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影评摘抄
篇一:
昨晚终于把失孤看完了,有很多感触,失子之痛是常人所能理解,却又不能深刻体会的。作为第二部打拐电影,难免会被拿来与《亲爱的》比较。在我看来,各有千秋,失孤欢乐与悲伤交织,告诉我们即便是失孤也应积极向上的生活,同样在寻子的过程中也应乐观。最为感触的是当观众看到警方找到丢失女婴周天意的时候,是多么的欣慰,然而此刻孩子的母亲却轻生了,这不免又让观众难过,孩子虽然回来了,但是却要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当她得知母亲是为何而轻生,她会多么难过呀。。。此片多次出现网络,出现“宝贝回家”这个网站,意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失孤,对于我们来说,转发一条微博、微信都是举手之劳,但是结果或许会增添几分欣慰,而少了些许悲伤。同样,告诉天下寻子的父母要乐观向上,活着或许还有见到孩子的那一刻,而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该片更加肯定了井柏然的演技,他把失孤的心理掌握的很好,想寻亲却又顾及养父母;有些许怨亲生父母,但是更迫切的想要找到父母,心中最多的还是对父母的爱;寻亲路上些许任性,想要放弃,但是终究坚持下来;当与父母通话的那一刻,内心波动很大,激动与胆怯,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近乡情更怯吧~当他得知铁索桥、竹林、妈妈的长辫子都不在了的时候,他是失落的,连记忆中仅剩的回忆都不复存在了,似乎感觉到没有什么是等着他回家的。。。当井宝说了没有什么等着他回来的台词时,我的心中是酸涩的。。。“失去孩子的父母可以大声喊出来,但我不可以,原先我担心我来不及长大,没找到他们我就死了,现在我长大了我又担心,我来不及找到他们他们就死掉了。”这句也是戳中泪点~
再来说说华仔,华仔本来就是资深演技派,只是没有想到能把农民形象诠释的如此到位,淳朴憨厚都有所体现~寻亲的路上是艰辛的,在华仔转身看不到小井的那一刻,突然明白,雷泽宽已经把曾帅当做儿子来对待,他似乎怕丢失再次上演,虽然此时的曾帅已经是大孩子了,事后,他执意要走在曾帅的身后,看着他的身影,更加凸显了他怕丢失这个半路出来的孩子。导演又紧接着安排一场曾帅找雷泽宽的戏,曾帅对看不到雷泽宽的反应与之前雷泽宽的反应是相似的,他似乎同样怕失去这个半路出现的父亲。最终,在雷泽宽的鼓励、帮助下曾帅找到了家人,而雷泽宽却再次踏上了寻子的路程。。。“15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个父亲。”
佛语:“他来了,缘聚,他走了,缘散;你找他,缘起,你不找了,缘灭。”“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缘。”这似乎只是心理安慰,但是却是寻亲人的精神慰藉。
篇二:
看完电影《失孤》,很多人和《亲爱的》等寻子影片对比,对比之下有优点有缺点。我一开始看到海报上刘天王的造型时,感觉到天啊,这简直就像是从安徽农村来的千里迢迢寻找孩子的父亲。所以看完以后,结合原型故事和电影写个短篇评价,说说自己的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1997年9月21日,郭刚堂两岁幼子郭振走失,从此踏上漫漫寻子路。十几年中,为了寻找郭振,他骑摩托车找遍全国除、*外的所有省份,行程逾40万公里。18年过去,儿子郭振至今仍未找到。
《失孤》的主角雷泽宽的现实人物原型郭刚堂有典型的70后烙印,不直呼刘德华,叫“天王”。除了口音不像,郭刚堂觉得,“天王”把他心里的悲苦都演出来了。
乞讨、流浪,为了省钱找寺庙道观借宿。饭馆老板、街头混混、桥洞里占地盘的流浪汉,怕跟人起冲突误事儿,所有挑衅、嘲笑、刁难都不去理会。明明笑不出来,也要硬挤出张笑脸,求这一路上的人行个方便。
