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精选5篇)
双十一要来了,段子手开始脑洞大开,文案妹纸们开始奇思秒想,电商们开始活动预热.....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双十一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双十一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篇1
没有任何意外,今年的天猫“双十一”很快就刷新了纪录。仅仅107分钟,成交量就超过1千亿元,15小时49分,超过去了去年全天的交易量,而全天交易额则达到2135亿。这个原本产生于互联网亚文化,带有自我调侃意味的单身汉节,成为网购促销节日才仅仅10年,就已经成为代表整个社会消费潜力,乃至经济活力的主流节日。
这些数字表明,中国的社会购买力依旧强劲,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潜力依然有很大的升级空间,进而说明,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双十一”之前,有外媒曾经预测今年的“双十一”成交额可能不会像往年一样亮眼。然而,当成交量突破千亿之后,道琼斯旗下媒体《市场观察》快速发表了评论,称“强劲成交趋势说明中国经济没问题。”
实际上,走入第十年的“双十一”,已经不是单纯的数字能够涵盖的了。在这些天文数字背后,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文明的普及和提升。当年5700万的交易额虽然无法和现在相比,但却把网购带入了主流的消费市场。十年来,“双十一”就像网络时代的商品奥运会,体现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更快、更高、更强。
“双十一”首先是一场网络的压力测试,尤其是0点之后的瞬间,数以亿计的网民爆发出来的流量,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无数的交易生成了订单,订单需要支付、组织货源、发货、运输,消费者有疑问还有可能需要咨询客服,这些网络购物行为的背后,是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的提升。每年一次的“双十一”,都在推动着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今年天猫“双十一”每秒订单创建峰值达到了49.1万笔。能够应付这样的流量峰值,说明我们的数字实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双十一”还是一场商业文明的升级。对于商家来说,网络已经不仅仅是新的销售渠道,而是成了商业要素重组的核心。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商业行为模式。变化不仅仅在消费和销售这一端,已经深刻渗入到了供给侧。在生产和组织环节,已经不能像过去那么僵化死板,必须随时根据市场端的反馈及时予以调整,甚至进入彻底的定制化生产。供应链、产品链、物流链,网络把这些都串联起来,编织成一张无边界的市场网络,最终通过平台进行整合,进入到消费者的家里。阿里巴巴经济体中的多元化商业场景及其所形成的数据资产,与阿里巴巴正在高速推进的云计算结合,共同形成独特的“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正在全面赋能品牌、商家和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虽然有了如此庞大的规模,这一切却还仅仅是开始。10年前,网购大多通过电脑端,消费者得坐在电脑前才能购物,第一届天猫“双十一”的成交额才刚刚半个亿多一点。10年后,网购已经大多通过手机端,消费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购物,非常灵活快捷。消费的变化,必然会进一步倒过来推动生产端、物流端乃至平台的变革。在生产端,消费者必然会有更大的话语权,要求实现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在物流端,必然会要求更加快捷、方便和安全的抵达;在平台端,还要拓展出新的消费和交易方式。正如“逍遥子”张勇所言,未来一定会有新的消费模式诞生。
未来已来。这已经不仅仅是网络世界、虚拟空间的事儿了。在传统模式下形成的.生活方式,都有可能要随之改变。消费模式的创新,新零售的发展,都需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周遭的环境,是否已经为了网络时代而做好充足的准备。今天的庞大数据,未来可能习以为常。
双十一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篇2
也许你还在冥想,也许你还在苦思,但他们却早已开始行动了。APP双十一活动多种多样,根据平台属性选择适合的活动是重点,还在想着送红包?这当然可以,钱最实在,也最吸引人不是,但你想好怎么送才能达到快速吸引更多的用户了吗?如果没想好的话,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一、天猫APP双十一活动
送红包的老梗,但天猫这次玩出了花样,往简单的来说就是拉好友组队购物,购物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后便可以瓜分红包了,并且设置活动参与门槛,从而定位目标用户,即用户过去7年(2009年-2015年期间)双11当天的购买实物商品实付金额将作为“累计消费金额”不为0,就可以参加活动。也就是说你得曾经使用过天猫,并且有消费过。这样的好处是将一部分只为红包而来的暂时性用户排除在外,深度维护与激活原有用户。
另外以拉好友共享红包的模式制造了一条用户连接用户的话题社交桥梁,通过用户之间的话题社交,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参与兴趣,蝉大师CEO刑东进认为,这种拉好友的模式让每一位参与用户都成了推广员,当你还在为如何激活而烦恼时,天猫已经在深耕用户自身的社交圈了。
二、苏宁易购双十一活动
苏宁易购双十一活动预热:好货提前抢,定金翻倍,支付返卷,利用巨大的优惠措施在双十一来临前的窗口期引爆用户的购买欲,典型的大战在即,粮草先行的做法。
苏宁易购双十一活动主题:口袋抓红包游戏,截止日期11月1日至11月12日,红包总额官方宣传是20亿。上文有说到,抢红包是老梗,玩出花样才是本事。苏宁易购巧秒的借势近期火爆的VR游戏,用户即能体验VR游戏是怎么一回事,又有红包拿,能不动心吗?
