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小故事启发:反弹琵琶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他必须面对的困难, 我有当年艰苦的学习条件, 你有现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他的机遇,我当年就是因祸得福, 圆了大学梦并到哥伦比亚大学念研究生。所以人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这是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徐光宪

“反弹琵琶” 原指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 因其与一般的弹琵琶的姿势背道而驰, 现在人们常用它来形容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如果我们在做事和看问题时也能够打破常规, 那么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王选, 195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的无线电系当助教。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 他一直致力于计算机硬件的研究。然而, 在1961年的时候, 王选却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很大的调整。王选说自己是 “从硬件转向软件, 但不放弃硬件, 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 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对于自己调整研究方向的原因, 王选后来解释说: “当时我阅读了国外许多文献,20世纪50年代国外有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我赞叹不已,同时我不断问自己, 为什么只能欣赏别人的成果, 而不能有自己的创新思想? 我试图寻找创造的源泉, 即那些创新构思的背景, 逐步领悟到程序和应用对硬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软件, 才算真正懂得计算机。”

创新思维小故事启发:反弹琵琶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王选还说: “后来的实践证明, 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软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是我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选择使我深切地体会到, 跨领域研究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 就像控制论发明者维纳说的那样: ‘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学科之间的无人空白区上耕耘, 最能取得丰硕成果。’”

1975年, 北京大学开始 “汉字精密照排系统” 的研究工作, 作为技术负责人的王选先是调研了国际技术发展方向, 经过对国内外状况细致地调查分析, 王选认为数字式存储将代表技术发展的方向。

因此他决定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 跨过当时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系统, 以及在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 用创新的设计, 绕过常规, 直接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1978年, 王选主持的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后, 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积极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创新是科学不断进步的源泉。敢于打破常规, 也就是学会改变一切已经习惯了的、但不适宜的东西, 这样才会突破瓶颈, 有新的发展。

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有一天正在书房找书的时候, 不小心打碎了书架上一个花瓶。按照常规的做法, 他应该马上收拾起这些碍眼的碎片, 但雅各布·博尔却突发奇想地蹲在地上凝视着那些 “奇怪” 的碎片, 心想在这些碎片中说不定会有什么规律。

于是他开始小心翼翼地拣起满地的碎片, 把它们放到桌子上, 按大小分成三类, 分别称出重量。雅各布·博尔立刻激动了, 因为他发现:这些碎片中10~100克的最少, 1~10克的稍多, 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 同时, 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 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 小块的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他对这个发现进行了理论研究后, 把它命名为 “碎花瓶理论”。

正是雅各布·博尔这次打破常规的科学实验, 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理论, 后来他将他的这个理论应用于实践, 用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 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帮助。雅各布·博尔的名字从此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感悟】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 我们都要善于变通, 敢于变换过去的做法。变通讲究灵活, 它不从一个角度看问题, 而是时常变换几个角度, 从而让我们能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