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导读:没有人会为你的贫穷负责,却有人为你的富有而喝彩!所以不要活在别人的嘴巴里,做好自己!有路,就大胆地去走;有梦,就大胆地飞翔;前行的路,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下面是小编为你推荐的高考1977电影观后感。
今天有机会来华师大看了《高考1977》这部电影在上海的试映。想着这样一部主旋律的片子时,心中还是多少有些顾虑的,可随着影片中这些在伊春的冰冻土地上挥洒热血青春的年轻人几次心潮的起起落落后,如果要给电影一个五星评分的话,尽管还有不足,但我还会毫不犹豫的给她四颗星。这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我坐在电影院里,看最早的一场,情节时不时地扎着我,提醒我: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孩啊!
当我回来告诉每一个遇到的人,这部片子必看时,他们显得有点惊讶:你一个压根没有这段历史记忆和经历的人哪来的共鸣?没有共鸣又哪来的感动?
我回答什么呢?只能一遍遍地催促他们:无论如何一定要看。
这个世界还是人情味重要,陈琼他爸不和老迟谈人生理想政治大义,他们谈感情,谈做父亲,在身份情感上潜移默化你;
也如后来老迟问改卷处的领导,关于陈琼她爸私刻图章:如果是你孩子,你会这么做吗?领导回答“会”,老迟贼贼地一笑:我也会。
这当然是虚构的,但我宁可看到这样掺假的美,多温馨啊。这世界并非什么都是讲理的,还要讲人情味。
这样有历史背景的民生大片有几个套路,比如说肯定会有一两个人是要死去的,其中又有几个高潮起伏的,光是记录性质也不是个事儿,女人要显一下的,这样才显得主题深刻宏大叙事又不乏一点说头,本片也不例外。
但剧情还是让人牵肠挂肚,强子满怀信心去徐汇区高考报名处报名,却被告知得原工作单位开证明,可这一来一去就会耽误考期。我开始为他担忧,十分理解当晚傻坐在墙角的强子。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再等一年。而那些有志青年已经等不起了,11年蹉跎岁月啊。
再就是一伙人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坐拖拉机赶火车去考场,却不想拖拉机中途故障。他们一路奔跑一路挣扎,摔倒的不让同伴扶,掉东西的自有同伴帮忙捡起,狂奔呼喊,简直到了生死关头。火车,到了时间就要开,阿三和老婆都朝火车站长的老爹跪下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依旧赶不上。他们顿时倒在地上,我相信这一刻的他们脑子一片空白,看着前脚刚离开的火车,汽笛声,浓烟飘,赶不上,只能再等一年。
我一度以为事情就这么发展了,或许是再等一年。当我已经做好准备看悲剧时,转机出现了。
先是黑龙江农场给强子发来了电报,说是给他报了名要他速回赴考;然后是当大家都绝望时,老迟开了车来接他们了,准时把他们送到考场。
那一刻,我哭得唏哩哗啦。
这是等了太久憋了太久又极有才华的一代人,他们握着白色的准考证,穿着厚重的大棉衣,心急火燎地进入考场。可如今的我们呢?
我想,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当年的高考。我却几乎没怎么想,可能是没有相似处吧,然而我知道,要是我遇到这样的事——气喘吁吁的话一定是考不出来的,老师家长也会千交代万嘱咐,从容进场答题,看来时代真的变了,高考早已不是那件惊心动魄的事了。
有好多话想说,不得不提孙海英,老戏骨的实力快要遮住了所有年轻演员的光芒,将影片中这位一口东北腔的语言幽默顽固到可爱的革委会场长发挥的淋漓尽致,为这部本来沉重的电影现场带来好几次的笑声,有观众一次次的热泪盈眶,有最后女主角考入北大后观众爆发出的由衷的掌声,当然也有坐我后排的几个疑似香蕉人的中途退场(这几个满嘴英文的中国孩人中途退场,电影对他们似乎没有吸引力,我更愿相信他们是因急事离去)。
感谢电影导演有决心和想法去触动一个时代的话题,去解开长久的藏于老一代人们心中的一个心结,去唤回他们那段回忆。然而我更想谈另一个话题,关于亲情关于父爱。动容于女主角陈琼和她父亲间的戏,久久不能忘记。当女主角怒吼着喊出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的同时,我有些怀疑这一幕的真实性,就算看完很久仍然心存疑惑,一位父亲到底该不该被原谅?
