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读后感2000字(一)

  看《高祖本纪》时有一处令我印象深刻,当陈胜吴广起义的风波席卷到沛县时,萧何曹参都因为怕起义失败,秦军会杀害自己的家庭,而并没有自告奋勇去领导大家,这是刘邦却站了出来,并且和沛县的诸多百姓阐明局势,号召他们共同杀了沛县的官吏起来谋反,从此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投奔他,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股*。

  萧何曹参都是很有才华的人,但是由于关键时刻的畏畏缩缩,所以没有做到刘邦那个地步。但是分析当时的局势,他们的这种做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动荡的局面下,谁也不能预测起义是否会取得胜利。沛县的父老乡亲们面临起义被秦军镇压,不起义被陈胜吴广的军队攻击的危险,估计萧何和曹参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当首领,但是考虑到自己家人的安全问题,于是就顺水推舟的推给了刘邦。刘邦也不是没有家属,并且以多年后刘邦与吕后对于丞相人选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刘邦不是一般的聪明,所以说他肯定不是没有想到同样的问题,他估计有两种想法,一种像其他人一样不确定,但是他毅然选择了自己的前途,另外一种就是他对自己具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终究会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相信自己一定会带领大家走出水深火热。其实这样的一种主动与自信,正是我们生活中好多人所缺少的一种精神品质。

  刘邦当初与一群人在夜晚行走,有人向他报告说有一条大蛇挡住了,当别人都建议绕道而走的时候,刘邦却说“壮士只有向前而已,有什么可怕的?”,之后斩杀了白蛇。刘邦绝对不是鲁莽之人,如果没有充分的自信,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他斩杀白蛇,让周围人对他刮目相看,对他更加信服。

  后来在刘邦带兵打仗的过程中,智者郦食其去为刘邦献计献策。他说:领兵的将军们,经过此地的有很多。我看只有沛公是一位大人物,有仁厚长者的气度。这里他所表达的沛公应该具有两种他所看重的品质,一种是宽厚大义得民心,另外一种我想就是沛公具有充足的自信而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既不是简单而鲁莽的用事,也不是关键时刻的畏畏缩缩,即使是遭遇失败也会依然向前,这也许就是众多有才华的人,张良,萧何,韩信,曹参,陈平,周勃,臣服于他的足下,甘愿听他指挥而少有谋反之心的原因吧。

  一个领导者,重要的不在于他自身具有多少特长和才华,而在于自身散发出一种气质,能把这些有才华的人纠集起来,(或许这就是老大说我的领袖气质吧)。自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以前和我关系最好的老师在上高中之前对我说“其实你各个方面做的都不错,只是缺一点自信”,我当时并没有很在意。今天读完,一边思考一边意识到,如果想成为一个领导者连自己都对自己的想法没有充分的自信,连第一个提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底气都不足,还怎么让别人对你的想法充满信心?具有信心,身上就会像刘邦一样散发出领袖的气质。所以嘛,实现自己的梦想,首先得先从培养自信心开始。

  这就是《高祖本纪》带给我的思考。


高祖本纪读后感2000字(二)

  作为一代开启辉煌汉史的帝王,司马迁并未将其一生渲染的过分神奇。我在读过《高祖本纪》后,感受到更多的是一个人从民间奋斗到万人之上的历程。

  古人对于帝王和杰出之人的描述难以避免会融入些神话色彩,从文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君命天授"的思想。高祖的降生就是神迹,见"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本纪》)。他的天生奇相在之后仕途的初段起了不小作用,从吕公嫁女可得知,见“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高祖本纪》)。但我们又得知,刘邦原本“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又“好酒及色”,很多后人评价他时常用市井流氓来形容。司马迁在此评价是“大度”。《史记》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司马迁不掩饰刘邦的似乎不光彩的行为,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来自民间的皇帝,没有受过文化礼仪的教育熏陶。但他同时认可平民刘邦身上有不拘小节和仁而爱人,好善乐施的优点,展现出一个活生生的民间英雄人物的形象。而这些性格特点也是他成就大业所不可或缺的,可见所谓帝王之相也并非空穴来风,高祖的成功更多的还是来自自身的性格。

