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出息,就是因为这4个字励志文章
01
曾经有一份自媒体编辑的工作摆在我面前,我拒绝了。
那是一个有百万粉丝级别的平台。
说起拒绝的原因,我对朋友说是因为钱太少,事太多,不再有自己的空间,我还是崇尚*的。
其实我清楚,是犹豫不决让我没有抓住机会。
以前我在传统媒体供职,工作业绩和口碑都还不错,对于自媒体,我还是个新手,对自媒体的运营还处在一知半解中。
那个高大上的平台,我既憧憬又惶恐,很想跟着大咖学习,又很怕自己做不好,对陌生的领域心怀畏惧,怕搞砸了面子上过不去。
机会就在我犹豫不决中转瞬即逝。
现在回头看,我与当年实习生小娜的心态是一样的。
有一次,一个居民小区发生煤气爆炸事件,当时所有记者都在外面采访,部里只剩刚来的实习生小娜。
本着锻炼新人的目的,部里决定让小娜去出现场。
任务派出了,小娜却磨磨蹭蹭没有马上出发,她跟我说她从来没有单独采访过,况且还是一个突发事件,她怕做不好,怕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访。
没办法,只有临时让别的记者火速赶往出事地点。
后来,小娜告诉我,其实她很想接下这个任务,但她从来没有做过现场报道,怕搞砸了。
当时的小娜和现在的我,都因为对未知的领域有所忧虑,不知自己的能力边际,怕自己才不配位,怕搞砸了丢脸,不敢接受新挑战。
这种忧虑捆住手脚,带来的后果与实验中跳蚤的行为有几分相像。
02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将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杯里。跳蚤很快就蹦了出来。他放了几次,跳蚤就蹦出来几次。
实验者再次将跳蚤放入,不同的是,这次,他在玻璃杯上加了一个玻璃盖。
跳蚤习惯性地往上蹦,结果,碰到了玻璃盖儿,头晕眼花。
跳蚤很纳闷,也不信邪,继续往上蹦,继续碰到盖子。
后来它变得越来越聪明,它根据玻璃盖的距离来调整跳跃的高度。
几次试探之后,它知道了盖子的高度,以后每一次跳跃,都在盖子以下进行,再也没有碰到过盖子。
当实验者悄悄拿掉玻璃杯上的盖子,跳蚤依然在跳跃,但它始终没有跳出这个玻璃杯。
跳蚤跳跃的距离能达到自己身长的200倍,但它却跳不出一个小小的玻璃杯,原因就在于心理上的玻璃盖已经形成。
由于它一次次跳跃撞击到了玻璃盖,变“聪明”了,学会了习惯,进而麻木。
当玻璃盖不存在了,它也跳不出来了,行动和欲望都被这个隐形的盖子所钳制、所束缚。
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就叫做“自我设限”。
我和小娜把自己已知的能力和未知的潜力一并圈宥于一个看不见的玻璃杯,给自己划定了一个心理高度,实质也是自我设限。
心理高度一划定,它对人的影响就如跳蚤的玻璃杯盖,会经常暗示自己,这些事情我肯定做不好,那就做得差不多就行了,或者放弃吧。永远只能呆在自己设定的空间里,阻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在成功之路上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
03
前不久,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在一个人没有出息的九大根源中,自我设限名列其中。
相较于其它几个原因,自我设限的杀伤力更大,不是做得好与不好,而是想不想做的问题,它会从思想根源上抹杀掉一个人的潜能力。
比如:考试将近,你却放弃了复习,结果考砸了,你会说:“唉,考砸了,关键是我没有好好复习,考试前一天我去喝酒了”,便不再复习。
想去应聘一家心仪的公司,你会说:“唉呀!这个条件,我恐怕很难达到呀”,于是放弃了。
老板给你布置一个新任务,天啦,这个事我以前没做过,万一搞砸了呢?“老板,我手上还有活没做完,你要不还是找别人” ,拒绝新的机会。
遇见爱慕已久的男神,想去搭讪,“万一他不搭理我呢?多丢人呀” ,失去有可能发展的感情。等等等等。
可一旦有人做到了,你又无比地懊悔:“其实我咬咬牙也是能做到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尝试着找找原因。
自我设限与人的思维模式有一定的`关联。
自我设限者的思维模式大部分都是固定型的。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自己是聪明的、特别的、独一无二的。
一旦有可能因失败导致自我价值感的降低、自我满足感的消失,他们便不会去接受新的挑战,只愿意在自己的“玻璃杯”里活动。
因为害怕失败,从一开始他们会找好理由:“我其实是想做到A的,结果有BCD等因素来干扰。”
一旦事情变得具有挑战性,让他们感觉不到自己聪明且富有天赋时,他们就会丧失兴趣,失去努力的动力。
与其让自己面子受损,不如给自己降低一个标准,或者干脆不做,为维护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而自我设限。
除了与思维模式相关之外,自我认知的不确定,也容易自我设限。
有研究者认为,对自我认知的不确定性容易使个体采取自我设限的策略。
其中包括了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 对产生结果的原因不确定; 对未来成功与否,如何去避免失败不确定。
对自身能力不确定,就很容易为了保护自己因失败被人诟病。
而对自己想做的事或能做的事进行一个范围的划定,只在自己已知的能力范围内行事,很难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力。
对自己做成一件事的原因不确定,就不能将自己成功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
因而搞不清楚是自己的努力、策略、能力等内部因素导致的成功,还是归因于好的运气或者是事情的难易程度等外部的因素。
厘不清内外因,就很难有自信去应对下一次的挑战,更不会知道如何去避免未来可能的失败。
04
自我设限的结果,就是呆在自己的“玻璃杯”里看着别人成功,羡慕嫉妒心有不甘,却又因自我设限而放弃努力,由此陷入闭路循环之中,扼杀自己所有的潜在可能。
有自我设限者,就有不对自己设定高度的人,这会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吗?
