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庙会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下面是2017年关于庙会的文章,欢迎欣赏。

2017年关于庙会的文章

  篇一:2017年关于庙会的文章

  我的故乡鲁湾有一座庙,庙不大,有两三亩地。建筑也很少,只有一座古朴破旧的大殿,殿前竖着几块残碑断碣。尽管它简陋粗拙,却是鲁湾地标性的建筑。碑文上说它始建于北宋,在黄河水灾与兵乱战火中多次被毁灭。人们一次次在废墟上把它重建,供奉上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希望神仙们能够护佑这一方水土和百姓。

  农历的四月初八是鲁湾庙会的日子,方圆几十里的人们纷纷来赶庙会,各路艺人和商贩们也云集而来,场面热闹沸腾。戏台上演员唱着豫剧,梆子、板胡、大锣等乐器的声音通过音箱散入云霄,响遏行云。跑江湖的艺人怪模怪样,在庙会的一角演着魔术杂技,被人围得密不透风,频频爆发出喝彩声。善男信女们在庙里祈福许愿,香坛上烧着一柱柱香,烟雾弥漫。

  姥姥是个戏迷,每当庙会的时候就来看戏。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戏曲将要煞场的时候钻到戏台前四处张望,从黑压压的人群中望到姥姥坐的位置。戏曲结束的时候我从人群中挤到她身边,帮她搬起木凳子。她夸奖我眼神好,手脚伶俐,还总会在庙会的小摊子上给我买冰淇淋、棉花糖或豌豆糕吃。

  后来我长大后到城市里工作,在办公桌的台历上总会将四月初八这一天贴上标签,恐怕把这个日子疏忽掉。那一天我总会给家人打电话,问一问姥姥是不是来看戏了。有一次母亲说姥姥来看戏了,但是身体大不如以前好,坐在戏台前不到一个小时就体力不支。是啊,姥姥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硬朗了。

  姥姥八十七岁的时候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从此卧病在床,深受病魔缠绕。第二年鲁湾庙会的时候她对舅舅说想去看戏。舅舅就将棉被铺在三轮车上,然后让她躺在上面,蹬着三轮车带她去看戏。这也是姥姥看的最后一场戏,第二年立春之后她去世了。

  又到了鲁湾庙会的日子,我望着办公桌前的台历若有所思。我要回去看看,看看阔别多年的庙会。我赶到家的时候已经黄昏,母亲说庙会上卖东西的、玩杂技的人都已经撤场,只剩下一场夜戏了。

  吃过晚饭我陪母亲去看夜戏。那天晚上看夜戏的人寥寥无几,不再像二十多年前那样人山人海了,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不出家门便可以看精彩的节目。戏台上灯光闪烁,我也不知道演员们咿咿呀呀唱些什么。母亲说她也不懂戏,只是来看看热闹。

  母亲想起往事随口说我小时候眼神很好,在戏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里能够找到姥姥。我感伤不已,说以后再也找不到姥姥了。我话音刚落,鼻子一酸就潸然了下。母亲的眼泪也滚落了下来。

  篇二:2017年关于庙会的文章

  我听过庙会,看过庙会,感悟过庙会,似乎庙会本已成为我生命里一个重要生命体验。

  清晨,妻子早起。问之:“何时早起?”妻子:“今天庙会,要去烧香拜佛。”我低下了头,或许这就是家门传统,不识字人烧香拜佛,识字人也烧香拜佛。

  小的时候,每到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奶奶总会念叨,今天是庙会,要去小庙烧香拜佛。我不知道烧过多少回,也不知道多少次真诚的向佛祖祈祷平安幸福、荣华富贵,可又用多少祈祷佛祖听见,并予以庇佑。记得一次最让人不高兴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奶奶,在祷告时说:“大灾大祸吹到别人头上,大富大贵留在自家……”当时,听了第一感觉,这种话能在小庙说吗?难道佛祖真的要转祸移福吗?因为同村,所祝祷的内容实现与否在我们的眼前经历过、看过。心善之人,大多祈祷平安幸福,或许根本就不到寺院,在他们心中行善积德得福报,行善佛在心中。