三、阿里旅行双十一活动
电商类APP搞商品打折送红包,阿里旅行根据自身产品的属性,推出了抢3999元往返美国的福利。红包方面,数额是5000万元,虽然金额不多,但考虑到阿里旅行的用户更关注的是旅行时的相关事宜,因此推出了非常多的实用型优惠,如机票预约直减180元,酒店超值大礼包,里程翻倍卡等针对性优惠。
四、双十一APP版本更新
在双十一来临之前,各APP推广运营们一定要记得及时更新APP哦,而且可以在副标题中突出APP在双十一的活动主题,用蝉大师ASO工具搜索‘双十一’关键词时,我发现已经有许多的APP在副标题上做了文章,目的是方便用户在应用市场寻找APP时,第一时间了解到您的APP在双十一期间的活动,其实这也能达到活动预热的效果。
双十一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篇3
近日,中消协宣布启动2016年“双11”网购商品价格及服务体验式调查活动。中消协表示,将详细监测相关商品在2016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期间价格变化,具体体验送货服务情况及无理由退货情况,并重点测评相关商品质量状况等。(10月13日 中国新闻网)
从2008年发展至今,“双十一”逐步发展成中国电商行业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活动,成了不折不扣的网购狂欢。2015年,全网“双十一”全天总成交额达到1229.37亿元,从发展态势来看,日益临近的2016年“双十一”将毫无悬念地突破这个数字。
千亿级别的成交金额背后,是亿万网民买买买的“洪荒之力”。然而,不止一次的亲身体验表明,“双十一”血拼时真的要保持清醒,否则就可能掉入电商网店的 “假打折”“虚构原价”等价格陷阱当中。
去年“双十一”之前,笔者在一家电商平台看中一款标价两百余元的品牌男装衬衫,将其放进自己的购物车。好容易等到“双十一”时,却发现商家将价格提升了三十多元,还声称是促销活动给出的优惠价格。 这种用坐地起价来蹭“双十一”热度的,恐怕并非这一例。
价格提供商品的等量交换,但主动权却掌握在商家手上,消费者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地位。尤其,在碰到“双十一”这种人造的网购狂欢,价格因素就显得微妙起来。部分消费者笃信商家“爆款秒杀”“巨惠特卖”的折扣力度空前,甚至在心仪货品短时间可能售罄的焦灼情绪中,疏忽了比对价格这种原本平常必做的功课。久而久之,这种玩弄数字、屡试不爽的伎俩,成了一些商家在“双十一”的保留节目。
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2015年“双11”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显示,750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2.99%出现了事先提价、当天降价的情况。“双十一”众多商品明降实涨,让网购狂欢变了味道。以“低价”进行宣传销售,等同于耍手段设置的价格陷阱。这种欺诈,不能因为“法不责众”就放任自流。中消协提前进入一个月开始进行监测,其实是在“隔空喊话”的提醒。但“双十一”的消费当量实在太大,仅靠中消协这个社会组织来担当,显然不够。
之前,深圳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就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旦遭遇电商价格违法问题,消费者可打12358电话举报。中消协的提前动作,职能部门的介入,不啻给“双十一”电商提了强烈的醒。但打破“双十一”价格陷阱,不能止于提醒。电商平台的价格诚信,应当归于有关部门的监督范围之内,需要工商、物价等相关部门从现实延伸进网络,继而合力而为。如此,消费者才能乐在其中。
双十一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篇4
今年双十一,京东的机器人仓、机器人分拣中心两个自动化设备将在双十一期间正式启用。以保障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沈阳、杭州、深圳九大城市的京东3C品类仓将进行联合提速,部分用户将享受到双十一凌晨下单上午送达的极致体验。
据了解,京东的无人车在配送站装载货物后,通过自主路径规划,将货物送达指定位置,并通过京东APP、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收货,用户到无人车前输入提货码即可打开货仓收取货物。
据悉,京东“无人智能”产品中无人机、无人仓也将在“双11”期间亮相。此外,京东“无人实验仓”即机器人仓+全自动分拣中心也将于“双11”前正式启动测试,以此提高送货的速度。
双十一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篇5
尽管离“双十一”还有20多天时间,但阿里、京东两大电商的海报已经相继出炉风格迥异,双方造势也已开启,拉开了“猫狗大战”的序幕。而中消协也在近日宣布启动今年“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及服务体验式调查活动,中消协将详细监测相关商品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期间价格变化,并重点测评相关商品质量状况等。可以说,无论是平台、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已经为“双十一”做好了准备。
从2008年发展至今,“双十一”逐步发展成中国电商行业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活动,成为不折不扣的网购狂欢。去年“双十一”全网总成交额达到1229.37亿元,从发展态势来看,今年“双十一”将毫无悬念地突破这个数字。
然而,在亿万网民买买买的“洪荒之力”背后,监管与平台要做的准备工作依然很多。尽管去年发改委专门发文对“双十一”购物节价格违法行为进行规范,然而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去年“双十一”750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3%出现了事先提价、当天降价的情况。这类价格陷阱让网购狂欢节变了味道,绝不能因为法不责众或者难以追责就放任自流,而让消费者完全靠自身去甄别去规避陷阱。
当电子商务与网上购物越来越成为消费主流时,打破“双十一”价格陷阱,绝不能止于提醒或行业自律。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为各类商家的创业经营提供了广阔天地和平台;同样,这些商家的盈利和销售也为电商平台带来巨大的利益。电商平台与商家应该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商家的不实造假是对电商平台良好声誉的破坏,也是对其利益的损害。因此,对于后台管理完全掌握着那些商家的价格和销售情况的电商平台来说,必须成为监督主体之一。
同样地,和线下消费一样,电商平台的价格诚信也应当归于有关部门的监督范围之内,需要工商和物价等部门从线下延伸进网络,继而合力而为。如此,消费者才能在真正公平透明的环境中享受购物,这也才是扩大内需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