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故事精选

  让自己的目标细分化

励志故事

  已经去世的网坛名将亚瑟艾虎大家一定很熟悉。他在生命后期,曾全力与艾滋病抗争,来唤起人们对这个“人类杀手”的重视。

  但芷虎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是在这里。在他之前,网球界一直是白人的天下,艾虎是打破网球界人种限制的第一人。

  艾虎的成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不断设定目标并完成的过程。他通过不断定立目标的方法,使自己登上了网坛的王座。他说:“我早期的教练常给我定下清楚明确的目标,并且这些目标正是我愿意遵循的。这些目标不见得一定要像赢得巡回赛那么的重大,而是将一些有待克服的困难、需要努力和做计划的事定为目标。如果能达成这个目标,一定会有某种收获。当然,不是只有赢得巡回赛才可以作为目标的。往往一些小目标渐渐一个个地达成后,我自己都会意外地发现,嘿!大奖离我越来越近了!”

  艾虎一直以这种方式参加高难度的比赛。他说:“参加巡回赛,你总想能进入复赛。比赛时,你总希望漏接的反手球不超过某个数字。或者是你必须锻炼体力到一定的程度,气候太热时,你才不至于很快感到疲倦。这一类的小目标,可以帮助你把成为世界第一或赢得巡回赛这类的远大目标分解为几个较易达成的小目标。”

  艾虎一生都以这种方式过日子。他实现一个具体的目标,就再定立一个新的目标。他说:“每次你定立一个目标,然后完成那个目标,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增强自信的过程。”

  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注重积累,将生活中一个个平凡的目标当成自己实现卓越的阶梯。而平庸之辈只会好高骜远,轻率冒进,或者因为目标过于困难而放弃了奋争的勇气。

  成功就要靠自己

  约翰是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青年,在他读高中时,进入全美著名的高等学府就是他的梦想,可是由于家境贫穷,他必须休学一年,拼命工作来挣取足够的学费。在等候工作机会时,他无意中听到关于西点军校招生的消息,他想在那里读书,学做军官,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约翰当时对西点军校一无所知,他本来可以等一年,试一试考大学,然后再作决定,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只想了一晚,第二天,他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母亲:“我要到西点去试一试。”

  这一年,约翰刚满十八岁,但是他具备了决断的勇气。仅仅过了五年,约翰便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非凡的果敢成为一名众人皆知的优秀军人。后来,当他光荣地卸去陆军上将的责任而退休时,有人介绍他到一个全新的行业去做事,本来他也可以等一等、想一想,可是他仍然没有这样做,他再次以坚定的口吻告诉太太说:”我要去试一试。”仅仅过了两年,约翰就成了该行业的专家。

  生活就是奔腾的河流,不容许有片刻停留!人生中的机遇稍纵即逝,因此,当我们不能作决定时,为什么不先干起来再下结论呢?其实,人生的很多机遇都是在尝试过程中发现的。只要你行动,你就能成功。

  帕瓦罗蒂的故事

  有人向世界歌坛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讨教成功秘诀。帕瓦罗蒂提到自己问父亲的一句话。

  师范院校毕业时,痴迷音乐并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歌唱家?”父亲告诉他:“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帕瓦罗蒂选了一把椅子——做个歌唱家。经过七年的努力,帕瓦罗蒂才首次登台亮相。又过了七年,他终于登上了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

  有两个以上目标等于没有目标。你职业的目标只能确定一个,这样才会疑聚起人生的全部力量。确定了职业目标,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走一条道路,哪怕这条路崎岖不平,同行者寥寥无几,你只要甘于忍受孤独和寂寞,在诱人的岔路口仍不改初衷,就会苦尽甜来如愿以偿。

  拥有选择的*

  在美国,有一个黑人青年,他在一个环境很差的贫民窟里长大。他的童年缺乏教育和指导,跟别的坏孩子学会了逃学、破坏财物和吸毒。他刚满十二岁就因盗窃一家商店被逮捕;十五岁时因为企图插开办公室里的保险箱,再次被逮捕;后来,又因为参与对邻近的一家酒吧的武装打劫,他作为成年犯第三次被送进*。

  一天,*里一个年老的无期徒刑犯看到他在打垒球,便对他说:”你是有能力的,你有机会做些你自己的事,不要自暴自弃。”

  年轻人反复思索老囚犯的这席话,作出了决定:虽然他还在*里,但他突然意识到他具有一个囚犯能拥有的最大*:他能够选择出狱之后干什么;他能够选择不再成为恶棍;他能够选择重新做人,当一个垒球手。

  五年后,这个年轻人成了明星赛中底特律老虎队的队员。底特律垒球队当时的领队马丁在友谊比赛时访问过*,由于他的努力使年轻人假释出狱。不到一年,年轻人就成了垒球队的主力队员。

  *是我们人人都有的,它存在于*选择的绝对权利之中,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权利。虽然你失败了但你拥有*,拥有选择的*,这已经是失败给你的最大恩赐了。

  创造自己的财富

  一百多年前,著名的坦普尔大学创始人拉塞尔·康韦尔,是美国费城一位博学的.牧师。他曾为创办一所服务于贫穷学生的大学所需的一百五十万美元奔波了五年,但收效甚微。后来他在受到一个偶然的启发后,意识到应当从自身的内部潜能挖掘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他人的需要。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同时,也满足自己建一所大学的愿望。

  在经过理智地分析、论证后,他决定利用自己做牧师的有利条件,发挥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才能,撰写演讲稿,引导和满足人们向善的心理需要,通过举办演讲,用演讲赚到的钱,实现筹建大学的愿望。

  康韦尔经过周密思考,选取了一个新颖角度,来阐发他的演讲主题。他在演讲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靠着辛勤耕作,日子过得很不错。后来他听说,如果在土地下面发现了金子的话,只要抓一把就会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高家出走,四处寻找有金子的地方。他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但最终未能发现有金子的宝地。就这样,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最后他囊袋空空,一贫如洗。一天晚上,他在异国他乡,绝望地自杀了。过了不长时间,那个买下农夫这块地的人,在耕种土地时,意外地发现了埋在地下的金子。后来就在这块土地下发现了一座金矿。

  这个故事,非常发人深省——财富只属于自己去发掘的人;财富只用于依靠自己土地的人:财富只属于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康韦尔带着他这个故事,从自身做起,演讲了七年,七年年中,他赚了八百万美元,这笔钱大大超出他建一所大学所需的数目。

  今天,这所大学矗立在宾夕法尼亚的费城。

  求人不如求己。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自身的潜能,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三个巨大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