  妻子去得早,回来的也快。小城的上方一公里处就有座寺庙。听妻子说:上香拜佛的人很多,有官员、生意人、学生和百姓,磕头都要排队。由于赶着回家,就在边上磕了头予以敬拜。平时对钱十分看紧的妻子,也捐了功德。还说:“我祈祷家人平安健康,还有愿你早日升官。”我害羞的低下头,难道妻子真的对我失望了吗?要把升官之事寄托神灵?难道神灵真能主宰我的命运?或许更多的问题,我寻找不到答案。谋人事,听天命自古有之。人的命运更多的要把人的事谋好,人事能决定天命,而天命却决定不了人事。或许在付出更多的是人事的付出和汗水与血汗的付出之间,我属于后者。我更愿意安静的待着,看着汹涌前行的人群,看着逆流而上的勇者,最后溺死在潮流中,我为其在心底发以敬佩之情,暗地里伸伸拇指,净者已逝,净土已逝。

  在这次庙会里,我开始思考更多的现实和生活。童年的庙会,我更看重大人手里拿着的鸡。虽然佛门禁地不允许杀生,但那是小庙,那是小村,那是一片诚心敬佛,杀生也是成佛。看着窗外升起的阳光,我仿佛看到了希望,我的妻子或许某一天还会拎着鸡和刀前去拜佛,血溅佛地,杀身成仁,以血祭拜仁慈,以血换回祈祷。

  曾何几时,我们也是别人手中祭拜佛祖的鸡。淡去,忘去,庙会的香味在小城几日后,一定会淡去。

  篇三:2017年关于庙会的文章

  正月十三至十五,在我居住的小区东边不到500米的地方是天旺广场,商家为了活跃城市社区文化生活,配合开业不久的天旺优库四层商家的促销活动,在此举办天旺优库首届民俗庙会节。在家门口办庙会,况且又是每天到绿荫公园锻炼身体的必经之地,岂有不去光顾之理?所以,我于正月十五的下午,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从头到尾游逛了一遍,收获颇丰。

  天旺广场和天旺优库是一个老板,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西段南北对应的两侧,隔路相望。这次举办庙会节,先期开发建设的南侧天旺广场由于场地相对开阔,民俗庙会的传统节目划旱船、踩高跷、舞龙舞狮、杂耍每天上午11点至12点、下午3点至5点在此上演,而主会场及过年逛庙会如吹糖人等众多其它节目,在北侧后期建设的天旺优库摆摊设点。

  主会场和各摊位设在相对狭长约有200多米的天旺优库一楼门面街前空场地上。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只见红红的两米多高的主壁墙上方,书写着“天旺优库首届民俗庙会节”11个黄色隶体大字,中间是巨大的天旺优库旗徽图案和字样,下方一行黄色宋体字为“活动时间:2月20日—22日(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左右上方还分别在主壁墙上粘贴有两只可爱的金猴,它们各持一副“猴年大吉”黄色字样的红灯笼,展示给观众。主壁墙的两侧竖立着悬挂六摞成双成对红红的宫灯,加之红红的地毯、红红的木制摊位,红红的大盘鼓、一街两行吊起的红红的众多宫灯,衬托出红红火火的新年与元宵节的热闹气氛,整个庙会节呈现出太平盛世吉祥欢乐、喜气洋洋的繁荣景象!

