孩子的当下”“尊重孩子所取得的成就”“打破惯性思维”“后生可畏”。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孩子成长的话题很多,作文时,需要注意与材料的扣合,不能立意为“给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或者“关注孩子成长”,更不能写成“梦想应该从小就树立”,这些都偏离了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然也不是好的立意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