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学中医,确实读书不在多,而在精,思维方式很重要,前提是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像徐灵胎一生读的医书上千本,批注的就达几百本。今天小编推荐几本经典的中医方面的书籍,欢迎参考。

  1.《明清临证医话精选》

  本书乃郭博信主编,主要精选了明清医家中切于临床的医话。医话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智慧的结晶。医话短小精悍,是著者有感而发,信笔写来,直抒其辩证用药的思路,使人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洞察中医的奥妙,每读医话,仿佛有名师在侧,指点迷津,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获益良多。这里选取两个医话中的部分内容供大家赏析,如在(《煎法失度其药不效)》一文中讲到了煎药的法度,“大抵表药以气胜,武火骤煎;补药以味胜,文火慢煎。有只用头煎不用第二煎者,取其轻扬走上也;有不用头煎只用第二煎者、第三煎者,以煮去头煎,则燥气尽,随成甘淡之味,淡养胃气。微甘养脾阴,为治虚损之秘诀”,医者不可不知。又如在(《治泄泻宜加风药)》一文中曰“盖谓风主木,木克土也,宜散风之药,防风、羌活、葛根、薄荷之类”,讲到用风药治疗泄泻,这也是临床比较常用且有效的治法,但容易被绝大多数医者所忽略。

  2.《东皋草堂医案》

  本书作者为清代王式钰,字仲坚,为儒学世家,其人“博学善属文,名重词坛久”,曾被诏博学鸿词而未就。后以医为业,并与当时名医程郊倩和喻嘉言的交往甚密,常师事之,得以请益咨询,加之勤奋聪明,医术由是精进,名燥吴门。首先说说给这本作序的程郊倩,他在自序中提到“医如仲坚之读书明理,方不为费人之医”,说明王式钰在当时还是非常靠谱的医生。我心里一直比较疑惑,为啥像老程这种中医大家,又一大老爷们儿,为啥取个女人的名字,哈哈。程郊倩写过了一本《伤寒论后条辨》,其论每有精辟之语,感兴趣的同道也可以买来读读。那我接着介绍这本《东皋草堂医案》,作者曾治“一老人向多火症,或咽喉肿痛,或两目肿赤,或口舌生疮,或头疼齿痛”,诊其脉“上盛下虚,两尺脉浮而无力”,辨为“命门火衰,龙火飞腾”,用“附子1钱,肉桂8分,山楂2钱,枳壳7分,熟地2钱,丹皮8分,泽泻6分,山萸1钱,茯苓8分,山药1钱,浓煎浸冷服之,以剂霍然”。又如治“一人善啖,不为肌肤每食必汗,常患伤风,夜则发饱不安,右关浮数,按之则涩,问其向来所服何药,大都理中加黄芪、桂枝之类”,曰“凡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以成荣卫者,脾胃之阴也。今善啖是脾胃之阳未常伤也,只因脾阴不足不能散精,故不为肌肤多汗,而易伤风儿”,用“山药、石斛、扁豆、五味、茯苓、白芍、莲肉、枣仁、广皮、山楂,二十剂而愈”。所以,此医案对于培养中医临证思路、提高临证素养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3.《易氏医按》

  本书易氏医案18则,主要为内科及妇科疾病,卷末附自制经验方11首。每案先列证候,次述治则方药,再以设问和作答的方式辨析医理,体现了作者临证脉证合参、用药精到的特点。易思兰治病经验丰富,思维独到,认为“治病贵先识病性”,每证必据脉求因,审因辨证,推究传变,定方用药。治法以开郁为先,补益随后。推崇古人“越鞠汤”,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四神散”(香附1钱 乌药1钱 苏梗5分 甘草3分 抚芎3分 白芷5分 当归2分 白术3分 神曲3分)、“畅卫舒中汤”(香附8分 苏梗5分 苍术8分 贝母8分 连翘5分 抚芎6分 神曲1钱 沙参1钱 桔梗4分 南木香半分)等方。作者治“患膈满一人,其症胸膈胃脘饱闷,脐下空虚如饥不可忍,腰腿酸痛,坐立战摇,日夜卧榻,大便燥结,每日虽进清粥一二钟,食下呕酸吐水,醋心,众作膈治,二年不效。诊得左右寸关俱沉大有力,两尺自浮至沉,三候俱紧,按之无力,有摇摆之状。曰:此气膈病也,须开导其上,滋补其下,兼而行之可也。遂以畅卫舒中汤投之,每日空心服八味地黄丸百粒,服二日,嗳气连声,后亦出浊气,五日可以坐立,啖饭二碗,服药至二七,动履如常”。读完此书,掩卷深思,真如卷后所说,读后开人心眼,真明医也。