在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里夫的演员从马上摔了下来,脖子被摔断,导致脊椎与大脑之间的联系被切断,颈部以下完全瘫痪。医生的诊断显示了不可逆的结果。
里夫并没有屈服,而是开始了一项艰难的复健训练,他用电击的方式刺激瘫痪的身体部位,尝试着重新站立。
在医生看来,里夫只是不承认现实,因为在以前他们见得多了,他们不相信会有奇迹出现。
五年以后,里夫居然能活动了,先是手,后是胳膊,再后来是腿,最后是整个躯干。
通过脑电波扫描,他的大脑又可以向身体传达信号,而且身体对信号也有回应。
如果里夫自我设限,他可能就如医生所言,一辈子与床榻为伴。
奥里森·马登在《怕,就会输一辈子》中说:
上帝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植入了一粒神奇的种子,它巨大的能量能让我们完成几乎一切艰巨的任务。
因此,不要自我设限,把自己框定在特定的范围内,只有打破限制,我们才能有所超越。
现为风险投资人的朱敏也是一个不断打破限制,不断超越自己的人。
从宁波普通农民、到被思科大手笔收购的卖家,再到赛伯乐中国投资公司董事长、美国NEA创投合伙人,朱敏一直让自己处在随时开始的状态。
早年不会修车,他就敢承包修车任务。
对ERP技术一窍不通,他敢把任务接下来,再苦心钻研,直到难题被解决,被公司奉为技术权威。
52岁开始创业,就敢与大公司英特尔、微软作对手,连比尔·盖茨也不得不说:“敏,我打不过你。”随后剔除了与朱敏公司相竞争的业务。
2007年,60岁的他又将一手创建的网讯公司以3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思科公司,转身进入国内VC业。又是一个崭新的领域。
朱敏坦承:“不在国内做出点事来是绝对不会退休的,想不出来办法就继续想嘛。”
所以说,才能、环境都不是制约成功的因素,是自我设限让大多数人在成功路上止步。
05
不给自己设限的人热爱挑战,拥抱变化;
总是在寻找机会,认为凡事皆有可能;
会主动学习,并认为学习是终身的事业;
不惧怕失败,认为每次失败都是一堂课程。
这些特质都是成长型思维者所拥有的。
卡罗尔·德韦克说:“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只是个体意志的一部分,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来改变思维模式,从而突破自我设限的藩篱。”
如何改变来突破自我限制呢?
正确认识失败,小步试错
失败只是一种行为(我失败了),而非一种身份(我是失败者),失败存在多重因素,将失败的原因正确归因后,可以获得针对失败的正确学习方向,并小步试错。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就说过:“失败是重新开始的好机会,再次开始时,你会更加明智。”
提高对自己的期待
不断地给自己制定新的高度。
比如,以前要花3个小时完成的任务,你要求自己2个小时搞定,参照新标准集中精力去完成它。
事后你会知道,原来的3个小时对自己的能力就是自我设限。
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将以前做事标准都往上提高一个档次。每个目标都提高标准,你渐渐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也会提高到新的高度。
不再对自己说“不可能”
自我设限者最喜欢说的就是“不可能”。
“不可能”暴露自己畏惧心理,是一种心理暗示。
划定心理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了挑战的勇气,使原本可能做到的事情,经过心理的强化,变得真的“不可能”。
加强学习,提升认知
有的自我设限是源于低认知,就像我不敢接受平台编辑工作一样,对未知领域心生恐惧。
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涌现,唯有加强学习,提升认知后,你才会发现,以前困惑于心的种种,却是如此浅显易懂。
通过学习,你站上一个新的纬度,突破原有认知的局限,发现更广阔的空间。
人生就是一步步站上新纬度的过程,如何行动,如何选择,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上,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