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书单推荐

  六月,送你一张无法取舍的书单,书友们,赶紧来收藏吧!

  1、梅赛德斯先生

  〔美〕斯蒂芬·金 著

  世界小说之王斯蒂芬·金近年来首部侦探小说;

  2015年爱伦·坡奖最佳小说奖得主

  霍奇斯侦探三部曲首曲

  简介

  早春的黎明,美国某小城的求职大会,一辆灰色梅赛德斯冲进了排队的人群中,造成多人伤亡。肇事车辆被弃置在几个街区外的小巷中,凶手却始终未被抓获。

  当年负责调查此案的霍奇斯警探如今已经退休。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署名为“梅赛德斯杀手”的信,信中提供的许多细节均与警方掌握的资料相符。信真的是凶手写来的吗?如果是,他的目的又是什么?霍奇斯决定抓住这难得的线索,与这位梅赛德斯先生玩一局猫鼠游戏……

  本书是斯蒂芬·金以霍奇斯为主角创作的侦探小说三部曲的首部,获得二○一五年爱伦·坡奖最佳小说大奖。

  作者

  斯蒂芬‧金 ,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市,后在缅因州州立大学学习英语文学,毕业后走上写作之路。自一九七四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魔女嘉莉》后,迄今已著有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两百多篇短篇小说。其所有作品均为全球畅销书,有超过百部影视作品取材自他的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肖申克的救赎》。

  一九九九年,斯蒂芬‧金遭遇严重车祸,康复后立刻投入写作。二○○三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其后又获得世界奇幻文学奖“终身成就奖”和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爱伦·坡奖”的“大师奖”。

  2、美国鸟人

  〔美〕洛丽·摩尔 著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 《出版人周刊》年度好书

  “自卡佛以来最好的美国作家之一,洛丽·摩尔是一个可怕的天才。”

  ——朱利安·巴恩斯

  简介

  《美国鸟人》是洛丽·摩尔出版于1998年的短篇小说集,作家描摹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孤独、不幸、迷失和无所不在的虚无,不无同情地刻画了人们的努力与徒劳。

  书中有人到中年、失败沦落的好莱坞女演员,发现芝加哥并没有给她带来重生的希望;和女学生有地下恋情的大学教授发现自己其实一直爱着一个同龄人,陷入中年的抑郁;一对母女结伴去爱尔兰亲吻巧言石,女儿在恐惧和崩溃中发现母亲一直在小心掩饰自身的无能;一个为癌症和死亡阴影笼罩的中年女人,试图通过搬家来掩盖自己的焦虑,却发现浣熊已经占领了她的新居;一对突然因幼子的癌症被抛到儿童重症病房区的中产阶级夫妇,他们第一次彻底对命运和中产阶级的生活价值产生怀疑;因为过失导致友人之子意外身亡的女人,如何和一群尖刻的学者们在一个隔绝的山间酒店共度一段时光……

  洛丽·摩尔用绝妙、黑色的语言刻画了美国生活中最孤独的心灵,同时也不乏温情地挖掘了日常生活中最惊人、非凡的细节。

  作者

  洛丽·摩尔,1957年生于纽约州,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创意写作系,1983年凭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自助》奠定其在美国文坛的声誉。之后她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就像生活》《美国鸟人》,以及长篇小说《字谜游戏》《谁将开办青蛙医院?》和《门在楼梯口》等。她的短篇小说《你也很丑》被约翰·厄普代克收入他主编的《二十世纪美国最佳短篇小说》。

  洛丽·摩尔曾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创意写作30年。2013年起开始在范德堡大学任教。此外她还在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教授创意写作。

  2006年,洛丽·摩尔被推选为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成员。

  她最近的一部作品是出版于2014年的短篇小说集《树皮》。

  3、门在楼梯口

  〔美〕洛丽·摩尔

  在这部令人难忘的小说中,摩尔用朴素、忧郁的目光窥探了她的主人公们的内心,他们的恐惧和失望,他们隐蔽的渴望,还有他们在面对逼近的厄运时,那转瞬即逝的坚持梦想的努力。

  ——《纽约时报》

  简介

  《门在楼梯上》是洛丽·摩尔于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透过女主人公塔西·柯尔津的眼睛,叙述了她二十岁这一年的遭遇,反映了青春的迷茫、困顿和躁动。

  塔西来自美国中西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个奇思异想的农场主,种植各种形状可爱的小土豆。在去保守的、中产阶级氛围浓厚的特洛伊小城读大学之前,她的生活里没有出租车,没有中餐,当然字典里也没有“种族歧视”这些词。