1999年,二儿子郭伟出生。产房外听到孩子第一声啼哭时,郭刚堂短暂地进入了现实生活。 如果能陪二儿子身边,会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就这么阴差阳错十几年,让他缺席了两个孩子的童年。如果可以,郭刚堂希望能把自己劈成两个。一个在路上继续寻找大儿子,另一个留在老家,陪伴父母妻儿。“天王演得好是好,但电影里只是我的一部分。”郭刚堂说,“我心里的纠结,天王没有演出来。”
看完影片客观的讲,除了一口的港话,天王在影片中的人物造型可以说是逼真和感动。脸上呆滞而近乎绝望的眼神望着远方,找寻失去的孤儿。和井柏然一起嬉耍时,我感觉他像一个孩子,许久没有亲人温暖的孩子,就这样两人在一起寻找的日子互相得到了慰藉。
电影中雷泽宽说“15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个父亲。”这句话一直在心里念叨。不能绝望,绝望就什么都没有了。找一个坚持下去的信念,相信孩子还活着,相信只要在路上,就会与孩子越来越近。
现实中,郭刚堂却面临着抉择,是继续找孩子,还是回家照顾生活艰难的妻儿。有次郭刚堂从外地回来。张革命和他去学校看住校的儿子。学校是市重点,大部分子弟非富即贵。正是午饭时间,孩子们的午餐自然都很丰盛。在人群中找到郭伟时,他拿着两个干巴的烧饼,正在往上面挤一包类似辣条的东西。别人的孩子吃排骨鸡蛋,自己儿子吃烧饼。那一瞬间,郭刚堂问自己,“我做的真的对吗?”
电影中,雷泽宽风餐露宿,一心一意找自己的孩子,而且也帮别人找。最终虽然自己的孩子没有找到,却帮助了井柏然找到了自己的生父。
现实中,郭刚堂帮助了许多家庭找到了孩子,但也害怕,全国那么多丢孩子的家长,都来让他帮忙找孩子,他有心无力。“再有就是,那些养父养母们都恨死我了,觉得我破坏了他们的平静。”他说。
影片中,我看到了全国好心人和志愿者的正能量,他们都怀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情心,为失去孩子的父母做点事。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转帖,随手一塞的两百元钱,都能带来莫大的希望。
现实中,令人慰藉的是,郭父遇到过好心人多于滋事者, 唯一一次大冲突是有年在河北,路边吃饭时碰到几个醉汉,原本挨了几下可以忍过去,但对方把旗子从摩托车上扯下,在孩子的照片上跺了几脚。
影片中,雷泽宽都会默默的记录帮助过他的那些人,留着以后感谢他们。
现实中,天涯寻亲协会成立,郭刚堂计划建一个寻亲网站,他希望每一个与亲人失散的人,都能借助网络的力量,尽早团聚。
也许岁月的洗刷磨平了孩子的记忆,希望孩子还活着还记得,希望不管目前身处的家庭贫富如何,养父母待你如何。不要让亲生父母为你担心,让他们知道你过的怎么样,开不开心,吃不吃得饱。希望孩子看到这部电影,找到亲生父母。
十几年来唯一让郭父感到轻松的一件事是,第一次坐飞机从广西到北京,参加节目录制。他自己是坐不起飞机的。当飞机离开地面的一刹那,他是轻松的。地上的路看不到了,云层慢慢出现,在机翼两侧,形状像山,但感觉又特别的软乎。那时候就想,如果地上的路,也这么好走,该有多好。
影片中雷泽宽继续骑着摩托上路去寻找儿子,路漫漫,亲子难觅,孤零零,父母心碎。
我在想,以后科技发达了,给每一个新生儿都采一个DNA或脸型数据库,这些样本伴随着着每一个人的的户口、身份证改名、升学、婚姻等都要在数据库中确认,那么只要丢了娃,在DNA或脸型数据库中搜索,就能找到孩子。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那些养父母抱子心切,错就错在人贩子,可是人贩子只能用拐孩子的方法,现在虽然已经有试管婴儿等“造人”的新技术,只是还未普及,但科技发达了又怎么样呢,肯定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种局面应该是社会整体发挥功能才能解决,并不只能依靠科技,人贩子为什么会冒险去拐卖孩子?为什么会有人贩子?这应该才是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回到电影和现实,有人早已放弃,有人却依旧坚持,放弃的显然放弃了自己,坚持的虽然看不到终点,但是依旧朝着希望进发,我认为他一定能看到希望。对于雷泽宽的人生就是不停地去寻找,只是这一找,已经找了十八年,只要活着,就一定还有时间。
