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诚实守信是待人接物方面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努力按时践约。下面是有关职场励志小故事和感悟,欢迎欣赏。
故事一:失误,不应该成为虚伪的借口
一位记者在访问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时,杨福家院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波士顿大学曾聘请了一位十分著名的教授为传播系主任。这个教授在一次讲课时,讲了一段十分精彩的话,而这段话是他从其他地方看到的,本来他是要交代这段话的出处的,但教授刚讲完那段话,下课铃就响了,教授便下课了。在西方的许多著名大学,要求学校的每个老师和学生不能以任何形式剽窃别人的成果,即使是老师在上课时所讲的内容,如果引用了别人的话,都必须明确指出,如果不指出便认为是一种不诚实,是一种剽窃行为。所以,当这个教授下课后,有一个学生便向校长反映,说那个教授在上课时引用了某个杂志上的话,但却没有交代出处。校长便找到这个教授核对,那个教授承认了自己的失误,便立即提出辞职。由于其他教师的挽留,最后学校决定撤销他的主任职务。第二天,这个教授上课时,第一件事就是向学生道歉。
在我们看来,这也许是小题大做。何况那个教授并不是存心不想说那段话的出处,实在是因为下课了他没有来得及说;再说,就是这个教授说了那段话不是自己的,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他为什么要故意不说呢?再退一步说,即使不说出出处,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学生反映了这个很小的问题,校长还是十分重视,即使知道了这个教授不是故意不做交代,校长还是撒了他的主任职务。而这个教授呢?他在校长找他的那一刻,便已经认识到自己的疏忽犯了大错,他在那一瞬间便觉得自己不配在这里为人师了,所以他立即提出了辞职。最后因为同事们的挽留,他虽然留了下来,但仍觉得错在自己,所以在第二天上课时,第一件事情就是向他的学生真诚地道歉。因为他明白:失误,不能成为原谅自己的借口。
在整件事中,无论是那个学生,还是校长,抑或那个失误的教授,都表现出了一种对虚伪的厌恶,对诚实的追求。那个学生并不因为教授有名气便原谅他的不诚实,哪怕他并不是故意的;校长也并不因为这个教授有名气,便原谅他的失误;教授也不因为失误,便找种种借口原谅自己。其实,学生、校长和教授,所不能容忍的不是这件小事,而是不能容忍哪怕是半点的虚伪,无论这种虚伪是有意还是无意。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容忍了虚伪,便是对真诚的一种*。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虚伪的东西存在。在《中华读书报》上就有过好几篇揭发著名教授抄袭别人成果的文章。但是,有的抄袭者非但不承认错误,反而多方辩解,甚至对指出他剽窃别人成果的人进行人身攻击。这种背着牛头不认脏的行为,是多么可悲的现象啊!
做人,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应该真诚,不应当虚伪,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这也许正是我们长时间不能有大的进步的原因所在。我们只有不断地清理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内心深处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我们应该向那个指出教授不诚实的学生致以敬意,我们应该对那个校长给予赞扬,当然,我们更应该向那个不因为失误而宽容虚伪的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
失误,不应该成为虚伪的借口。
感悟:
无论什么时候,诚信都是不允许打折扣的。失误不能成为原谅自己过错的原因,更不应该成为虚伪的借口。
故事二:守时是最大的礼貌
177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彼特斯。康德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自己将于3月2日上午11点之前到达。
康德3月1日就赶到了珀芬小镇,第二天早上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的家。彼特斯的家与小镇相距19千米,且中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细心的车夫说:“先生,桥坏了,很危险,不能再往前走了。”
康德下了马车,看到桥,中间的确已经断裂了,这样贸然过去是很危险的。河面虽然不宽,但水很深。
“附近还有别的桥吗?”康德焦急地问。
车夫说:“在上游6千米处还有一座桥,但从那里走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大概要12点半才能到达农场。”
康德又问:“如果我们经过面前这座桥,以最快速度什么时间能到达?”
车夫回答说:“最快也得用30分钟。”
康德跑到河边一座很破旧的农舍里,客气地向主人打听道:“请问你的这间房子要卖的话打算要多少钱?”
农妇大吃一惊:“我的房子这么破旧,您买它干什么呢?”
“你不要问我做什么,您愿意还是不愿意?”
“那就给200马克吧!”
康德付了钱,说:“如果您能马上从破房上拆下几根长木头, 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把房子还给您。”
农妇从没遇到过如此慷慨的人,她对康德千恩万谢,并马上把两个儿子叫来,让他们按时修好了桥。
马车平安地过了桥, 10点50分康德赶到了老朋友的家。
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可真守时啊!”康德却没有提起为了准时赶到而买房修桥的事。
后来,彼特斯在无意中听那个农妇讲了此事,便深有感触地给康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
“您太客气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守时。其实,老朋友之间的约会,迟一些是可以原谅的,何况您还遇到了意外。”
一向一丝不苟的康德,在给老朋友的回信中写了这样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无论是对老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守时就是最大的礼貌。”
感悟:
有句美国谚语说:“失约就像向别人借钱不还一样。”诚实守信是待人接物方面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努力按时践约。
故事三:金钱换不来尊重
有位富翁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可事实好像并非如此。他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却总是难以办到。他很是苦恼,每天都在想怎样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我给他钱,他一定会感谢我的,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lO枚亮晶晶的金币。
谁知乞丐头也不抬地仍是忙着捉虱子,富翁生气了:“你眼睛瞎了?没看到我给你的是金币吗?”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给不给是你的事,不高兴可以拿回去。”
富翁大怒,和乞丐较起劲来,又丢了10个金币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不会有人对金币不动心的。却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几乎要跳了起来:“我给你10个金币,你看清楚,我是有钱人,难道你就不会向我道个谢来表示一下尊重吗?”
