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观后感800字

导语:叶问系列电影口碑一直都很好,《叶问4》加入了一条叶问与儿子叶正之间的父子线,父子关系从最开始的紧张到最后完成和解。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800字《叶问4》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叶问4》观后感800字

篇一:

先说说满意的地方吧,武打戏的层层递进,安排的很合适,李小龙的巷子斗飒爽朝气,叶问万师傅屋内切磋斗有种王战王的老练厚重感,鲜明对比,感觉很好。不过后面升级打怪斗让我有点疲惫,没啥特别感,只有单纯打的很好,鼓掌鼓掌鼓掌的感觉。不过能做到这个已经很好了,跟对方来来回回一招一式打的都很真,都有挂彩,比手撕鬼子的尬打好太多了。

还有可能因为我本人不是很喜欢甄先生,所以前面几部都没看过,但是看完这部,立刻理解了为什么叶问可以拍这么多部,因为确实值得一看,甄先生演技确实不错,演的很叶问,打戏打的很师公

尤其打戏那么精彩,居然还没影响文戏的戏份,火候掌握的真好,几个场景的转换立马明白了很多背后的意义,比如李小龙想展示中国功夫扩大中国功夫的影响力,却被内排挤不理解,同时被外鄙视处处打压,这种水深火热的感觉两个场景生动的让人感受到了。其它就不多剧透了。

接着说说令我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太主角光环了!

拉出来一排掌门,都是几下就做了炮灰。好吧,这就算了,你不肯多给他们戏份能理解。那么这个祖宗几代开发唐人街的太极头头万师傅,干嘛先搞的那么个牛气,切磋斗都能斗了个不相上下,咋个后面就那么怂,都给跪了。

用里面的台词感叹句:咏春就能代表整个中国功夫?!

起码你可以加段万师傅在被抓时受到虐待之类的,影响到后面的发挥被跪了,这样多让人好接受啊。

还有关于M国的台词,自大到好蠢的感觉。有必要拉仇恨到把敌人写成弱智吗。

还好这些小尴尬点,只有很少部分被尬到,大部分基调看的很痛快。

篇二:

12月20日,《叶问4》登陆院线。原本有消息称该片要改档,结果还是强势来袭。本以为《叶问》拍到第四部,应该是提不起观众的兴趣了。没想到影片一经上映,不仅口碑爆棚,就连票房也创下佳绩,甚至于同档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票房都不及《叶问4》。有网友看完后,评价称第四部是系列最佳。同时还力赞甄子丹的武打戏依旧很燃,成为全片的看点。相比前面三部,打斗戏不断,没有拖泥带水,节奏紧凑,堪称年末的大惊喜。

《叶问》第二部和第三部分别邀请到洪金宝和张晋,第四部则有吴樾加盟。论功夫水准,她不比甄子丹和吴京差,甚至还可能略胜一筹。《叶问4》能取得好成绩,主要功劳在三个人身上,叶伟信、甄子丹和吴樾。一个好导演,两个武打巨星,联手打造出一部功夫佳作。整部影片的风格仍旧燃到爆,气氛渲染得到位。虽然剧情太过平平无奇,但它做到一部优秀动作电影,所具备的各种元素。不夸张地说,《叶问4》的武打场面,比第一部的一个打十个,更加能打动观众的内心。

在小编看来,甄子丹和叶伟信给《叶问》系列,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从第一部到第四部,甄子丹从来没令观众感到失望。谁能想象得到,即便是56岁了,甄子丹依旧很能打,他的票房号召力依旧还在。《叶问4》能取得成功,主要因为影片的贴合本土文化。这就跟《星球大战》在美国大火,而在中国却遇冷的情况是一样的。没有星战回忆的中国网友,对于《天行者崛起》的追求自然就没那么高。而《叶问》系列是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所以就算口碑不好,都会去到影院支持。

篇三:

对于叶问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很沉稳,但是很无趣,整个电影他的台词没几句,笑容也不多,也许大家会说电影这么演才有韵味,而且这么演也印证了你说的沉稳,是,无可厚非,这些仅代表个人观点。

现在生活在强压下的80、90、00后,大家是不是更喜欢轻松的剧?但是不得不承认,叶问这个电影教会我们太多太多了,第一,对于最喜钱的小编我,那个校长说的话太震撼了,通俗说,就是要想孩子在学校上学,推荐信不行,一万块钱就OK,所以努力赚钱才是王道。第二,印象比较深的是若男(中华总会会长闺女)被美国人欺负,他爸爸还让她忍,这次是剪头发,下次指不定就是削脑袋了,天下怎么会有这种父亲,还不说,还真就有,还特别多,很不幸,小编就涉身其中,不过没办法,父母是孩子不能选的选择。第三,就是承接第二了,若男父亲终于不再忍了,跟美国总教干起来了,虽然输了,但是后面叶问赢了啊,其实输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反抗,尤其是现在的小孩,应该没有一个父母是让自己孩子忍气吞声的,现在的教育应该都是没事别找事,遇事别怕事。第四,一代人一个思想,父母总是给孩子规划好出路,殊不知孩子并不喜欢,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爱好,而且现在的孩子够犟,大人是拗不过的。第五,叶问得癌症!我的亲娘嘞!不多说!

篇四:

《叶问4》上映了,小编去二刷了,一刷因为迟到了二十分钟,没看到前面,一进去就是叶问和万宗华把玻璃桌子震碎了,可以看出国学功夫之精妙。

二刷之后,看完整部电影,还是激动万分,打戏爽、燃、快,每一场叶问的心境变化都体现在招式之上,最喜欢的还是咏春大战太极,第四部的叶问功夫更加凝练老道,吴樾把慢拳太极的实战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人衣衫分黑白二色,拳走刚柔两极,堪称巅峰级别的中国功夫审美!

