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提到健力宝,我们就要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广东的李经纬。李经纬,何许人也?李经纬原来是一个三流酒厂的厂长。厂虽小,但他的志向却很大,想干出一番事业。他在不断地寻找机会。他是怎样做成的呢?分享李经纬创立健力宝的创业经历:
1939年,李经纬出生于广东三水区白坭镇。他的早年经历,鲜为人知。
李经纬是遗腹子,父亲死于战乱,母亲生下他后便去了广州并且改嫁,因无力抚养,将李经纬送到孤儿院。十多岁时,李经纬跟广州一位远房亲戚学修水电,经常是一手扛着*,一手骑着单车在街上跑。
1954年,15岁的李经纬在三水县印刷厂当起排版学徒工,一边拣字一边学认了一些字,几年之后,竟然当上了副厂长。在印刷厂待了7年后,李经纬因为在篮球场结识三水县武装部一位领导,被提到县体委当副主任。一干便是十多年。穷苦出身,和底层的磨难,让李经纬异常努力。彼时粮食紧张,按票定量供应,而运动员的食量大过常人,常常吃不饱。李经纬便问粮食所的朋友有没有解决办法,最终把大米换成米碎,可以变成双倍的量,却是没想到用一些米碎和大米一起煮,让运动员们吃上了饱饭。
1973年,32岁的李经纬被平调到濒临倒闭的三水酒厂当副厂长。在当时,这实在称不上是一桩好事。不过,命运其实让他赶上了好时候。日后人们会发现,这段时间成为中国企业史上不可忽略的节点,正是1980年代初期,集中诞生了联想、海尔、万科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因为地理位置天然是中国跟世界接触最重要的窗口,彼时广东正被时代推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而包括电视、冰箱、啤酒等在内的轻工业,则是开放前沿的前沿——中国第六、第七个五年计划(1981-1990年)均提出,集中对消费品工业进行投资。在广州,从1978年开始的5年里,轻工业产值就增加了一倍。
在一个相对开放之地,李经纬所有的聪明与勤奋都得到了爆发。李经纬先是做米酒,带着厂里几个年轻人,背着酒沿着邻近的佛山、广州等城市一个一个酒楼地推销。后来他又鼓捣出“猫头鹰”牌礼品酒和“强力”牌啤酒,凭着同样的办法,硬是将这两种酒打造成当地的“名酒”。
穿针引线与28万元大冒险
最后的罐装过程更有趣:通过健力宝一位总工程师的老同学关系,首批200箱健力宝,是在其后来重要的竞争对手——深圳百事可乐公司的生产线上偷偷完成罐装的。
关于健力宝是怎么诞生的,坊间流传着多个版本,那都是“神化”。
真实的故事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体委为改变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落后状况,专门向国内各研究院所下达一批研究项目,其中包括运动型饮料。随后,广州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发出一种“药水”,可以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领衔这项研究的是欧阳孝、黄协荣、陈新凎等几位教授和研究员。成果出来后,他们找到广州当时最大的汽水生产商亚洲汽水厂,想合作生产,但被拒绝。接着又找了当地啤酒厂,还是拒绝即便是现在,科技成果如何转化成产品依然是一个普遍难题,更何况改革开放初期。
一次聊天时,欧阳孝无意中和当时在广东省乒乓球队任主教练的区盛联聊起来,区当即说,“我表哥在三水搞酒厂,你们要不要去试试?”欧阳孝、黄协荣等一行五人,坐着公共汽车就去了三水酒厂。双方一拍即合,李经纬答应提供资金支持。
其实,当时的三水酒厂并不富裕。区盛联至今依然清晰记得酒厂如何之破:地是不平的,客人来了坐的是条凳,连个靠背椅都没有。但李经纬非常珍惜这次机遇,每次科研人员下厂,都好吃好喝地招待。区盛联开玩笑说:“当时我真担心,把这个小破厂给吃穷了。”
研发组成员之一、时任药剂师的黄协荣说他们前后花了三个多月,做了一百三十多个试验,最终获得满意的结果,做出了健力宝汽水。不过,怎么卖出去,大家都没底。此时,体委副主任的经历给李经纬带来了福音——他从体育系统获得消息,国家体委正在为首次出征洛杉矶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准备饮料。但是,初步选定的饮料就有四五种,健力宝作为“新兵”,要想获得青睐并非易事。
