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好婚姻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生活的主体意义,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们谈家庭不能仅讲组成和结构,还要谈功能和关系。那么家人的关系和家庭的功能变了吗?
这个解读非常有意思,它标注了家庭关系的几个改变。第一个讲的是纵向的父子轴家庭往横向发展,也提出了所谓家庭生活的主体意义,从传宗接代慢慢转变成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的家庭关系在改变。
中国传统型家庭通常是“三高”婚姻:女方要求男方身高比自己高,学历比自己高,收入比自己高。有什么搞不定了,就有所谓的社会支持,爸爸、妈妈来主持公道,亲戚朋友来劝合。这个是所谓的传统型家庭,角色分明,而其实婚姻的结合是以养育为主。但是常常听说,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可能“亲爱的”这个称呼就变成了“孩子他妈”。婚姻在家庭里就退位了,只剩下亲子关系的轴线。可真的是这样吗?现在年轻的一代要的是“三手”婚姻,不要“三高”,要三只手。“三手”指什么呢?育儿跟家务的帮手,你一半我一半,分享、分担都是爱;生涯的携手,女孩子也念了好多的书,做了妈妈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涯;当然最后她希望一辈子亲密地牵手,不因为生了孩子,当了孩子的妈,要服侍一辈子。大家有没有发觉我们的婚姻正在转变?人们不只晚婚了,而且婚姻的本质和对婚姻的期待有了改变。
曾经有一个男士,事业有成,可是他跟他太太的婚姻关系不太好。他来问我:“林老师,我该做的都做了,我不该做的都没做,她还是不满意。”该做的是什么?赚钱养家吗?不该做的是什么?感情出轨吗?后来我跟他太太聊天,她说他在一个企业的研发部门工作,整天在工作场合激励自己团队中的员工,带领员工,陪伴员工面对困难。可是他回到家,跟她说话就是第一个字是“好”,第二个字是“哦”,第三个字是“啊”。妻子说:“我多么希望去他的部门工作,他会激励我,支持我教养孩子,他会关心我遇到什么困难。因为钱我会赚,我需要的是他的关心。”
讲到这里,你就会发觉,当我们的家庭变了,我们的婚姻关系变了,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态度上也会发生改变。家庭像一个系统,父母跟孩子是双向的,你教他,他解读;你爱他,他回应。应该从他的反应去调整教导,去感受他的感受。
夫妻两个为了孩子吵架,可问题不在于孩子,而是家里。家里有对不和的爸妈,他们每天吵吵嚷嚷,都说是为了孩子好。这样的“三角联盟”其实是最不好的亲子关系,把孩子带到身边告诉他,天底下最惨的就是妈妈,最不应该的就是爸爸。孩子在这种氛围下,其实是很纠结的。但是我们不曾在亲子关系及教养这一个议题里去关心那个真正操控我们的所思所想的“后台”。所以当我们谈“婚姻跟亲子关系”,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下面这个无比重要的概念跟作为。
共亲职——教养是两人三脚,而非互相绊倒
共亲职(Co-parenting),又称为共教养。我们常常观察外显的亲子关系或亲子行为,比如别人的孩子教得好,他是怎么教孩子的。其实回头看,我们受到了共亲职的影响,受到了信念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婚姻关系有极大的影响力。如果给几个操作的定义和行为的准则,我们可以看到一对父母或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共亲职。
第一,爸爸、妈妈都在孩子身上投入心力,我们都尽可能陪伴。这里我必须为爸爸说几句话,中国的传统观念对爸爸有些不公平。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请育婴假,在*学校的老师可以请一年假在家里带孩子。他跟太太都是老师,太太刚好是校长,两人商量后决定爸爸先在家里带孩子。他告诉我,第一天他带孩子到游戏广场的时候,全部的妈妈都远远地看他,心想这个人大概是带孩子来玩的。第二天来的时候,大家看到他更好奇。到第五天有人跟他聊天,安慰他失业没有关系。大家都觉得爸爸应该去哪儿呢?上班去。我们的企业希望我们努力工作,亚洲的爸爸辛苦了!
第二,看重对方的重要性。各位妈妈要注意,我们常常发觉爸爸不共亲职的原因在于妈妈是守门员,把爸爸挡住,说这个他不会,这个他不懂,这个他做错了,于是爸爸被作为守门员的妈妈给挡在门外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重对方的贡献,看重对方无可取代的角色。父亲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母亲,所以我们一定要看重对方的角色,给彼此机会。
第三,尊重对方的判断。有时候妈妈说了一个观点,爸爸猛摇头表示不同意;有时候爸爸还没开口,妈妈就泼冷水。这样的话,父母的尊严在孩子面前意味着荡然无存。
最后,其实婚姻很沉重,恋爱的时候都轰轰烈烈,可是进入婚姻关系,不见得都能成功。我们从来不责怪离婚的人,我周遭也有很亲近的朋友在这条路上没有成功。两个人离婚了,但是也有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虽然做不了好夫妻,但允许双方仍然都成为父母。就算婚姻关系不在,为了共同的教养,我们都尊重彼此,同意要有好的沟通。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父母离婚都要上几堂共亲职课程。父母离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共亲职大概有四个元素。第一个,共同的家庭管理、决策。第二个,相互的支持和了解,说这是夫妻之爱也可以。还有一个是劳务的合理分配,爸爸、妈妈两人三脚,分担与分享家务。当然最后也是最难的是教养的一致性,中国的传统家庭里父母很喜欢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最难的是一致的教养,什么叫一致呢?一种叫做支持的行为,一种叫做不支持的行为。
举个例子,傍晚一对父母要带孩子去公园散步。妈妈说:“宝宝来穿上外套。”孩子急着要出门说不穿,这个时候爸爸拿着外套,说:“穿上外套,天冷。”这个叫重复动作的支持。
另外一个妈妈说:“天凉了,把外套穿上。”孩子说:“不穿。”爸爸说:“我们等一下要玩好一会儿,天黑了以后天更凉,而且我们等一下还要去吃好吃的,进了餐厅更凉,我们穿上外套。”这是补充支持妈妈的指令。
当然了,妈妈有时候可能会这样说:“宝宝,穿上外套,你看爸爸都穿上了。”这是要求与协助,要求对方行动协助。爸爸立刻穿上,夸张地说:“帅吧?你的衣服跟我一样是红色的。走,我们去踢足球。”用一种行动的方式来支持配偶的请求,这个叫做共同行为。
当然如果夫妻不共教养,他们家的故事就不是这样的。“宝宝,天凉了穿上外套吧,我们出去玩。”这个时候爸爸说:“外套不用穿了,好麻烦,外面不冷。”连拿外套的动作也没有,爸爸直接否定妈妈的提议。
当然也有一种是这样的,就事论事不支持。妈妈说:“宝宝穿上外套,天凉了,而且最近流行性感冒好多,不要着凉了。”爸爸说:“根据研究,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感染,穿外套没用。”爸爸就事论事,直接否定妈妈的提议。
当然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爸爸说:“穿外套?天底下最怕冷的人就是你妈妈。”这是情绪性的不支持,不仅不支持,还补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