  4.《太史医案初编》

  本书作者为清代医家黄宫绣,黄氏注重实践,探求真理,故其著作,都以“求真”冠名,如《脉理求真》、《本草求真》。其研究本草,论述药性,也是“复不厚今而废古,惟求理与病符,药与病对”。这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事求是的治血态度,为后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太史医案初编》时隔几百年重新出版,真乃吾辈之福。黄宫绣的脉法,不是在《脉理求真》里写写就算了,而是真刀真枪拿来解决大问题,起沉疴。可以说,研读《脉理求真》,确不读《太史医案初编》,便成了无的之矢。单指脉法是黄氏独特的诊法,其文名言:“至于诊脉,余多用一食指触诊。若诊关而用三指并按,则关反被两指牵滞,而脉失真不实。”如黄氏治一僧人,“身痒异常,屡服驱风败毒之药不愈。诊其脉左寸关尺俱各平静,唯右脾脉冲突异常。此乃内气不清,故尔外气不静。用茯苓3钱,半夏2钱,木香8分,广皮5分,川朴1钱。二剂而痒自平”由此可见瘙痒一症,须看内气清肃,则外气始治。若内气不清,纵用羌活、防风、荆芥、蝉蜕之药,其风终不克除,而其痒终不克止。又如有关奇经八脉的用药,历来虽有倡论者,然诊脉而见奇经八脉之病,却很少有人提及,以致后学无所适从。黄氏遵《脉经》中所述脉法,诊出奇经脉证,用奇经药品,而获痊愈,足证奇经八脉确有脉证、药证可循。如卷四治阴维虚损之心痛,卷三治督脉病脊柱痛,俱先述脉形,细致确凿,以印证经典,后用专药,准确对症,而效如桴鼓,此非熟读古书者不能。

  5.《唐宋医方钩沉》

  本书乃潘华信、王莉编著,其书选唐宋医书中关于中风、时病、虚劳、咳喘四门的主要方剂加以分析,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其中医理论发挥及药性阐述,多有发人深省之处,对读者在临床中正确选用唐宋古方,从而提高的临证水平有重要意义。下面列举最常用的一味中药,来说明唐宋医学与后世的不同。与丹溪诟病《局方》滥用香燥的观点恰恰相反,唐宋医方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重用甘寒滋润,其中以生地黄为最,它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科,奠定了养阴生津、沃焦救焚的治则,早清代叶、薛、吴、王有千年之久。如《圣惠》:“治热病,心胸烦热,口干,皮肉黄,宜用生地黄煎方。生地黄汁、生栝楼根汁、生麦冬汁、生藕汁、蜜、酥”;《外台》:“治天行肺热咳嗽,喉有疮,地黄汤。生地黄、玄参、芍药、柴胡、麦冬、贝母、竹叶、白蜜”等等。时病用甘寒自然汁,特别是生地黄汁的大量普遍应用,是宋前后任何历史时期所不可比拟的。另外在重证的抢救上,强调“不计时候,频频服”,已萌发有中医学发展史上从来所无的“补液”旨趣,但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地黄在宋以前的临床应用,绝非今日养血益精,育阴清热之限,还可补土健胃。如《千金》地黄散“主益气调中补绝,令人嗜食除热”;《圣惠》“治劳热咳嗽,四肢无力,不能饮食”,用生地黄汁、蜜、青蒿汁三味,方中青蒿清热,白蜜养胃,生地黄汁清热润肺,健胃补中。地黄补土健胃的学验,是宋以前长期医疗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弥足珍贵。书中还有用生地黄治疗咳嗽痰多、慢性咳喘而虚羸者,类方甚多,不胜枚举,同道可自行阅读。总之,对唐宋医学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工程,需要我们中医人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读书,必须配合临床。不临床而读书,只会学到些想当然的医理。只有从临床上回来,再读医书,如此循环往复,则才能医理与临证豁然贯通。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如此方是病家之福。以上是我双十一推荐的书籍,希望各医林前辈大德读完我推荐的书籍,能够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