《叶问》的前三部,有过不好的评价,有人说甄子丹是在炒冷饭,故事的单调性,让剧情都是为了打而打,稍微好看的一部就是叶问和张天志的对决。

作为一代宗师,叶问是传奇,之前总想着叶问能够一直拍下去,但看完《叶问4》之后,突然有点感伤,国产功夫片还会有吗?看过《叶问4》的人,大抵都被里面精彩的对决所吸引,而且这部电影的评分也是居高不下,可那么好看的《叶问4》,就没资格上微博热搜吗?

不是没资格,而是年轻人对于功夫的意识逐渐薄弱,你会在微博热搜上经常看到情感类问题的讨论,也会看到各种网红的消息,但对于正统的功夫,一些00后提不起兴趣,他们看惯了功夫片中的特效,绝对不知道真正的功夫是需要“丹田运气”的!

说完热搜的事情,咱就就来探讨一下国产功夫片的未来吧!在每个90后的孩童时代,都会被各种功夫明星所吸引,李连杰、洪金宝、成龙,再不济也有李小龙的传说,他们的功夫电影拳拳到肉,永远都看不腻,可现在呢,已经很少有让人看得痛快淋漓的功夫电影了!

甄子丹说,拍完《叶问4》之后,他就不再拍功夫片了,因为拍功夫片要玩命,这些年,他拍过《咏春》、《战狼传说》、《杀破狼》、《导火线》,还有前面的三部《叶问》,每一部都是经典,从满头黑发到头发花白,从腰杆挺直到微微驼背,不得不感叹一句,甄子丹终究还是老了!

再说回功夫片吧,我们不讨论那些用特效做成的武打片,单单说国内流量的功夫,《叶问》展现的是咏春拳,成龙《醉拳》中的醉八仙,李连杰《霍元甲》中的霍家拳、《黄飞鸿》系列中的无影脚,还有吴京《太极宗师》中的太极拳,每一个功夫都有门道,他们演的角色也成为了那个功夫的代表人物,可传承下去的又有谁呢?

显然没有,吴京也不再年轻,而且他的重心也不仅仅是功夫片了,不知道下一部能够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的会是什么电影?

当然,《叶问4》中还有比较让人惊喜的陈国坤的出现,他演过李小龙,在电影中他依旧饰演李小龙,仅此一次的打戏,就让人十足佩服,而且耍双截棍时,让电影院的人都忍不住鼓掌,还有,在影片中,陈国坤再现了当年空手道大赛上李小龙的表演,那段录像相信很多李小龙的粉丝都会激动万分,因为和当年的场景太像了!

这么多年来,中国的几个动作明星屈指可数,动作演员不等同于商业演员,一些演员以为在舞台上哭哭笑笑就能赚到钱,可功夫演员,十年磨一剑,还不知道有没有用,再说现在的很多动作电影,他们只需要几招花拳绣腿,再加上特效,也能让人看得很激动!

篇五:

首先,叶问是一个大型的、有效的香港电影IP。从主演到动作,基本上是香港团队,打斗场面一直是香港电影非常出彩的地方,从李小龙、成龙、甄子丹、李连杰,我从小到大看了太多香港电影出品的动作电影。精彩、血腥、连贯、劲道。但这部电影已经演到第四部了,随着叶问老去,新一代人的出现,难免少不了有菜鸡互啄的场面,但我只喜欢看大佬打架。总之,武打动作还是从前的味道。

第二,我一直感觉在刻画小细节方面,香港电影可能还要再学学内地导演,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必须转承要连串,情感是起伏的。在人物关系和场面情况中,叶问四里表达得很生硬,甚至多了尴尬,让我甚至有点感觉多余。(特指胜男的部分)

第三,这部电影出现的时间点很巧妙,今年对岸出了不少事情,这部电影在最后一部分的时候回顾了整个叶问的一生,看似是人物的回顾,我感觉更多地是回顾民族历史,寻找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历程。叶问不过是民族自信的标签。在这个时间点,我们整个社会需要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叶问四的上映无疑在此刻狠狠地敲打对岸的份子的内心,同时呼唤个人对民族对国家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认可和理解。

第四,这一点是我非常私人的观点吧。我自小是跟着爸爸看香港电影长大的。香港电影充斥在我人生的很多层面,它像是一个一个片段组成了我身体某部分的DNA,我热爱、好奇、探寻和观望着香港文化的发展。其实前几年开始不断就有香港电影已亡的说法,因为现在太多香港电影内容太重复,讲不好真正的香港故事,甚至在今年的某个档期点,五分之四的电影都是同一个香港演员主演。从香港演员到香港题材,重复性太高,没有新意,没有活力。所以一旦出现一个好的热门的IP就会被充分利用,叶问是例子,澳门风云也是例子(我这不是说澳门风云是好IP)。其实,纵贯我这几年所关注的香港电影,金像奖等,也有一些独特的充满当代香港视觉的电影组成我所认为的新香港电影文化,比如踏雪寻梅,再比如过春天,天水围的日与夜。过去的香港电影从高大上的金融中心到现在写小人物,写政治问题,写新移民,写援交,从某些层面来看,香港辉煌的、高大的文化形象和城市形象也许已经不复以往。关注人,关注他们的生活,诉说他们的疑问,寻找问题的答案,以及探究和探索这个城市的未来,这是香港电影的新出路。以曾国祥电影的成功经验为例,香港电影内地化或者说两地文化融合也极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方向之一,这里不止止于香港电影,也有可能是香港的未来。