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篇回忆青春散文随笔
导语:我们赞美青春,更应赞美青春带给我们的方方面面,回味青春带给我们的许许多多。下面是回忆青春散文随笔,欢迎阅读。
篇一:回忆青春散文随笔
每每下笔,总是离不开“青春”二字,仿佛所有的快乐和记忆,都只凝聚在那里……
翻开青春的纪念册,看着那人,那树,那楼,都静静地站在那里。如此靠近、清晰,仿佛还可以感受到那风拂过脸庞的轻柔;却又如此遥远、朦胧,已经记不起那时的阳光是什么味道……
那时的笑容,不知为谁而绽放;那时的泪水,也不知为谁而决堤···在那段灿烂蓬勃的岁月里,上演着喜与悲的电影,每个人都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未来,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那时的笑容、眼泪,是那么的简单纯净,连静静流淌的时光都是那么透明,让人察觉不出它的流逝和匆忙。就这样,那些出现在我生命中的人,有的成了亲密的好友知己,有的却成了匆匆过客。命运的安排始终是躲不过,转瞬的缘分,强求不得,不如顺其自然,静待归人的马蹄声落……
那时的梦想,是那么离谱不切实际。但就算知道不可能实现,也会为之付出努力。每天的快乐,就是朝着梦想前进,简单而又执着,忙碌而又充实。那时的自己,可以偶尔发发小脾气,无论父母、朋友还是老师,都会默默地包容我,教会我宽容与友爱。那时的友情,无论贫富,只要合得来就是朋友,互帮互助,共同为了梦想而奋斗!
不知不觉中,那一段青葱岁月就这样离我而去……不是耀眼的红色,也不是暗淡的黑色。我的青春是平淡而*的绿色,还带着点梦幻不可捉摸的紫色。
篇二:回忆青春散文随笔
青春,人生只有一次真正的青春,豆蔻年华,花季雨季,我们活力四射,我们拼搏勇敢,我们生机勃勃,我们美丽简单,我们快乐着,我们悲伤着,我们欢笑着,我们哭泣着,缤纷的世界,让青春描绘出绚丽的色彩,拼凑出生命的音符。然而,面对即将苍老的容颜,流淌过岁月的长河,仿佛将我们的最美吞灭,于是,我们开始回忆,开始学会遗憾和满足。我们渴望着,那流芳百世的梦想,我们又珍惜着,这最后的妥协。人去青山在,我们总会一天一天的老去,或许,我们开始追求着年轻的心。
浪漫的季节,如花似艳,一朵一朵,簇拥着,缠绵着。在末路的两端,有我们的心心相惜,也有我们的心心相离,有我们牵手走过的年华,也有我们分离的泪水,滴落心上。青春,是唯一的,青春,也是唯美的。
黯淡的世界,总会有些斑驳的残影,在日落前流露出悲伤的神色。我曾经很认真的欣赏过“夕阳无限好”的美景,却也认真的感受过“只是近黄昏”的苍白。青春是忧伤的,在最初的白纸空文上,总会勾勒出几道深刻的线条,那些平行的,相交的直线,那些缠绕的,相连的曲线。
日落西山,我仍然会仰望天边,看那海天相接的地平线,那里,好似两个世界的交汇点,当我们走完这段旅程,便会安心的跨越尽头,奔赴下一个起点。我们渴望停留在这里,沐浴着霞光的娇艳,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源于一些美好,也掺杂着一些遗憾。
我们写着一些关于后青春的诗,我们演绎着一些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一些我们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命运。我们习惯把青春藏进相机里,把青春定格在记忆里,我们常常翻开那些泛黄的相片和那些未寄出的信件,然后看着依稀稚嫩纯真的笑脸,我们思绪万千,我们感慨着,如心潮的涌动,在那粼粼的水面,泛起了层层的涟漪,微风起,轻轻荡漾着的小船,带着今昔驶向过去。时间,总是一去不复返,然而心灵,却常在。
青春是一曲流连,一曲专属忧伤的流连,我们不断的争取时间,却总是在与时间的追逐中被时间追赶。我们向往这段流连,却极有可能在挥霍中稍纵即逝。有一天,当青春悄然溜走,我们会发现,那些走过的,正是我们所失去的。
青春是一段爱恋,一段充满激情的爱恋,我们流连忘返,却不得不在回忆里想见,好似花谢叶枯,匆匆而又漫长。曾几何时,我们等待着,那些浪漫而又美好的画面,曾几何时,我们盼望着,那些幻想而又幻灭的字眼,曾几何时,我们呐喊着属于青春的满腔热血,我们又曾几何时,悲哀着那些度过的似水流连。
“看那花开花谢花满天,香消玉殒有谁怜?”青春是脆弱的,青春是充满感激的。没有结尾的结局,是一颗怀念向上的心。我们感悟着大自然的淳朴和宁静,即使,青春被遗落在苍茫的冬季。
篇三:回忆青春散文随笔
