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修辞手法及答题技巧

在历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大多会涉及修辞的考查。不过,单独考查修辞的试题比较少,一般都是与其他题目相结合,或者是在文本的阅读中,大多是综合性的。答题时要努力调动平时积累,善于拓宽思路。近年来常考的修辞方法多为比喻、排比、对偶和对比,运用时要严格遵守这些修辞方法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修辞

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要正确理解例句的意义(尤其是隐含意义),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重点为修辞方法和分句间关系)和感情基调。在运用各类修辞方法时,要合乎题干要求,紧扣话题,思想内容要有积极意义。如:(2012年高考辽宁卷)仿照下列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参考答案】信仰是漆黑夜晚中的灯,使迷路者看到了方向;信仰是浩瀚大海中的船,使奋斗者看到了希望。【解析】题中两个例句的特点主要有:(1)每句都由两个分句组成,第一个是比喻句,第二个是“使”字句;(2)两个句子的话题都是“爱心”;(3)第一个分句的句式为:“爱心是……中的……”,第二个分句的句式为:“使……者感到了……”。清楚了这些,还需注意题目“自选话题”的要求,即不能再以“爱心”为话题。

二、对症下药

无论命题者怎样来命题,只要理解了各种修辞的概念和作用,就可以有的放矢了。对于在压缩语段中进一步考查灵活运用修辞表达能力这一类综合性的试题,要抓住并提炼出语段中的内容要点,符合题干要求来作答。(2012年高考湖北卷)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参考答案】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解析】解答此题,不光要符合对偶的要求,还必须是“宝黛初会的情景”。既是对偶,便可考虑将宝玉和黛玉各写一个句子;要描述情景,便须注意宝黛二人各自的心情。务必要注意从语段中两个人物的语言及具体表现上切入,并提炼出相关的内容要点。在组织文字时,要注意该题中所提出的字数要求,一定不能超过30字,超出了一般要扣分。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及答题技巧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八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一般说,比喻、夸张、拟人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这八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给大家归纳了答题技巧。

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谈能很好地表达出某种感情 。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对策小结: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夸张:突出特征,感情强烈;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富有情趣,新颖别致,栩栩如生,生动形象;

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

排比:结构紧凑,一气呵成;文意贯通,语气强劲;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1)产生连贯的气势,增强行文的语势。用排比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透辟有力。用排比来状物,可以把事物刻画得细致入微。(2)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给人以美的感受。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强紧凑感,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增强节奏美和韵律美。

反问: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对比、反衬的作用:突出、反衬某种事物或某种情感。(衬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以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有以景衬情、以人衬人、以事衬人、以彼物衬此物等。衬托分正衬、反衬。反衬有以动衬静、以悲衬乐、以丑衬美等。)(渲染是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以突出形,加强其艺术效果。)

引号作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破折号用法:注释、总结、话题转换、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