  刘邦最突出的优点便是善于用人。

  谈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经典的南宫论三杰。"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史记》)。

  刘邦能正确地总结了他取得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和项羽的失败教训,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必须有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人才的灵活运用是制胜的灵魂,战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军力人数等缺陷不是绝对致命,历史上从不缺乏以少胜多的例子。人才质量的高低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这正是刘邦在军事上的独到之处,优胜之术。而他手下的三杰是楚汉战争期间质量最高的人才。其中,张良是战略家、政治活动家,不仅能制订正确的战略,而且能通过自身的政治活动来实现,他的天才在楚汉战争时期独一无二;韩信是当时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天才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萧何是杰出的政治家,其治理、协调才能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而这三个独一无二的人才皆在刘邦运筹之中,战争的胜负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有人才必须保得住,保不住反受其害,刘邦在这点上相当果断利落。要保住人才,就要尊重人才,重用人才。众所周知刘邦重才是中国帝王中的典范。他对张良敬之如师,自始至终保持着这种特殊关系;他对韩信,以军权王爵相付,稳住了韩信,保证了对项战争的进行;他对萧何,推心置腹,从不怀疑。他与三杰的如此关系,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他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赏罚分明。不似项羽,封赏之章磨钝了棱角已是举棋不定。明锐发觉曹无伤的背叛后立即斩杀。因此,高祖才能以杰出人才的资源优势,战胜貌似强大的敌人,成为古今政治家寻求成功的典例。汉高祖用人之道,见解之精辟,令人不得不叹服他强大的凝聚力。

  夺得天下之后所需要的便是治天下。秦王朝的暴政和楚汉之争后已是民不聊生的局面,新政权刚刚建立还面临着很多敌对的目光。此时的刘邦发挥了他另一种才干。

  在刘邦起义之初他便懂得拉拢民心,当然,他自身也是暴政之下受害者,所以它更能体会到民心所向。当“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时,“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而“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後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於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刘邦能让众人自愿将自己推向叻统治者的地位,而不是用武力强逼。他能体谅诸县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能做到“与父老约法三章”,“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能暂退一步,还军霸上,取得诸侯的信任信服,与其约定先入关为王,时期之后称王名正言顺。能使“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做到如此,使众人敬己而服而非畏己而不敢言,谦逊如此,也是其对手项羽无法做到的。这也许正是刘邦性格中的闪光点,也是民间生活的给予。但能守住这闪光实属不易,农民起义很多走不到最后都是因为抵制不了权利金钱这些糖衣炮弹的诱惑,使其忘本。而了解历史的人可知刘邦是一位相当节俭的皇帝,汉初的道家思想的运用,休养生息,鼓励生产为之后的治世奠定了基础。司马迁评价:“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总结下来刘邦从一介庶民走向汉朝高祖之位归于“君命天授,善用人,抚百姓”三点。相比宿命之说我更认同他自身的能力与努力。后世对刘邦的评价多只看到了历史的“不隐恶”,而忽略了很多“不虚美”之处,造成了尴尬。从最客观的整体实际评价,刘邦的首要功绩便是使自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生活复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当然只能用大圣来形容。而他宽厚仁爱,有远见善用人,以天下苍生之心为心,敢于承担责任,不自矜其功,勇于自责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即使有些手段是狠辣了一些,但也是成就大业,顾全大局所需,不能因此否定整体。成功都不是一簇而就的,成功的路上必定布满了荆棘。不断的失败,总结,学习,完善,刘邦亦或所有伟人皆是如此。世上没有生而完美的存在,而从尘埃历练到真金的过程才是最震撼人心的。


高祖本纪读后感2000字(三)