《失孤》结尾,刘德华骑着摩托车继续上路,画外音是禅师开导他的话:他来了,缘聚,他走了,缘散;你找他,缘起,你不找他,缘灭;找到是缘起,找不到是缘尽。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缘,多行善业,缘聚自会相见。
郭刚堂喜欢这个结尾,很多次借宿禅院的夜晚,同样的话,他听过很多遍。这么多年,重新审视,郭刚堂跟自己说,也许该换个方式了。那一路,郭刚堂目睹了100多起车祸,10多起当场死亡,其中骑摩托车的6个,都死掉了。郭刚堂决定,不出去了。回家的路,他走了18年。
篇三:
这应该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我们的电影也渐渐开始直白的讲述生活中的黑暗面了,虽然暂时只能是这种。
刘德华无论从造型,精神,动作,神态都值得大家走进电影院去支持这部电影。而他所演绎的角色又是那样的真实且发人深省。
这样的电影真的不适合用电影拍得好不好,剪辑好不好,配乐好不好,情节好不好,逻辑好不好这种思路去评价,当这样一个话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想无论是努力诠释角色的演员还是讲述这个现实的导演,应该都更希望看到生而为人的我们去重视去看见社会中存在的这种问题吧。
这部电影出来应该就会被拿来与《亲爱的》进行对比,但几乎一样的社会现实,你要导演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宽容一点,就像雷泽宽对这个世界的宽容一样。他被渔场大妈打后,说这只是他第一次被打; 看到被人们丢弃的宣传页,他默默捡起擦净; 他寻找自己的孩子,同时尽力帮助别人寻亲。。。
十五年,一辆破旧的摩托,一面飘扬的寻子旗帜,一个磨损的黑色挎包,陪着他走过了众多中国人口密集的城市。那幅残破的地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他寻子去到的地方,他说"十五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个父亲。在这十五年里只有在路上我才觉得自己对得起他。"
他当然有抱怨,当然有恨,他问"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孩子被拐走",但现实的残忍并没有让他变得十恶不赦,反而在十五年的寻子路上,人情让他更懂感恩,更愿帮助别人。出场时船上摩托车上的人,给他带路偷偷塞钱的警察,帮他修摩托车不收钱的曾帅,网上线下的自愿者等等,他笨拙的将得到的滴水之恩一笔一划纪录在本子上,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人的淳朴与善良,认真与执着,也让我们感受到人间之爱,我觉得这是《失孤》与《亲爱的》最大的差别。《亲爱的》里主要是丢掉孩子的人组成一起互助互勉,而《失孤》加入了很多普通人的力量,手机转发,拍照上传,帮助打一个电话,哪怕安慰一句,等等,对这样的家庭这样走在寻亲路上的人来说也许都是莫大的帮助和关怀,让他们不再那么孤单,也能更快找到丢失的亲人。
最后想说,希望人群的温度能逐渐回暖,不要太过冷漠的对待别人和世界,我们常觉人世冰凉,细想一下,不正是深处其中的我们使它冰凉吗?如果常怀感恩与慈悲,常带微笑和热情,这样的社会悲剧也许同时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