  主办方举行完民俗庙会节开幕仪式后,熙熙攘攘赶会的市民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穿着过年的新衣,洋溢着张张灿烂的笑脸,沿着一边是民俗摊位,一边是特色小吃的临时街道,一簇簇、一堆堆,蜂拥而至,川流不息。有的在浏览观光欣赏,有的在买吃的玩的,有的在用手机边走边看边拍照,留下这场庙会上每一个难忘的美好场景和瞬间。

  我随着人流,从东到西,重点对民俗文化加以欣赏,首先我对吹糖人驻足观看。吹糖人艺人是个年方不过30多岁的男士,只有他的摊位前既摆放糖稀、竹签等制作材料和工具,又在操作台前摆放两块过塑广告牌,一块是“吹糖人”三个黑体行书大字,一块是项目简介,内容是:“吹糖人是老郑州传统工艺食品,同时也是民间儿童的传统玩具,是民俗文化瑰宝。老郑州吹糖人以造型生动形象晶莹剔透为主要特征。‘搅搅糖’以纯手工艺麦芽糖为原材料,精心熬制加工,因玩具要食用时需搅拌旋绕而得名“。孩子们排队要“吹糖人”,师傅极熟练地将糖稀吹制成人物或动物形象,白、绿、粉三色的各个造型惟妙惟肖,插上竹签即可,拿在手上,真是晶莹剔透,很是好看,还可食用,最受孩子们青睐,故在此摊位等待的人最多。

  而用糖作原料的还有“画糖画”和“棉花糖”,同样吸引不少人观看现场制作,小孩子和那些少男少女们纷纷争相购买,每个玩意均需20元钱,他们毫不吝啬,每当制作成品一个,大人孩子都抢着交钱,先睹为快。当“作品”拿到手里时,孩子们会手舞足蹈,看看这些糖制品会不会立即摔碎,少男少女们也留露出自己几分骄傲、自豪以至于得意忘形的神态,总算抢到手啦,毕竟平常很少见呀。特别是“画糖画”,我曾经在郑州绿博园去年最后一次看到现场表演,随后也曾写过一篇《糖画》散文发表于网上,今天再看制作过程,仍然感到很新鲜,似乎唤起了我那深深隐藏着未泯的童心,百看而不厌,俗话说:“人见稀罕物,必定寿命长”嘛!

  接着,我看到"捏面人”和“泥沽沽”两个项目有相同,有区别。相同的是都需要艺人用灵巧的双手精心地拿捏成人型或猪牛猴等动物型,然后涂抹点缀成各种颜色,形象逼真,神态可掬,精巧可爱。区别的是原料各异,一个是面,一个是泥;”捏面人“花色少一些,“泥沽沽”花色多一些。而“葫芦烙画”是用微型细腰葫芦上用烙铁烙成的画,有十二属相图案,也有人物图案,小巧玲珑,形态各异,一旦把握在手,能让你返老还童。“木板年画”是河南开封朱仙镇最出名的民俗文化,和天津杨柳青年画齐名,历史悠久,最有代表性的木板年画是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账贴的门神。以往我家过年,就不止一次地买过唐朝“秦琼、尉迟恭”两位大将军木板画把门,保佑家庭一年平平安安,图个吉利,民间很流行一直延续至今。不过,这个摊位上留不住人,春节已过,人们匆匆一见,毕竟没有现场表演的节目好看,我在此倒是拍照几张,还询问是不是正宗的朱仙镇出品,当我得到展销者肯定的回答后,才又多看了几眼。

  再往西走,我看到有两位年轻的姑娘正在向游人介绍“手绘花灯”,还拿起毛笔,在别人刚买过的花灯上点缀涂抹着红红绿绿的颜色。仔细一看,只见椭圆形的花灯是用细钢丝拧制而成,外面紧紧地箍着一层浅黄色的纸,纸是褶皱过的,上有人物风景彩画,手拿起很轻。当我问起是点蜡烛还是点煤油灯时,其中一位小姑娘以为我要买,就很热情地告诉:“两样都可以,看你怎么选择”,还拿起一个花灯让我看内部构造,除了几根细钢丝感到结实耐用外,什么都没有了,原来她们是边卖边手绘呀,怪不得叫“手绘花灯”呢!今晚正好是元宵节,可以打灯笼,不过,我早已没有兴致了,这些都是孩提时期自己热衷殴打玩意。遥想当年,谁见过这么高档坚固的灯笼呢?都是用红油光纸糊在秫蔑子编的灯笼上,就地取材,一只灯笼只卖一角钱。另外,还有“中国结”、“丝网花”、“剪纸”、“琉璃硌嘣”|“民间玩具”、“香包”等民俗摊位我没有仔细欣赏,很少有现场表演,就这14种节目内容就让我浏览了一个多小时,而且都是流行于中原大地上长盛不衰的传统民俗文化,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啊!