  塔西寻到一份兼职,为一对中产、宣称不育的白人夫妇照看他们领养的混血小孩,她也逐渐接触到特洛伊隐蔽的种族主义,并结识了高大英俊的巴西男友雷纳尔多。

  塔西在混乱的学业和忙碌的生活中憧憬着自己的明天,然而这一切很快因为爱德华夫妇的真实身份被揭开而终结——这对夫妇因为过去的一场疏忽,被剥夺了为人父母的权利,他们隐姓埋名想要重新开始的计划也被冰冷的现实击碎。

  与此同时,始终保持神秘的雷纳尔多选择不告而别,而塔西的弟弟也即将把自己送上战场、接受轻率的死亡。塔西在成人世界的门口,为生活令人愤怒的真相和秘密而悲伤不已。

  4、加薪秘诀

  [法] 乔治·佩雷克 著

  简介

  “经过深思熟虑鼓足满腔勇气您决定去见您的上司请求加薪”,《加薪秘诀》一开篇就开宗明义。随着乔治·佩雷克引人发笑的叙事和势不可挡的逻辑,读者如同在观看一场真正的障碍赛跑:一次次对会面的忐忑预想,一次次失约后的腾挪跳跃,焦虑持续加剧而希望越来越渺茫。

  《加薪》起先是乔治·佩雷克写于一九六七年的广播剧,其文本翌年以《加薪秘诀》为题在杂志上发表,不加任何标点;一九七〇年,该剧由马塞尔·居维里埃(Marcel Cuvelier)首次搬上舞台。

  作者

  乔治•佩雷克(eorges Perec),法国当代先锋小说家,一九三六年出生于巴黎一个原籍波兰的犹太家庭,童年在美丽城街区度过,一九六七年起成为文学实验团体“乌力波”(Oulipo,潜在文学工场)的成员。他的第一部小说《物:六〇年代纪事》出版于一九六五年,荣获雷诺多文学奖。《W或童年回忆》出版于一九七五年,这是一部自传体片段式写作的小说。三年之后,《人生拼图版》出版,荣获当年的美第奇文学奖。佩雷克于一九八二年在巴黎近郊去世。

  5、默尔索案调查

  [阿尔及利亚] 卡迈勒·达乌德 著

  本书荣获二〇一五年度龚古尔首作奖

  简介

  “今天,妈妈死了。或者昨天,我不知道。”一九四二年,加缪在他的首部小说《局外人》开篇写下了这样著名的句子。七十年后,阿尔及利亚作家卡迈勒·达乌德在他的首部小说《默尔索案调查》开篇写道:“今天,妈妈还活着。”

  加缪的主人公就叫默尔索,他在海滩上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受到审判,而那个被他杀死的人,在书里连名字都没有,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卡迈勒·达乌德展开了他的调查,他的主人公就是被害者的弟弟。被害者第一次有了一个名字,他叫穆萨;七十年来,只有弟弟和妈妈记得他,搜寻着证据,保存着关于他的蛛丝马迹。他曾是怎样一个人,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作者

  卡迈勒·达乌德(Kamel Daoud),法语作家和记者,一九七〇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迈斯拉城。他于一九九四年成为《奥兰日报》的记者,此后担任该报主编,并为多家媒体撰写专栏。二〇一一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弥诺陶洛斯504》曾入围龚古尔短篇小说奖,二〇一三年,他出版了小说《默尔索案调查》,荣获次年的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小说奖和五洲法语文学奖,被入围龚古尔文学奖,最后仅以一票之差落选;二〇一五年,这部小说荣获龚古尔首作奖,并被改编成戏剧,在阿维农戏剧节上演。

  6、通往威根码头之路

  [英] 乔治•奥威尔 著

  奥威尔首部成名作

  研究奥威尔的必读书

  《卫报》“史上百部英文非虚构”入选作品

  这本书让乔治•奥威尔的名字第一次广为人知

  如果没有《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就没有《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

  简介

  威根,英格兰北部业已衰落的矿业城镇,英国早期工业化的象征。一九三六年一月,受出版人维克托•格兰茨委托,时年三十三岁的乔治•奥威尔只身前往伯明翰、曼彻斯特、威根、设菲尔德等地进行阶级状况调查。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他混迹于当地的煤矿工人、流浪者等群体之中,与他们同吃同住,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当年十二月,他交出这部别开生面的非虚构作品——《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其时欧洲正处于二战前夜,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世界大战毫无准备,但左翼思潮与右翼思潮的舆论交锋却已愈演愈烈。通往威根码头之路,到底是通向*,还是奴役?身处云诡波谲的历史现场,乔治•奥威尔即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其时英国兰开夏郡、约克郡煤矿工人工作、生活状况的调查体验记录,第二部分则引出*理念及其运动,阐述*在改善工人阶级生存状况方面的可能作用,并检讨其时英国*运动的成败得失。奥威尔在书中忆及自己的童年生活及在缅甸殖民地的工作经历,坦陈自己由统治阶层一员转变为坚定的*者的心路历程,呼吁英国各阶层搁置成见,团结一致,以改善底层人民生活,对抗其时声势日盛的法西斯主义。