乞丐懒洋洋地回答:“有钱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则是我的事,这是强求不来的。”
富翁急了:“那么,我将我财产的一半送给你,你该尊重我了吧?”
乞丐翻着白眼看他:“给我一半财产,那我不是和你一样有钱了吗,为什么要我尊重你?”
富翁更急了:“好,我将所有的财产都给你,这下你该愿意尊重我了吧?”
乞丐大笑:“你将财产都给了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凭什么来尊重你?”富翁语塞。
心灵感悟:
能否得到他人的尊重不在于你是否是有钱人,金钱与尊重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画等号的。尊重只能用真诚的心来换得,而不能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
故事四: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段生命的醒悟。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
“可以的话,我会多去旅行,跋山涉水,最危险的地方也要去一次。以前我不敢吃冰激凌,不敢吃豆,是怕危害健康,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清醒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块,我会用心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在户外,甚至整夜不眠,用这个身体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丽与和谐。还有,我会去游乐园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
“如果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这就是人生,真的不可以再来一次。
今天,正值韶华的你,如果每天巧用一分钟,会是怎样呢?
多读一分钟:书太多了,人的时间太少了,多浪费一分钟,少阅读一本书。经常省下零零星星的一分钟,拿出一本喜欢又被遗忘很久的书来阅读。多读一分钟,你会感到很惬意。
多玩一分钟:人生倏忽一百年,少得可怜。每天多留一分钟,看一看山水,看一看大海和天空,看一看星星和月亮,把人生演绎得美妙多情些。
多陪孩子一分钟:孩子才是人生里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多一分钟赚钱,便少一分钟与孩子相处的机会,要珍惜。与孩子相处,你可以返璞归真,拥有童稚之心,无忧、欢乐。
多陪爱人一分钟:爱人不是用来拌嘴的对象,是陪你走过一生的人,在终老之前多陪她一分钟。一个一分钟很少,一百个一分钟也不多,但是千千万万个一分钟,可就不少了。每天预留一分钟给家人,人生便多了许多一分钟的美好。
心灵感悟:
过好每一分钟,人生足以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故事五:抓住自己的“树叶”
托尼在伯父的林场里散步,时不时听到树上小枝子断裂时发出的噼啪声,偶尔也可以听到猫头鹰的叫声。
“大卫,奶奶为什么会死?” 8岁的堂弟汤姆突然问他。托尼吓了一跳,因为他没有想到汤姆会跟他说话,他们散步这么久了,汤姆还没跟他说过一句话呢。
“那是上帝的意愿。”托尼边说边捡起一根树枝,用力甩了出去。他转过脸看看小堂弟,接着说:“上帝出于某种原因让她死的。”
“我不明白,你讲讲死到底是什么?”汤姆大声说。他的语气让托尼吃惊,他的眼睛里好像有了泪水。
“奶奶去世,你一定很伤心吧?”汤姆点点头。
“好吧,我来跟你讲一讲。”托尼停下来,希望这时能看到一只兔妈妈带着小兔子穿过树林,这样就可以用它们来做个例子。可是,四周除了高高的橡树,什么也看不到。“汤姆,奶奶老了,”他正说着,一片树叶落下来,他捡起树叶递给汤姆:“这片树叶曾经很年轻,可现在老了。”
“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死的吗?”汤姆看着树叶问。
“当然不是,就像所有的树叶不会以相同的方式落下一样。”
“别的树叶是怎样落的?”
“有的落得很慢,像奶奶一样……”
“这我知道。”汤姆打断托尼的话,“告诉我,其他人的树叶是怎样的?”
“我刚才不是在说吗?有比树叶落得很慢,像老人;有些落得很快,就像有人患了癌症。”托尼从地上捡起一块鹅卵石,抛向天空。
“为什么有的树叶落得快?”托尼真想不到汤姆会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这,我也说不清,也许是因为有的树叶天生虚弱,要么就是它们病了,就像我们有的人很早就死去。”
“有时候我看到树枝断的时候,成百上千的树叶同时落下,那是怎么回事?”
“你想想,遇到飞机失事或地震时不是也有成百上千的人死亡吗?这跟树叶是一样的,有时会一起落下来。”
“托尼,你的树叶呢?”汤姆好像有点害怕提这样的问题。
“肯定在什么地方,但我现在说不清。”托尼感到有些冷,便把上衣拉链拉上去。
“托尼,我要保护你的生命,我要抓住你的树叶,不让它落下来,这样你就不会死了。”
托尼惊愕了。“听着,小孩子,人总是要死的,只是迟早而已。死是避免不了的,正如你不能把所有的树叶都抓住,就是这样。”
“可是春天来了,树上又长满了树叶,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像新生儿替代了死去的人。”托尼抬头望望天空,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那么,托尼,婴儿是从哪来的。”
“这不容易解释,这里好冷,我们回家吧。我跟你赛跑,看谁先跑到家。”
“等等,托尼,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预备——跑!”
“什么?”
“没什么。从现在起,让我们紧紧抓住自己的树叶吧!”
心灵感悟:
生命如花,有着它特有的活力与规律,只有用心灵去领悟,才能真正地触摸到它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