  从民俗一条街的西头返回往东,靠门面房的一侧全是“特色小吃”,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虢国肉夹馍”小吃,最早产于我省三门峡一带,因历史上属春秋时的虢国,所以此肉夹馍就取其名。我最早吃到这种小吃可追溯到2002年,那时我刚调到驻市工作,我的办公室楼下一楼是饭店,店老板引进的主打小吃就是“虢国肉夹馍”,我们有客就在此就餐,故没少吃。这种小吃是像当地的火烧饼,开半边口加牛肉或羊肉片,外配一碗香喷喷油乎乎的羊肉汤,尤其是天冷吃起来非常可口,一个饼,一碗汤,喝得大汗淋漓,暖意融融,浑身透爽,痛快极啦!其余的诸多特色小吃我不留意,平时品尝很少,所以也记不起,叫不上名字。总之,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游人就地品尝着,欣赏着,嘴里吸吸溜溜着,饮食垃圾扔的遍地都是,好则保洁员立马会捡起扫净,基本保持了整个庙会节现场清洁卫生,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市民的公德意识。

  当我把民俗一条街浏览完再去南区观看时,划旱船等大型活动已接近尾声,只见那些民间艺人正在收拾道具,游人也稀稀拉拉开始散场啦,对此我并不后悔,通过看海报宣传也略知一二。因为我以前看那一类的表演机会比较多,几乎在老家城市乡村的元宵节每年都能欣赏到,而十几种民俗集中展示我还是第一次经历,今天真是机会难得、大饱眼福啊!

  像这样的年关逛庙会我是第二次。第一次是2003年春节,我们一家四口去北京一家亲戚家过年,大年初二,他们带领我们去北京地坛逛庙会,那规模比这大许多倍,人山人海,挤拥不动,据次日的《北京晚报》报道有不下20万人。这里主要汇聚了京津冀三地的民俗文化,表演的是民间文艺,各种民间玩具、杂耍应有尽有,应接不暇。那北京的糖葫芦走遍全国,河北吴桥的杂技响遍神州、走向世界,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版面清新,风格独特,影响海内外。庙会上,有吃的,有看的,有听的,有玩的,还有想念的。各种表演让人赏心悦目,眼花缭乱;各种演唱让人余音绕梁,掌声不断;各种特色小吃让人垂涎三尺,色香味俱佳。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红红火火;到处都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到处都是车水马龙,喜气洋洋。从早到晚,我们整整转悠了十多个小时,早饭午饭都是在庙会上吃的喝的,一直到华灯齐放时分,累得夜市实在不能再游逛了,我们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很不情愿略带遗憾的心理,消失在市郊茫茫夜幕中!

  当然,这次家门口逛庙会无论是规模还是风景,都不如北京地坛庙会热闹好看,更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其意义是相同的,主办方目的都是为了活跃城市社区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热热闹闹过大年,通过观瞻民俗表演,展示和传承美好的传统文化,丰富人民节日的精神生活。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利用年节闲暇之际,给社区市民送来的一场精神大餐,就像每年的央视春晚那样,主办方奉献给人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必须抱着感恩的心态去真诚地感谢。尽管民俗庙会节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遗憾,但是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去给予真诚地鼓励。这届民俗庙会节,总体看举办得是成功的,是受市民们欢迎的,在宣传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活跃社区节日气氛等方面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天旺优库既然是首届举办,还会有第二届、第三届......不管以后要举办多少届,只要能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能传播正能量,共同献爱心,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让民间老祖宗流传下来美好的东西继续发扬光大,我都会大力支持,踊跃光顾,并以自己的拙笔作最精彩的描述,传播于天下,昭告于世人,这是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

  祝愿天旺优库庙会节今后越办越好,我将拭目以待,还会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