  写作本书期间,奥威尔的走访调查活动引起当局警惕,英国情报部门为此对他进行了长达十二年(1936—1948)的监视。

  7、没有地图的旅行

  〔英〕格雷厄姆·格林 著

  二十世纪最优秀的游记之一。——《独立报》

  任何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不会质疑格林此次旅行的价值。——《卫报》

  简介

  三十岁的格林无法忍受婚姻令人窒息的压力,邀请年轻的表妹陪他去西非探险。这是格林首次离开欧洲,他们需要徒步穿越长达三百五十英里的森林,这片森林横跨两个国家,一个是贫穷的塞拉利昂,另一个是受战争影响最深、为被解放的'奴隶而建立的*利比里亚。他带着一队脚夫,从塞拉利昂的红土地来到大巴萨的海岸,开始了解这片未受西方殖*义侵害的地方。在此次旅行中,他希望能远离文明,探索非洲的“黑暗之心”。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作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从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毕业后,在《泰晤士报》担任副编辑,因《斯坦布尔列车》而声名鹊起。1935年,他穿越利比里亚,回国后写成《没有地图的旅行》。

  1938年,他探访墨西哥,报道当地宗教迫害,完成《非法之路》及著名小说《权利和荣耀》。1941年,他进入英国外交部并被派驻塞拉利昂,此后以西非为背景创作了小说《问题的核心》。战后他卸下公职,四处旅行,足迹遍及南美、东欧、亚洲和非洲,同时以*投稿人的身份继续发表著作。

  格林著作丰富,包括二十五部长篇小说、四部游记、六部剧作、三部自传、四部童书、数本短篇小说集,以及诗集、评论、报道等。他的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获奖无数。格林曾被授予“英国功绩勋章”和“荣誉勋爵”封号。

  8、我亲爱的玛德莲

  [法] 芭芭拉·康斯坦丁 著

  幽默逗趣的法式疗愈小说,让人压抑不住嘴角的笑,又忍不住心头微微的酸。

  简介

  法国年度畅销小说,热卖超过14万册

  2010年法国Charles Exbrayat文学奖

  2010年Confidentielles女性读者小说奖

  2010年法国文化部春季20本最值得推荐翻译的小说

  ‧ 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的早熟男孩;

  为了寻找真爱而执着于缩胸手术的年轻女人;

  不得不放弃亲生儿子,悔恨一生的老太太;

  还有一个想挽回初恋女友的男人……

  11岁的汤姆和妈妈住在破烂的拖车屋里,家里没东西吃的时候,他会到邻居的菜园里偷几颗马铃薯或番茄。他最喜欢造访的一处菜园里,主人养了一只看起来很凶的三脚猫。

  但是,这天他决定去另一处菜园探险,看见的不是猫,而是一位好老、好老的老婆婆。

  老婆婆摔断了腿,小汤姆救了她,老婆婆说她的名字是玛德莲,拜托汤姆在她住院时,帮忙照顾她养的一只老猫和一只老狗……

  这是一个关于亲情和救赎的故事,渴望家庭温暖的小男孩,遇见失去至亲的老婆婆,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慰藉;而这份奇妙的祖孙情谊修补起一个破碎的家庭,让人回想起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作者

  芭芭拉·康斯坦丁,1953年于法国尼斯出生,自小热爱大自然,喜欢自己种些花花草草,同时也是位爱猫的作家。曾经写过剧本,也当过陶艺家,工作之余便埋首写作,她想为那些不把读书视为必需品的人写作,希望写出逗人开心的故事。她的作品带着奇幻风格,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性的关怀,兼具幽默与深度,个人色彩浓厚。

  她不喜欢冗长的段落,读她的书就像参加一场鸡尾酒派对,主人精心选择材料,混合对生活的热爱,调出口味独特的鸡尾酒,人人都可以轻松享用。

  目前与她的三只猫住在巴黎。

  9、红豆生南国

  王安忆 著

  《长恨歌》后十年,王安忆再写都市人间绵绵情缘;

  恩欠,愧受,困囚,原罪,蛊——这名字就叫相思。

  简介

  《红豆生南国》是著名作家王安忆2017年最新中篇小说集,收入《红豆生南国》《向西,向西,向南》《乡关处处》三部中篇小说。三部小说的故事分别发生于中国香港、纽约和上海,讲述了生活在这三个城市的“都市移民”的故事,他们的青春,爱与孤寂。

  作者

  王安忆,生于1954年,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在《儿童时代》社任编辑。1980年参加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年底学习结束回原单位。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2004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