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影评精选三篇
导语:在国庆中秋双节的喜庆氛围中,《姜子牙》终于上映了。这里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姜子牙》影评,希望你们喜欢。
篇一:
中秋和国庆双节的下午,举家共赏国漫动画片《姜子牙》,趁着还热乎,赶紧写一篇影评,给大家做观影指南。
《姜子牙》本来是今年春节档我最期待的贺岁片,结果世界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一举从贺岁档变成了国庆档。由于我对《姜子牙》期待有点放得太高了,所以看完有点失望。
最大的感受是,全片没有燃点。当然作为电影本身,肯定有导演觉得比较燃的部分,但我作为观众的情绪,没有被调动起来。我认为这类国漫动画片,有没有燃点还是很重要的,这方面《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做得都蛮好的。我当时对这部电影那么期待,也是因为去年的预告片里,最后的那句“一战封神”,哎呦,童年追剧的记忆都被调动起来了,结果完全不是这样的。
《姜子牙》故事是发生在“武王伐纣”之后,姜子牙本来已经被封为众神之长了,结果在斩杀九尾狐的过程中,因为发生意外,被贬北海。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想,或许编导是为了讲述一个与《封神榜》有关,但又不是那么熟悉的故事?
或许是担心由于《封神榜》的故事过于为大众所知,难以拍出新意来,所以才选择了另外一种故事的呈现方式?
可是等我看完电影出放映厅出来,听到我身后几个年轻人在讨论剧情,他们中有人连“苏妲己”是谁都不知道,也就是说,对这批年龄段的观众来说,《封神榜》并不是一个像《西游记》那么深入人心的故事,可能制作者担心的那种“大众对于这个故事太熟悉”这种情况并不存在。
大陆最早广为人知的电视剧《封神榜》拍摄于1990年,距今已经30年。TVB拍摄的一版时间是在2001年,距今已经19年。后来还有没有完整拍摄过《封神榜》电视剧我是真没印象了,估计就算有也不会是近年,所以“封神大战”那么好的题材,可以拍的,特别是在电影特效跟当年已经有了巨大差异的现在。
哪吒闹海的故事因为是所有人从小就听过很多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它,只是加入了一些更吸引人的元素,所以故事高潮就是电影的燃点,看完真是觉得意犹未尽。
对于《姜子牙》的期待,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哪吒之魔童降世》期待的延续,也是对于能够再看一次“封神宇宙”的期待。《封神榜》里那么多人物,每个重要人物身上都有非常好展开的故事线,如果能够好好拍,简直是可以和漫威超级英雄、哈利波特系列一样牛逼的题材。
或许《姜子牙》的制作团队也想找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样的slogan,所以才有了姜子牙那句“用自己的方式做一个真正的神”。
结果,就有点拧巴了。
篇二:
本片技术很牛!本文仅浅谈故事。
显然,《姜子牙》的主创们对《封神演义》足够了解,连仅仅存在于“太师回兵陈十策”一章中闻太师提及的“灭怪除妖,斩逆剿贼。征伐十五年……方灭北海妖孽……”中的“北海战事”也被拿来作了重要设计。
因此,这部电影的故事很挑观众,满意度取决于对《封神演义》有多熟悉。如果你对“封神”一词的理解是加冕与荣耀,期待看一场酣畅淋漓的神魔善恶大战,那么很抱歉,你大概率不会喜欢这部电影。如果你对《封神演义》的设定足够了解,你可能会惊喜于电影的改编。
首先,《封神演义》是典型的宏观架构好过具体情节、设定好过文笔。不过,虽然观念庞大,但成书仓促,故事存在大量漏洞,仙神谱系亦不完善。然而故事主线仍然是清晰的:“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
