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励志文章:《再见,谷歌》
李开复是一位信息产业的经理人、创业者和电脑科学的研究者。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2009年9月从谷歌离职后创办创新工场,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今天,YJBYS小编特意为大家推荐一篇李开复的励志文章《再见,谷歌》,希望大家喜欢!
《再见,谷歌》
时光荏苒,时光匆匆走过了一个四年,回望过去四年我在谷歌的职业生涯,所有的快乐、成就以及曾经面对的困难与挫折,所有的这一切如同一部电影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闪过。在这离别之际,我不禁百感交集。在这四年时光里,谷歌中国从一个很小的雏形一直慢慢发展壮大,一直到今天,它成为了一家平稳,成熟,走上轨道的公司。
在整整四年的时光里,我努力地把google“平等、创新、快乐、无畏”的精神带到中国。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是我们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观,保持着超强的耐心精耕细作。
我们压抑着做更酷、更炫的产品的欲望,努力耕耘最佳中文搜索。今天,谷歌中国的搜索质量已堪称最精确、最完整、最即时。优化中文搜索后,我们又开启了数十个产品,让谷歌中国的版图渐渐清晰。其中谷歌地图、谷歌手机地图、谷歌手机搜索、谷歌翻译都已经达到中国第一。另外,音乐搜索的推出,可以让网民首次享受到正版免费的音乐,创立了全球音乐下载的崭新模式。
特别令我难忘的是我们热爱中国的员工面临雪灾、地震、风灾做出的及时产品和贡献,证实了谷歌中国人爱谷歌也爱中国,证实了谷歌中国人既能创新又有爱心。
当我随意走进咖啡馆,看到年轻人在用谷歌的整合搜索查询信息,用地图查看实时交通流量,在igoogle上挑选自己喜欢的“皮肤”(计算机界面),或者在用谷歌音乐听正版歌曲时,我都会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谷歌是一个伟大又可爱的公司,我非常感谢有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从无到有地打造谷歌中国。在谷歌,我学到太多太多,无论是互联网技术、创新模式、价值观。
对于谷歌,我现在已经没有遗憾,但我的人生还有一个缺憾没有实现,我想去弥补它。在过去的20年,我有幸在乔布斯、盖茨、施密特等身边学习成长,我有幸在pc时代历经苹果微软,我有幸在互联网时代历经谷歌,我有幸看到三个世界一流的公司的成长成功,我有幸在美国硅谷和中国的中关村崛起时,在这两个地方做过最有创意的工作。我拥有更多的是在科技领域的知识,更了解是企业成功的秘笈。这些职业经验才是我最有价值的资产,我非常希望能够把这些资产传授给中国青年。
我的下一步就是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真的很怕来不及了。
所以,尽管加州的山景城再次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希望我再续约四年,但是我却在此刻做出了发自内心的选择,我希望帮助年轻人圆梦的同时也圆自己的创业梦想。
这个周末,我终于能够从业务发展、战略策划、离职宣布、工作交接中松一口气。这个周末,我会把我的思路理顺。下周,我会和大家分享的我的“从心选择”计划。
每当我想到我将迈出的一步,我就会想起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
“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延伸阅读:
早年经历
1966年,李开复在*就读小学,1972年,李开复跟随哥哥至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就读初中、高中,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当年被《商业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学创新奖”。
李开复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博士毕业后,在该校担任assistant professor (即助理教授,李开复在中文自传中则将其翻译为副教授,引起巨大争议。实际上assistant professor 是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才是副教授)两年 。
1990年到1996年,李开复在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历任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等职位。
1996年到1998年,李开复在美国硅谷图形公司SGI电脑公司担任互联网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Cosmo软件公司总裁,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 。
加入微软
1998年7月,李开复加入微软并在中国创建并领导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极短时间内创建了一个国际一流的'计算机研究院,该实验室曾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为“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 。
李开复曾任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负责研发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服务使得人机界面更加简便和自然。该部门负责开发的技术和产品包括语音、自然语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线服务等技术。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的使命就是要让所有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微软的客户。
在李开复的带领下,微软中国研究院以新一代的多媒体、新一代用户界面和新一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后来李开复被微软调回美国,于2000年担任微软全球副总裁。2002年李开复获选为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会士(Fellow)。
转战Google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将在中国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李开复将负责其中国研发中心的运营,并担任谷歌(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当天,微软向美国华盛顿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Google和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2005年9月13日,美国金县高等法院就李开复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案做出裁决:李开复可以立即为Google工作,但工作范围将受到限制。这一限制在2006年1月的庭审之前一直有效。2005年12月22日,微软公司终止了对Google以及李开复的诉讼。微软公司、李开复以及Google公司就他们之间的诉讼,已经达成非公开协议来解决各项问题,各方对此协议都表示满意。
离职创办创新工场
2009年9月4日,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将于今天正式离职。
2009年9月7日,李开复宣布创立“创新工场”。
李开复在此前首先获得了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Peter Liu)的支持,然后李开复在一个星期之内,拜访了12位投资者,其中包括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和Youtube创始人陈士俊。除了陈士俊进行了个人投资外,前三者均代表公司以机构投资者身份介入,一共募集了9个投资股东的投资,就此开创一个天使投资+创新产品和团队的平台,名为“创新工场”,开辟中国风险投资和创业的一个新模式。主要的领域是涉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
2004年7月,李开复创立“我学网”,致力于帮助青年学生成长。
2010年2月,创新工场帮助第一位大学生成功创业 。
李开复与中国大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始于1990年,那时他受联合国邀请到中国演讲两周。为了帮助中国大学生,李开复创办了开复学生网,后来为减轻网站的个人色彩,将其更名为我学网。
从2000年起,李开复陆续发表了七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分别为:《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选择的权利》、《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其中分别谈到了做人要有诚信、如何从优秀到卓越、选择的智能、新世纪的人才观等等。
公开聘书
2011年11月30日,针对方舟子连续多日对李开复职称提出质疑,李开复通过微博公布了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声明和聘书。李开复表示,这些文件表明其毕业后留校先任研究教职(RCS),之后任助理教授(AP);除教学责任外两者职能相似,工龄皆可计入终身职。
基于此文件,李开复补充说自传中描述的“26岁副教授”与担任AP时的28岁事实不符,对此“深感歉意”,而且将在下一版自传中进行修正。
微博抵制非你莫属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2012年在微博发起投票活动,倡议抵制“非你莫属”节目。李开复称,该节目的面试官和主持人高高在上、强势刻薄,求职者已是弱势,BOSS有权灭灯,但请给求职者最基本的尊重 。截至2012年6月6日,已有四十余万网友转发支持,并有95%的投票者支持抵制“非你莫属”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