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又是一年毕业季,又到了找工作求职的时期,小编整理了本科毕业生求职故事及感受,欢迎阅读。
你为什么上大学
刚进大学一个月就听到老师如此的诘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甚至在我的成长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这个问题。
我曾听到过两种声音
一是说,上大学后就和从前不一样了,要学着适应社会,抓紧时间去实习,去让自己有更多学习以外的职场经验,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生活,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
二是说,大学是学生时代的最后一站,应该充分享受以学生身份生活的最后几年的时光,因为这段求学时光以后再也找不回来了,而以后都会在所谓的社会中沉浮。
我觉得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都是在看到了以后生活而对如今生活的两种不同做法。
对于未来道路的选择上,也有两种声音
第一种是父母为我们选的路;其二,是我们自己选的路。
当然所有长辈都希望自己子女有一个看得见的、平稳、安全的未来。也许不是最完美的,最适合你的。因为他们希望的是你能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平稳走得安全,他们首先是站在保护你的角度,为你着眼日后的旅途。以第一种,更为积极的姿态对待生活,对待未来。其实我感觉,长辈们为你选择的路,而作为已经成年的自己,应该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打算。
与众不同,并不代表你错了
但其实,我总觉得年龄尚浅,经历太少,没有能力去思考过于长远的事情,因为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对未来的冥想和憧憬而带来的幻觉,而是真正要决定我们一生的事情。我知道,这并不是玩玩而已,也绝不是说说而已。
在某一节课上,老师让我们写以后梦想的职业,我看到我坐前面的同学写想当CEO。我端详这位少年,无法想象多少年后他当CEO的样子;当时我还不认识他,也没有丝毫轻蔑歧视的看法,因为我自己也对自己今后没有什么像样的决定,又如何去揣摩别人的心思。
我记得刚开学班主任找每个同学问各种信息,其中一个就是四年后的想法,我听到很多同学说出考研、保研等等上进而且有追求的名词。我只说了我没有打算,好像班主任流露出非常不满的感觉,甚至没有问我更加深入地像询问其他同学一样的问题。
但其实四年后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你并不知道,所以你是如何在未知的世界去感知必将经历的未来和方向的?好像这么说来,我就是所谓的后进生。没有关系的,因为生活有许多面,你肯定会在行一些方面又冷落另一些方面。有远大的梦想也许我不在行,但是我会活在当下,做好手头每一件我应该做的,我想要做的事情。至少我并没有冥想日后的成功而又后悔这几个小时什么都没干的荒废时光。
课上有一个环节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在问到我们日后的梦想职业后,比如这个目标是我想40岁达成的,那么我30岁要成为什么,25岁要去干什么,一直倒退回明天我要干什么。让我突然觉得,如此遥远又触手可及的40岁的事情,竟然从明天就要着手准备。我无法用苍白的文字去形容此刻心里的感受,但根本点是要做好当下的事。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在很多方面的感觉非常迟钝,职业生涯规划对我来说就是迟钝的。
最近重读《赢在第四起跑线》这本书,体会那时在课堂上未来突然开窍的感觉。时间在变,感觉在变,也许此时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想法以及感受并不多且模糊不清,但是这本书中有许多的内容值得研究推敲,需要一遍一遍的思考体会才能深刻的了解其中的道理。
这话不是我为了走形式而说出的,我从来不说客套话,即使是冠冕堂皇的规划了一下未来与壮观的课程感想,也比不上挖掘一下自己直白的语言。因为在这本书里,我所想找到的并不是别人故事的情节与经历,而是如何成长地去感知这种经历的发生。
本科毕业求职经历分享与思考
前一阵苏老师联系我,将我大一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总结发给了我。现在的我再看这篇总结,觉得当时自己在思想和语言上还是有些稚嫩的。
先自述一下近况:我于2016年6月从北航经管会计专业毕业,目前在一家央企担任出纳工作;单位离我家不远,同事之间是所有人都认可的少有的团结友爱。我觉得我最后确定的这个单位是我应聘过的所有单位中的最好的,借此分享一下自己的求职经历。
我在大三下大四上复习过考研;当时所有同学都在为自己的毕业做打算,因为学年成绩和英语都非常的不好,我不可能出国,所以决定考研。但是考研并没有成功,在权衡利弊之后我选择工作。其实时间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我不知若我2年研究生毕业后再求职会怎么样,但很大可能读了研、我却来不了现在这家单位了,因为我们单位并不是年年招人。
我也思考过研究生的发展和本科生的发展到底有什么不同
几天前我看到这样一个等式:25岁本科生=本科学历+工作3年;25岁研究生=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区别就在于是工作经验重要还是文凭重要,我不敢妄言,但我觉得这里的答案不是绝对的,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来进行权衡。
我入职后,财务处一共13个人,2个研究生9个本科。因为我学的是会计专业,所以在工作选择上首先有两个大方向,一是银行及事务所,二是企业。我选择的是企业。
我曾在各个招聘网站和手机APP上都投过简历,去过北航招聘会,也去过别的学校的招聘会。大大小小的面试也去过很多,小的公司大概整个公司只有新主楼一个普通教室那么大,大的公司可能一个楼都是公司的;现在的单位一个院子都是我们的。
在面试过程中90%的面试官都会在面试结束时或者笔试的让求职者说一说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其实在我第一次没有任何准备就听到这个问题时、我并不慌张,因为我知道职业规划是什么。因为我曾在大学上过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而且对学到的一些知识或者见解还记忆犹新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印象深刻的还是苏老师在上课时让我们说一个40岁要达到的目标,比如成为CFO,然后这个目标要逐渐过渡到35岁,我要成为会计经理,30岁我要怎么样,一直过渡到明天我要做什么,当下我要学一些什么。所以在我短暂的思考之后,我就说出了我的职业规划,从面试官的表情看、我对我的作答还是相当满意的。