可见,“封神”的起因至少包含三方面:成汤气数将尽、昊天上帝公务员招聘、阐教十二弟子渡劫。满满的“天命使然”。然而在歌颂人类*意志的现代,“天命”观显然是不可取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也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旨。因此,否定天命,进而反抗神的权威,是电影可以想见的主题。
其次,在原著的评价体系中,修仙者对于“被封神”是避免、排斥的。云霄对赵公明说:“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原著里另有“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可见,原著认为“神道”不如“仙道”“正果朝元”,哪吒、杨戬等一众人气主角结局也是“肉身成圣”。免于天庭政权的管理,能独立于神权政治甚至与之分庭抗礼似乎是更受褒扬的。以现代视角解读,在*外逍遥比在*内受扼更快活。
正因为如此,“封神”一事本就不是荣耀,因此电影在进行改编时对“封神”采取反思、批判的视角是合乎原著精神的。
再者,从具体情节上说,妖狐本就是受命于女娲迷惑纣王,且原著中也明言妲己死于妖狐乃天数:“妲己魂魄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乃借体成形,迷惑纣王,断送他锦绣*。此是天数,非人力所为。”因此,如果妖狐迷惑纣王必须借助夺舍妲己才能实现,则妲己就是女娲计划的第一个牺牲者。然而,连纣王最终都被封天喜星,无辜的妲己却在封神榜上并无位置,这完全可以认为是原著的漏洞。
况且,封神榜仅有三百六十五个名额,但死于商周大战者多不胜数,他们的命不是命么。实际上,《封神演义》全书都是讲神权政治的操纵,黎民百姓的死活从不在神仙的考虑范围内。因此,反思封神大战本身,表达对无辜牺牲者的悲悯,也是现代化改编应当传达的人文关怀。
《姜子牙》的故事遵循了上述三条改编/创作逻辑。
首先,它大大简化了仙神体系,未提及三教及众仙长,将女娲(上古神祇)、昊天上帝(天庭秩序的维护者)和元始天尊(阐教代表)三个角色的功能整合为“师尊”这一个形象,将其策划封神大战的目的定为统一三界(阴谋),将根行浅薄的老学渣姜子牙变成牛逼闪闪的静虚宫大弟子(拥有独立意志,最终与神权抗衡),形成了明确的人性与天命的对立阵营。
其次,它以妲己(小九)作为无辜牺牲者的代表,并加入了整个狐族都与大战怨魂一一绑定宿命锁的设定,放大了神权政治对于无辜者生命的漠然与利用。以师尊全凭自己认定的“最好安排”操纵世间,与姜子牙凭自己认定的善、自己的神道对立,形成明确的价值冲突。
再者,升华主题:人道对于神道的盲目崇拜、跟从是更深层的宿命锁(天梯),以天梯被毁象征着对天命观的彻底否定。
但是,电影的故事存在漏洞:这个打破命运枷锁的故事外层,又有一个同质的、更大的枷锁存在——师尊所认为的“最好安排”与姜子牙所认为的“神道”究竟孰对孰错,电影并没有真正作比较;姜子牙也没有真正遭遇“电车难题”。有限的情节仅仅符合了观众们简单直白的善恶观。而且,师尊的最终下场是被师祖(对应原著里的鸿钧老祖)处罚,意味着电影通篇里反抗的“天命”之上,还存在更大能的天命……
这不能不让我感到整个故事存在着一个随时都能变成一场笑话的重大隐患: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姜子牙永远遇不上两难,也不能寄希望于师祖的善恶观永远和观众相同。
篇三:
《姜子牙》难看吗?
不难看,我觉得姜子牙有着比较成熟且高水平的动画制作,单是开头的2D作画就值得一吹,归墟场景惊艳的色彩呈现,四不像灵魂归天的情感爆发,天庭师尊周围如星辰环伺的云团,这些场景设计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
《姜子牙》故事单薄生硬吗?
不单薄,甚至我觉得还很有层次感,和《哪吒》几乎一脉相承的对天道的反抗,但是哪吒是“出身为恶,以个体之力逆天改命”,而姜子牙则是“出身于*,无法理解偏颇的正义而选择真正地为所有的苍天诸命谋未来”。
为了挑明这个主题,姜子牙在立场问题上反复辗转,先是大义凛然想要斩除狐妖,继而发现狐妖体内无辜的元灵而功亏一篑。
在北海闭关自省时看到小九并一路追踪到九尾时又要重新“匡扶正义”,然而看到师尊所串联的命运锁链后又心生迟疑,询问师尊后还是决定牺牲一人救苍生,但是至少小九有一个转生的念想。
然而最后发现其实转生也都是谎言,所谓妖族狐族,不过是师尊试图攫取利益而降下的恶果...