  《史记·高祖本纪》既没有把汉高祖作为一个南征北战,一统天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英雄来歌颂,也没有从一国之主荣归故里的角度纯客观地描述那种热烈壮观的场景,而是通过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农民,勾勒了成为天子过程的一幅幅画面。

  高祖从出生的那时刻,文中就开端就预示着天子的降生,“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文中描写龙与母亲刘母融合。无论是不是真实的,都能证明他不是一般人。或许是后人对他的尊敬对他的敬仰而神话了。但是从高祖后续的事例都能证明这不是主要的。

  正因为他是来之民间,得知民心,得知民意。正因为他是“小流氓”却有了野心,有了影响力。所以他有了最基层的基础,也有了最浩远的抱负。

  正是应为他是平民出生,正因为他流氓童年的生活,正因为他的无所事事。让他明白了这个国家,让他从社会的底层与社会高层的关系。让他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慢慢形成自己的性格。明白自己所需要的。也使得他有了伟大的志向。

  成就的前期条件高祖都具有后开始了他的大业。用张良计,派说客利诱的“破之”。巧设疑兵,施仁爱,收买人心的“因大破之”。乘胜追击,取得完胜的“遂破之”。善于用人用计,收买人心都使得刘邦节节交战的胜利。不杀秦王子婴,封存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与秦父老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这些措施无疑起到了安抚民心的重要作用,从“秦人喜”“秦人大喜”“人又益喜”便可见一斑,这也为日后刘邦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反面来讲,项羽的作为,“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黔布等攻破函谷关……项羽遂西,屠烧秦咸阳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高祖本纪》)不善于克制自己,不分析不考察形势(苦秦久矣,人心思定),自恃勇武,凶残暴虐。不但不善于笼络人心,而且常常把别人推到自己的敌对面去。刘邦从这面相对比都能看出他民间的基础作用,他知民心。“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止,还军霸上。召诸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曰,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高祖本纪》)善于包装自己,把自己塑造成解民困于水火之中的形象,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克制自己的欲望,善于笼络人心。当然社会的反应却是刚刚相反,“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与“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这些都能反应民众基础的重要性。

  鸿门谢罪,项羽入关,称霸分封,决策东进,追击项羽,决胜垓下。后世一系列的战争都越发明白了刘邦成功的原因,对盟友下属,刘邦“与天下同利”,而项羽“妒贤嫉能”,不与人共享利益;对人才,刘邦知人善用,虚怀若谷,项羽则不能善用,刚愎自用。

  刘邦出生于平民,能屈能伸不拘小节,处事圆滑果断,善于用人用计,没有大的勇气却有才能,为人心狠手辣,志向远大,冷静沉着。

  项羽出生于贵族,宁折不弯,优柔寡断,有勇无谋,儿女情长都成为他成不了大事。气量狭窄,狂暴浮躁都能使得他失去很多,重要的是没有民众的基础。

  在定都之后,他们的举动也能看出才能的趋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高祖本纪》)刘邦衣锦还乡的自得,创业艰难的慨叹,希望求得人才安邦定国的感慨。重视人才,视角高远,不因胜利而失去清醒。项羽却纵横一世却连一美人一名马都无法保全的伤感、不解、不平与怨愤。眼中只有自己,却又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正视自身的弱点,即便是处于英雄末路的情形之下也是如此。(www..cn)

  刘邦成功的路线成为后世的典范,“自古以来,皇帝需要是民众的支持才能长久。”而汉高祖的成功也正是如此。就如后世的朱元璋,*。都是从民众开始抓。

  总的来说都说刘邦出身低微,性格油滑,也看不出有什么雄才大略,那么他是凭借着什么来率领一班豪杰推翻暴秦,打败大英雄项羽并建立大汉帝国的呢?

  社会并不缺有才干的人,像项羽、韩信、张良、陈平等,但却缺少能将他们的才干合理组织和发挥出来的人。以及需要能组织上层与下层的关系才能成功,而历来的人士往往不能组织的却是下层民众。都值得我们现在人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