“青春,喻少也。”青春,常被披上华丽堂皇的外衣,被鲜美、亮丽的词藻笼罩。真实的青春是什么?青春或许是灿烂的阳光,但也会是灰蒙一片的淡淡阴霾;青春或许是绽放的玫瑰,但也会是跌落在路旁离枝的花蕾;青春或许是鲜艳的彩霞,但也会是飘荡在天边的乌云。青春是五彩缤纷的,但总会有灰冷的一抹;青春是芬芳甜美的,但总会有青涩的滋味;青春是活力四射的,但总会有颓然的心境;青春是轻歌与曼舞,但也还会有曲尽人终散的凄凉。
我们赞美青春,更应赞美青春带给我们的方方面面,回味青春带给我们的许许多多。
我们每次相聚,或三三两两、三五成群或围坐一团,总会扯起当年青春时期的点滴碎片;纵然我们已经不能完整地忆念起当初的情景,但那被牵挂起来的.情感依然象当初一样清晰,甚至于使我们久久难于排遣这“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萦绕……
记得在那无书可念,学业荒废的年代,求知的渴望让我们找书借书读书近乎*,比之“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有过之而无不及。虽仅小学文化程度,但也饱览古今中外名人名着,涉猎诗歌、小说、散文、戏曲等各类文学体裁;虽有些囫囵吞枣,但也咀嚼得津津有味。我们狠命地吮吸着那本本书卷字里行间的丰富营养,虽阅书众多(禁书居多),但始终不知该书从何人手中最初借出。我们游离出馈乏的物质、禁锢的文化的现实世界,游荡在、沉湎于充实的精神世界中,悠哉。书籍让我们懂得要做怎样的人,要做怎样的事;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慢慢领悟出真、善、美的真谛。
记得当初,我们七、八个人围坐在清霖屋内饭桌旁,凝神静听“阿伯”讲述远征军赴缅抗敌的悲壮故事,心里也慷慨激昂。也曾一堆人挤缩在清霖的小床上,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地闲聊、扯淡。道述三国据水断桥、过关斩将千里走单骑;谈笑水浒及时雨的敦厚忠义、花和尚的率直粗旷、豹子头的忍辱负重;调侃西游唐僧的仁腐、悟空的忠勇、八戒的滑巧、沙僧的憨庸;感叹红楼仙葩、美玉、淑钗的悲剧情缘。也曾齐声哼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绿岛小夜曲》等情歌禁歌,舒展着对浪漫情景的想象,抒发着对爱情朦胧的向往;也曾争相描述着《红与黑》雷纳尔夫人、拉莫尔小姐与于连间或深沉或*衷情的细节,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断。
恰逢豆蔻之年,与少华在粉尘飞舞的谷壳车间里,鼻戴口罩,头套麻袋,汗水混着谷糠,往麻袋里装填着谷壳,为的是力所能及地挣着几分几角以贴补家用;时值弱冠之年,身材矮小的桂元在陡峭的山道上用板车驮运条石,不幸人仰车翻,腿骨折断,他不畏艰险,为的是自食其力减轻父亲的经济负担,是儿的“懂事”,儿的“孝”;瑞生也驮过石头,当过泥匠,卖过早点,做过沙发……劳劳碌碌、费力劳神,为的是养家糊口撑起男人的一片天、一个家。
我们也曾懵懵懂懂地成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插队知青。清晨,荒烟弥漫,呆望山峰;夜晚,山蛙哀鸣,仰望星空,总会从心底油然涌起一阵阵的惆怅和凄楚而潸然;一次次的感叹、自问:“你投向何处?”“哪儿是你逗留的地方?”。当年流传的《青春不再来》和少华谱曲填词创作的《路在何方》,是当初我们心境的真实表白。无论是到农村的还是留城的,至今唱起,依然是感慨万千,泪眼朦胧。
我们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但我们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独善其身”的自觉约束;我们没有“治国”、“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有尽其事、倾其力,“齐家”育儿的责任担当;我们没有走过平坦笔直的大道,但布满荆棘的崎岖小道却激发出我们义无返顾、勇往直前的推动力,让我们在成长中学会了坚强。我们没有豪言壮语、英雄壮举,但始终秉承祖辈传统的教诲,让其在自己身上沿续、传递:宽容待人、不斤斤计较得失、诚实守信、实实在在做事、清清楚楚做人……
我们的青春显得平庸,然而就是这平庸的青春历练了我们,铸就了我们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冷静地面对生活,笑对人生。
我们的青春虽然平庸,但这平庸的青春,也会在我们迟暮的混沌里勾勒出几星鲜活的亮色——我们青春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