父爱如山
几个十年到底能不能将一件事情永久的埋葬,对于那段不愿被提起的混乱不堪的历史,我庆幸自己没有亲身经历,难以想象那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十年啊,是血雨腥风吗?是人性被极度扭曲?人作为一个个体所受到的屈辱和践踏到底有多严重,我不敢去想象,但我想知道就算曾遭受了再大的磨难,该不该去怨恨一个人,尤其是当这个人还是身养自己的父母。是该划清界限还是咬紧牙关支持着对方。女主角那么纠缠的始终不肯原谅父亲的,是父亲被打为反革命分子所带给自己的苦难,或许会有人说当局者迷,所以置身事外的我才可以这样评判,“黑五类”所承受的不公正与歧视是时代给予你的伤而不是你那位同样遭受着失去身份失去亲人失去生活几乎失去了一切的父亲,作为飘萍般的个体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显得如此的无力和渺小,或许一个小小的插曲就会如蝴蝶振翅般带来完全不同的结局。这样的艰难时世下,连最亲的父女都不能站在一起相慰藉,还有什么更大的伤?
最后,我想片尾也许会是这样结局吧,一种像《百万宝贝》那般给人一个郁闷的想骂娘的结尾,一伙年轻人无望的看着火车开走,仿佛有人在上天嘲笑的说“你丫再努力也照样完蛋!”;另一种,场长开着拖拉机送他们进入考场,他们终于赶上了这场人生中重要的考试,镜头拉长,随着老场长目送着他们走进考场,出字幕。这时结束也算给人一个充满希冀的结尾;然而感谢导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温馨的结尾,从场长与招办负责人间关于陈琼成分问题的秘密对话,让我再次感受到长辈对晚辈的期待之情,“私刻公章这种罪你敢不敢干?为了我女儿我就敢”那种发自真心的生怕下一代再被耽搁的呵护溢于言表。
在《高考1977》中,装有高音喇叭的高架,是导演设计的一种象征,象征着威力巨大的组织。高音喇叭掉下来砸死人,象征着这一力量最终会带来灾难。但是让小根宝挺身而出救人并死亡,缺乏铺垫和逻辑性。挺身而出救人,是来不及思考的,只能是一种本能。小根宝有这样的本能基础吗?他平时有过类似的仗义行为吗?他和被救对象的关系特别铁吗?没有,至少没有很清楚地交代过。
也许让一直挑战组织的张国强(周大勇扮演)去死,更符合逻辑(他就站在高架下面),也更富有象征意义(挑战组织没有好下场)。
中国的电影有个毛病:喜欢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同样死一个人,也要选择死于英勇抢救别人,而不是死于普通意外事故。
在影片的最后,潘志友(王学兵扮演)提前离开考场,放弃高考,连老迟都觉得意外。潘的理由是留下来和老迟一起建设农场。即使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样的人物,这种人物也不具有典型性,更何况这违背了整个影片的逻辑。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要扎根建设农场,难道就不能去读大学了吗?读了大学掌握了科学知识,不是能够回来更好地建设农场吗?中间不就离开三四年的时间吗?所以,编剧设计潘的这个举动也是为了塑造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结果反而破坏了影片的真实性,损害了影片本来的教育意义。
导演对于老迟(孙海英扮演)的台词不断引起笑场觉得难以理解。实际上,老迟让孙海英来扮演是个败笔,或者说孙海英刻意假装出来的拿腔拿调是一个败笔。
老迟这个人物本来应该是很出彩的。老迟的转变也是有铺垫的,被陈琼的父亲(赵有亮扮演)训斥;愿意让潘报名高考,却拉不下面子,于是把图章扔在潘的桌子上,让潘自己在报名表上盖图章;小根宝死后沉痛的表情,大喇叭从此停止广播,等等,其转变还是有逻辑、有基础的。
老迟应该是一个沉默寡语的人,但一字千钧,不容置疑,不容挑战。少言,反而能够产生一种悬念,一种无形的压力,人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知道他下面会做出什么举动。这样反而能够体现组织在生活中的巨大存在。但现在一个喜剧式的赵本山式的演员破坏了这种意境。
藏于影片中的一个个小细节也如涓涓细流般沁入人心,两个偷书的年轻人被抓进警局,被放出来时一名警察还给他书包时在里面偷偷塞进教科书,片尾老场长那段如自言自语般对着空荡的农场广播高考成绩时,那种如自家孩子评上三好学生向邻居显摆时明明心里高兴,还要捎带的骂上几句“这个小犊子不成气”的恨铁不成钢的父辈才有的得意之感,真是让人面带笑容的时候还能心生温暖,感谢那些默默的在他人危难之时能一伸援手的人,感谢那个时代中让人温暖的人类所有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