恰在这前后,区盛联调到广东省体委外事处,他了解到,第11届亚洲足联代表大会将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召开。新的机会近在咫尺,通过他的再次牵线,健力宝可以送到亚足联会议上。但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反对,厂里很多人不理解:饮料与足球会议有什么关系?健力宝刚刚问世,一分钱还没赚,为什么要先让那些不相干的洋人白吃白喝?但李经纬坚持。几天内,设计商标、题写名字、工商登记,一切迅速完成。李的强硬,可见一斑。他在日后多年,也始终保持着对健力宝的这种强大控制力。
李经纬的新想法与让想法落地的能力,也从彼时就露出端倪——他提出一个大胆建议,用当时极为新潮的易拉罐包装健力宝。那时候国内尚无一家易拉罐生产企业,而三水酒厂也没有这种罐装线。但后来,李经纬硬是说动一家香港企业,在距亚足联大会开幕仅有3天的时候为健力宝定制生产了小批量的易拉罐。
最后的罐装过程更有趣:通过健力宝一位总工程师的老同学关系,首批200箱健力宝的罐装,是在其后来重要的竞争对手——深圳百事可乐公司的生产线上偷偷完成的。那次“秘密行动”,为了不泄密,饮料是先在三水配好,再拉到深圳去的,罐装时的工人,也用的是自己人。对于这一点,许多人并不知道的,也是在N多年之后才知道这事情。
有着非一般人的魄力与胆色
刚刚诞生的健力宝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并在1984年8月随着中国队的出色成绩而大放异彩。特别是当健力宝赞助的中国女排击败东道主美国队,实现“三连冠”时,形容健力宝为“东方魔水”的新闻全球疯传,这种橙黄色碳酸饮料一夜成名。
人们后来才知道,健力宝这是一次多么孤注一掷的冒险:健力宝的初始资金总共只有28万元,而且这28万元还是一笔贷款,本来是用于为强力啤酒购买机器设备的。但这笔钱,最终被李经纬全数砸到奥运会上。毫无疑问,这在当时堪称惊世之举。没有人知道李经纬如何作出并且坚持了这么疯狂的计划,如果这决定放在现在也未必有人如此的魄力与胆色。
洛杉矶奥运会后,甜蜜的麻烦随之而来,国家队的队员们纷纷要求喝健力宝。当时国家13支运动队,每年饮料费6000元,摊下来只够每人每年一箱健力宝。如果健力宝要赞助,一年得送出去26万元的货。当时健力宝公司账面销售利润不过几万元,李经纬们出差也只能睡招待所的地下室。这么大手笔的赞助,不可能获得三水上下的应允——要知道,酒厂毕竟还是国企,钱不能乱花,而此前的奥运会赞助已经在当地掀起狂澜,非议者众。
一开始李经纬也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干脆“先斩后奏”,签下赞助协议。幸运的是,中国女排、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在国内和国际比赛上接连大放异彩,健力宝随之声名鹊起。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举行,尝到赞助体育赛事甜头的李经纬再出大手笔,以250万元的价格买下六运会的饮料专用权。这250万元,相当于当时三水县几家大企业加起来的全年利润,而健力宝自身还在偿还买设备和基建欠下的贷款,盈利并不多。李经纬由此引来三水上下批评一片。
然而,六运会结束不久,健力宝举行订货会。才开了两个钟头,订单就达2亿元。三年后,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故事再次重演。李经纬再次顶住压力,以一千多万元的代价成为第一家赞助亚运会且赞助额最高的中国企业。故事的结果,李经纬再次赌赢了——1990年,在郑州举行的全国糖酒商品秋季订货会上,健力宝的订单几天之内就高达7.5亿元,占整个订货会合同金额的1/4。
1984年,健力宝的年销售额为345万元,第二年就飞窜到1650万元,再一年达到1.3亿元,此后15年间,它一直是“民族饮料*”。在最紧俏的时候,三水县到处是全国各地前来拉货的大卡车,一车皮健力宝的批条就被炒到了2万元。健力宝的崛起,意味着中国饮料市场的春天到来。同时,受其刺激,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相继冒出无数**小小的饮料工厂和食品、保健品工厂,“珠江水”和“广东粮”北伐中国的时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