每一次转折,都越来越揭露天庭中黑暗的一面,慢慢从“救助苍生”变为了“电车难题”,最终沦为“背后勾结的骗局”。
当然,最后姜子牙只是完成了一个斩断天界对人世间庇护的锁链,其实就是一个更大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只可惜最终制裁师尊的是更高等的存在,这一点未免让人意犹未尽,也似乎忤逆了以自身之力逆天改命的主旨,但《哪吒》固然鼓吹“逆天改命”的拼搏,结尾也是未能抗过天劫,只保全了元神,从这点来讲,在“至高之力”与“个人意志”之间找到平衡点,本片做得也还不错。
除此之外,苏妲己和九尾背后的秘辛,纣王与妲己的爱恨交加,申公豹因为景仰姜子牙而自愿下界陪伴,当掉耳环换取食物,并最终完成一场守护,还有四不像与小九建立的友谊,骨风铃对战场冤魂引领,来自更高存在的玄鸟引领亡魂回乡...这些填充在主旨之外的剧情其实也很丰富有趣,动画标配的卖萌角色给了小四不像,说真的,也蛮可爱的。
所以《姜子牙》的故事,虽说因为兼顾的内容稍多而略有杂乱,其实也没有太大问题。
那么《姜子牙》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
有两处。
一是有着太高的前作标杆。
立意高度精准的《哪吒》没有涉及过多庞杂的道理,亲情,友情,与面对天意时的态度,再加上足够有趣的笑料(虽然我一直对指纹解锁耿耿于怀),让《哪吒》成为了剧情扎实,却也通俗易懂的动画,因此才可以广受喜爱。
《姜子牙》明显是想要超过《哪吒》的立意高度,但是先是“幻象与本心”,再是“救一人与救苍生”的电车难题,最后到“命运不受苍天控制”的觉醒,主旨其实随着姜子牙的境遇而发生了改变,而其中不少对于“战场亡灵”的描述又抱持着怜悯的视角,那些“猎狐者”的丑态似乎又在描述着贪欲,申公豹救下姜子牙的部分很感动,但是“你一直是我眼中的英雄”其实和“救助苍生”的主题脱节,所以更像是一条支线,相比而来,姜子牙和小九的互动就更为鸡肋。
当然这些说不上差,但是和主线清晰的《哪吒》相比,无疑就差上一着。
其实立意繁杂并不是不能出好作品,不思凡的《大护法》就将庞大的立意作为了影片的一个特点,但是这样的电影必然是小众且不好模仿的,比如今年的《妙先生》就血崩。
《姜子牙》从宣传初期就绑定《哪吒》的“封神宇宙”毫无疑问为电影设定了太高的起点线,导致成片很难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预期(但至少热度很高),其实《姜子牙》对标的更应该是《白蛇:缘起》,白蛇的制作水平在某些方面比姜子牙好,而姜子牙的剧情又胜过稍有狗血的白蛇。
然而,和哪部比并不是问题的症结,《姜子牙》真正的问题,还是在因为制作水平的下降而造成的观感不佳。
你会说了,你前面不是都说了吹爆前面的2D制作吗?不是说了“归墟”场景夺目漂亮的设计吗?玄鸟,天尊,天梯,灵魂骨龙,这些设计哪一个都不拉跨啊。
但是,我们真的能用几个割裂的亮点来概述全片吗?
现在请你回想一下片中令人惊艳的动作场景(不只是某个镜头的惊艳,而是一整段场景的惊艳),除了开场的2D,你还能想得到吗?
申公豹和姜子牙的打斗?姜子牙和小九的打斗?小九逃离酒馆的动作戏?九尾和申公豹的打斗?九尾和姜子牙的打斗?姜子牙和灵魂骨龙的纠缠?姜子牙最后奥特曼上升的动作戏?
这些场景我固然可以一一复述出来,但是要让我说里面哪一段特别精彩,还真的没有。
那么,你还能记得《哪吒》之中,太乙仙人,申公豹,还有哪吒敖丙夺笔的长镜头吗?
你还能想到太乙真人带着哪吒在**图中坐云霄飞车的场景吗?
哪怕是只有几个镜头的哪吒和敖丙踢毽子的镜头,大概也是很难忘记的吧?
而哪吒,大概是一年前看的,姜子牙,才刚看过几个小时。
按理说,小九从酒馆中逃出那一段绝对可以做得妙趣横生,但是无论是这一段还是之后几乎所有的动作场面中,画面的衔接与分镜都没有连贯的逻辑,这也让我想到了前一阵子看的《妙先生》,同样在动作的分镜上做得极为糟糕,这种画面与动作的割裂会极大地破坏观众观看动作场景时酣畅淋漓的体验,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不够燃”。(白蛇在这方面要做得更好一些)
这种分镜的凌乱还有制作层面的缺陷可绝对不止发生在动作场面之上,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在观看时对于姜子牙的跑步感到疑惑,跑动中的姜子牙身体极为稳定,那些轻微的抖动就像是和谐号列车运行一样平稳,最后抱着小九跑步更是稳当得不像话,真人电影摄制在上个世纪出现了一种叫做“斯坦尼康”的稳定器,专门用于动态拍摄镜头时保持摄像机的稳定,要我说,《姜子牙》中的“稳定器”,可比“斯坦尼康”好得不止一点半点。
总之,《姜子牙》虽然质量不算太差,可惜珠玉在前,反而成了累赘。影片初始的愿景想来不小,商周交替的大战,封神,天界,更至高的存在都有涉及,但是就像绑在小九脚上的锁链,在人世间和天界之间横亘的天梯那般,彩条屋的“封神宇宙”,因着《哪吒》的爆火而引来了太多非议与关注,反而成为了之后束手束脚的“锁链”,一旦捆绑宣传,而成色又不及预期,那么观众的反噬也会来得比那些单打独斗的电影更为猛烈。
所以还是希望这个系列,包括中国动画能越做越好。
从技术上来讲(尤其是片尾的《深海》),国产动画电影的技术已然不缺乏,那么接下来的,就是要讲一个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并喜爱的故事,还有,便是需要知道如何去驾驭故事的节奏和讲述的方式。
毕竟耍了半天花架子,仔细一看却露了怯,那可不太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