后来我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做过总结,发现每个公司都很喜欢问这个问题,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在我们的求职更或是日后的人生阶段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其实我觉得求职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需要积攒自己的实力也需要等待时机,就比如其实我最寄予希望的就是北航的招聘会,但是三场招聘会下来,我投了大约30份简历,最后只有1个公司让我去面试。而我现在就职的公司,其实我早就忘了我在网站上投过简历,却最后在面试的第二天就让我去实习,实习了2天之后就说我可签三方了。
我遇到过一对一面试的,也遇到过八对一面试的,主要还是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岗位是什么,而不是别人给你什么岗位,你就接受,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要有自信。这里的自信不是说因为你的学年成绩是10%你才有自信,而是一种你相信你有能力可以胜任这份工作的自信。因为本人四年的年级排面都在后15%左右,而且我是一名艺术特长生,在学生工作和科研方面应该也比大部分普通学生少。但这并不阻碍我找到一份我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
其实在找工作这里还是会像我在大一时所说的一样,也有两条路:
其一,工作时间8小时固定,不会加班,没有压力,这样的工作薪水自然不会太高,但可以给你自己留出可以*支配的时间,让你可以继续深造或者享受生活;
第二种就是工作时间不定,经常加班到12点,2点,工作有压力并且有业绩指标,这样的工作自然薪水也很诱人,但是熬夜总归是消耗身体的,年轻可能没有感觉,但年纪大了以后就不敢保证了,而且也没有可以*支配的时间,会感觉每天除了工作什么都没有。
我选择的路是第一种,会计师事务所大致属于第二种,银行的加班时间大概不会到12点,我的银行朋友一般是晚上7点左右下班,而且银行新员工在前期都是轮休以及经常性夜班,由于银行是对人服务若是遇见脾气火爆的人,被说哭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的。
其实上班这两个月以来,因为在试用期也会感觉听到同学每月15K、20K的工资非常诱人,但是每当早上看到他们刚刚下班的朋友圈时又觉得自己是多么幸福。路还是自己选择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让自己开心的就是最好的。所有人都愿意拿出自己风光的一面说给朋友听,其实背后是多少的打碎了牙还往肚子里咽,只是听者看不见罢了。但有时想一想年轻的时候拼一拼总是好的。
我觉得8系在我们大一就开了这门职业生涯规划课对于我的大学生涯以至于求职阶段都有很大的作用,至今《赢在第四起跑线》这本书还保存在我的书架上,而没有在毕业季全都卖了。我还是认为这本书对我以及今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感谢苏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跟学弟学妹分享我的经历。
教师点评:
金琦同学是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了;目前,这类同学在北航经管学院本科生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而且金琦是在大四考研失利后找到满意的工作的,这使她的经历更显得与众不同。
1
“与众不同,并不代表你错了。”这是金琦在大一上学期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总结中。说起来,我专门将大学期间“how to make yourself differently?”放在课堂ppt中,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其实,虽然考进北航的同学们都很优秀,但考核的内容太单一了:高考成绩。而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需要的远比考试成绩(体现在毕业证书及成绩单上)要多。
认识到这一点的金琦,大一时就知道“生活有许多面,你肯定会在行一些方面又冷落另一些方面。有远大的梦想也许我不在行,但是我会活在当下,做好手头每一件我应该做的,我想要做的事情”。虽然她大三大四还是从众复习考研了,但考研失利后她没有像很多同学一样、执着地(第二年)“再来一次”,而是即刻投入到求职中去了。
2
从金琦求职的过程可以知道,她当时是颇为盲目的:“三场招聘会下来,我投了大约30份简历,最后只有1个公司让我去面试”。这个比例,连通常所言的“海投4%”的面试率都没有达到!因此,这里提醒即将进入求职季的2017届本科、硕士毕业生们:请勿盲目海投!耗费精力、浪费纸张且不说,还会令自己变得很沮丧!
3
金琦分享的面试经历应该对很多毕业生有借鉴:越来越多的单位关注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并非是简单的套路,从中可以确认候选人的求职目标、进而推断其工作动机。金琦对“高薪”工作有着清醒的解读:其实,高薪职业往往意味着高风险(高强度工作压力及绩效的不确定性)及高投入(加班加点是常态);同学们应该先做了自我对话,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4
“我也思考过研究生的发展和本科生的发展到底有什么不同,几天前我看到这样一个等式:25岁本科生=本科学历+工作3年;25岁研究生=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区别就在于是工作经验重要还是文凭重要,我不敢妄言,但我觉得这里的答案不是绝对的,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来进行权衡。”
上述等式其实是我每轮授课中都会提及的;但每每到了保研、考研的决策时期,大部分(北航)同学都会禁不住父母的劝说,先准备考研。“研究生毕业总比本科毕业好找工作吧?!”而金琦的经验是“很大可能读了研、我却来不了现在这家单位了,因为我们单位并不是年年招人”。求职的不确定性远高于求学的不确定性。
5
“路还是自己选择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金琦这篇文章中颇有金句;这些金句由一位刚刚本科毕业的学姐口中说出,相信比年近半百的教师说出来少了些说教、多了些分享吧!
祝金琦工作顺利!祝2017届同学们找到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